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了解乌鲁木齐市维吾尔族流动与非流动中小学生超重肥胖状况,为制定维吾尔族中小学生体重干预措施提供理论支持.方法 非流动维吾尔族中小学生选自乌鲁木齐市随机抽取的6所普通中小学校,流动维吾尔族中小学生选自流动学生较多的6所学校.每所学校随机抽取10个教学班级,分别对1 868名非流动学生和1 746名流动学生进行超重肥胖状况调查.结果 维吾尔族中小学生超重检出率为12.5%,肥胖检出率为11.1%.非流动中小学生超重率为15.6%,流动学生为9.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2.67,P<0.01);非流动中小学生肥胖率为16.0%,流动学生为5.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93.25,P<0.01).小学一至三年级、四至六年级和初中一至三年级中维吾尔族非流动小学生的超重和肥胖检出率均高于流动小学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21.51,29.93,124.04,P值均<0.01).父亲文化程度在初中和高中及以上组,维吾尔族非流动中小学生的超重和肥胖检出率均高于流动学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63.6,22.9,P值均<0.01).独生子女和非独生子女家庭中,非流动维吾尔族中小学生的超重和肥胖检出率均高于流动中小学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值为13.01,56.83,P值均<0.01).在父母均不超重肥胖、仅父亲超重肥胖、仅母亲超重肥胖组中,维吾尔族非流动中小学生超重和肥胖检出率均高于流动中小学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36.24,25.60,32.91,P值均<0.01).在是否每天吃早饭、每天睡眠时间、每天锻炼时间、使用计算机等组中,非流动中小学生的超重和肥胖检出率均高于流动中小学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结论 乌鲁木齐市维吾尔族非流动中小学生的超重肥胖检出率均高于流动学生.应重视维吾尔族中小学生超重肥胖状况的发展,必要时应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干预引导.  相似文献   

2.
了解重庆市中小学生超重肥胖现状及其与饮食行为的关系,为有针对性地制定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取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方式抽取重庆市主城区中小学生共8 390名,对其进行体格检查和饮食行为问卷调查.结果 重庆市中小学生超重检出率为11.8%,男生(15.0%)明显高于女生(8.5%),小学生(13.4%)高于中学生(9.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85.556,23.864,P值均<0.01);肥胖检出率为7.5%,男生(9.5%)明显高于女生(5.3%),小学生(10.4%)明显高于中学生(3.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54.314,123.539,P值均<0.01).学生在家吃饭用碗大小与成人的一样大(OR=0.781,95% CI=0.635~0.961)为中小学生超重肥胖的保护因素,吃饭速度快(OR=1.46,95% CI=1.254~1.700)为超重肥胖的危险因素.结论 重庆市中小学生超重肥胖问题形势严峻.中小学生超重肥胖与饮食行为因素有关,学校应开展营养膳食教育,提倡健康饮食行为和科学减肥相结合的综合措施.  相似文献   

3.
郭亮 《中国学校卫生》2013,34(9):1144-1145
了解河南省中小学生超重肥胖、视力不良的发生情况,为有关部门制定防治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利用2010年河南省学生体质健康调研数据,采用一般频数分布及x2检验等统计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2010年河南省中小学生超重、肥胖检出率分别为9.2%和6.5%,超重肥胖总检出率男生(19.1%)高于女生(12.4%),城市(20.9%)高于农村(10.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视力不良检出率为51.8%,主要表现为近视.近视检出率女生(54.6%)高于男生(47.7%),城市(59.0%)高于农村(43.3%)(P 值均<0.05).近视的检出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7岁组(20.3%)最低,18岁组(79.0%)最高.结论 河南省中小学生超重肥胖和视力不良检出率较高,需相关部门采取有效措施同时加大对学生体育锻炼的监督.  相似文献   

4.
了解维吾尔族中学生膳食因素对体质量指数(BMI)的影响,为少数民族地区学校开展营养健康干预提供理论支持.方法 随机选取乌鲁木齐、喀什各2所中学,每所中学在初一至高三年级各随机整群抽取2个教学班级,共调查48个班级,班级内全体1 682名维吾尔族中学生作为调查对象,对其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新疆维吾尔族中学生男生超重率为19.79%,女生为12.75%;男生肥胖率为10.76%,女生为7.67 %.维吾尔族男女生的超重肥胖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3.106,P<0.01);维吾尔族中学生在14和15岁年龄段男生、女生超重肥胖检出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6.348,6.423,P值均<0.05).经常加餐的维吾尔族中学生超重、肥胖比例均高于不经常加餐学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2.435,P<0.01).维吾尔族中学生蛋类、肉禽类、谷物类摄入量与超重肥胖检出率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332,0.412,0.395,P值均<0.05),维吾尔族中学生水果、蔬菜的摄入量与超重肥胖检出率呈现负相关(r值分别为-0.058,-0.065,P值均<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加餐、能量、脂肪、肉禽类是维吾尔族中学生超重肥胖的危险因素,蔬菜摄入是其保护因素(OR值分别为1.752,2.045,1.082,1.599,0.713,P值均<0.05).结论 维吾尔族中学生膳食行为和摄入食物种类对BMI均有影响,应进一步改善维吾尔族中学生膳食结构.  相似文献   

5.
了解北京城乡中小学生营养和饮食行为状况,为制定干预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方法,从北京市城区和农村各抽取2个区县,每个区县抽取若干小学、初中和高中,以班级为抽样单位,共抽取4 640名中小学生进行基本信息、营养及饮食行为、饮水状况、营养知识等内容的问卷调查.结果 中小学生肥胖检出率为10.0%,其中男生为12.8%,女生为6.8%,男生高于女生(x2=52.94.P<0.01);消瘦检出率为10.2%,其中男生为9.8%,女生为10.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96,P=0.33).小学生、初中生、高中生的肥胖检出率分别为10.9%,6.8%,8.2%;消瘦检出率分别为11.7%,8.2%,6.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14.74,22.94,P值均<0.01).城区学生肥胖率为8.5%,农村为1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8.24,P<0.01).仅有57.2%的中小学生能够正确评价自身营养状况,仅1.5%的调查对象能全部回答正确9道营养知识题目.农村学生的早餐来自路边摊的比例为13.7%,城区学生为5.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9.56,P<0.01).农村学生深色蔬菜、粗杂粮、肉类、蛋类和奶类每天都摄入的比例均低于城区学生,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9.50,24.71,28.42,38.04,30.84,P值均<0.01).结论 北京市中小学生在营养状况与饮食行为方面存在明显的城乡差距,农村中小学生的营养状况、早餐行为习惯和膳食结构有待改善,中小学生整体的营养知识水平有待提高.  相似文献   

6.
了解三亚市2009与2013年监测点学校学生常见病检出状况及其变化规律,为学校常见病防治工作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于2009年和2013年的9-12月对三亚市10所监测点学校共计39 124名学生进行健康体检,采用SPSS 17.0对健康体检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3年三亚市中小学生视力不良、沙眼、肥胖检出率分别为40.71%,3.56%和9.46%,均高于2009年的28.25%,0.61%和4.96%,呈上升趋势(x2值分别为793.09,374.99,280.42,P值均<0.01).2013年龋齿、营养不良、超重检出率分别为46.71%,11.90%和4.09%,均低于2009年的49.63%,40.11%和5.49%,呈下降趋势(x2值分别为32.61,4 176.11,44.24,P值均<0.01).三亚市中小学生常见病以视力不良、龋齿及营养不良为主.视力不良检出率为城市高于乡镇,中学高于小学,女生高于男生(P值均<0.05);沙眼检出率为小学高于中学,乡镇高于城市(P值均<0.05);龋齿检出率显示小学高于中学,城市高于乡镇,女生高于男生(P值均<0.05);营养不良检出率为中学高于小学,乡镇高于城市(P值均<0.05);超重及肥胖检出率为城市高于乡镇,且肥胖率小学高于中学,男生高于女生(P值均<0.05),超重在不同学段、性别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 三亚市中小学生的视力不良、龋齿及营养不良现状不容忽视,视力不良防治的重点在城市女中学生,龋齿防治的重点在城市女小学生,营养不良防治的重点在乡镇中学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河南省中小学生超重肥胖现况及相关影响因素,为采取针对性的干预措施和效果评价提供科学参考。方法 采取分层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选取河南省17个地市125 818名中小学生进行身高体重测量和问卷调查。结果 河南省中小学生超重检出率17.00%,肥胖检出率17.45%,超重肥胖检出率男生(39.52%)高于女生(28.29%),城区(35.37%)高于郊县(33.73%)(x2值分别为1 560.765,36.600,P值均<0.001),随着学段的升高,超重肥胖检出率呈下降趋势(x趋势2=736.945,P<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女生(OR=0.588,95%CI:0.571~0.604)、郊县(OR=0.891,95%CI:0.866~0.916)和中学(初中OR=0.705,95%CI:0.681~0.729;高中OR=0.656,95%CI:0.633~0.681)是中小学生超重肥胖的保护因素,喝含糖饮料次数(OR=1.070,95%CI:1.008~1.137)、吃...  相似文献   

8.
  目的  了解江西省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制定超重肥胖防治策略提供依据。  方法  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方法,于2019年3—11月对江西省11个设区市77 780名中小学生进行体格检查和问卷调查。  结果  江西省儿童青少年超重检出率为20.5%,肥胖检出率为8.4%。超重和肥胖检出率均随着学段的上升呈下降趋势(χ2值分别为178.65,389.86),男生均高于女生(χ2值分别为1 061.06,504.21),城区均高于郊县(χ2值分别为56.17,34.14)(P值均<0.01)。不同经济片区中,中片区(23.3%,9.7%)的超重和肥胖检出率最高,其次为好片区(21.1%,8.7%)、差片区(18.2%,7.2%),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266.29,143.90,P值均<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社会人口学方面,江西省儿童青少年超重和肥胖的影响因素均为经济片区、居住地、学段和性别;饮食行为方面,超重的影响因素为含糖饮料、甜食、新鲜水果和蔬菜食用频率,肥胖的影响因素为甜食、新鲜水果食用频率(P值均<0.05)。  结论  江西省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形势严峻,应在社会、学校、家庭的共同努力下进行综合防控。  相似文献   

9.
了解北京市京籍与流动中小学生超重及肥胖状况,为制定有效的干预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利用多阶段整群随机抽样,对北京市851名京籍和2 461名流动中小学生超重及肥胖状况进行调查.结果 在3 312名学生中,超重学生341名(10.3%),肥胖学生265名(8.0%);京籍学生超重、肥胖检出率均为15.2%,高于流动学生超重及肥胖检出率(8.6%,5.5%)(x2=119.89,P<0.01);流动学生超重及肥胖检出率由最初流动时间<5 a的6.5%及3.8%,在流动时间≥9 a时达到10.0%及5.7%(χ2=14.60,P<0.05).不同性别、年级、父母教育程度、独生子女状况、父母超重肥胖情况及计算机使用情况的中小学生超重及肥胖检出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36.47,14.97,22.28,33.00,54.02,98.40,31.57,P值均<0.01).京籍学生超重及肥胖检出率均高于流动学生(P值均<0.05).结论 中小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超重及肥胖,京籍学生超重肥胖发生率高于流动学生.应采取针对性措施,有效预防和降低中小学生超重及肥胖的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10.
探讨云南中小学生睡眠时间与中心性肥胖的关系,为制定相应的预防和干预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方法,抽取云南省昆明市、大理州、红河州7~18岁汉族学生7 200名,进行身高、腰围测量和睡眠时间等调查.结果 7~18岁中小学生中心性肥胖检出率为21.7%,男生低于女生,初中生低于小学生和高中生,经济好片和中片低于差片(x2值分别为21.437,15.114,38.346,P值均<0.01).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性别、年龄、经济片区因素对儿童青少年中心性肥胖率的影响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进一步控制人口学因素、静态和动态活动因素后的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睡眠时间与9~<10 h相比,<6h的中小学生发生中心性肥胖的相对危险度为1.567(95%CI=1.121~2.190),其余睡眠时间对中小学生中心性肥胖的影响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睡眠时间不足是云南中小学生中心性肥胖的独立危险因素,应通过增加儿童青少年的睡眠时间来预防和控制中心性肥胖的流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