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二尖瓣环位移评价沙库巴曲缬沙坦对扩张性心肌病患者心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就诊的扩张性心肌病心力衰竭患者58例,使用常规心力衰竭药物组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或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滞剂(ARB)28例,沙库巴曲缬沙坦药物组30例,收集患者一般资料及常规经胸超声参数,包括左室内径(LVD)、左房内径(LAD)、左室射血分数(LVEF)、利用二维斑点追踪技术测量二尖瓣环位移(TMAD)值,对用药前后各参数的变化情况进行分析。结果用药1周后沙库巴曲缬沙坦组与用药前相比患者的TMAD有所改善(P0.05),用药4周后LVEF、TMAD明显改善(P0.01),其余参数未见明显改善,且沙库巴曲缬沙坦组用药4周后的改善优于常规心力衰竭药物。结论沙库巴曲缬沙坦在短期内对扩张性心肌病患者心功能的改善显著。二尖瓣环位移可以准确评价沙库巴曲缬沙坦对扩张性心肌病患者心功能的变化。  相似文献   

2.
老年高血压患者应用降压药的不良反应及预防策略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老年高血压患者,除血压高于正常外,往往同时有全身各脏器功能的低下,同时合并有心、脑、肾等其他系统的疾病,因此老年高血压患者应用降压药物,除了应关注降压的效果以外,最好还应同时对心、脑、肾血管具有保护作用,能控制其他相应危险因素,此外,还要高度重视下列潜在的不良反应,避免不良反应诱发的疾病。  相似文献   

3.
目的从超声、生化、临床方面探讨沙库巴曲缬沙坦对射血分数降低心力衰竭(HFrEF)患者心功能改善的短期疗效。方法选择2018年6月~2019年9月在我院首诊为HFrEF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共20例,年龄51.4±9.923岁,规律服用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依那普利3月后换用沙库巴曲缬沙坦继续治疗3月。自身前后对比,分别比较患者确诊时、依那普利治疗3月时和换用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3月后N末端脑钠肽前体、经胸超声心动图测定左室射血分数、6 min步行实验和纽约心功能分级。结果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3月后患者左室射血分数的增幅大于依那普利治疗3月后对比于确诊时的增幅(P < 0.05),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3月后患者N末端脑钠肽前体的降幅大于依那普利治疗3月后对比于确诊时的降幅(P < 0.05);同时患者使用2类药物后6 min步行实验、纽约心功能分级均有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且沙库巴曲缬沙坦改善程度大于依那普利。结论沙库巴曲缬沙坦对射血分数降低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改善方面的短期疗效(3月)优于依那普利。   相似文献   

4.
研究表明 ,血管紧张素Ⅱ (AngⅡ )受体拮抗剂缬沙坦作为新型口服降压药物 ,降压作用可靠、无明显不良反应 ,患者依从性好 ,且对靶器官有保护作用[1 ] 。作者应用缬沙坦和缓释硝苯地平治疗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 86例 ,对其治疗效果进行了对比观察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本组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患者 86例 ,高血压诊断标准参照 1 999年世界卫生组织 /国际高血压协会标准 ,坐位收缩压≥ 1 8 67kPa ( 1 40mmHg)和 /或舒张压≥ 1 2kPa ( 90mmHg) ,年龄2 0~ 68岁。 86例患者随机分为缬沙坦组 41例 ,缓释硝苯地平组 45例。采…  相似文献   

5.
张珺  王晓琼 《临床医学》2022,(10):93-95
目的 分析沙库巴曲缬沙坦、贝那普利分别联合胺碘酮治疗原发性高血压合并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5月至2021年12月在平顶山市第一人民医院确诊的80例原发性高血压合并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患者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心功能评级为Ⅱ~Ⅳ级,采用随机分组形式将患者分为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组和贝那普利治疗组,每组40例。沙库巴曲缬沙坦组采用沙库巴曲缬沙坦片治疗,贝那普利组采用盐酸贝那普利片治疗,两组均加服盐酸胺碘酮片,连续治疗3个疗程。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管内皮因子[一氧化氮(NO)、内皮素(ET)-1、血栓素B2(TXB2)]、血清指标[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N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心功能指标[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房容积指数(LAVI)、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的变化及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后,沙库巴曲缬沙坦组IL-6、TNF-α、NTPro BNP、ET-1、TXB2明显低于贝那普利组(P <0.05),NO水平明显高于贝那普利组(P <0.05);沙库巴...  相似文献   

6.
简郭进  张斌 《临床荟萃》2021,36(11):1041
心血管疾病已成为医疗系统的重大负担之一,尽管治疗手段众多,但发病率及病死率仍较高,亟需研发新型药物。沙库巴曲缬沙坦(LCZ696)作为首个血管紧张素受体脑啡肽酶抑制剂(ARNI),通过抑制脑啡肽酶活性和拮抗血管紧张素Ⅱ 1型受体发挥双重作用。本文就LCZ696在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降低的心力衰竭、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LVEF保留的心力衰竭、急性心肌梗死、高血压、心律失常、心肌病等心血管疾病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缬沙坦对高血压左室肥厚的逆转作用及对血管活性物质的影响。方法:50例高血压伴左室肥厚患者随机分为两组。26例接受缬沙坦治疗(80mg,1次/d),对照组24例接受依那普利治疗(10mg,1次/d),治疗8周后监测24h动态血压及测定血浆肾素(PRA),血管紧张素Ⅱ(AngⅡ),醛固酮(ALD)。16周后超声心动图测定左室肥厚指数及心功能指标。结果:两种药物均有良好的降压作用,但缬沙坦组谷-峰比值优于依那普利组;两组治疗后舒张末室间隔厚度,左室后壁厚度,左室重量指数均有明显下降,差异有显著性(P<0.01)。但两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两组治疗均能明显降低ALD水平,轻度升高PRA,但依那普利组使AngⅡ下降,缬沙坦组使AngⅡ升高,与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抑制剂(ARB)抑制AngⅡ受体有关。结论:缬沙坦能平稳降低24h血压,显著逆转左室肥厚,改善PRA,AngⅡ,ALD水平,更好地抑制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保护靶器官。  相似文献   

8.
缬沙坦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及对血管活性物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缬沙坦对充血性心力衰竭(CHF)的治疗作用及对血管活性物质的影响。方法:将60例CHF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接受依那普利(10mg,1/d)、治疗组30例接受缬沙坦(80mg,1/d)治疗,8周后测心率、血压、血浆肾素(PRA)、血管紧张素Ⅱ(AngⅡ)、醛固酮(ALD),并行X线胸片、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两种药物均有良好的降压、治疗CHF的作用,均能明显降低ALD水平,轻度升高PRA,但依那普利组使AngⅡ下降,缬沙坦组使AngⅡ升高,分析与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抑制AngⅡ受体有关。结论:缬沙坦能降低血压,改善PRA、AngⅡ、ALD水平,更好地抑制血浆血管紧张素酶活性(PAA)系统,保护靶器官,是治疗CHF的理想药物。  相似文献   

9.
目的 使用超声心动图评估沙库巴曲缬沙坦钠(angiotensin receptor-neprilysin inhibitor,ARNI)对心力衰竭患者左心室逆重构和舒张功能逆转的影响,并探讨沙库巴曲缬沙坦钠对舒张功能不全分级及早期心功能逆转的影响。方法 收集2019年1—12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就诊的心力衰竭患者176例,服用沙库巴曲缬沙坦钠者归为ARNI治疗组79例、服用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或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剂的归为对照组97例。ARNI治疗组与对照组均采用心力衰竭的常规治疗,通过比较两组患者基线超声心动图和用药后3个月超声心动图的各种参数和纽约心脏协会(New York Heart Association,NYHA)心力衰竭分级,探讨沙库巴曲缬沙坦钠对舒张功能不全分级的影响在心力衰竭患者早期心功能逆转中的作用。结果 两组入组前的临床基本情况和基线超声心动图结果均衡可比(P>0.05)。心脏超声左心室重构指标及左心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改善:用药后3个月,治疗组LVEF较对照组有所升高,但差...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索研究沙库巴曲缬沙坦钠治疗对高血压性心力衰竭患者的血清cTnIAAb、sSema4D、miR-34a-5p影响,并分析沙库巴曲缬沙坦钠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到我院就诊的高血压性心力衰竭患者7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6例。对照组给予贝那普利治疗,观察组给予沙库巴曲缬沙坦钠治疗。给药治疗一段时间后,对比两组治疗效果及患者心功能指标;同时检测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中的c TnIAAb、sSema4D、miR-34a-5p水平,并进行ROC曲线分析。结果 在治疗一段时间后,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心功能指标较对照组有明显的改善;观察组血清中的cTnIAAb、sSema4D、miR-34a-5p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三者可以对高血压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康复效果进行有效诊断。结论沙库巴曲缬沙坦钠对于高血压性心力衰竭具有明显的治疗效果,能够有效降低患者的血清cTnIAAb、sSema4D、miR-34a-5p,对于治疗这一疾病具有更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1.
厄贝沙坦是一种高效的选择性血管紧张索Ⅱ型受体拮抗剂,特异性拮抗血管紧张素II(AnglI)作用,起到降压和保护靶器官的作用。本文运用厄贝沙坦治疗原发性高血压。探讨其对左室重构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血管紧张素Ⅱ (ATⅡ )受体拮抗剂—氯沙坦是新一类的抗高血压药物 ,它能通过直接阻断AT1受体 ,发挥降压效应。它除了能有效治疗轻中度高血压外 ,还对心肾等重要靶器官具有保护作用[1,2 ] 。本研究应用氯沙坦治疗老年轻中度高血压患者 30例 ,旨在观察氯沙坦的降压作用及对肾脏功能的影响。1 临床资料1.1 研究对象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 30例 ,男性 2 4例 ,女性 16例 ,年龄 ( 60~ 79)岁 ,平均年龄 ( 62± 7.5)岁。均符合WHO高血压病诊断标准 ,其中轻度 19例 ,中度 2 1例 ;均无糖尿病 ,痛风及肾脏疾病。1.2 方法 所有高血压病人试验前…  相似文献   

13.
原发性高血压常引起左心室肥厚,治疗高血压的药物不仅是控制血压的升高,更重要的是保护靶器官,延缓和逆转心室肥厚,降低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和死亡率。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能逆转左心室肥厚(LVH),在国内外已有较多报道,缬沙坦作为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是否也能逆转高血压患的LVH,本就此作一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4.
郝珍  李巍  于洪伟  江珊 《临床荟萃》2020,35(6):503-507
目的 观察沙库巴曲缬沙坦钠对左心室射血分数保留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及短期预后的影响。方法 2018年3月至2019年3月在辽宁省锦州市中心医院心内科就诊的左心室射血分数保留心力衰竭患者9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给予基础抗心力衰竭治疗,包括休息、低盐低脂饮食及应用利尿剂、扩张血管药物、β受体阻滞剂、螺内酯及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RB)类药物。观察组将基础抗心力衰竭治疗中使用的ACEI/ARB类药物替换为沙库巴曲缬沙坦钠片,两组均连续治疗6个月。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6个月后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93.33% (42/45) vs 76.08% (35/46)(P<0.05);两组治疗后NT proBNP水平、6MWT距离均较治疗前改善,观察组比对照组改善更显著(P<0.05);观察组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结论 沙库巴曲缬沙坦钠可以明显改善左心室射血分数保留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功能、提高活动耐力、减少不良心血管事件,提高临床疗效,且具有安全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血管紧张素受体脑啡肽酶抑制剂(ARNI)沙库巴曲缬沙坦在射血分数降低的心力衰竭(HFrEF)老年患者中的用药策略。方法 选取2019年10月至2021年10月在我院使用ARNI治疗的168例老年HFrEF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资料及超声心动图相关指标,分析患者应用ARNI沙库巴曲缬沙坦的剂量变化情况及其影响因素。结果 168例老年HFrEF患者中,初始剂量≤50 mg bid的占比较大(71.43%);随访6个月后,8例(4.76%)滴定至靶剂量,137例(81.55%)低于靶剂量,23例(13.69%)撤药。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再住院是老年HFrEF患者沙库巴曲缬沙坦剂量增加的影响因素(P<0.05);有药物毒副作用、医嘱执行不到位是老年HFrEF患者沙库巴曲缬沙坦剂量减少或撤药的影响因素(P<0.05)。随访6个月后,患者的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心功能分级优于治疗前,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心脏指数(CI)高于治疗前,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低于治疗前(P<0.01)。结论 多数应用ARNI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的老年H...  相似文献   

16.
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在心血管疾病的病理生理中起着重要作用。RAAS阻滞剂在高血压、心力衰竭等心血管疾病的治疗与预防是最重要的进展之一,其主要包括: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滞剂(ARB)、盐皮质激素受体拮抗剂和肾素抑制剂。最近,在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断中加入脑啡肽酶抑制已被证明比单独使用ACEI治疗射血分数降低的心力衰竭更有效,标志着心力衰竭治疗的重要新里程碑。沙库巴曲缬沙坦是一种新型的血管紧张素受体脑啡肽酶抑制剂(ARNI),具有抑制脑啡肽酶和RAAS的双重作用。因其可改善心力衰竭患者的预后,已被纳入临床实践指南。此外,ARNI还被开发用于高血压等其他心血管疾病的治疗。结合近年来最新的研究结果,本文就目前ACEI、ARB及ARNI在心血管疾病中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沙库巴曲缬沙坦联合酒石酸美托洛尔在原发性高血压并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3月至2023年2月我院收治的62例原发性高血压并CHF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1例。对照组给予酒石酸美托洛尔治疗,观察组加用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持续12周。对比两组临床疗效、血压水平、心脏功能、血清学指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77%,高于对照组的74.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收缩压、舒张压、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D)、B型脑利钠肽前体(NT-proBNP)、肌酶激酶(CK)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左室射血分数(LVEF)、每搏输出量(SV)、心排血量(CO)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沙库巴曲缬沙坦联合酒石酸美托洛尔可增强原发性高血压并CHF治疗效果,促进血压下降,改善血清学指标,利于心功能改善,且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18.
平稳降低血压,对减少靶器官的损害,预防心脑血管等并发症十分重要。洛汀新与开博通同为血管紧张素酶抑制剂,两者都通过作用于。肾素、血管紧张素、激肽、前列腺素、心钠素等来调节血压、影响心脑。肾等血管功能。近年来它们在治疗高血压,减少对靶器官的损害,防止并发症的发生,日益被临床认识和肯定。洛汀新为长效制剂,开博通为短效制剂,为了解两药降压疗效的区别,笔者通过对100例高血压患者分组用洛汀新和开博通治疗,发现洛汀新组平稳降压的作用明显优于开博通组,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目前随着生活条件的改善.高血压的发病率也日趋升高。高血压可导致各种心脑血管意外,并能加速肾功能的恶化,及时有效控制血压已成为当前预防和治疗各种心脑血管疾病的关键措施之一。在当前治疗高血压的药物中,ACEI(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类药物以其良好的降压作用及优越的肾保护作用而得到了广大临床医生的青睐,其良好的降压作用及极低的副反应发生率使其临床应用日趋广泛。  相似文献   

20.
高血压是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随着对高血压发生、发展机制的不断深入研究,高血压治疗的目的 ,亦从单纯的追求降低血压,转变为在降压同时尽量保护和逆转靶器官的损害,最大限度保护患者重要脏器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延长寿命。目前常用的高血压药物主要包括以下五类: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钙离子拮抗剂(CCB)、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RB)。高血压患者的联合用药或复方制剂的应用亦日趋广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