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 探讨血清含1型血小板结合蛋白基序的去整合素样金属蛋白酶成员13(ADAMTS13)、IL-18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 213例STEMI患者,根据PCI术后1年是否发生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分为MACE组(n=52)和非MACE组(n=161).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清ADAMTS13、IL-18,Spearman相关性分析Killip分级与血清ADAMTS13、IL-18水平的相关性,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STEMI患者PCI术后MACE发生的影响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ADAMTS13、IL-18水平对STEMI患者PCI后MACE发生的预测价值.结果 MACE组发病至入院时间、支架长度长于非MACE组,Killip分级≥Ⅱ级比例、支架数目高于非MACE组(P均<0.05).Killip分级Ⅰ、Ⅱ、Ⅲ、Ⅳ级患者血清ADAMTS13水平依次降低,IL-18水平依次升高;Killip分级与ADAMTS13水平呈负相关,与IL-18水平呈正相关(rs分别为-0.740、0.797,P均<0.001).发病至入院时间、Killip分级≥Ⅱ级、IL-18水平为STEMI患者PCI术后MACE发生独立危险因素,ADAMTS13水平为独立保护因素(P均<0.05).ADAMTS13+IL-18预测STEMI患者PCI术后MACE发生的曲线下面积大于ADAMTS13、IL-18单独预测(P均<0.05).结论 血清ADAMTS13水平降低和IL-18水平升高与STEMI患者心功能降低和MACE发生有关,二者联合能提升PCI术后MACE发生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血清微小RNA-499(miR-499)、可溶性fms样酪氨酸激酶1(sFlt-1)、血小板微颗粒(PMP)对老年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PCI术后院内康复期间主要不良心脏事件(MACE)的预测效能。方法 选取2019年3月至2022年6月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住院的STEMI患者106例,根据PCI术后院内康复期间发生MACE情况分为MACE组21例和对照组85例。比较2组PCI术前、术后即刻血清miR-499、sFlt-1、PMP水平及TIMI血流分级,分析各血清指标与TIMI血流分级的相关性,评价各血清指标对MACE的预测效能。结果 MACE组发病至入院时间、Gensini评分、KillipⅣ级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P<0.01)。2组PCI术后即刻血清miR-499、sFlt-1、PMP水平明显低于PCI术前(P<0.01);MACE组PCI术前和术后即刻血清miR-499、sFlt-1、PM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MACE组PCI术前、术后即刻TIMI血流分级状况明显低于对照...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究血清核富集转录体1(NEAT1)、微小RNA-206(miR-206)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心肌损伤及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20年1月在本院行PCI手术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102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6个月后是否发生心肌损伤及术后随访12个月是否发生MACE,分为心肌损伤组(32例)和心肌未损伤组(70例),MACE组(24例)和非MACE组(78例)。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血清中miR-206、NEAT1水平,采用Pearson法分析miR-206水平与NEAT1水平的相关性,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血清NEAT1、miR-206预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PCI术后心肌损伤及MACE的价值。结果 与心肌未损伤组相比,心肌损伤组血清NEAT1水平较高(P<0.05),血清miR-206水平较低(P<0.05);与非MACE组相比,MACE组术后肌钙蛋白I(cTnI)、术后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血清NEAT1水平较高(P<0.05),血清miR-206水平较低(P<0.05);ROC曲线显示,血清miR-206水平预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PCI术后心肌损伤及MACE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13、0.824,血清NEAT1水平预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PCI术后心肌损伤及MACE的AUC分别为0.851、0.876,二者联合预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PCI术后心肌损伤的AUC为0.908,二者联合预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PCI术后MACE的AUC为0.926;心肌损伤组及MACE组患者血清miR-206水平与NEAT1水平均呈负相关(P<0.05)。结论 急性冠脉综合征PCI术后心肌损伤患者血清NEAT1表达上调,血清miR-206表达下调,miR-206、NEAT1可预估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PCI术后心肌损伤及MACE,且二者联合预测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血清CD147水平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干预非梗死相关动脉(non-IRA)预后评估的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3月—2019年3月收治的103例合并多支血管病变的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103例,患者均在PCI成功开通IRA后的3~7天行non-IRA PCI治疗。根据术后6个月患者是否发生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分为两组:非MACE组75例,MACE组28例。依据Killip心功能分级标准进行分级;检查超声心动图并记录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采用Judkins法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并记录血管狭窄情况。比较两组一般资料、血清生物化学指标差异;绘制ROC曲线,评估血清CD147水平对STEMI患者行多支血管PCI后发生MACE的诊断价值;采用COX回归模型分析STEMI患者行多支血管PCI后发生MACE的危险因素。结果与非MACE组相比,MACE组高脂血症比例、KillipⅡ~Ⅲ级比例、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CD147水平均较高(P0.05),LVEF较低(P0.05)。ROC结果显示,血清CD147诊断STEMI患者行多支血管PCI后发生MACE的曲线下面积为0.834,截断值为625.58 ng/L,对应的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78.60%、81.30%,约登指数为0.599。COX回归模型结果显示,KillipⅡ~Ⅲ级、LVEF45%、高水平CD147均是STEMI患者行多支血管PCI后发生MACE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CD147与STEMI患者行多支血管PCI预后密切相关,对STEMI患者PCI后发生MACE有一定诊断价值,可为行多支血管PCI的STEMI患者的预后评估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血清外泌体miR-23b对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行急诊经皮冠脉介入术(PCI)后发生院内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5月至2020年5月于海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行直接PCI的STEMI患者103例,在入院时(PCI前)及术后1 d内(≤24 h)、2~3 d(48~72 h)、4~7 d时采集血液样本。根据是否发生院内MACE,分为MACE组和非MACE组。另外随机选择48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采用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qPCR)检测血清外泌体miR-23b表达。结果与健康志愿者相比,STEMI患者PCI前血清外泌体miR-23b相对表达量升高(1.31±0.42 vs.1.00±0.11,P0.05)。对于STEMI患者,PCI后1 d内(≤24 h)外泌体miR-23b相对表达量达到峰值,随后逐渐降低。采用重复测量设计的方差分析,MACE组和非MACE组患者外泌体miR-23b相对表达量在不同时间点比较、组间比较以及变化趋势比较均存在统计学差异(F_(时间)=114.108,F_(组别)=51.905,F_(组别×时间)=21.152,P0.05)。ROC曲线分析发现,PCI后1 d内血清外泌体miR-23b预测STEMI患者行PCI术后短期发生MACE的AUC[0.923(95%CI:0.876~0.980)]最高(P0.001);而且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PCI术后1 d内血清外泌体miR-23b表达量升高是STEMI患者PCI后发生MACE的独立预测因素(P0.05)。结论血清外泌体miR-23b对STEMI患者行PCI后发生院内MACE具有良好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血清肌酐水平对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STEMI)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接受急诊PCI治疗的495例STEMI患者,根据入院即刻肌酐水平分为肌酐正常组409例和肌酐升高组86例,随诊1 a,比较两组患者院内和1 a时的病死率及主要不良心脏事件(MACE,包括死亡、心肌梗死、需要血运重建的心绞痛)的发生情况。结果入院肌酐升高组患者与正常组比较,年龄大,高血压患者发病率及既往心肌梗死发病率高,心功能差,院内病死率和随访1 a时病死率、MACE发生率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多变量回归分析显示,入院肌酐水平与STEMI接受急诊PCI治疗患者1 a病死率密切相关(RR=1.41,95%CI:1.24-2.69,P=0.02)。结论STEMI接受急诊PCI治疗患者入院时的肌酐水平对预测患者预后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炎性因子的变化对院内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2015年6月~2019年6月于邢台市第三医院院就诊的500例STEMI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临床资料,于PCI手术次日抽取空腹静脉血进行炎性因子检测,根据院内是否发生MACE分为MACE组(85例)和无MACE组(415例)。采用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STEMI患者PCI术后发生院内MACE的独立影响因素,采用ROC曲线评价炎症指标对STEMI患者院内MACE的预测价值,构建STEMI患者行PCI术后院内发生MACE的列线图预测模型,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Hosmer-Lemeshow goodness-of-fit检验、Calibration曲线评价模型的区分度、准确度和一致性。结果 MACE组年龄、糖尿病患病率、D-二聚体(DD)指标明显高于无MACE组(均P<0.05),LVEF指标明显低于无MACE组(P<0.05),吸烟率、血清肌酐(Scr)、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心肌...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血清脂滴蛋白-5水平与青年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冠脉病变严重程度的相关性及其对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PCI)治疗的青年AMI患者110例作为青年AMI组,选择同期行体检并明确身体健康者100例作为正常对照组,比较PCI前2组血清脂滴蛋白-5水平的差异。分析血清脂滴蛋白-5水平与青年AMI患者病变严重程度的关系。随访期1年,青年AMI组失访24例,根据PCI后1年患者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的发生情况分为MACE组(18例)和无MACE组(68例),采用logistics回归模型分析MACE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青年AMI组患者术前血清脂滴蛋白-5水平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高脂滴蛋白-5组患者的病变支数少于低脂滴蛋白-5组,Gensini评分低于低脂滴蛋白-5组(P均<0.05)。MACE组患者血清脂滴蛋白-5水平低于无MACE组患者(P<0.05)。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显示,血清脂滴蛋白-5水平预测青年AMI患者PCI后1年内MACE发生的临界值为4.680μg/L,曲线下面积为0.809(95% CI: 0.701~0.918),灵敏度为68.66%、特异性为71.43%。MACE组与无MACE组Killip心功能分级、发病至PCI时间、左室射血分数(LVEF)、病变支数、脂滴蛋白-5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Logistics分析发现,Killip心功能分级Ⅲ~Ⅳ级、发病至PCI时间较长、LVEF≤40%、病变支数≥3支、脂滴蛋白-5水平<4.680μg/L是青年AMI患者1年随访期MACE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均<0.05)。结论:青年AMI患者血清脂滴蛋白-5水平与病情严重程度密切相关,异常低水平的脂滴蛋白-5是术后MACE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究微小RNA-150(miR-150)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后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至2019年1月收治的130例确诊为STEMI并行急诊PCI治疗患者,依照患者PCI术后6月是否发生MACE分为MACE组(n=36)和非MACE组(n=94)。比较2组患者miR-150表达水平及临床一般资料。Logistic回归分析急性STEMI患者PCI术后6月发生MACE的危险因素。Spearman相关性分析miR-150与各危险因素的相关性。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miR-150对急性STEMI患者PCI术后6月内MACE的预测价值。结果 2组患者在性别、年龄、合并症(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高脂血症)、梗死部位、术后用药、急诊PCI时间、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总胆固醇、甘油三酯、血红蛋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ACE组心率(HR)、收缩压、舒张压、血小板、C反应蛋白(CRP)、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显著高于非MACE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miR-150水平显著低于非MACE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0)。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高血压史、HR、LVEF、CRP、CK-MB、NLR、miR-150均为急性STEMI患者PCI术后6月发生MACE的独立危险因素。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miR-150与高血压史、HR、CRP、CK-MB、NLR水平呈明显负相关性,与年龄、LVEF呈明显正相关性(P=0.000)。ROC曲线表明,miR-150诊断急性STEMI患者PCI术后6月内发生MACE的切点为0.23,曲线下面积为0.905(95%CI 0.871~0.939)。结论低水平miR-150为急性STEMI患者PCI术后6月内发生MACE的独立危险因素,检测miR-150水平可帮助评估急性STEMI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血清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N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与中国心肌梗死注册登记研究-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CAMI-STEMI)评分对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经急诊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PCI)术后生存状况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2015 年1 月至2017 年12月在我院行急诊PCI治疗的269例STEMI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PCI术后6个月内有无发生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分为预后良好组和预后不良组。比较两组患者术前血清HMGB1、NT-proBNP水平与CAMI-STEMI评分,应用受试者工作曲线(ROC)的曲线下面积(AUC)评价三者对PCI术后MACE的预测价值,采用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患者PCI术后出现MACE的独立预测因素。结果 ⑴ PCI术后6个月内共有51例患者发生MACE,发生率为19.0%,其中支架内血栓28例、再发心肌梗死10例、恶性心律失常7例、心力衰竭5例、心源性死亡1例。预后不良组患者术前血清HMGB1、NT-proBNP水平与CAMI-STEMI评分明显高于预后良好组(3.90±1.36vs 2.79±1.18ug/L,1830.45±237.53 vs 642.02±121.4 pg/L,3.63±1.33 vs 1.96±0.86;p均<0.05)。⑵术前血清HMGB1、NT-proBNP水平、 CAMI-STEMI评分对MACE发生具有中等预测价值(AUC分别为0.786、0.792、0.853),三者联合对术后MACE发生的预测价值更高(AUC为0.901)。⑶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梗死位于血管近段、发病至心肌再灌注时间、术前血清HMGB1、NT-proBNP水平、CAMI-STEMI评分均是MACE出现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 STEMI患者急诊PCI术前血清HMGB1、NT-proBNP水平与CAMI-STEMI评分是术后生存状况的独立预测因素,其中CAMI-STEMI评分价值最高,三者联合的预测效果更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血清骨保护素(OPG)水平与其院内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的相关性。方法:340例接受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STEMI患者,根据是否发生院内MACE分为MACE组(58例)和非MACE组(282例)。采用ELISA法测定患者入院时的血清OPG水平。结果:MACE组患者的血清OPG水平显著高于非MACE组[(2.4±0.5)ng/mL vs(1.6±0.3)ng/mL,P0.01]。随着OPG水平的升高,MACE发生率也逐渐增加(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OPG水平是STEMI患者发生院内MACE的独立预测因素(OR 2.18,95%CI 1.36~3.49,P0.01)。ROC曲线分析提示,OPG预测院内MACE发生的最佳截点为1.68 ng/mL,其敏感性为68%,特异性为78%。结论:STEMI患者的血清OPG水平与院内MACE的发生密切相关,且高血清OPG水平是其发生院内MACE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血浆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7例发病24 h之内进行急诊PCI的STEMI患者,采用荧光免疫抗原抗体结合方法测定术后入院即时血浆NT-proBNP水平,收集年龄、左室射血分数(LVEF)、入院时心功能(killip分级)、发病至梗死相关血管开通时间等临床资料,并根据相应程度或等级分组,对比各组间NT-proBNP水平的差异。结果 NT-proBNP水平与年龄呈正相关(r=0.39,P=0.000),与LVEF呈负相关(r=-0.29,P=0.000);入院时killip分级Ⅲ~Ⅳ级组和Ⅱ级组NT-proBNP水平高于I级组(P均<0.01);随着STEMI患者梗死相关血管开通时间的延迟,NT-proBNP水平依次增高(P均<0.01)。结论 STEMI患者PCI术后血浆NT-proBNP水平与年龄、LVEF、killip分级、发病至梗死相关血管开通时间相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糖尿病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直接PCI术后住院及远期病死率的影响.方法 将248例连续行直接PCI的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分为糖尿病组(82例)和非糖尿病组(166例).分析两组患者的一般临床情况、冠状动脉病变特点、住院及远期[平均(42.33±17.13)个月]病死率.结果 糖尿病合并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的比例为33%.糖尿病组患者入院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及血肌酐水平均高于非糖尿病组(P<0.01,P<0.01,P<0.05).糖尿病组心功能不全(killipⅡ~Ⅳ级)的患者多于非糖尿病组(P<0.05).双支病变及三支病变的患者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糖尿病组单支病变的患者明显少于非糖尿病组(P<0.05).糖尿病组患者住院病死率与非糖尿病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远期病死率糖尿病组患者明显高于非糖尿病组(P<0.05).COX回归分析显示,糖尿病(HR=3.65,95%CI 1.11~11.96)和心功能不全(HR=3.85,95%CI l.41~10.46)是远期病死率的独立预测因素.结论 糖尿病合并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PCI术后住院病死率与非糖尿病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糖尿病和心功能不全是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PCI术后远期病死率升高的独立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分析ST段抬高的急性心肌梗死(STEMI)患者接受急诊介入治疗成功后早期抬高ST段的下降幅度,评价ST段的早期恢复程度与介入术后血流恢复程度对患者心功能预测价值以及与住院期间不良事件发生率的相关性。方法连续120例首次急性ST段抬高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于发病12H以内接受介入治疗,测量并比较介入治疗前以及治疗后2HST段抬高振幅总和(∑STE)的下降幅度,介入后血流的恢复情况。发病后2~4周行超声心动图检查测定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评价心脏收缩功能。比较∑STE明显下降(下降≥50%,A组)与无明显下降(B组)对心功能的影响,并比较冠状动脉TIMI血流与心功能恢复的关系,以及∑STE恢复与冠状动脉血流的关系。结果两组患者情况:A组81例(67.5%),B组39例(32.5%)。A组患者的LVEF明显高于B组[(58.6±7.1)%比(50.5±7.1)%,P<0.05]。KILLIP分级Ⅲ、Ⅳ级发生率A组明显低于B组(1.2%比12.8%,P<0.05)。住院期间心脏不良事件(再发急性心肌梗死、心原性休克、急性肺水肿、发病30D内死亡)的患者发生率A组显著低于B组(0%比7.7%,P<0.01)。成功介入治疗后冠状动脉造影血流达到TIMI3级者108例,占90%,其中仍有31例(28.7%)患者ST段未能很快下降50%;12例血流TIMI2级者,仅4例ST段很快下降50%,8例(66.7%)的患者ST段未能很快下降50%。发生心脏事件的3例患者均落在血流未达到TIMI3级且∑STE无明显下降的8例中。结论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急诊介入治疗后早期抬高ST段下降幅度能作为心脏收缩功能和住院期间心脏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的间接预测指标。∑ST段的下降比TIMI血流能更准确地反映心肌再灌注情况,是血管再通后心肌再灌注的更好指标。TIMI血流结合体表心电图的∑STE改变能更好地预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介入术后的临床预后。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lymphocyte ratio,NLR)对判断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患者的心肌灌注和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接受直接PCI治疗的急性STEMI患者551例,根据入院第一次NLR,将患者按照四分位数法分成4组。比较各组患者临床特征、冠脉造影结果,入院30天内的死亡、心血管事件和校正的TIMI帧计数(CTFC)和TIMI心肌灌注分级(TMPG)。结果在NLR最高组中,患者年龄较大,入院舒张压偏低,Killip心功能分级Ⅱ至Ⅳ级患者比例较高(P〈0.05),血清肌酐〉133μmol/L患者比例增加;双支病变和三支病变患者比例明显高于其他三组(P〈0.05)。同时,CTFC数值高于其他三组,TMPG0-1级比例亦显著增加。左室射血分数明显降低(P〈0.05);PCI术后30天内的主要心血管事件以及死亡均高于其他3组,具有统计学意义,多元回归分析logNLR与30天内的主要心血管事件相关(r=2.27,P〈0.05)。结论入院时NLR较高的STEMI患者,PCI术后的其心肌灌注较差,且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16.
郝伟华  姜芳  刘彦洁 《心脏杂志》2021,33(3):273-277
目的 探讨血清miR-499及SOX6表达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 选取2016年2月~2019年10月在石家庄人民医院心内科确诊的AMI患者132例,收集患者一般临床资料,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技术检测患者血清miR-499及SOX6的表达水平.根据患者随访期间是否发生主要不...  相似文献   

17.
张眉  何雅丽  谭震 《临床内科杂志》2019,36(11):739-742
目的 探讨不同缺血时间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介入血栓抽吸(TA)获益程度的影响。方法 纳入STEMI且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患者198例,其中109例接受TA治疗患者作为TA组,89例未接受TA治疗患者作为对照组。根据心肌总缺血时间(TTT)将患者分为早期PCI组(TTT≤4h)72例和非早期PCI组(TTT>4h)126例。采用心肌梗死溶栓试验(TIMI)血流分级评价患者心外膜冠脉血流情况,并分析TA和TTT对STEMI患者PCI预后的影响。结果 PCI术前TA组TIMI血流分级0级患者比例高于对照组(P<0.05)。早期PCI组接受TA患者比例高于非早期PCI组,而发生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患者比例低于非早期PCI组(P<0.05)。STEMI患者接受TA治疗与MACE的发生呈负相关(P<0.001),而TTT与PCI术后全因死亡和MACE的发生均呈正相关(P<0.001)。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对于所有STEMI患者,TTT>4h明显增加MACE的发生风险,接受TA治疗降低MACE的发生风险(P<0.05)。对于TA组患者,TTT>4h增加全因死亡和MACE的发生风险(P<0.05)。结论 对于接受PCI时行TA治疗的STEMI患者,TTT>4h增加其全因死亡和MACE的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18.
目的:本研究旨在明确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患者成功行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住院期间发生心力衰竭(HF)的预测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接受直接PCI成功治疗的初发STEMI患者的临床和冠状动脉造影资料,根据住院期间是否发生HF将患者分为HF组和无HF组。确定住院期间HF的发生率、预测因素及其对预后的影响。结果共入选患者834例,男662例(79.4%),年龄(62.9±12.9)岁。其中,HF组94例(11.3%),无HF组740例(88.7%)。HF组的30 d全因死亡率显著高于无HF组(24.5%比1.5%,P<0.001)。Cox回归分析显示,犯罪血管为前降支(HR 2.173,95% CI 1.12~4.212,P=0.022)、ln 24 h 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BNP)(HR 1.904,95% CI 1.479~2.452,P<0.001)、24 h超敏C反应蛋白(hsCRP)≥11.0 mg/L(中位数)(HR 2.901,95% CI 1.309~6.430,P=0.009)和基线血糖(HR 1.022,95% CI 1.000~1.044,P=0.046)是住院期间发生HF的独立预测因素。受试者工作曲线显示,以24 h NT-proBNP≥1171 pg/ml为阈值诊断住院期间HF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92.5%和76.8%(c=0.883, P<0.001),以24 h hsCRP≥13.5 mg/L为阈值诊断住院期间HF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86.0%和77.0%(c=0.829,P<0.001)。在犯罪血管为前降支的患者中,24 h NT-proBNP<1171 pg/ml且24 h hsCRP<13.5 mg/L的患者住院期间HF的发生率为0.4%,而24 h NT-proBNP≥1171 pg/ml且24 h hsCRP≥13.5 mg/L的患者住院期间HF的发生率为60.9%,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STEMI患者即使接受直接PCI成功治疗,其住院期间HF的发生率仍然较高,发生HF者预后差。犯罪血管为前降支、hsCRP、NT-proBNP和基线血糖是住院期间发生HF的独立预测因素。检测并联合应用不同的血清生物标记物是预测STEMI患者直接PCI术后住院期间发生HF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