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克隆和分离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ALL)差异表达基因,探讨小儿白血病的发病机制。方法 Ficoll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单个核细胞,抽取mRNA,逆转录成cDNA;经RsaⅠ酶切,实验组cD-NA被分成两组,分别与两种不同的接头连接后,与对照组cDNA进行两次消减杂交和两次抑制性聚合酶链反应( PCR),提取、纯化PCR产物,与PT-Adv载体连接构建cDNA消减文库,利用PCR扩增、测序和同源性分析差异表达的序列。结果选取文库中60个克隆进行菌落PCR分析,可以检出大小为200~600 bp的插入片段。从中随机挑选20个克隆进行测序、生物信息学分析,其中18个克隆与已知基因有高度序列同源性,符合率为98%~100%,共编码17种基因。这些基因大多涉及基因表达调控、DNA损伤修复、细胞周期、物质代谢等,均与细胞增殖、分化有关。此外发现2个新基因。结论本实验表明我们已成功构建小儿ALL相关消减cDNA文库,为小儿ALL发病机制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
3.
目的 根据白血病细胞的异常免疫表达,建立流式细胞术检测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cute lymphoblastic leukemia,ALL)微小残留病(minimal residual disease,MRD)的方法 ,探讨流式细胞术检测MRD在儿童ALL个体化治疗中的意义.方法 用流式细胞术以多种四色荧光抗体组合对健康儿童骨髓进行检测,建立健康儿童骨髓细胞双参数点图分析模板.对75例ALL初诊患儿的骨髓细胞进行MRD筛选,找出在双参数点图上的位置明显区别于正常骨髓细胞的免疫表型组合作为MRD监测的有效免疫表型组合,对其中60例患儿诱导治疗结束及后续治疗中的骨髓标本用这些有效免疫表型组合进行MRD监测.同步进行细胞形态学检测和PCR检测29种融合基因、IgH/T淋巴细胞受体(TCR)基因重排.结果流式细胞术检出69例(92.0%)可用于MRD监测的有效免疫表型组合,PCR检出21例(28.0%)可用于MRD监测的融合基因或IgH/TCR基因重排;诱导治疗结束后及后续治疗中有25份骨髓标本细胞形态学未检出白血病残留细胞,流式细胞术检测仍有0.021%~4.130%的白血病残留细胞.结论 流式细胞术检测儿童ALL MRD能较好地评估临床缓解期间ALL患儿体内残留白血病细胞的数量,其覆盖面和速度优于PCR检测方法 ,敏感性高于形态学检测方法 .  相似文献   

4.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是最常见的儿童期恶性肿瘤,随着个体化化疗的应用,治愈率日渐提高。但由于儿童时期大脑处于快速发育阶段,化疗药物可不同程度地直接或间接影响患儿神经认知功能,且作用方式复杂。本文对儿童期急性淋巴细胞化疗相关认知损害的病理生理学机制、神经功能、MRI等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估培门冬酶(PEG-ASP)联合化疗治疗成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的不良反应。方法回顾性分析50例成人ALL应用101个疗程的培门冬酶联合化疗治疗后的不良反应发生的情况。结果101个疗程中79个疗程发生PEG-ASP相关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8%。主要不良反应为凝血异常(66%)、肝功能损害(49%)、低蛋白血症(15%)、高血糖(15%)、严重胃肠道反应(6%)、血栓(2%)。不良反应多为轻中度且能恢复正常。无过敏反应及急性胰腺炎发生。结论培门冬酶的过敏反应发生率极低,用于治疗成人ALL患者安全性良好,患者可耐受。  相似文献   

6.
目的 根据白血病细胞的异常免疫表达,建立流式细胞术检测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cute lymphoblastic leukemia,ALL)微小残留病(minimal residual disease,MRD)的方法 ,探讨流式细胞术检测MRD在儿童ALL个体化治疗中的意义.方法 用流式细胞术以多种四色荧光抗体组合对健康儿童骨髓进行检测,建立健康儿童骨髓细胞双参数点图分析模板.对75例ALL初诊患儿的骨髓细胞进行MRD筛选,找出在双参数点图上的位置明显区别于正常骨髓细胞的免疫表型组合作为MRD监测的有效免疫表型组合,对其中60例患儿诱导治疗结束及后续治疗中的骨髓标本用这些有效免疫表型组合进行MRD监测.同步进行细胞形态学检测和PCR检测29种融合基因、IgH/T淋巴细胞受体(TCR)基因重排.结果流式细胞术检出69例(92.0%)可用于MRD监测的有效免疫表型组合,PCR检出21例(28.0%)可用于MRD监测的融合基因或IgH/TCR基因重排;诱导治疗结束后及后续治疗中有25份骨髓标本细胞形态学未检出白血病残留细胞,流式细胞术检测仍有0.021%~4.130%的白血病残留细胞.结论 流式细胞术检测儿童ALL MRD能较好地评估临床缓解期间ALL患儿体内残留白血病细胞的数量,其覆盖面和速度优于PCR检测方法 ,敏感性高于形态学检测方法 .  相似文献   

7.
自噬基因Beclin-1在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细胞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Beclin-1在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细胞的表达及与临床分型等特征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streptavidin-perosidase,链霉素抗生物素-过氧化物酶连结法),检测Beclin-1在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和正常人外周血白细胞的表达情况。结果 (1)Beclin-1在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外周血和正常人外周血有核细胞的表达率分别为28.5%(6/21)和72.5%(29/40)。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表达明显低于正常人,两者有明显的差异(P<0.01)。(2)Beclin-1在男性患儿中的表达率为36.3%(4/11),在女性患儿的表达率为20%(2/10),两组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临床分型L1中Beclin-1的表达率为33.3%(4/12),在L2型中为11.1%(2/9),两者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Beclin-1在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外周血有核细胞中的表达低于正常人外周血有核细胞。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纤维连接蛋白(FN)在小儿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ALL-CNSL)脑脊液(CSF)中的基因表达水平,探讨其与髓外浸润及临床特征的关系。方法应用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间接免疫荧光试验检测100例ALL-CNSL患者的CSF(试验组)和骨髓(对照组)中的FN基因表达情况,并结合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经RT-PCR检测,FN在CSF中表达量明显高于骨髓中的表达,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4.055±1.134 vs.0.053±0.048,P<0.05)。其中白细胞数≥5×106/L患儿的CSF中FN表达量比白细胞数<5×106/L患儿CSF中的表达明显增多,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5.250±2.046 vs.3.023±1.018,P<0.05)。而CSF中FN的表达量与年龄、性别和ALL的类型无相关性;间接免疫荧光试验检测到CSF原始淋巴细胞FN分布在细胞内膜,其阳性表达率78.0%,骨髓原始淋巴细胞FN的表达为阴性;FN的RT-PCR检测与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两种方法之间具有显著相关性(P<0.05),但一致性较差(κ=0.27)。结论 FN在ALL-CNSL患者的CSF中呈现高表达,其与CSF中白细胞的负荷量存在相关性,FN的表达与ALL的中枢神经系统浸润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儿童急性淋巴白血病合并水痘一带状疱疹的临床特点及治疗要点。【方法】对1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5例患者中,10例水痘及带状疱疹治愈,2例好转出院,3倒合并反复感染,肺出血及DIC死亡。【结论】儿童淋巴细胞白血病化疗期间免疫力低下,应使用免疫调节剂及选用有效抗生素预防感染。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患者免疫表型与细胞遗传学改变和临床特征的关系.方法 应用流式细胞术及相关单克隆抗体,Cell Quest软件获取并分析50 000个细胞,通过CD_(45)/侧向角散射光强度(SSC)设门识别幼稚细胞,对113例ALL患者骨髓进行免疫表型分析;采用骨髓细胞72 h培养法常规制备染色体,R显带技术对其中的74例进行核型分析.结果 113例ALL患者中,14.2%(16/113)为T淋巴细胞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T-ALL),85.8%(97/113)为B淋巴细胞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B-ALL).113例ALL患者中有106例进行髓系抗原检测,34.9%(37/106)ALL患者表达髓系抗原(MyAg),CD_(13)是ALL中最常见的MyAg(23.6%,25/106).T-ALL髓系相关抗原表达总的阳性率为46.2%(6/13),B-ALL为33.3%(31/9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825,P>0.05).成人ALL各髓系相关抗原表达总的阳性率为47.6%(20/42),高于儿童的26.6%(17/6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948,P<0.05).可供核型分析的74例ALL中,核型异常者39例(52.7%).MyAg~+ALL与MyAg~-ALL患者临床和生物学特征分析表明,MyAg~+组高白细胞(>50×10~9/L)患者比例为48.6%(18/37),高于MyAg-ALL组的20.3%(14/6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9.191,P<0.01);MyAg~+ALL组CD_(34)阳性患者比例为83.8%(31/37),高于MyAg~-ALL组的53.6%(3716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9.527,P<0.05);而且MyAg~+ALL组成人患者比例(54.1%,20/37)高于MyAg~-ALL组(31.9%,22/6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948,P<0.05).结论 ALL免疫表型与细胞遗传学改变和临床特征具有一定相关性,将免疫表型与细胞遗传学检测相结合,有助于ALL诊断.  相似文献   

11.
魏辉 《临床荟萃》2014,29(10):1100-1103
联合化疗是目前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治疗的主要方法.ALL的化疗分为4个部分:诱导治疗、巩固治疗、维持治疗和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的预防.现已证实儿童ALL方案在成人尤其是青少年ALL的疗效要优于成人方案,未来成人ALL的治疗将更多的引入儿童ALL的治疗经验.ALL治疗领域的进展主要在两方面:一是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在Ph阳性ALL的应用.TKI在Ph阳性ALL治疗中的作用已得到证实,但最佳用法还有待进一步研究.二是免疫治疗在ALL治疗中的应用,偶联毒素的免疫毒素治疗ALL的临床研究一直在进行中,而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CAR-T)的临床研究近年获得了突破性进展,CAR-T很可能成为未来ALL治疗领域革命性的进展.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化疗后感染发生危险因素及预防对策。方法以2014年1月至2015年11月在该院治疗的93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的临床资料为研究对象,以是否发生院内感染为标准将其分为感染组(50例)和未感染组(43例);并对两组患者基本资料、生化指标、化疗强度等因素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本组患者感染率为53.8%;其中上感及肺部感染分别占38.2%和16.8%;病原菌检测发现院内感染多为革兰氏菌,阳性检测率30%;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住院时间、血红蛋白、白细胞计数、清蛋白、抗生素使用种类及时间、化疗强度、中性粒细胞与院内感染关系密切,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清蛋白、抗菌药物使用时间、化疗强度和中性粒细胞为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化疗后清蛋白及中性粒细胞下降、使用抗菌药物时间过长及化疗强度是影响院内感染的危险因素,因此临床应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有针对性地采取预防措施降低院内感染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急性髓系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 AML)转换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cute lymphoblastic leukemia, ALL)的临床特征,为该病的临床诊断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1例AML-M5b转换为B-ALL患者的临床资料、诊疗经过并复习相关文献。 结果 患儿,女,4岁。发热伴腹痛5天。结合患者病史、体格检查及辅助检查,诊断为AML-M5b,诱导化疗后达到血液学及细胞遗传学的完全缓解(complete remission, CR)。1年后患儿白血病复发,形态学及免疫表型符合B-ALL。通过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chimeric antigen receptor expressing T cells, CAR-T)治疗,患儿再次获得了 CR,但不久后疾病复发,二次CAR-T治疗无效,患儿死亡。结论 急性白血病复发后发生系别转换,预后较差,需要根据复发后表型作相应的治疗调整,若AML转换为B-ALL,表达CD19,CAR-T治疗可使其再次获得CR,但易二次复发。临床上,对于复发性白血病,需要完善白血病免疫分型,基因突变检测,肿瘤染色体等细胞遗传性及分子生物学等方面的检查,以便更好地指导治疗及评估预后。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大剂量甲氨蝶呤(HD-MTX)的不同起始剂量治疗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的毒副反应。方法回顾性选取2015年4月到2019年5月本院收治的60例ALL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根据CCCG-ALL-2015方案,将其分为低危组(28例)和中高危组(32例)。在行VDLP和CAM化疗后,根据Ccr调节起始MTX的剂量,足量应用为中高危组给予5 g/m^2,低危组给予3 g/m^2。比较不同MTX治疗剂量下患儿排泄延迟及素毒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足量用药组排泄延迟人数占比高于其他剂量组。中高危组排泄延迟发生率高于低危组(P<0.05)。排泄延迟组毒副反应发生率均高于排泄正常组(P<0.05)。结论MTX使用剂量越大,延迟排泄及毒副反应发生率越高。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人住普通病房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急淋)患儿诱导缓解及强化治疗期间医院感染的发生频率、感染部位、病原菌类型。方法:分析30例儿童急淋医院感染临床资料。结果:急淋患儿医院感染率为86.7%,医院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占首位,其次为上呼吸道、胃肠道、口腔、皮肤、血液、泌尿道;病原菌以G^-杆菌多见,其次为球菌、真菌;≤3岁儿童医院感染率多于3岁以上儿童;急淋诱导化疗期及强化治疗期易患医院感染,其中诱导缓解期较强化治疗阶段感染率高。结论:急淋患儿医院感染发生率高,医院感染发生与患儿年龄、治疗阶段有关,常见细菌为G^-菌。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黄芪注射液对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患儿诱导缓解化疗期间感染的影响。方法选取ALL患儿100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2组患儿均应用诱导缓解化疗方案治疗,观察组患儿同时加用黄芪注射液静脉滴注,对2组患儿化疗期间的医院感染发生率、发生部位及化疗前、后外周血白细胞(WBC)和中性粒细胞(NE)计数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儿化疗期间感染的总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观察组中各危险度分型患儿的感染发生率亦显著低于对照组中的同种分型患儿(χ~2=13.000、4.250、3.895、5.106,P0.05),观察组患儿化疗期间呼吸道、泌尿道、皮肤软组织感染的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χ~2=11.602、4.960、6.112,P0.05),化疗后观察组中各危险度分型患儿的外周血NE计数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中的同种分型患儿(t=5.265、3.795、4.286,P0.05)。结论在ALL患儿的诱导缓解化疗期间,加用黄芪注射液能够缓解患儿的骨髓抑制,降低ALL患儿的感染发生率。  相似文献   

17.
Ph样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是一组前体B细胞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BCP-ALL)亚型,好发于儿童及成年人,并且一般预后差.该亚型与断裂点簇集区-Abelson白血病病毒(BCR-ABL) 1+ ALL有相似的基因表达谱,但是缺乏BCR-ABL1融合蛋白,基因异常主要涉及细胞因子信号通路、激酶信号通路,以及B细胞发育相关转录因子.激酶抑制剂联合化疗的治疗方案有望改善Ph样ALL的预后.通过对Ph样ALL的研究,有助于完善BCP-ALL的精确危险分层和靶向治疗.本文就Ph样ALL的流行病学特点、易感基因位点、常见基因异常、诊断、治疗及预后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8.
急性早期前体T淋巴细胞白血病(ETP-ALL)是2016年世界卫生组织(WHO)淋巴造血组织肿瘤分类中的独立亚型之一,其具有独特的生物学特征,临床上表现为高度侵袭性,患者长期预后较差。ETP-ALL起源于早期胸腺祖细胞(ETP),基因突变谱不同于典型急性T淋巴细胞白血病(T-ALL)。ETP-ALL患者对常规一线诱导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