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探讨童年期体质量指数(BMI)轨迹与多基因遗传风险对男女童青春期发育启动的影响,为儿童青春期发育偏离早期干预策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择蚌埠市2所城区小学的1 263名一至三年级学生,建立儿童生长发育队列。于2016年3月进行基线调查,2017—2019年分别开展随访调查,共纳入997名学生,包括身高、体重,计算BMI、女童乳房Tanner分期和男童睾丸容积。采用群组轨迹模型识别童年期BMI生长轨迹,使用加速失效时间模型分析童年期BMI轨迹对男女童青春期发动的影响。根据测得的17个青春期相关SNP计算多基因遗传风险。结果 BMI轨迹分为3类,分别为持续正常组、持续超重组和持续肥胖组。控制协变量后,仅在低青春期发育多基因遗传风险评分(PRS)组男童中观察到与持续正常组相比,持续肥胖儿童睾丸发育年龄延迟6.10个月(校正后TR=1.05,P=0.04)。与持续正常组相比,具有低PRS和中等PRS的女童持续超重或肥胖分别与乳房启动年龄提前3.42和6.84个月有关(校正后TR值分别为0.97和0.94,P值均<0.01);具有中等PRS的女童持续超重或肥胖分别与乳房启动年龄提前6.7... 相似文献
2.
探讨童年期同伴欺凌经历对青春期发育的影响,为开展预防青少年欺凌行为的健康教育提供参考.方法 于2014年9月采取整群抽样方法,选取安徽省马鞍山市3所小学三到四年级693名学生为调查对象,采用自编同伴欺凌问卷评价同伴欺凌经历,青春期发育量表(Pubertal Developmental Scale,PDS)评价儿童青春期发育情况.2015年9月再次对所有研究对象开展随访(654人),评估同伴欺凌与青春期发育的关联.根据儿童在基线与随访调查中2次报告的被同伴欺凌经历,将儿童分为无受欺凌组、持续组、新发组和消退组.结果 61.0% (399/654)的儿童在基线与随访中均无同伴欺凌经历,11.5%(75/654)儿童有持续受欺凌经历,14.8% (97/654)有随访期新发受欺凌经历,12.7% (83/654)随访期不再受欺凌.4组同伴欺凌经历青少年PDS得分与体质量指数(BMI)随访前后变化差值比较,持续欺凌组PDS得分明显高于无欺凌组、消退组和新发组;BMI变化值在同伴欺凌不同分组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相比于无欺凌组,持续受欺凌组男生PDS得分增高(β=0.249,95%CI=0.136~ 0.362);女生新发组和持续组PDS得分显著增高(β值分别为0.191,0.245,95%CI分别为0.076~0.305,0.123~ 0.367).结论 持续被同伴欺凌经历可能致男女童青春期发育加速. 相似文献
3.
4.
目的 探讨童年期虐待经历与青春期抑郁症状的前瞻性关联。方法 于2013年5月方便选取安徽省蚌埠市3所小学,根据知情同意原则,对参加研究的3~4年级学生进行身高、体重测量,同时开展问卷调查,其中学生问卷包括童年期受虐待经历(情感、躯体和性虐待)和抑郁症状等;父母问卷包括父母学历和家庭经济条件等信息。2017年3月进行随访。基线抑郁症状采用儿童抑郁量表评价,随访期抑郁症状采用《心境与情绪问卷》评价。建立多因素二分类非条件logistics回归模型,分析童年期虐待经历与青春期抑郁症状的前瞻性关联。结果 2013年基线调查1 172名学生,4年后随访1 021名(87.1%)。基线童年期虐待经历报告完整的学生为1 126名,其中躯体、情感和性虐待报告率分别为12.8%(144/1 126)、11.1%(125/1 126)和10.9%(123/1 126)。基线与随访期抑郁症状报告率分别为7.0%(82/1 172)和12.3%(126/1 021)。logistic回归结果表明,调整基线抑郁症状、随访时年龄、性别、独生子女、家庭经济状况、父母离婚、BMI分类后,童年期情感虐待经历(OR=1.86,95% CI:1.03~3.36;P=0.039)和躯体虐待经历(OR=2.37,95% CI:1.39~4.03;P=0.001)增加青春期抑郁症状发生风险。结论 童年期情感虐待和躯体虐待可能增加青春期抑郁症状发生的风险。 相似文献
5.
目的 描述青春期学生血脂水平及其与性发育和性激素水平之间的关联,为制定青春期学生血脂标准和开展青春期脂代谢异常的研究提供依据.方法 2011年4-6月,随机抽取上海市2个区6所学校1298名六至八年级学生,询问青春期发育的情况、测量身体形态并检测血脂、性激素等指标.结果 影响男生血脂水平的因素主要是腰围、年龄和发生遗精,三酰甘油和高、低密度脂蛋白与腰围有关(B值分别为0.016,-0.008,0.011,P值均<0.01),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与年龄有关(B值分别为-0.112,-0.046,P值均<0.01),发生遗精男生的低密度脂蛋白低于未发生遗精的男生(B=-0.163,P<0.05).影响女生血脂水平的因素主要是腰围和发生月经初潮,三酰甘油和高、低密度脂蛋白与腰围有关(B值分别为0.134,-0.009,0.110,P值均<0.01),发生月经初潮以后女生的总胆固醇和三酰甘油低于未发生月经初潮的女生(B值分别为-0.134,-1.144,P值均<0.05).结论 青春期学生血脂水平受到年龄和青春期发育的影响,腰围对血脂的影响较大.评估青少年血脂水平时,需要将年龄和青春期发育的因素考虑进去. 相似文献
6.
杨年红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1991,2(2):35-37
儿童少年处于一个动态发育时期,在此期间,他们的生理、心理和激素等各方面都发生着剧烈的变化。血压也不例外,发生着一生中最显著的变化,并形成两性差异。一般认为,人群血压水平随着生命过程的延续而逐渐上升,且大多数血压升高发生在20岁以前。成人期血压升高,除了遗传因素外,主要与食盐、超重、高血脂、吸烟、精神紧张等多种因素有关。然而在一些原始部落,人群成人血压终 相似文献
7.
杨年红 《国外医学:社会医学分册》1990,7(4):154-157
儿童少年处于一个动态发育时期,在此期间,他们的生理、心理、情感和激素等各方面都发生着剧烈的变化。血压也不例外,发生着一生中最显著的变化,并形成两性差异。一般认为,人群血压水平随着生命过程的延续而逐渐上升,且大多数血压升高发生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人群研究提示女童青春期发育有提前趋势,青春期提前已经成为不可忽视公共卫生问题和医学问题。导致青春期发育提前的因素除了社会经济改善、营养水平提升外,环境内分泌干扰物,尤其是双酚A(bisphenol A,BPA)的暴露对青春期发育提前的影响受到关注。本文将对双酚A暴露与女童青春期发育提前之间关系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进一步探讨女童青春期发育提前与环境内分泌机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究广州市青少年青春发动时相基本情况,为制定相关政策和开展有针对性的预防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按地理位置和社会经济水平,在广州市城区(主要包括海珠区、越秀区、荔湾区等)与乡村地区(从化市)分别随机抽取3所中学和3所小学作为被调查单位.在小学四~六年级、初中和高中各年级随机整群抽取2~3个班的学生共6408名作为调查对象,对所抽取的调查对象进行第二性征等身体检查.结果 男生睾丸发育Ⅱ期的中位数年龄为11.6 (10.8 ~ 12.5)岁,阴毛2期(PH2)的中位数年龄为1 3.0(12.2 ~ 13.7)岁.女生乳房发育B2期的中位数年龄为9.8(9.0~10.4)岁,阴毛2期(PH2)的中位数年龄为11.6(10.9~12.6)岁,月经初潮半数年龄为11.9(11.8~12.1)岁.结论 广州市儿童青少年青春发动年龄呈提前趋势,女生比男生更为明显.应采取措施应对青春发动提前以及相关的健康问题,维护儿童青少年的生理和心理健康. 相似文献
10.
瘦素与男性青春期发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瘦素 ,是瘦素基因的产物 ,是由脂肪细胞分泌的一种激素。瘦素通过作用于下丘脑影响Gn RH的脉冲释放而影响青春期的发育。它可能是独立于性激素之外的青春发育的主要启动因子之一。瘦素浓度的变化在男性青春发育各期具有一定的规律性 ,它的峰值出现时间可能是青春期开始的标志。 相似文献
11.
12.
古悦 ' target='_blank'> 朱贝贝 ' target='_blank'> 鹿孟娟 ' target='_blank'> 汪屿 李海滟 ' target='_blank'> 余夏妍 ' target='_blank'> 候严严 ' target='_blank'> 江敏敏 ' target='_blank'> 陶芳标 ' target='_blank'> 《现代预防医学》2022,(11):1981-1986
目的 了解安徽省妇女孕早期焦虑抑郁共患(CAD)现状,探讨童年期不良经历(ACEs)对孕早期CAD的影响。方法 在孕早期孕妇中采用问卷方式收集孕妇基本信息和ACEs,并用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EPDS)和广泛性焦虑量表(GAD-7)评估孕妇抑郁及焦虑状况。采用χ2检验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ACEs类型和ACEs累积评分与CAD的关系。结果 3 521名孕妇纳入分析,CAD与ACEs检出率分别为14.3%和18.7%。家庭功能障碍、忽视、虐待的检出率分别为10.5%、9.1%、5.8%,均是CAD的危险因素(P<0.001)。随着ACEs累积分数的增加,CAD的发生风险也在增加(1分:OR=2.76,95%CI:2.11~3.62; 2分:OR=4.57,95%CI:2.88~7.25; ≥3分:OR=7.31,95%CI:4.56~11.70; 均P<0.001)。结论 ACEs与孕早期CAD存在关联,且存在累积效应。 相似文献
13.
14.
15.
探究儿童期不良经历(adverse childhood experiences,ACEs)与青春期早期抑郁之间的关联,为有效应对ACEs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影响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取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于2017年11-12月对上海市3所初中六~八年级全体学生1 629名进行匿名问卷调查,问卷内容包括调查对象基本人口学特征、不同类型ACEs、抑郁情况等.采用x2检验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ACEs与抑郁之间的关联.结果 1 629名学生中,有65.25%有过被忽视经历,其次为虐待(61.26%),家庭功能不良发生率相对较低(20.81%).79.01%的学生至少经历过1种ACE,61.45%的学生至少经历过2种ACEs,10.01%的学生经历过5种及以上的ACEs.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学生遭遇过任何一种ACE、虐待、忽视均与抑郁水平相关联(OR=2.62~ 3.60),仅在男生中发现家庭功能不良与抑郁相关联(OR=1.91),且ACEs评分对抑郁的影响存在累积效应.结论 青春期早期青少年不同类型ACEs与抑郁存在关联,且ACEs对抑郁水平有累积效应. 相似文献
16.
总结童年期不良经历与青少年抑郁之间现有的队列研究证据,为预防青少年抑郁提供证据.方法 通过检索万方、维普、中国知网、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PubMed和Web of Science自建库到2019年2月间发表的有关童年期不良经历与青少年抑郁相关性的队列研究的中英文文献.中文检索词包括童年期不良经历、虐待、忽视、欺凌、家庭功能不全、家庭暴力、逆境、不良经历、不良事件、创伤、抑郁、前瞻性、队列、纵向、随访;英文检索词包括adverse childhood experiences,ACE,abuse,maltreat,mistreat,neglect,bully,bullying,family dysfunction,family violence,adversities,trauma,victimization,victim,adverse events,adverse experiences,longitudinal,follow-up,prospective,cohort,depression,depressive.对筛选得到的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用Stata 11.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纳入文献12篇(11篇英文,1篇中文).结果 显示,童年期不良经历与青少年抑郁呈正相关(OR=1.75,95%CI=1.43~2.15),其中忽视对青少年抑郁的影响最大(OR=2.42,95%CI=1.31 ~4.46),而虐待对青少年抑郁的影响最小(OR=1.77,95%CI=1.25~2.52).欺凌的OR值为2.09(95%CI=1.38~3.16),男生(OR=3.77,95%CI=2.31 ~6.15)大于女生(OR=1.44,95%CI=1.04~2.01).漏斗图和Egger检验提示,纳入文献存在发表偏倚,敏感性分析显示Meta分析结果较为稳健.结论 童年期不良经历与青少年抑郁呈正相关,忽视对青少年抑郁的影响最大,虐待对青少年抑郁的影响最小. 相似文献
17.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