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阿德福韦酯与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联合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肝的疗效.方法 将122例HbeAg阳性的慢性乙肝患者,随机分成2组,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61例治疗组,采用阿德福韦酯10mg/d口服并联合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 180 ug,每周1次皮下注射,治疗48周;对照组,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180u g每周1次皮下注射.结果 治疗24周及48周时在HbeAg血清学转换率,HBV-DNA阴转率方面,2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阿德福韦酯与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联合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肝抗病毒效果优于单用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抗病毒效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阿德福韦酯、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单用及联用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效果.方法 采用随机、前瞻性临床试验,选取120例HBeAg阳性患者,将其随机分为阿德福韦酯组44例,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组42组,联用组34例,治疗12个月对疗效进行评估.结果 治疗12个月后,联用组患者的HBV-DNA阴转率(82.4%)均高于阿德福韦酯组(50.0%)、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组(42.9%)(P<0.05);联用组患者的HBeAg转换率(52.9%)明显高于阿德福韦酯组(13.6%)(P<0.05).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组与阿德福韦酯组或联用组的HBeAg转换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3组患者的ALT复常率、HBsAg阴转率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治疗过程中,药物不良反应多为乏力、发热、肌痛、头痛、脱发、食欲不振、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等肝病相关或非特异性症状,反应均较轻,对症处理后能继续耐受治疗.停药时未发现HBV耐药株.结论 在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中应用阿德福韦酯联合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治疗,患者的病毒学应答优于单用阿德福韦酯、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治疗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联合利巴韦林治疗慢性丙肝的效果。方法:选取40例慢性丙型肝炎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重组人干扰素α-2b联合利巴韦林治疗,观察组患者应用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联合利巴韦林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病毒学应答(RVR、cEVR、ETVR、SVR)、ALT复常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RVR、cEVR、ETVR、SVR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12个月后,观察组患者ALT复常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联合利巴韦林治疗慢性丙型肝炎的效果优于重组人干扰素α-2b联合利巴韦林治疗。  相似文献   

4.
宋艳华 《中外医疗》2012,31(25):122+124-122,124
目的对扶正化瘀胶囊联合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治疗e抗原阳性的慢性乙型肝炎疗效进行分析总结。方法 86例患者分对照组43例,肌注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180μg,1次/周),疗程为48周;治疗组43例,口服扶正化瘀胶囊(1.5g,3次/d)及肌注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180μg,1次/周),疗程为48周。结果治疗组无论是抑制HBVDNA复制、e抗原阳血清转换还是改善肝纤维指标均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5.
为比较聚乙二醇α-2a干扰素与α-1b干扰素对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CHB)的治疗效果,选择2004年7月~2005年1月我院收治的CHB患者75例,随机分为两组,I组31例应用聚乙二醇α-2a干扰素;II组44例应用α-1b干扰素,6个月后观察肝功能复常情况,HBV血清标志物及HBV-DNA的转变情况,并观察药物的不良反应及肝纤维化恢复情况。结果,Ⅰ组肝功能复常率明显高于Ⅱ组(χ2=16.16,P<0.01)。I组HbeAg、HBV-DNA阴转率高于II组(P<0.05),1年后的肝纤维化发生率I组明显减低,不良反应无明显统计学意义。说明聚乙二醇α-2a干扰素治疗CHB的效果好于α-1b干扰素。  相似文献   

6.
背景与目的:比较聚乙二醇干扰素α-2b和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在慢性丙型肝炎病毒基因1型患者中的药代动力学、药效学及抗病毒活性。方法:36例患者随机被分配在聚乙二醇干扰素α-2b组[1.5μg/(kg·周)]或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180μg/(kg·周)]组,治疗4周后,再联合应用利巴韦林[13m g/(kg·d)]继续治疗4周。记录两种聚乙二醇干扰素的药代动力学特点、干扰素诱导的一组选择性基因转录物m R NA的表达、血清H CV-R NA水平。结果:接受聚乙二醇干扰素α-2b治疗的患者体内α-干扰素反应基因水平比接受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治疗的患者明显上调。相…  相似文献   

7.
近来对于原位肝移植(O LT)术后复发性丙型肝炎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因此进行了两项随机对照试验———一项预防试验和一项治疗试验———评估O LT术后的患者采用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的安全性和有效性。54例O LT术后3周的患者参与了预防试验,67例O LT术后6~60个月患者参与了治疗试验。两项试验中,患者均被随机分配到治疗组(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180μg注射1次/周)或不采用抗病毒治疗的对照组,均持续48周,而后随访24周。与未进行治疗的对照组相比较,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治疗组患者的H CVR N A水平明显更低,肝脏组织学特征有更大改善。…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聚乙二醇干扰素α-2α联合胸腺肽α1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60例HBeAg阳性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0例患者给予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 180μg,每周1次,皮下注射,治疗48周,前24周同时给予胸腺肽α11.6mg,皮下注射,每周2次;对照组30例,仅给予聚乙二醇干扰素α-2α180μg,每周1次,皮下注射,疗程48周。疗程中定期检测血常规、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HBeAg、抗-HBe,HBV DNA。结果全部患者完成48周治疗,治疗组HBeAg/抗-HBe血清转换率、HBV DNA阴转率、ALT的复常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与胸腺肽α1联合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疗效优于单用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  相似文献   

9.
丁宁 《中国现代医生》2011,(26):144-145
目的观察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PEG INFα-2a)联合胸腺肽α1(Tα1)治疗慢性乙型肝炎(CHB)的疗效。方法将78例CHB患者随机分为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联合胸腺肽α1组和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组,观察两组的HBV DNA阴转率、ALT复常率、HBeAg阴转率、HBeAg/抗-HBe血清转换率的变化。结果治疗结束时联合组的HBV DNA阴转率、ALT复常率、HBeAg阴转率、HBeAg/抗-HBe血清转换率的改善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随访6个月联合组的HBV DNA、HBeAg、抗-HBe等指标仍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联合胸腺肽α1是治疗CHB的有效组合。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对慢性乙型肝炎(CHB)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7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隔日1次肌肉注射5 MU重组人干扰素注射液,观察组每周1次皮下注射180μg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48周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比较2组乙肝病毒核酸指标(HBV-DNA)阴转率,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复常率以及乙肝病毒血清学指标HBeAg和HBsAg阴转率。结果观察组治疗48周后,ALT复常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HBV-DNA和HBeAg阴转率高于对照组(P〈0.05);HBeAg/抗HBe血清转换率和HBsAg阴转率均高于对照组,但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能显著降低慢性乙型肝炎乙肝病毒DNA载量和ALT水平,HBeAg和HBsAg阴转率明显高于重组人干扰素,综合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1.
背景:目前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并不理想。为了提高疗效,本研究观察聚乙二醇干扰素α、拉米夫定及二者联合治疗H 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将814例H 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分为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180μg/周)联合口服安慰剂组、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联合口服拉米夫定(100m g/d)组以及单独使用拉米夫定组。其中多数患者(87%)来自亚洲,大部分患者H BV基因型为B或C型。治疗48周后随访24周。结果:随访24周后,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联合口服安慰剂组和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联合口服拉米夫定组与单独使用拉米夫定组比较,更…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小柴胡汤联合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治疗慢性丙型肝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50例慢性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26例,对照组24例。对照组给予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治疗,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小柴胡汤。疗程6个月,两组停药后随访6个月。分别观察两组慢性丙肝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生化应答率、病毒应答率。结果治疗结束时治疗组显效率、有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是69.23%、19.23%、88.46%,对照组分别是66.67%、16.67%、83.33%,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停药后6个月治疗组持续有效完全应答为46.15%,而对照组为16.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小柴胡汤联合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治疗慢性丙型肝炎,可缓解患者的症状体征,促进HCV-RNA的阴转,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联合大黄蛰虫丸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抗乙肝病毒及抗纤维化疗效。方法 65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31例给予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及口服大黄蛰虫丸治疗,对照组34例仅给予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治疗。两组同时给予对症、护肝治疗,疗程均为48周。结果在抗病毒方面,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抗纤维化方面,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或〈0.01)。结论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联合大黄蛰虫丸治疗能明显提高抗纤维化疗效,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 通过分析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治疗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发生HBsAg阴转病例的临床及实验室指标的特点,探讨影响HBsAg阴转的相关因素.方法 选择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3年间收治并给予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治疗的CHB患者61例,对其中发生HBsAg阴转的病例进行临床、实验室指标等分析.结果 经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治疗的61例患者中,5例发生HBsAg阴转(占8.2%),56例未阴转(占91.8%);HBsAg阴转组平均年龄(26.5±7.5)岁,HBsAg阳性史平均(4.3±1.7)年;HBsAg未阴转组平均年龄(35.7±8.3)岁,HBsAg阳性史平均(6.7±2.8)年.阴转组基因分型均为B型,HBV DNA滴度治疗前较未阴转组低,未合并其他肝炎病毒感染,无乙肝家族史,既往未用过抗病毒药物治疗,治疗前均为HBeAg阳性的乙型肝炎.结论 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抗病毒治疗CHB可以获得HBsAg的阴转,HBsAg的阴转可能与患者的基因分型、HBV DNA滴度、年龄、HBsAg阳性史、家族史等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慢性丙型肝炎采取干扰素α-2b与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治疗的临床疗效对比。方法:从收治的慢性丙型肝炎患者中抽取6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干扰素α-2b组30例和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组30例,两组均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口服利巴韦林,同时,干扰素α-2b组给予皮下或肌内注射重组人干扰素α-2b注射液治疗,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组给予皮下注射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注射液治疗,对两组临床效果进行对比统计分析。结果:两组患者的ETVR、SVR及复发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6.67%低于干扰素α-2b组的26.67%(P<0.05)。结论:与干扰素α-2b相比,采取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与利巴韦林联合治疗慢性丙型肝炎的疗效较好,且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6.
乙肝抗病毒治疗是乙肝治疗的核心内容,从1992年~2005年共有5种抗病毒药物在国际组织上获得批准用于乙肝治疗,这5种药物分别是:普通干扰素α-2b、拉米夫定、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阿德福韦和恩替卡韦。其中普通干扰素α-2b使用时间最长,已经超过10年,拉米夫定使用已有7年,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和阿德福韦使用已2年余,恩替卡韦使用不足1年。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应用聚乙二醇α-2a干扰素治疗后发生完全应答的HBV感染患者血清中白细胞介素17(IL-17)、22(IL-22)变化的意义。方法抽取应用聚乙二醇α-2a干扰素治疗发生完全应答HBV感染患者应答点及6个月后以及健康对照者、未进行治疗的HBV患者的静脉血,分离血清,检测血清中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标志物(HBV-M)、乙型肝炎病毒核酸定量(HBV-DNA)、丙氨酸转移酶(ALT)以及血清中的IL-17和IL-22。结果与未治疗的HBV患者相比,完全应答者血清中IL-17明显下降,低于正常对照;而IL-22在应答点时发生明显升高,但低于正常对照,在6个月后发生下降。结论应用聚乙二醇α-2a干扰素治疗有利于减轻炎症,清除病毒。  相似文献   

18.
背景:多数H BeAg阳性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治疗无效。免疫调节剂聚乙二醇干扰素α-2b联合抗病毒药物拉米夫定也许能够改善持续应答率。方法:307例H BeA g阳性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接受了52周的联合治疗(聚乙二醇干扰素α-2b100μg/周,拉米夫定100m g/d)或单一治疗(聚乙二醇干扰素α-2b100μg/周和安慰剂),在第32~52周两组的聚乙二醇干扰素的剂量减为50μg/周。在排除了一个中心因处理不当退出的24例患者、研究开始前H BeA g转阴的10例患者和接受非研究药物的7例患者后,基于校正的意向治疗人群进行分析。所有患者在治疗后随访26周。结果:…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应用聚乙二醇α-2a干扰素治疗后发生完全应答的HBV感染患者血清及外周血单核细胞分泌白细胞介素17(IL-17)变化的意义。方法抽取应用聚乙二醇α-2a干扰素治疗发生完全应答HBV感染患者应答点及6个月后及健康对照者、未进行治疗的HBV患者的静脉血,分离血清及单核细胞,检测血清中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标志物(HBV-M)、乙型肝炎病毒核酸定量(HBV-DNA)、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以及血清中和分别应用抗-CD3、抗-CD28和HBcAb刺激的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s)分泌上清中的IL-17。结果和未进行治疗的HBV患者相比,完全应答者血清中及应用HBcAb刺激的PBMCs分泌的IL-17出现下降;但应用抗-CD3、抗-CD28刺激的出现逐渐升高的趋势,均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结论应用聚乙二醇α-2a干扰素治疗有效清除病毒的同时,发生完全应答患者总体分泌IL-17明显下降,有利于减轻炎症反应及肝脏组织的修复。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不同抗病毒治疗方案与慢性乙肝抗病毒疗效的关系.方法 2013年6月至9月,本院接诊的200例慢性乙肝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入院顺序将200例患者分为A、B、C、D四组,每组50例.A组采用恩替卡韦抗病毒治疗,B组采用阿德福韦酯抗病毒治疗,C组采用替比夫定抗病毒治疗,D组采用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个体化治疗.结果 四组慢性乙肝疾病患者经过治疗后,其中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效果最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慢性乙肝疾病患者采用不同的抗病毒治疗方案治疗效果有着较大的差异,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相较于其他几种抗病毒药物,能够更为快速、有效的抑制患者体内乙肝病毒的转录、复制,能够显著缓解慢性乙型肝炎疾病患者病情,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