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中国2014年7~14岁学生血红蛋白水平及贫血状况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了解我国7~14岁学生血红蛋白水平及贫血流行状况。方法 基于2014年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数据库,抽取检测了血红蛋白的7、9、12和14岁共71 130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采用2011年WHO贫血诊断标准,了解研究对象血红蛋白水平和贫血患病率,分析我国7~14岁学生贫血流行现状。结果 2014年我国7、9、12和14岁学生血红蛋白水平分别为(129.25±11.37)g/L、(131.04±11.08)g/L、(135.02±12.12)g/L和(138.47±13.97)g/L,贫血检出率分别为9.0%、6.5%、8.6%和7.7%,其中男生为(135.49±13.33)g/L,女生为(131.38±11.67)g/L。总体贫血患病率为7.9%,其中女生(9.7%)显著高于男生(6.2%)(P<0.01);乡村学生(8.8%)显著高于城市(7.1%)(P<0.001)。消瘦、正常、超重和肥胖学生的血红蛋白水平分别为(133.19±12.56)g/L、(133.28±12.76)g/L、(134.24±12.73)g/L和(133.79±12.16)g/L;贫血率分别为8.8%、8.3%、6.7%和5.9%,四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我国7~14岁学生贫血检出率仍较高,且在不同性别、城乡、年龄以及营养状况人群中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2.
<正> 为了解大庆市中小学生的血红蛋白水平,进一步掌握在校学生的贫血状况,为制定中小学生贫血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笔者于1998年对全市19552名7~14岁中小学生进行了贫血调查。1 对象与方法1.1 对象 7岁、9岁、12岁及14岁中小学生,共计19552名,其中,男生9545人,女生10007人。l.2 方法 依据世界卫生组织(WHO)推荐的氰化高铁血红  相似文献   

3.
了解2014年中国7~18岁学生腹型肥胖流行现状,为制定控制儿童青少年肥胖问题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基于2014年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数据库,抽取7~18岁学生共108 564名为研究对象,采用体质量指数和腰围指标判定体质状况和腹型肥胖,了解研究对象的腹型肥胖发生情况及其特征.结果 学生腰围均值为(66.0± 10.3) cm,男生(67.8±11.1) cm大于女生(64.2±9.0) cm(t=58.52,P<0.01).腹型肥胖发生率为17.5%,男生(18.5%)高于女生(16.5%),城市学生(19.6%)高于乡村学生(15.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80.66,343.66,P值均<0.01).单纯性腹型肥胖检出率为3.5%,女生(5.3%)高于男生(1.7%)(x2=1 081.94,P<0.01);一般性肥胖检出率为6.1%,男生(8.5%)高于女生(3.7%) (x2=1 093.66,P<0.01);复合型肥胖检出率为14.0%,男生(16.9%)高于女生(11.1%)(x2=1 093.66,P<0.01).结论 2014年中国7~18岁学生腹型肥胖检出率仍较高,且在不同性别、城乡、学龄阶段及营养状况人群中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4.
了解贵州省贫困地区7~8岁儿童的贫血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为今后贫困地区的贫血预防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于2017年4--9月对贵州省5个自治州或市贫困地区1 919名7~8岁儿童进行身高、体重和血红蛋白的测定,同时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儿童贫血检出率为21.26%,轻度贫血率为14.17%,中度贫血率为7.09%;其中男生贫血率为21.65%,女生为20.7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47,P=0.79).5个地区中,安顺市的贫血率最低(11.90%);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地区的贫血率最高(25.00%),各地区间贫血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9.48,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主要看护人是其他、食肉频次少、食蛋频次少、1年内健康体检次数少、家庭经济水平差与贫血呈正相关(OR=1.23~2.52,P值均<0.05).结论 贵州省贫困地区7~8岁儿童贫血率较高,贫血类型以轻度贫血为主.改善贫困家庭经济状况、对儿童看护人进行营养宣教等有助于降低贫困地区儿童贫血率.  相似文献   

5.
了解中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试点地区2013年学生贫血状况,为进一步推进农村学生营养改善工作提供基础数据.方法 从实施的22个省(直辖市、自治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50个重点监测县中,按照食堂供餐、企业(单位)供餐和家庭(个人)托餐3种供餐模式各随机抽取小学和初中各2所,再从每年级抽取1~2个班约40名学生.共纳入分析43 665名学生,采集空腹静脉血或指血,用氰化高铁法测定血红蛋白,经海拔高度调整后计算出贫血率.结果 学生血红蛋白平均水平为(136.2±16.4) g/L,贫血率为14.8%,女生(15.3%)高于男生(14.4%),初中生(17.0%)高于小学生(13.7%),西部(16.8%)高于中部(11.7%),食堂供餐(16.6%)高于企业供餐(13.1%)和混合供餐(13.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6.9,82.0,214.8,100.6,P值均<0.01).结论 “学生营养改善计划”试点地区中小学生贫血率与全国农村平均水平相比仍然较高,需进一步加强学生营养改善工作.  相似文献   

6.
了解天津市7~22岁学生疑似近视现状及流行特征,为学生近视防控工作提供线索.方法 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方法选取天津市7~22岁汉族学生9 606名进行视力检查,应用串镜筛查疑似近视学生.结果 天津市7~22岁学生疑似近视检出率为70.8%,城市男生、城市女生、乡村男生、乡村女生的疑似近视检出率分别为71.6%,75.6%,63.9%,71.9%,城市女生检出率最高.天津市小学低年级、小学高年级、初中、高中、大学的疑似近视检出率分别为33.2%,62.9%,83.3%,87.2%,85.9%.9~13岁学生疑似近视检出率急剧上升,城市学生和乡村女生自13岁、乡村男生自15岁开始,各年龄组人群中超过3/4的人视力不能达到5.0.结论 天津学生疑似近视检出率较高,近视发生有低龄化趋势.不仅要预防近视的发生,更要采取有效措施控制已经近视学生的视力进一步恶化.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甘肃省汉族中小学生贫血状况,为中小学生贫血防治提供依据.方法 根据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原则,在甘肃省兰州市、天水市和酒泉市抽取7,9,12,14,17岁5个年龄组的汉族城乡男女中小学生2998名进行血红蛋白测定.结果 共检出贫血学生907名,检出率为30.25%.男生贫血检出率为27.57%,女生为32.9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3.19,P<0.01);城市学生贫血检出率为23.48%,乡村学生为37.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8.07,P<0.01).甘肃省2010年汉族中小学生贫血检出率明显高于甘肃省同年龄组中小学生2005年的平均水平.结论 甘肃省汉族中小学生贫血的检出率较高.引起各级教育、卫生行政部门的重视,应采取综合措施改善中小学生贫血状况.  相似文献   

8.
系统评价2000-2020年中国0~14岁儿童缺铁性贫血(iron deficiency anemia,IDA)的流行现状,为中国儿童IDA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 通过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维普、万方、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数据库,收集2000年1月1日至2020年4月29日公开发表的关于中国0~14岁儿童缺铁性贫血的横断面研究.中文检索词包括缺铁性贫血、儿童、小儿、患病率、现况,英文检索词包括Anemia、iron-deficiency vchild、children、epi-demiology、cross-sectional studies、China、Chinese等,并追溯参考文献以补充相关文献.由2位研究者独立进行文献筛选、方法学评价和资料提取,应用Stata 13.0软件对结果进行数据合并估算患病率,利用Q检验和I2值评价研究异质性,Begg及Egger检验评价发表偏倚.结果 共纳入60篇文献122 771例儿童,其中患病儿童28 693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2000-2020年中国0~14岁儿童总患病率为19.9%,女童患病率(18.7%)高于男童(16.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婴儿期患病率最高(30.3%),其次为幼儿期(16.7%);2006-2010年儿童患病率最高(22.6%),但近年来儿童缺铁性贫血患病率较前下降,2011-2015年为21.9%,2016-2020年降至16.8%;88.7%的患病儿童表现为轻度贫血,仅11.3%表现为中重度;西北、西南地区儿童患病率最高,分别为31.9%,28.3%,华东、华南及东北发病率相对较低,分别为13.1%,14.0%,16.6%;农村儿童患病率(25.6%)远高于城市儿童(9.1%),尤以西部农村地区表现明显.结论 2000-2020年中国0~14岁儿童缺铁性贫血患病率仍较高且地区间差异显著,应继续重视婴幼儿及贫困地区儿童缺铁性贫血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9.
了解天津市儿童青少年的贫血现况与营养状况,为制定中小学生健康干预工作方案提供依据.方法 通过分层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选取天津市7,9,12,14岁儿童青少年共2438名,测量血红蛋白含量、身高和体重等.使用方差分析x2检验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学生贫血检出率为10.6%,男生为9.2%,女生为1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081,P=0.024).城市学生贫血检出率为8.2%,乡村学生为1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6.199,P<0.01).消瘦、正常、超重和肥胖儿童青少年的贫血检出率分别为10.5%,11.7%,9.3%,8.4%,不同营养状况学生贫血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 =4.742,P=0.192).结论 与2010年相比,天津市儿童青少年的贫血状况有所改善,但超重肥胖问题仍然存在.应继续重视天津市中小学生贫血和超重肥胖的同时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究中国7~18岁汉族学生近视率变化的性别差异,为精准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选取2005、2010、2014和2019年4次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数据中871 112名7~18岁学生的视力数据,分析各年龄段男女生近视率和近视率性别差异。  结果  中国7~18岁学生总体近视率在2005—2019年有所提高(χ2=7 265.06,P < 0.01),近视率从2005年的47.9%上升至2019年的60.1%。学生近视率的性别差异呈减小趋势(χ2=72.24,P < 0.01),在地区上呈现由南向北先降低后增大的“U型”分布。  结论  儿童青少年近视问题不容忽视,同时要重视男、女生近视率的差异,应根据性别做好精准近视防控工作。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2000—2014年宁夏7~18岁汉族中小学生血压变化趋势,为预防控制儿童青少年高血压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基于2000—2014年4次学生体质调研中宁夏地区7~18岁汉族中小学生的血压、身高、体重等数据,采用SPSS 21.0进行趋势分析。结果 2000—2014年,宁夏汉族学生收缩压呈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F=357.44,P<0.05),平均下降3.37 mm Hg(1 mm Hg=0.133 kpa);舒张压总体呈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F=172.95,P<0.05),平均下降4.18 mm Hg;脉压差总体呈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F=311.86,P<0.05),平均下降1.98 mm Hg。宁夏汉族学生体质量指数总体呈上升趋势(F=128.15,P<0.05)。血压偏高、单纯收缩压偏高、单纯舒张压偏高检出率分别增长了1.0,0.4和0.9百分点。结论宁夏7~18岁汉族学生血压水平逐年升高。应高度重视该现象,做好学生的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提前预防高血压等慢性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分析中国汉族7~18岁中小学生睡眠情况与视力不良的关系,为进一步促进学生视力健康提供依据.方法 研究对象来自2014年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数据,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法,抽取全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港、澳、台、西藏除外)共173 555名汉族中小学生,利用5m标准视力表检查学生的裸眼视力,利用问卷调查收集学生睡眠情况及作业时间、喝奶情况、锻炼时长等.结果 中国学生睡眠充足率仅为5.60%,睡眠不足的学生视力不良检出率(69.11%)高于睡眠充足的学生(67.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87,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在调整其他相关因素后发现,睡眠充足与学生视力不良呈负相关(OR=0.92,95%CI=0.88~ 0.96).结论 充足的睡眠有利于预防中小学生视力不良的发生,应采取相应措施保证学生睡眠充足.  相似文献   

13.
了解我国五大少数民族2014年7~18岁学生耐力素质现状,为制定干预措施和提高少数民族学生耐力素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选取2014年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中蒙古族、回族、维吾尔族、壮族和朝鲜族7~18岁学生作为研究对象,以同年龄、同性别全国汉族学生的耐力跑测试时间的均值和标准差计算Z评分;将耐力跑测试时间≤同年龄、同性别全国汉族学生的耐力跑测试时间第25百分位(P25)时间值确定为耐力素质好.结果 2014年五大少数民族7~12岁学生耐力跑时间男生在120.7~ 132.4 s之间,女生在126.4~ 143.7 s之间,男、女生均以蒙古族学生时间最短,维吾尔族学生时间最长(P值均<0.05);13~15岁学生耐力跑时间男生在272.3~ 309.1 s之间,女生在257.3~286.4 s之间,男、女生均以蒙古族学生时间最短,男生以壮族时间最长,女生以维吾尔族时间最长(P值均<0.05);16~18岁学生耐力跑时间男生在251.1 ~ 282.7 s之间,女生在251.5~271.7 s之间,男生以蒙古族时间最短,女生以回族时间最短,男、女生均以朝鲜族时间最长(P值均<0.05).五大少数民族男生Z评分在-0.29~0.30之间,蒙古族<回族<壮族<维吾尔族<朝鲜族(F--141.236,P<0.05);女生Z评分在-0.10~0.75之间,蒙古族<回族<壮族<朝鲜族<维吾尔族(F=270.137,P<0.05).五大少数民族男生耐力素质好检出率在16.2%~37.0%之间,壮族<维吾尔族<朝鲜族<回族<蒙古族(x2=430.060,P<0.05);女生检出率在10.3% ~ 26.5%之间,维吾尔族<壮族<朝鲜族<回族<蒙古族(x2=272.290,P<0.05).结论 五大少数民族中蒙古族学生耐力素质最高,且高于全国汉族学生;回族学生耐力素质接近全国汉族学生;维吾尔族女生耐力素质低于其他民族学生.  相似文献   

14.
了解2014年天津市学生体质健康水平,为增强学生体质、促进学生健康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分层整群随机抽取天津市13~22岁汉族学生5 808名,采用统一方法进行健康检查,使用“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对学生体质健康水平进行评价,分析体质健康达标情况及等级评价水平.结果 天津市13 ~ 22岁学生体质健康综合评分达标率为81.0%,女生(83.4%)高于男生(78.5%)(x2=22.399,P<0.01),城市学生(82.9%)高于乡村学生(79.0%)(x2=14.058,P<0.01).学生体质健康达标率随年龄的升高呈下降趋势.体质健康综合评分按优秀、良好、及格、不及格程度划分,女生综合评分成绩优于男生.随着年龄的增长,学生体质健康优秀率、良好率均呈下降趋势,不及格率呈上升趋势,尤其是城市男生上升速度最快.结论 天津市13~22岁学生体质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尤其是大学生更为突出.应及时开展干预工作,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了解儿童青少年身体活动能量消耗特点及肥胖和体重正常儿童青少年能量代谢的差异,为制定合理运动指导方案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使用Cortex便携式气体代谢仪,对从北京市某九年一贯制学校抽取的61名7~ 14岁儿童静息、写作业、慢走、慢跑进行能量消耗测定,根据性别和是否肥胖分为4组进行测试结果比较.结果 7 ~14岁体重正常男生、体重正常女生、肥胖男生和肥胖女生的静息能量消耗分别为(1.29±0.22),(1.23±0.14),(1.56±0.32),(1.26±0.24)kcal/min(1 kcal=4.18 kJ),肥胖男生高于体重正常男生和肥胖女生(P<0.05).肥胖男生写作业、慢走和慢跑的能量消耗均高于体重正常男生,肥胖和体重正常女生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肥胖和体重正常儿童青少年身体活动能量消耗存在差异.肥胖干预工作应注重减轻课业负担,鼓励儿童多进行慢跑等能量消耗较高的运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分析北京市学生饮料摄入行为的影响因素,为开展减糖教育提供思路。 方法 以2015年北京市中小学生营养与健康状况监测中的1 912名学生(8~14岁)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零食饮料消费问卷收集社会人口学信息、学生饮料行为、家庭零食饮料相关因素、营养成分表认知使用情况等,测量学生身高、体重,计算BMI。 结果 233名(12.2%)学生在调查前一周未摄入饮料;在摄入饮料的1 679名(87.8%)学生中,日均饮料摄入量为(319.8±364.4)ml/d(中位数201.4 ml/d)。二元logistic回归显示,学生零食频率增加、营养成分表得分及家庭零食饮料占食物总花费比例增加,其摄入饮料的可能性提高(OR值分别为1.63、1.23、2.18,P值均<0.05)。多元线性回归显示,男生、郊区学生容易摄入更多饮料(β值分别为0.18、0.19,P值均<0.05);年龄越大、BMI越大、学生零食频率越高、家庭零食饮料花费占比越大、主要照护者上周摄入饮料次数越多者,学生饮料摄入量越高(β值分别为0.09、0.01、0.24、0.39、0.04,P值均<0.05);主要照护者受教育程度较高者,学生饮料摄入量较低(β=-0.29,P<0.05)。 结论 北京市学生减糖教育的重点关注对象应为年长、男生、郊区、主要看护人文化程度低以及BMI高者,降低家长饮料消费频率、减少家庭零食饮料方面的花费、降低学生零食频率等是可能的干预点。  相似文献   

17.
分析乌鲁木齐市7~ 18岁汉族学生1985-2014年30年营养状况动态变化,为制定学生相关的营养干预政策提供依据.方法 数据来源于1985-2014年6次全国学生体质健康调研资料,采用《学龄儿童青少年营养不良筛查》标准筛查学生生长迟缓和消瘦,采用“中国学龄儿童少年超重肥胖筛查BMI分类标准”筛查超重和肥胖.结果 1985-2014年,乌鲁木齐市学生营养不良的检出率大幅下降,城男、城女、乡男、乡女营养不良检出率分别由1985年的32.8%,26.1%,30.6%,24.0%下降到2014年的5.2%,8.2%,8.8%,9.7%,乡村的下降幅度高于城市;营养过剩的检出率大幅提升,城男、城女、乡男、乡女营养过剩检出率分别由1985年的0.7%,1.0%,0.8%,0.8%上升为2014年的42.2%,23.2%,31.2%,17.5%,男生上升幅度大于女生;小学段城市男生的营养状况变化幅度最为明显.结论 乌鲁木齐市学生营养状况自1985年以来得到较大的改善,并与全国学生营养状况的改善趋势一致,乡村学生营养不良和营养过剩的双向改善应得到进一步的重视,需要重点关注7~ 12岁城市小学生的营养过剩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