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目的: 观察辛伐他汀对代谢综合征患者血清内脂素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56例新诊断的代谢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辛伐他汀治疗组,每组28例。对照组给予运动锻炼及常规治疗,辛伐他汀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辛伐他汀20 mg/d,治疗12周,检测治疗前后血清内脂素水平的变化。结果: 治疗12周后,两组的甘油三酯(TG)、血清胆固醇 (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均明显下降,而辛伐他汀治疗组降低更明显,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另外,与治疗前相比,治疗组血清内脂素水平明显下降;而对照组的血清内脂素水平在治疗前后无明显变化。相关性分析表明,血清内脂素水平与HOMA-IR、TC和LDL-c呈正相关。结论: 辛伐他汀在改善血脂和胰岛素抵抗的同时,还具有一定程度地降低血清内脂素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与载脂蛋白E(ApoE)联合检测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方法 采用速率法和免疫比浊法分别检测59例冠心病患者(冠心病组)和47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血清中Hcy水平和ApoE水平, 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冠心病组血清Hcy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 ApoE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Hcy与ApoE联合检测的灵敏度和约登指数的数值均高于其单项检测,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cy和ApoE的水平与冠心病关系密切, 联合检测更有助于冠心病的诊断。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THFR)、甲硫氨酸合成酶还原酶(MTRR)基因多态性与H型高血压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7-04~2017-10西安北方医院55例H型高血压患者样本做为病例组,37例孕妇样本作为健康对照组,使用PCR熔解曲线法检测两组人群MTHFR基因677C>T、1298A>C和MTRR基因66A>G位点的多态性,分析两组人群的基因型及分布,采用循环酶法检测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结果 与孕妇健康对照组相比,H型高血压组MTHFR677C>T的T等位基因频率显著升高(χ2=10.172,P<0.01),而MTHFR1298A>C和MTRR66A>G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H型高血压组血清Hcy明显高于孕妇健康对照组(P<0.01),血清Hcy水平在MTHFR677C>T的基因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MTHFR1298A>C和MTRR66A>G的基因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THFR677C>T中T等位基因与H型高血压密切相关,也与Hcy水平升高相关,但未发现MTHFR1298A>C和MTRR66A>G与H型高血压及Hcy水平升高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 通过16S rDNA测序技术探究慢性肾脏病5期(CKD5)患者与健康人体内肠道菌群构成的差异。 方法 研究入组健康对照组69例、慢性肾脏病5期非透析(CKD5-NHD)组24例、慢性肾脏病5期透析(CKD5-HD)组29例。通过16s rDNA测序技术研究CDK5组(CKD5-NHD组和CKD5-HD组)与健康对照组肠道菌群构成的差异,以LDA>2.0表示两组间生物群落存在显著差异。基于测序结果,应用宏基因组数据统计分析(STAMP)软件映射到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和蛋白质直系同源簇(COG)数据库,研究CKD5患者肠道微生物群可能具有的功能。 结果 健康对照组中,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γ-变形菌纲(Gammaproteobacteria)、肠杆菌科(Enterobacteriaceae)等占优势;在CKD-HD组中,肠球菌科(Enterococcaceae)、真细菌属(Eubacterium)、红杆菌科(Rhodobacteraceae)等丰度较高;而在CKD-NHD组中,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双歧杆菌属(Bifidobacterium)、红蝽菌目(Coriobacteriales)等为主要优势菌群。通过肠道微生物群功能预测发现,CKD5患者肠道失调的微生物群在脂质代谢、碳水化合物代谢、蛋白质及氨基酸代谢方面有着更活跃的表现。 结论 与健康人相比,CKD5患者肠道菌群发生显著变化。CKD5患者的紊乱肠道菌群能够影响机体物质代谢,并通过影响机体多种代谢及信号传导通路增加罹患并发症风险。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血清GDF15、FGF21与早期糖尿病肾脏疾病(EDKD)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7年2月至2019年2月于延安大学附属医院综合内科就诊的T2DM患者120例,根据uACR结果分为单纯T2DM患者(T2DM组)80例、EDKD患者(EDKD组)40例及同期我院体检的年龄、性别均衡可比的健康者为对照组(NC组)50例。比较各组血清GDF15、FGF21并分析其与EDKD的相关性。结果 EDKD组血清GDF15、FGF21高于T2DM组及NC组,P<0.05。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FGF21与糖尿病病程、SBP、DBP、FPG、HbA1c、uACR、β2MG呈正相关。GDF15与病程、FPG、HbA1c、uACR、CRE、β2MG呈正相关。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FGF21及GDF15是DKD的危险因素。结论 DKD患者血清GDF15、FGF21水平升高,血清GDF15及FGF21是EDKD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6.
目的 采用代谢组学检测技术,探索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roliferative diabetic retinopathy,PDR)的"代谢图谱"及其相关的发病机制。方法 从1 024名2型糖尿病患者中,按照性别、年龄组间匹配的原则,选择42例患者分为PDR组和糖尿病病程10年以上且眼底完全正常(non-diabetic retinopathy,NDR)的对照组,每组各21例。应用液相色谱-质谱技术,对受试者血清代谢物进行检测,获取代谢谱。应用单维、多维统计学方法分析PDR组与NDR组之间的差异代谢物以及相关的代谢通路。结果 PDR组与NDR组患者血清样本中共鉴定出136个差异代谢物质,其中包括有机酸(78%)、有机氮化合物(4%)、脂类及类脂分子(3%)等。这些代谢差异物在30条KEGG通路中富集,其中3条通路显著富集(P < 0.05),分别为硫代谢、鞘脂代谢以及半胱氨酸和蛋氨酸代谢。结论 PDR组与NDR组患者相比具有独特的代谢特征,硫代谢、鞘脂代谢以及半胱氨酸和蛋氨酸代谢通路显著富集。这些特征的揭示可能有助于探索新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发病机制。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高通量血液透析对慢性肾衰竭尿毒症患者血清PGI2、MCP-1水平的影响。 方法: 对本院2016年5月至2019年5月收治的慢性肾衰竭尿毒症患者108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血液透析滤过治疗,观察组给予高通量血液透析。治疗1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的血清PGI2、MCP-1、免疫球蛋白、尿毒症毒素以及肺功能水平,监测不良反应,观察患者症状缓解情况。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各观察指标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1个月后,两组患者MCP-1水平均有所降低,PGI2水平均有所升高,且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血清免疫球蛋白IgG、IgA、IgM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且观察组各免疫球蛋白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尿毒症毒素β2-MG、PTH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且观察组患者β2-MG、PTH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的肺功能水平均有所好转,且观察组患者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过程中,观察组不良反应率7.41 %,治疗有效率92.59 %;对照组不良反应率24.07 %,治疗有效率75.93 %,观察组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高通量血液透析治疗慢性肾衰竭尿毒症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免疫功能,清除尿毒症毒素,改善肺功能 ,提高PGI2水平,降低MCP-1水平,治疗效果安全有效,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不同血液净化模式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MHD) 内脏脂肪素(visfatin)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择规律血液透析患者60例,并选取健康对照组60例,观察患者血清内脏脂肪素的表达水平及与微炎症状态的关系,随后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血液透析组(HD)、血液灌流+血液透析组(HD+HP)和血液透析滤过组(HDF)3组,观察三种治疗模式单次治疗4 h后、连续治疗3个月后与治疗前内脏脂肪素的表达水平及清除率。结果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内脏脂肪素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内脏脂肪素表达水平与IL-6、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呈明显正相关,HD组治疗前后血清visfatin无明显变化,HDF、(HD+HP)组治疗前4 h及3个月后血清visfatin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D+HP)组清除率大于HDF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血液透析患者血清内脏脂肪素明显升高,与患者微炎症状态明显相关,血液透析滤过与血液灌流均能清除内脏脂肪素,血液灌流效果优于血液透析滤过,血液透析无法清除内脏脂肪素。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颈动脉粥样硬化与缺血性脑血管病的相关性,并针对相关危险因素进行分析。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住院患者80例和同期健康体检者80例,分别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记录两组的血清胱抑素C(CysC)、甘油三酯(TG)、血清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两侧颈动脉内径及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应用SPSS 19.0进行统计学分析,对以上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两组患者的CysC、TC、HDL-C、两侧IMT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CysC、HDL-C、两侧IMT与缺血性脑血管病存在相关性;观察组的CysC和两侧颈动脉IMT水平高于对照组,HDL-C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颈动脉IMT与缺血性脑血管病有相关性,CysC的升高和HDL-C的降低是其发病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清尿清蛋白/肌酐(UALB/Cr)、C反应蛋白(CRP)、同型半胱胺酸(Hcy)、血清胱抑素C(CysC)、视黄醇结合蛋白(RBP)、β2-微球蛋白(β2-MG)、微量蛋白(mAIb)、α1-微球蛋白(α1-MG)水平变化及其在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阳江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20例糖尿病肾病患者作为病例组, 并选取120例健康人群作为正常对照组, 分别检测两组人群血清CRP等生化指标的表达水平, 并进行相关的分析和比较。结果 病例组CRP等生化指标的水平与正常对照人群比较均明显升高, 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多项指标联合检测的阳性率为93.33%, 均高于单项生化检测的阳性率,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表明, DN病患者血清生化指标UALB/Cr、Hcy、CysC、RBP、CRP、β2-MG、mAIb以及α1-MG与DN均呈正相关(P<0.01)。结论 生化指标水平变化与糖尿病肾病密切相关, 且生化指标检测方法操作简便、安全性较高, 联合检测较单项检测更能有效预测疾病的阳性率, 可作为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的依据。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研究2型糖尿患者与健康者血清和粪便的代谢组学差异,分析差异代谢物与2型糖尿病之间的相关性。  方法  选择2018年1月至2019年3月在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内分泌科住院的2型糖尿病患者53例,以及同期常规体检健康对照人群30例,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级杆飞行时间质谱技术对两组研究对象的血清代谢物及30例糖尿病患者与对照组的粪便代谢物进行非靶向和靶向的代谢组学研究。应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方法对血清和粪便中的差异代谢物与2型糖尿病相关指标的相关性进行分析。  结果  在2型糖尿病组与健康对照组血清样本中鉴定出15个差异代谢物,在粪便样本中鉴定出的差异代谢物则有6个。其中,糖尿患者血清中的谷氨酰胺、壬二酸、癸二酸及3-羟基癸二酸等二羧酸类羟基化衍生物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1),而琥珀酰乙酰乙酸、缬氨酸、亮氨酸、葡萄糖、乳酸的含量则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1),并且琥珀酰乙酰乙酸、乳酸与糖化血红蛋白、餐后2 h血糖及空腹血糖浓度具有较强的正相关性,而壬二酸、癸二酸及二羧酸类羟基化衍生物与血糖浓度则具有较强的负相关;在粪便代谢物中,去氧胆酸和鹅去氧胆酸等胆汁酸与受检者的血糖浓度也有着一定的正相关性,并且单变量分析结果显示,与健康对照组相比糖尿病患者血清中的去氧胆酸和鹅去氧胆酸均显著性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  2型糖尿患者的血清代谢组学与健康者具有明显的差异,这些差异代谢物与糖尿病的发生和发展具有较强的关联性。在粪便代谢组学中,糖尿患者的胆汁酸水平与血糖的浓度变化也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分析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与血尿酸(serum uric acid,SUA)、白介素-8(interleukin,IL-8)及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之间的关系。方法: 选择2020年9月-2021年6月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130例,依据患者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或24 h尿蛋白定量将病例分为3组,单纯2型糖尿病组(UAER<20 μg/min或24 h尿蛋白定量<30 mg)49例,微量蛋白尿组(UAER 20~200 μg/min或24 h尿蛋白定量30~300 mg)37例,大量蛋白尿(UAER>200 μg/min或24 h尿蛋白定量>500 mg)44例,另收集同期44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各组血IL-8、TNF-α水平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三组患者的血尿酸水平逐渐升高(P<0.05),且血IL-8与TNF-α水平随着尿白蛋白量的增加而明显升高(P<0.05);患者的血尿酸水平及炎性因子IL-8与TNF-α的表达具有正相关性(P<0.05)。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尿酸水平与尿白蛋白水平升高呈相关性,且高尿酸血症相关的炎症因子IL-8、TNF-α与尿白蛋白升高也呈明显相关性,考虑2型糖尿病肾病由多种因素所致,其中炎症反应可能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测定了20例给核性脑膜炎(结脑)和32例非结脑患者脑脊液中色氨酸、5-HTP,5-HT和5-一HIAA等,其中44份标本作了色氨酸试验,结果显示结脑患者5-HTP降低,结脑组其余物质未见显著性改变;色氨酸试验阳性与明性反应的患者脑脊液中各物质间均无显著性差异,表明色氨酸等物质均不是色氨酸试验阳性反应产生的原因。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析甲状腺激素水平与糖尿病肾病(diabetic kidney disease,DKD)患者发生高尿酸血症(hyperuricemia,HUA)的关系。 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DKD患者102例,根据患者是否发生HUA分为发生组(50例)与未发生组(52例)。分析2组一般资料和实验室指标,采用Pearson双变量相关性和Logistic回归分析甲状腺激素水平与DKD患者HUA发生的关系。 结果 DKD患者102例中,发生HUA 50例,发生率为49.02%;发生组的血尿酸、三酰甘油(triglyceride,TG)、促甲状腺激素(thyroid stimulating hormone,TSH)水平均高于未发生组,游离三碘甲腺原氨酸(free triiodothyronine,FT3)和游离甲状腺素(free thyroxine,FT4)水平均低于未发生组(P<0.05);组间其他一般资料、实验室指标等相关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Pearson双变量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DKD患者血尿酸水平与血脂、TSH水平呈正相关(P<0.05);DKD患者血尿酸水平与FT3、FT4水平呈负相关(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TSH、FT3、FT4水平与DKD患者发生HUA有关(P<0.05)。 结论 甲状腺激素水平与DKD患者的HUA发生有关。  相似文献   

15.
陈芳莲   王枫     赵明辉    雷平   《天津医科大学学报》2017,(2):168-170
目的: 分析老年人群幽门螺杆菌感染与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的关系。方法: 随机选择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和健康对照者各300例,均接受幽门螺杆菌感染检测,糖尿病患者接受眼科DR检查。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法,评价幽门螺杆菌感染与DR发生的相关性。结果: 与健康对照组相比,糖尿病患者同时发生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可能性显著增加(OR: 1.57,95%CI: 1.09~2.25,P<0.001)。在糖尿病患者中,205例患者合并DR,95例患者未合并DR。与未合并DR的患者相比,DR患者同时发生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可能性亦显著增加(OR: 5.01,95%CI: 2.77~9.05,P<0.001)。结论: 老年人群幽门螺杆菌感染与DR发生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缓解性血清阴性对称性滑膜炎伴凹陷性水肿(Remissive seronegative symmetric synovitis with depressed edema,RS3PE)患者血清中基质金属蛋白酶3(matrix metallopro-teinase-3,MMP-3)、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1(tissue inhibitor of metalloproteinases-1,TIMP1)、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2(tissue inhibitor of metalloproteinases-2,TIMP2)、血清骨桥素1(serum bone bridging protein 1,SPP1)及纤溶酶原(plasminogen,PLG)与疾病活动程度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2020年5月~2021年7月包头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风湿免疫科诊治的RS3PE综合征患者21例(RS3PE组),正常健康体检者30例为对照组(CON组),两组均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血清中MMP-3、TIMP1、TIMP2、SPP1及PLG基因和蛋白的表达水平。并对两组受试者类风湿因子(rheumatoid factor,RF)、血沉(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ESR)和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X线表现、磁共振成像(MRI)表现进行总结归纳。结果: 与CON组相比,RS3PE组ESR、CRP、MMP-3、TIMP1、TIMP2、SPP1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1),PLG表达水平无明显变化(P>0.05);MMP-3、TIMP1、TIMP2、SPP1表达水平与ESR、CRP均呈明显正相关。结论: 在RS3PE患者血清中MMP-3、TIMP1、TIMP2、SPP1表达水平明显增加,其表达水平与ESR和CRP水平呈明显正相关,提示MMP-3、TIMP1、TIMP2、SPP1可能参与了RS3PE的发生发展,与疾病活动程度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7.
李丽  杨丽  张露 《包头医学院学报》2023,39(3):16-19+26
目的:探讨包头地区女性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尿酸(UA)与颈动脉粥样硬化(CAS)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3月至2022年6月期间的包头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住院患者中符合纳入标准的女性2型糖尿病患者81例的资料。收集患者一般资料、糖脂代谢指标及血尿酸及颈动脉超声结果等数据。根据颈动脉超声结果将患者分为动脉粥样硬化组(CAS)51例与非动脉粥样硬化组(NCAS)30例。结果:CAS组的年龄、血肌酐、血尿酸比NCAS组水平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及UA是CAS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女性2型糖尿病患者高血尿酸或高年龄水平可能是导致颈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的风险因素。  相似文献   

18.
应用HPLC法测定了结脑、化脑、病脑和对照组患儿脑脊液中单胺类物质。结果发现化脑患者5-HIAA,HVA显著高于其它患者;结脑患儿脑脊液中5-HIA,HVA,MHPG和病脑组患儿Trp,HVA浓度与其神经系统功能障碍程度呈正相关。提示脑脊液中单胺物质测定有助于化脑诊断及神经系统损害程度的评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