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  研究胃癌骨转移患者的临床特征、治疗模式及预后因子。  方法  收集1996年12月至2014年12月北京肿瘤医院收治的146例胃癌骨转移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生存分析。  结果  所有患者中,51例(34.9%)为同时性骨转移,95例为(65.1%)异时性骨转移。35例(24.0%)患者以骨转移为唯一远处转移灶;111例(76.0%)合并其他部位转移,包括肝(30.0%)、腹膜(24.0%)、肺(15.1%)和骨髓(7.5%)。发生骨转移后,99例(67.8%)患者接受双膦酸盐治疗,34例(23.3%)行骨放疗,5例(3.4%)行骨手术;此外,96例(65.6%)患者接受全身化疗。骨转移后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median overall survival,mOS)为5.8个月(95%CI:4.284~7.316)。多因素分析显示KPS < 80分(P=0.030)、存在骨髓转移(P < 0.001)、骨转移后未全身化疗(P < 0.001)、糖类抗原199(carbohydrate antigen 199,CA199)升高(P < 0.001)是独立的不良预后因子。  结论  胃癌骨转移患者预后差,生存期短,尤其是合并骨髓转移、KPS评分较差及CA199升高者,发生骨转移后给予全身化疗可能给患者带来生存获益。   相似文献   

2.
唐小凤  张琳  李疆 《中国肿瘤临床》2013,40(21):1309-1313
  目的  研究治疗前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及白蛋白水平与鼻咽癌患者预后的相关性。  方法  选取401例在中山大学肿瘤医院进行初次诊断的鼻咽癌患者。记录患者免疫相关参数值及白蛋白水平。Kaplan-Meier和Log-rank分析比较总生存期和无进展生存期。采用Cox回归风险模型来确定预后因素。  结果  治疗前高中性粒细胞>5.20×109/L(n=172)患者在总生存期和无进展生存期上均小于治疗前低中性粒细胞≤5.20×109/L(n=229)患者(P=0.014,P=0.009)。治疗前高白蛋白水平组>43.00 g/L(n=253)在总生存期和无进展生存期均高于治疗前低白蛋白组≤43.00 g/L(n=148)(P < 0.001,P=0.006)。多因素分析发现治疗前中性粒细胞数目是鼻咽癌患者无进展生存期的独立预后因素,治疗前白蛋白水平是鼻咽癌患者总生存期的独立预后因素。  结论  治疗前外周血中性粒细胞数目与白蛋白水平可作为鼻咽癌患者生存的独立预后因素。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索混合型小细胞肺癌(C-SCLC)术后患者生存的预后影响因素。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4年12月在上海交通大学附属胸科医院行肺癌根治性切除及系统性淋巴结清扫C-SCLC患者的临床资料。  结果  共计78例患者入组,其中C-SCLC合并大细胞神经内分泌肿瘤(large cell neuroendocrine carcinoma,LCNEC)患者所占比例最多(n=42),其次是C-SCLC合并鳞癌(SCC)患者(n=18)、C-SCLC合并腺癌(AC)患者(n=10)及C-SCLC合并腺鳞癌(ASC)患者(n=8)。本研究队列5年生存率(OS)39.1%。多因素Cox回归分析表明:肿瘤大小[ < 3 cm vs. >3 cm;危险度(HR)=0.406;95%可信区间(95%CI):0.202~0.816;P= 0.011]、体力状态评分( < 2 vs. >2;HR=0.113;95%CI:0.202-0.631;P=0.013)、混合性非小细胞肺癌(NSCLC)成分(LCNEC vs.非LCNEC成分,HR=3.00;95%CI:0.096~0.483;P < 0.001)、病理分期(ⅢA期vs. Ⅰ期;HR=0.195,95%CI:0.063-0.602;P=0.004)及辅助治疗(是vs.否,HR=0.402;95%CI:0.195~0.831;P=0.014)为C-SCLC患者预后影响因素。  结论  混合型小细胞肺癌中的大细胞神经内分泌肿瘤成分会显著影响患者生存;术后辅助治疗明显有益于C-SCLC术后患者生存率的提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小肿块(直径≤1 cm)乳腺癌患者的临床及病理学特征,了解其生存状态,探讨三阴性对其预后的影响。  方法  收集本院收治的312例直径≤1 cm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学资料,比较三阴性乳腺癌及非三阴性乳腺癌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复发转移及生存情况。  结果  312例直径≤1 cm乳腺癌患者纳入研究,三阴组及非三阴组5年DFS分别为81.4%及90.5%(P= 0.038),5年BCSS分别为84.7%及93.7%(P=0.047)。以淋巴结状态分组比较,淋巴结阴性患者中,三阴组及非三阴组5年DFS分别为82.8%及94.1%(P=0.033),5年BCSS分别为85.0%及96.1%(P=0.019)。Cox比例风险模型多因素分析显示,淋巴结阳性患者复发转移风险增高(HR=3.721,95%CI:1.743~7.941,P=0.001),死亡风险亦增高(HR=3.560,95%CI:1.521~8.330,P=0.003),三阴性患者复发转移风险增高(HR=2.208,95%CI:1.028~4.742,P=0.042)。  结论  淋巴结阳性及三阴性是影响直径≤1 cm乳腺癌患者DFS的独立危险因素,淋巴结阳性是影响BCSS的唯一独立危险因素。淋巴结阴性三阴性乳腺癌组较非三阴组预后差。   相似文献   

5.
韩涛  夏文彬  吕扬  梁寒  王东浩 《中国肿瘤临床》2020,47(23):1200-1204
  目的  探讨胃癌不同部位的临床特点差异及预后的不同。  方法  分析2010年1月至2014年12月于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行胃癌根治术的患者,按照肿瘤部位分为胃上部癌组、胃中部癌组、胃下部癌组、多部位癌组,对比各组患者性别构成比、年龄、Borrmann分型、肿瘤最大径、病理类型、TNM分期、临床分期、软组织转移情况等临床特点及预后。  结果  481例患者总体1、3、5年生存率分别为77.1%、46.0%和31.0%。各组患者生存率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 < 0.05)。临床特点方面,各组患者在性别构成比(P < 0.001)、Borrmann分型(P < 0.001)、病理类型(P=0.001)、肿瘤最大径(P < 0.001)、T分期(P < 0.001)、N分期(P < 0.001)、临床分期(P < 0.001)、淋巴结外软组织转移(P < 0.001)方面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在年龄(P=0.260)、M分期(P=0.189)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  不同部位胃癌的临床特点和预后均具有显著性差异,临床中需根据患者情况开展个体化治疗。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258例肺癌骨转移患者的临床和病理资料, 探讨综合治疗疗效及相关预后因素。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年2月至2008年2月间258例同济大学附属上海市肺科医院肺癌骨转移患者综合治疗的疗效, 生存率用Kaplan-Meier法计算, 单因素分析采用Log-rank方法, 多因素分析采用Cox回归模型。  结果  全组1年、2年生存率分别为52.3%、26.4%, 中位生存时间为12.6个月。单因素分析显示初诊时PS评分、骨转移灶数目、骨转移后是否化疗、骨转移时血清AKP及CA242与预后相关(P < 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初诊时临床分期、骨转移时血清AKP水平、骨转移数目及初诊时PS评分为独立预后因子。  结论  肺腺癌骨转移发生率最高, 骨转移好发部位依次是椎骨、骨盆骨和肋骨。初诊时临床分期、骨转移时血AKP水平、骨转移数目及初诊时PS评分为影响肺癌骨转移患者疗效的独立预后因素。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腮腺恶性肿瘤的临床特点及影响预后的因素。  方法  收集2011年1月至2018年10月于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治疗并经病理证实为腮腺恶性肿瘤的15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对其临床病理特征及生存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  151例腮腺恶性肿瘤患者中,病理类型包括黏液表皮样癌、腺泡细胞癌、涎腺导管癌、腺样囊性癌、非特异性腺癌。病理类型(P=0.001)、年龄(P=0.049)、面神经麻痹(P<0.001)、镜下神经侵犯(P<0.001)、TNM分期(P<0.001)、临床分期(P<0.001)、肿瘤复发(P<0.001)、术后辅助放疗(P<0.001)与腮腺恶性肿瘤患者的预后相关。其中肿瘤复发(P=0.001)和临床分期(P=0.004)为影响腮腺恶性肿瘤预后的主要因素。  结论  肿瘤复发和临床分期是影响腮腺恶性肿瘤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为判断腮腺恶性肿瘤预后和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结直肠癌中与癌结节(tumor deposits,TD)状态及数目相关的临床病理因素,探讨与验证第8版TNM分期中TD分期方法的合理性。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8月至2017年12月于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行根治术的结直肠癌患者病例资料,对患者生存情况进行随访,分析不同TD状态及数目下各临床病理因素的分布差异及预后区别,并从预后的角度验证第8版TNM分期中TD分期方法的合理性。  结果  T分期是TD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肿瘤分化程度是TD数目的独立危险因素。TD阴性组预后优于TD阳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01)。生存曲线随着TD数目的增加而逐渐降低(P < 0.05),但TD=2组与TD=3组间生存曲线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86)。依据cutoff值将TD分为TD=1、TD=2~3与TD ≥ 4具有明显预后差异的三组。同属于ⅢB期的T3~4aN1c期与T3~4aN1a/1b期预后不同(P=0.022)。相同数量TD与区域淋巴结转移预后不完全相同。  结论  结直肠癌合并TD提示预后不良。不同TD数目对预后的影响不同,TD=1、TD=2~3及TD ≥ 4是三个可能的分层标准。第8版TNM分期中的TD分期方法可能不甚合理。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术后化疗对早期肺大细胞神经内分泌肿瘤(large cell neuroendocrine carcinoma,LCNEC)患者生存期的影响。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4年12月在上海交通大学附属胸科医院50例行肺癌根治性切除及系统性淋巴结清扫LCNEC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后是否接受化疗将50例患者分为化疗组(n=32)和非化疗组(n=18)。随访其生存状况。  结果  化疗组和非化疗组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48个月和29个月,5年总生存率分别为72.5%和35.6%。单因素及多因素Cox分析均表明:术后辅助化疗为LCNEC患者OS的预后影响因素(P=0.005;HR=0.281,P=0.008)。  结论  术后化疗可提高早期LCNEC术后患者的远期生存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luminal B型乳腺癌合并糖尿病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特点。  方法  选取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2002年1月至2006年12月收治的luminal B型乳腺癌4 401例,其中合并糖尿病乳腺癌479例及未合并糖尿病乳腺癌3 392例。按照高敏感性luminal B和Her-2阳性luminal B两种亚型分组进行对比研究。各亚型进一步分组为二甲双胍治疗组、非二甲双胍治疗组和非糖尿病组。研究指标包括乳腺癌死亡率、临床病理分期、淋巴结状况、化疗方案及内分泌治疗方案。Kaplan-Meier方法分析各分组之间死亡率是否存在差异。Cox比例风险模型用于检测与预后相关的独立因素。  结果  Kaplan-Meier单因素分析法显示高敏感性luminal B、Her-2阳性luminal B型中二甲双胍治疗组、非二甲双胍治疗组和非糖尿病组癌症死亡率均存在显著性差异,5年生存率依次为93.5%、81.0%、89.0%(P < 0.001)和84.0%、77.0%、83.0%(P=0.035)。Cox回归模型多因素分析显示两类分型中相对于二甲双胍治疗组,非二甲双胍治疗组预后较差(P < 0.001,P=0.044)。但仅高敏感性luminal B分型相对于二甲双胍治疗组,非糖尿病组预后较差(P=0.038)。临床特征方面,二甲双胍治疗组和非二甲双胍治疗组T3~4期患者比例高(P < 0.001),更易发生淋巴结转移(P=0.001)。  结论  luminal B型乳腺癌分型中以二甲双胍治疗组作为参考,非二甲双胍治疗组均预示较差的预后,其中仅高敏感性luminal B分型中非糖尿病组预示了较差的预后。糖尿病用药对不同的luminal B分型乳腺癌患者预后影响可能不同。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首诊Ⅳ期乳腺癌骨转移(initially diagnosed stage Ⅳ breast cancer bone metastasis,IDBCBM)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治疗和预后的关系。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7年3月至2016年11月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收治的74例IDBCBM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行单因素分析和采用Cox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  结果  患者的中位年龄为53.3岁。中位总生存时间(overall survival,OS)为34.3个月,3年和5年的生存率分别为37.8%和12.2%。首发转移模式仅为骨转移的患者预后较好,中位生存时间为41.7个月,3年和5年的总生存率分别为54.5%和20.4%。在单因素分析中,分子亚型、激素受体状态、HER-2表达情况、淋巴结状态、Ki-67指数、骨转移数目(number of bone metastasis,NBM)、初始转移模式、药物治疗模式及局部治疗与预后相关;74例IDBCBM患者的Cox回归模型多因素分析显示首发骨转移模式,NBM,药物治疗模式,Ki-67均是影响患者OS的独立预后因素(均P < 0.05)。  结论  Ki-67的高表达、单一的药物治疗模式、NBM较多、骨合并内脏转移均与患者预后较差相关,但局部的手术和放疗是否获益尚无定论。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明确不同转移部位对小细胞肺癌(small cell lung cancer,SCLC)和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预后影响的差异。  方法  回顾性分析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2012年1月至2017年12月确诊为晚期SCLC 266例和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确诊为晚期NSCLC 275例,总计541例患者病例资料。主要观察指标为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  结果  在SCLC中,与多器官转移者相比,单器官转移者的预后更好(P=0.000 4);在NSCLC中,单器官与多器官转移者之间未见到明显的生存差异(P=0.451)。在SCLC单器官转移者中,脑转移的预后相对最好,骨转移的预后相对较差,肝转移的预后最差,三者的中位生存时间(median survival time,MST)分别为14.5、11.5和10.3个月;在NSCLC单器官转移者中,肺内转移的预后最佳,肝和肾上腺转移者的预后较差,三者的MST分别为未达到、7.6和7.3个月。在SCLC多器官转移者中,有骨(P=0.046)、肝(P=0.019)转移者预后较差;而有无脑(P=0.995)、肺(P=0.847)、肾上腺(P=0.255)转移对患者的预后无显著性影响;在NSCLC多器官转移的患者中,有脑(P=0.054)、肾上腺转移(P=0.006)的患者预后较差;有肺(P=0.008)转移的患者预后较好;而有无骨(P=0.091)、肝(P=0.300)转移对患者的预后无显著性影响。  结论  不同转移部位对SCLC和NSCLC预后的影响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3.
陈翱翔  余岳  孟然  曹旭晨 《中国肿瘤临床》2017,44(23):1184-1188
  目的   评价乳腺癌患者行新辅助化疗前穿刺标本中的肿瘤浸润淋巴细胞(tumor infiltrating lymphocytes,TIL)比例与术后病理评估疗效之间的关系。  方法  收集2015年11月至2017年4月156例于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行乳腺肿物穿刺后病理证实为浸润性乳腺癌,并行新辅助化疗及手术的女性患者的临床资料。计算穿刺标本中TIL比例,并分为高、中、低组,利用组织病理学评价标准评估新辅助化疗疗效并分析两者的相关性。  结果  新辅助化疗总有效率为78.2%(122/156),高TIL比例组的新辅助化疗有效率高于低TIL比例组(P < 0.01),激素受体阴性乳腺癌的TIL比例明显高于激素受体阳性乳腺癌(P < 0.01)。新辅助化疗疗效仅与TIL比例相关,与激素受体状态、HER-2受体状态、Ki-67阳性细胞比例无相关性。  结论   乳腺癌穿刺标本中的TIL比例是预测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疗效的独立因子,TIL比例较高的乳腺癌患者的新辅助化疗疗效常更佳。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析真实世界中改良腹腔热灌注化疗(hyperthermic intraperitoneal chemotherapy,HIPEC)在预防进展期胃癌复发中的作用并评价其安全性。  方法  选取2017 年 8 月至 2020 年 11 月就诊于江南大学附属医院并行根治术后HIPEC的48 例ⅡB~ⅢC期胃癌患者作为HIPEC组;将同期80例根治术后仅接受静脉化疗的ⅡB~ⅢC期胃癌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肿瘤无病生存期及不良反应的差异。  结果  HIPEC组3年复发率显著优于对照组(37.5% vs. 72.5%,P<0.05 );对照组中位无病生存期(disease-free survival,DFS)显著低于HIPEC组( 17.2 vs. 25.4,P<0.05 )。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HIPEC是预防进展期胃癌复发的独立保护因素( HR=0.465,95%CI:0.269~0.803;P<0.01 );在热灌注治疗中选择白蛋白紫杉醇可显著减少肿瘤复发率(HR=0.385 ,95%CI:0.178~0.831;P=0.015),HIPEC组骨髓抑制发生率更低 (HR=0.305,95%CI:0.136 ~ 0.682;P<0.05)。HIPEC主要的急性期不良反应为无菌性腹膜炎,部分患者远期出现肝功能异常,但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根治术后行改良HIPEC可以改善中晚期胃癌患者的预后,其骨髓抑制的发生率更低,且该置管方法不良事件的发生可控,能满足治疗需要。而使用白蛋白紫杉醇作为HIPEC的药物似乎更能改善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地塞米松在有效缓解肺癌骨转移患者姑息放疗导致的疼痛加重及其安全性。  方法   选取山东大学附属千佛山医院2011年1月至2016年4月收治的103例肺癌骨转移患者随机分为地塞米松(观察组)和安慰剂(对照组)治疗,其中观察组51例,对照组52例,分别于放疗后给予地塞米松(5 mg,iv)/安慰剂(生理盐水1 mL,iv)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放疗后疼痛情况。  结果  观察组的51例患者中13例(25%)发生疼痛加重;对照组的52例患者中20例(38%)发生疼痛加重(P = 0.03)。  结论  地塞米松可减少肺癌骨转移放疗引起的疼痛加重,该结论仍需进一步的研究证实。   相似文献   

16.
张璐  白俊文 《中国肿瘤临床》2021,48(19):1001-1004
目的探讨不同分子分型1~2枚前哨淋巴结(sentinel lymph nodes,SLNs)阳性乳腺癌免行腋窝淋巴结清扫(axillary lymph node dissection,ALND)的临床病理因素,并为临床精准化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6月至2018年6月274例就诊于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和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人民医院经病理证实的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采用单因素及Logistic多因素分析筛选1~2枚SLN阳性但非前哨淋巴结(nonsentinel lymph node,NSLN)转移率较低的患者,同时明确其与不同分子分型的关系。结果274例1~2枚SLN阳性乳腺癌患者中,NSLN转移率为36.9%(101/274)。HER-2阳性(HR阳性)患者NSLN转移率最高, 占55.3%(21/38);三阴性乳腺癌(triple negative breast cancer,TNBC)患者中NSLN转移率最低,占18.5%(5/27)。Luminal B型(HER-2阴性)乳腺癌患者的NSLN转移率明显高于Luminal A型(P=0.010)和TNBC患者(P=0.011);HER-2阳性(HR阳性)乳腺癌患者的NSLN转移率明显高于Luminal A型(P=0.002)和TNBC患者(P=0.003)。 Logistic多因素分析显示,SLN转移数目(OR=4.022, 95%CI为2.348~6.889,P<0.001),SLN检测(OR=3.846, 95%CI为1.541~9.600,P=0.004),组织学分级(P<0.001)和分子分型(P=0.004)是1~2枚SLN阳性乳腺癌NSLN转移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Luminal B型(HER-2阴性)和HER-2阳性(HR阳性)患者的NSLN阳性率较高,SLN转移数目、SLN检测、组织学分级和分子分型是NSLN转移的独立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7.
  目的  通过生物信息学的方法分析胶质细胞系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受体1(glial cell line 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 α1,GFRA1)在乳腺癌组织中表达情况及其临床意义。  方法  全面检索GEO、TCGA、Oncomine、Kmplot数据库分析GFRA1在乳腺癌中表达情况,分析其预测化疗、内分泌治疗疗效和预后的价值。  结果  GFRA1在不同类型乳腺癌组织中高表达(P < 0.05),与ER(r= 0.66)、PR(r=0.22)表达水平呈正相关,与HER-2(r=-0.09)、Ki-67(r=-0.12)表达水平呈负相关。GFRA1低表达乳腺癌患者对他莫昔芬和多柔比星易产生耐药。GFRA1表达水平与乳腺癌患者预后显著相关(P < 0.05),GFRA1高表达患者总生存率、无复发生存率高于低表达患者。  结论  GFRA1在乳腺癌组织中高表达,低表达乳腺癌患者对他莫昔芬和多柔比星耐药,且预后较差。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乳腺浸润性微乳头状癌(invasive micropapillary carcinoma,IMPC)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5年12月246例于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收治的乳腺IMPC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分为143例IMPC成分比例>50%(A组)和103例比例≤50%(B组)两组。多因素分析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采用Log-rank检验及Kaplan Meier法等进行生存分析。结果:A组患者的5年无病生存(disease free survival,DFS)和总生存(overall survival,OS)时间均低于B组DFS(76.5%vs.83.6%,P=0.042)和OS(74.1%vs.81.6%,P=0.029)。A组中未行放疗患者的DFS和OS均低于行放疗患者的DFS(χ^2=5.219,P=0.022)和OS(χ^2=3.963,P=0.047)。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多因素分析显示,患者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2,HER-2)阳性表达(HR=2.989,95%CI:1.400~6.384,P=0.005),乳头侵犯(HR=2.388,95%CI:1.263~4.518,P=0.007),4枚以上淋巴结转移(HR=2.076,95%CI:1.080~3.992,P=0.029)为DFS独立危险因素,乳头侵犯(HR=1.951,95%CI:1.054~3.609,P=0.033)为OS独立危险因素,并且乳头侵犯中未行放疗患者的DFS和OS均低于行放疗患者的DFS(χ^2=6.541,P=0.011)和OS(χ^2=6.455,P=0.012)。结论:乳腺IMPC作为一种特殊类型乳腺癌,乳头侵犯提示预后较差。IMPC成分比例>50%较比例≤50%乳腺癌患者的预后更差,对于IMPC成分比例>50%或乳头侵犯患者,术后放疗能带来更多生存获益。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程序性细胞死亡受体-1(PD-1)抑制剂联合同步放化疗在淋巴结转移的局部晚期宫颈癌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收集2020年4月至2022年3月59例于湖南省肿瘤医院就诊的FIGO分期(2009年)ⅡB~ⅣA期宫颈癌合并盆腔淋巴结伴或不伴腹主动脉旁淋巴结转移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分为对照组30例和治疗组29例,对照组行适形调强放疗+三维后装放疗±同步顺铂化疗(30~40 mg/m2、1次/周),治疗组在放化疗期间联合PD-1抑制剂卡瑞利珠单抗或信迪利单抗并行免疫维持。观察两组放疗的客观缓解率(objective response rate,ORR)、疾病控制率(disease control rate,DCR)、疾病进展(progressive disease,PD)率、无进展生存(progression-free survival,PFS)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ORR(96.6%vs.70.0%)和DCR(96.6%vs.73.3%)均高于照组,两者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组PD率低于对照组(3.4%vs.26.7%...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贝伐珠单抗联合化疗对复治晚期非鳞非小细胞肺癌(non-squamous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NSCLC)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分析影响预后的因素。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2月至2017年6月北京胸科医院收治的41例复治晚期NSN? SCLC患者的病例资料。其中腺癌38例,其他病理类型3例。19例患者为二线治疗,22例患者为二线以上治疗。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突变阳性18例,突变阴性23例。评价贝伐珠单抗联合化疗的疗效和安全性,对可能影响预后的因素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  结果  所有患者均接受化疗联合贝伐珠单抗的治疗,化疗的平均周期数为3.1个,贝伐珠单抗治疗的平均周期数为5.0个。41例患者均可评价疗效。全组患者客观缓解率(objective response rate,ORR)为12.2%,疾病控制率(disease control rate,DCR)为82.9%。二线治疗与二线以上治疗的患者疗效接近,ORR分别为10.5%、13.6%(P=0.572),DCR分别为89.5%和77.3%(P=0.27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ion-free survival,PFS)和中位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分别为4.6个月(95%CI:3.619~5.581)、11.9个月(95%CI:9.797~14.003)。单因素分析提示EGFR突变、贝伐珠单抗治疗周期数 > 4个及女性患者获得更长的生存(χ2=19.673,P < 0.001;χ2=6.820,P=0.009;χ2=6.374,P=0.012)。多因素分析显示,EGFR突变状态、贝伐珠单抗治疗周期数为影响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HR=0.129,P=0.001;HR=0.336,P=0.012)。常见的不良反应有骨髓抑制、出血、高血压、蛋白尿等,多数为1~2级。  结论  贝伐珠单抗联合化疗对复治晚期NSNSCLC患者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可耐受,EGFR突变阳性、贝伐珠单抗使用4个周期以上的患者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