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0 毫秒
1.
目的探讨采用声脉冲辐射力弹性成像(ARFI)评估肝硬化并发食管胃底静脉曲张(EGV)患者出血或发生门静脉血栓的价值。方法 2015年4月~2017年6月我院收治的87例肝硬化并发EGV患者,采用AEFI测量肝实质剪切波速度(LSWV)和脾脏剪切波速度(SSWV)。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患者发生门静脉血栓的危险因素。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下面积(AUC)分析LSWV和SSWV诊断患者出血或发生门静脉血栓的效能。结果在随访的3个月内,发生消化道出血34例,未出血53例;EGV出血组LSWV和SSWV分别为(2.6±0.5) m/s和(3.3±0.5) m/s,显著高于EGV未出血组[分别为(1.9±0.4)m/s和(2.5±0.3) m/s,P0.05];在87例患者中25例(28.7%)并发门静脉血栓,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显示,Child分级、门静脉内径、血小板计数、感染、腹水、肝性脑病、LSWV、SSWV、EGV分级和EGV出血为EGV患者发生门静脉血栓的危险因素;联合检测LSWV和SSWV诊断EGV患者并发门静脉血栓的AUC为0.893 (0.829~0.946),诊断效能较高。结论采用ARFI测量LSWV和SSWV可以帮助判断肝硬化并发EGV患者门静脉血栓的发生,对临床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 比较在行腹腔镜食管胃底曲张静脉断流术时联合脾切除或采取脾保留对肝硬化性门静脉高压症患者近远期预后的影响。方法 3 0例肝硬化性门静脉高压症患者接受腹腔镜下断流术联合脾切除术,另30例采取断流术和脾保留术。结果 术后2 w,脾切除组门静脉内径和血流量分别为(1.1±0.2) cm和(820.1±101.1) ml/min,明显低于脾保留组【分别为(1.3±0.2) cm和(941.0±188.1) ml/min,P<0.05】,平均血流速度为(19.2±3.1)cm/s,明显快于脾保留组的(16.2±2.5) cm/s(P<0.05);术后3 m,脾切除组血清层粘连蛋白水平为(100.9±29.1) ng/L,显著低于脾保留组的(126.7±30.1) ng/L(P<0.05);随访发现脾切除组门静脉血栓、消化道出血和腹水发生率分别为3.3%、0.0%和10.0%,显著低于脾保留组的16.7%、26.7%和33.3%(P<0.05),脾保留组死亡2例(6.7%)。结论 对于肝硬化性门静脉高压症患者在行腹腔镜下曲张静脉断流术时要谨慎采取脾保留手术,可能带来不利的临床后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脾切除联合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治疗肝硬化并发门静脉高压症患者外周血血细胞和肝功能的变化。 方法 2014年3月~2017年2月我院收治的行脾切除联合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的肝硬化并发门静脉高压症患者95例,观察了术后3个月和12个月血常规和肝功能的变化。 结果 患者术后12个月外周血RBC、WBC、Hb、PLT分别为(4.2±0.8)×1012/L、(8.9±3.5)×109/L、(115.4±24.7)g/L、(217.5±74.2)×109/L,较术前【(3.7±0.8)×1012 /L、(3.4±1.3)×109/L、(98.7±18.6)g/L、(42.6±14.3)×109/L】明显升高(P<0.05);术后肝功能指标和Child-Pugh计分明显改善。 结论 肝硬化并发门静脉高压症患者行脾切除联合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后,近期血细胞和肝功能得到显著改善。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内镜下套扎联合硬化剂注射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并发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EGVB)患者的疗效,并分析引起治疗后再出血的危险因素。 方法 2012年2月~2016年2月收治的120例乙型肝炎肝硬化并发EGVB患者,采用内镜下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EVL)联合内镜下静脉曲张硬化剂注射术(EIS)治疗,对胃底静脉曲张出血患者采用组织黏胶内镜下注射联合EIS治疗,术后给予心得安治疗。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再出血的危险因素。 结果 在手术过程中止血成功率为100.0%,33例EGVB1型患者治疗后静脉曲张消失率明显高于而静脉曲张复发率显著低于2型或1型/2型患者(P<0.05);不同类型静脉曲张患者治疗后再出血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35例再出血患者男性占(85.7%),明显高于85例未再出血组的49.4%(P<0.05),年龄明显大于未出血患者(P<0.05),门静脉内径和Child-Pugh评分分别为(1.5±0.5)cm和(10.3±2.1)分,显著高于未出血患者[分别为(1.1±0.2) cm和(7.3±1.3) 分,P<0.05],而血清白蛋白和血钠浓度分别为(23.4±5.5) g/L和(124.67±31.47) mmol/L,显著低于未出血患者[(33.6±6.7)g/L和(137.5±36.2) mmol/L,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门静脉内径和Child-Pugh评分是诱发再出血的危险因素[OR=3.713(1.253~10.999)、OR=4.267(1.311~13.886)],而白蛋白水平和血钠浓度是再出血发生的保护因素[OR=0.236(0.062~0.902)、OR=0.143(0.026~0.785)]。 结论 内镜下套扎联合硬化剂注射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并发EGVB患者临床疗效显著,并且对EGVB1型患者疗效最好。门静脉内径宽或Child-Pugh评分高说明肝储备功能差,发生再出血的风险就大。因此,针对这样的患者,更应该做好防治再出血治疗。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并发脾动脉盗血综合征患者脾切除联合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后门脉系统血流动力学的变化。方法 2015年2月~2017年2月我院收治的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并发脾动脉盗血综合征患者84例,随机分为手术组42例和内科治疗组42例,采用脾切除联合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治疗,另一组采用内科治疗。使用超声检测门静脉血流量(PVF)、门静脉直径(PVD)、门静脉流速(PVV)、脾静脉血流量(SVF)、脾静脉内径(SVD)和脾静脉流速(SVV)。结果 治疗前,两组门脉系统血流动力学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后2 w,手术组PVD、PVF、PVV、SVD、SVF、SVV分别为(1.3±0.3) cm、(786.2±85.1) ml、(49.6±6.7) cm/s、(1.3±0.2) cm、(310.1±49.3) ml和(26.5±8.2) cm,与内科治疗组的(1.6±0.4) cm、(848.1±94.6) ml、(40.1±6.5) cm/s、(1.4±0.3) cm、(377.2±55.2) ml和(19.8±7.2) cm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手术组外周血白细胞计数为(7.7±3.2)×109/L,血小板计数为(252.1±69.3)×109/L,均显著高于内科治疗组的(3.1±1.9)×109/L和(47.2±7.4)×109/L(P<0.05);手术组肝功能改善也显著优于内科治疗组。结论 采用脾切除联合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可以有效治疗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并发脾动脉盗血综合征患者,能显著改善患者门脉血流动力学、外周血细胞和和肝功能指标,其远期疗效还有待于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肝硬化患者门脉高压症的血流动力学和超声影像学特点。方法 2015年7月~2016年12月诊治的65例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65例代偿期肝硬化和65例健康人作为研究对象,检测门静脉、肝动脉血流动力学指标以及超声造影检查指标。结果 失代偿期患者门静脉内径(Dpv)为(1.6±0.5) cm,比代偿期患者【(1.3±0.4)cm,P<0.05】或健康人【(0.9±0.1)cm,P<0.05】明显增宽,门静脉平均流速(PVV)为(9.2±0.6) cm/s,比代偿期组【(11.6±0.8)cm/s,P<0.05】或健康人【(20.1±0.4)cm/s,P< 0.05】明显降低,肝动脉搏动指数(HAPI)和肝动脉阻力指数(HARI)分别为(1.6±0.4)和(0.9±0.1),比代偿期组【(1.5±0.7)和(0.7±0.1),P<0.05】或健康人组【(0.8±0.2)和(0.6±0.2),P<0.05】明显增加,肝血管指数(LVI)为(6.5±1.6),比代偿期组【(9.6±2.6),P<0.05】或健康人组【(23.6±4.5),P<0.05】明显降低,门脉高压指数(PHI)为(2.8±0.5)s/m,比代偿期组【(1.8±0.6)s/m,P< 0.05】或健康人组【(1.3±0.5)s/m,P<0.05】明显增高;代偿组和失代偿组肝静脉内造影剂到达时间(HVAT)和肝动-静脉渡越时间(HA-VTT)分别为【(18.9±2.2)s和(6.8±1.8)s】及【(19.7±2.3)s和(8.6±1.3)s】,与健康人组的【(24.1±1.7)s和(13.4±1.4)s,P< 0.05】相比,明显缩短;肝硬化患者HA-VTT与HVPG呈负相关(r=-0.7819,P<0.01)。结论 对肝硬化患者行超声造影检查有助于对门脉高压症的监测,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失代偿期肝硬化并发败血症患者的临床特点及危险因素。方法 2014年6月~2018年7月我院诊治的68例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并发败血症患者30例,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肝硬化患者并发败血症的相关因素。结果 在30例肝硬化并发败血症患者中,检出病原菌30例,其中革兰氏阴性细菌19例(肺炎克雷伯菌8例,大肠埃希菌6例,其他革兰氏阴性细菌5例),检出革兰氏阳性细菌11例(金黄色葡萄球菌5例,草绿色链球菌2例,其他革兰氏阳性细菌4例);肝硬化并发败血症患者中性粒细胞百分比为(74.34±2.88)%,血肌酐(Cr)为(126.57±20.81) μmol/L,C反应蛋白(CRP)为(48.93±10.28) mg/l,总胆红素(TBIL)水平为(82.29±16.59) μmol/L,均显著高于肝硬化组【分别为(58.53±2.91)%、(74.69±3.24) μmol/L、 (24.21±6.66) mg/l和 (52.93±11.03)μmol/L,P<0.05】,而血清白蛋白(ALB)水平为(27.21±5.66) g/L,显著低于对照组【(31.83±7.98) g/L,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血清总胆红素和白蛋白水平是影响并发败血症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并发败血症以革兰氏阴性杆菌感染为主,了解其发生的危险因素并给予积极的预防,可能改善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奥曲肽治疗肝硬化并发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2015年10月~2016年10月我院收治的177例肝硬化并发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对照组88例接受脑垂体后叶素治疗,研究组89例接受奥曲肽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止血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率情况。结果 研究组治疗24 h内止血率为65.1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8.41%(P<0.05);研究组平均止血时间和再出血率分别(21.57±3.35) h和3.37%,对照组则为(33.98±6.42) h和11.3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住院天数比对照组短[(7.24±1.35) d对(11.31±3.58) d],输血量也少于对照组[(243.56±42.59) ml对(441.07±77.58) ml],差异均显著(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49%,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3.64%(P<0.05)。结论 奥曲肽治疗肝硬化并发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可显著提高止血效果,减少输血量,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缩短住院时间,可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在内镜下套扎序贯硬化剂治疗肝硬化并发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EGVB)患者的疗效及对患者血清胃泌素(GAS)、胰高血糖素(GLC)和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2016年2月~2017年10月我院诊治的乙型肝炎肝硬化并发EGVB患者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给予对照组患者放置三腔二囊管、奥美拉唑和奥曲肽等内科常规止血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待病情稳定后,采用内镜下套扎序贯硬化剂(EVLS)治疗。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GAS和GLC水平,使用KAI-X10四维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检测门静脉压(PVP)、门静脉内径(PVD)、门静脉血流速度(PVV)和门静脉血流量(PVF)。随访12个月。结果 在治疗2 w内,研究组死亡3例(7.5%),对照组死亡10例(25.0%),研究组止血有效率为92.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5.0%(P<0.05);研究组PVP、PVD和PVF分别为(22.5±1.6) mmHg、(11.7±0.4) mm和(546.2±131.6) ml/min,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5.3±2.0) mmHg、(13.8±0.5) mm和(742.6±162.8) ml/min(P<0.05);研究组血清GAS和GLC水平分别为(72.5±10.4) ng/L和(52.4±7.8) ng/L,显著低于对照组的(95.8±14.7) ng/L和(59.6±8.9) ng/L(P<0.05);随访12个月,研究组有2例(5.4%),而对照组有8例(26.7%,x2=4.114,P=0.043)发生再出血。结论 在内镜下采用EVLS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并发EGVB患者疗效好,且较为安全,远期效果仍有待观察。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采用内镜下曲张静脉套扎术联合生长抑素治疗肝硬化并发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2015年4月~2017年5月我院收治的肝硬化并发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64例,被分为两组,每组32例。在对照组,给予奥美拉唑和奥曲肽治疗,观察组则在上述治疗12 h后,给予内镜下曲张静脉套扎术治疗。结果 在治疗1 w末,观察组止血总有效率为10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90.6%(P<0.05),对照组死亡3例;治疗后,观察组肝静脉压力梯度(HVPG)为(6.5±1.0) mmHg,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1.9±1.1) mmHg,而RBC为(4.7±0.5)×1012/L,Hb为(118.5±23.1) g/L,显著高于对照组[分别为(4.1±0.4)×1012/L和(104.4±22.5) g/L,P<0.05]; 观察组止血时间为(1.3±0.4)d、输血量为(1.7±1.0) U、住院日为(20.4±3.5) d,显著短于或少于对照组[分别为(2.8±0.5) d、(2.8±1.5) U和(29.8±4.0) d,P<0.05];进行为期1年的随访,观察组再出血发生率为53.1%,显著低于对照组的86.2%(P<0.05)。结论 针对肝硬化并发食管静脉曲张出血患者,采用内镜套扎术联合生长抑素治疗可有效止血,缩短住院时间,止血迅速,治疗后再出血发生率低,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研究超声检查在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择2008年1月~2015年9月我院诊治的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患者80例和体检健康者75例,使用纤维内镜进行胃镜检查,判断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程度,使用意大利百胜Mylab60全数字化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测量门静脉内径、脾静脉内径、门静脉血流量和脾静脉血流量。结果 肝硬化患者门静脉内径、脾静脉内径、门静脉血流量和脾静脉血流量分别为(1.4±0.6) cm、(1.2±0.3) cm、(1023.2±653.4) mL/min和(593.3±112.3) mL/min,均明显高于健康人【(0.9±0.2) cm、(0.6±0.4) cm、(916.3±254.2) mL/min和(325.6±96.4) mL/min,P<0.05】;46例门静脉内径≥1.4 cm组轻度曲张发生率为19.6%,明显低于34例门静脉内径<1.4 cm组的52.9%(P<0.05),门静脉内径≥1.4 cm组重度曲张发生率为52.2%,明显高于门静脉内径<1.4 cm组的20.6%(P<0.05);49例脾静脉内径≥1.0 cm组轻度曲张发生率为20.4%,明显低于31例脾静脉内径<1.0 cm组的51.6%(P<0.05),脾静脉内径≥1.0 cm组重度曲张发生率为51.0%,明显高于脾静脉内径<1.0 cm组的22.6% (P<0.05)。结论 超声检查诊断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对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的轻重程度也具有良好的诊断价值,能为评价患者的肝功能和选择治疗方案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分析影响肝硬化患者脾切除术后门静脉系统血栓形成(PVT)的危险因素。方法 2015年1月~2018年6月我院收治的肝硬化患者94例,接受脾切除联合食管下段周围曲张血管离断术,使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门静脉系统。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术后PVT形成的危险因素。结果 术后1个月随访,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发现PVT形成30例,未发生PVT患者64例;PVT组有腹水者为56.7%,显著高于无PVT组的32.8%(P<0.05),脾脏厚度为(75.8±9.4) mm,显著大于无PVT组【(69.1±8.8) mm,P<0.05】,脾脏体积为(141.7±18.1) mm2,显著大于无PVT组【(126.8±17.2) mm2,P<0.05】,门静脉内径为(16.2±2.1) mm,显著大于无PVT组【(14.1±1.9) mm,P<0.05】,门静脉血流流速为(12.2±1.5) cm/s,显著慢于无PVT组【(14.6±1.6) cm/s,P<0.05】;应用低分子右旋糖苷或低分子肝素抗凝干预患者所占比例显著低于无PVT组(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未应用抗凝治疗(OR=0.503,P=0.023)、门静脉流速减慢(OR=0.491,P=0.014)、脾脏体积增加(OR=1.872,P=0.044)和门静脉内径增宽(OR=1.982,P=0.021)是肝硬化脾切除术患者术后PVT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肝硬化脾切除术患者术后可能存在PVT形成,了解一些危险因素并给予积极的干预可能减少PVT形成的发生,使患者获益。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目的 探讨血吸虫病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方法 选择血吸虫病肝硬化食管静脉曲 张破裂出血患者113例为出血组, 血吸虫病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非出血患者128例为对照组, 进行相关因素分析。结果 结果 经比较, 两组凝血酶原时间、 门静脉主干内径、 食管静脉曲张程度、 曲张静脉瘤样病变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均< 0.01)。结论 结论 血吸虫病肝硬化患者发生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危险因素为凝血酶原时间、 门静脉主干内径、 食管静脉 曲张程度、 曲张静脉瘤样病变。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TIPS)治疗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患者的疗效,并总结术中操作关键点,以指导临床治疗。方法 2012年3月~2017年1月诊治的147例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患者,术前行肝脏增强CT和肝静脉-门静脉血管CT三维重建,再行TIPS治疗。结果 147例患者均经右颈静脉入路穿刺,操作成功146例(99.3%);术中发生穿刺胆管、胆囊、肝动脉和肝包膜者分别为5例(3.4%)、2例(1.4%)、4例(2.7%)和8例(5.5%);2例(1.4%)发生异位栓塞;术前患者干质量(13.0±2.1) kg,空腹血糖(6.4±1.0) mmol/L,空腹胰岛素(20.2±9.3) mU/L,白蛋白(37.4±5.0) g/L,肌酐(59.2±15.9) μmol/L,尿素(5.1±1.6) mmol/L,总胆红素(18.6±5.0) μmol/L,血氨(66.8±24.3) μmol/L;术后3个月,上述指标分别为(15.4±3.2) kg、(5.8±1.4) mmol/L、(15.3±3.3) mU/L、(34.8±3.6) g/L、(58.5±10.9) μmol/L、(4.1±1.6) mmol/L、(27.3±7.2) μmol/L、(70.1±34.4) μmol/L,即术后门静脉压明显下降,干质量、总胆红素水平明显上升,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白蛋白、尿素水平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2个月,发生支架狭窄31例(21.2%),肝性脑病25例(17.1%)。结论 TIPS是治疗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的可靠方法。手术的重点在于精确的穿刺定位,术前行CT检查和肝静脉-门静脉血管三维重建、术中行门静脉造影有助于保证穿刺操作的成功。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肝硬化患者CT 门静脉血管成像中门静脉侧支血管表现,为临床诊断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研究2013年1月~2014 年1月本院收治的 216 例临床诊断为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患者的临床和CT检查资料,针对患者CT门静脉血管成像和门静脉侧支血管三维重建图像进行分析。结果216例患者中,肝硬化门体分流侧支血管的分布、走行及解剖毗邻关系在CT 门静脉血管成像图像上都能得到良好、直观的显示,其中胃左静脉曲张者172例(79.63%),食管下段静脉曲张者100例(46.30%),食管旁静脉曲张者 51例(23.61%),胃/脾肾静脉分流者50例(23.15%),附脐静脉及腹壁静脉曲张者36例(16.67%);胃/脾肾静脉分流患者门静脉和脾静脉直径分别为(12.64±1.12) mm和(18.72±3.48) mm,与无分流患者比较有统计学差异[分别为(19.56±5.64) mm和(13.47±2.35)mm,P<0.05]。结论对肝硬化门脉高压患者行CT 门静脉血管成像检查能够对患者侧支循环的部位、严重程度等进行观察,并作出准确的判断。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应用奥曲肽辅助特利加压素治疗失代偿期肝硬化并发肝肾综合征(HRS)患者的疗效。方法 我院消化内科收治的失代偿期肝硬化并发HRS患者6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33例和对照组33例,分别给予特利加压素或者特利加压素联合奥曲肽治疗1周,观察近期疗效。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体质量、腹围和24 h尿量分别为(52.6±4.7) kg、(89.6±6.5) cm和(1213.6±489.4) ml/24 h,与对照组的【(57.3±4.8) kg、(95.5±7.8) cm和(747.5±310.9) ml/24 h】比,差异显著(P<0.01);观察组血清TBIL和Alb分别为((14.6±16.5) μmol/L和(34.5±3.4) g/L,与对照组的【(20.5±19.4) μmol/L和(29.5±3.1) g/L】比,差异显著(P<0.01);观察组血BUN和Na+分别为(11.6±2.3) mmol/L和(133.4±5.3) mmol/L,与对照组的【(15.4±4.3) mmol/L和(127.4±4.7) mmol/L】比,差异显著(P<0.01);治疗前后两组门静脉内径、脾静脉内径和脾厚度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应用奥曲肽辅助特利加压素治疗失代偿期肝硬化并发HRS患者能短期增加尿量,缩小腹围,可能与改善了肾功能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影响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EGVB)患者再出血的危险因素。方法收集宁夏医科大学2006年1月-2009年12月收住入院的432例肝硬化患者,初次治疗后出血停止的325例为对照组(即出血停止组),再出血的107例为研究组(即再出血组)。分析2组患者的临床和相关检查资料。两组间计量资料的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的比较采用卡方检验,并进行多个样本率间的多重比较。应用单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出血的影响因素。结果性别、吸烟、血红蛋白、白细胞、ALT、AST、脾脏厚度两组患者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中性粒细胞相对值(OR=0.976,P=0.034)、白细胞计数(OR=1.173,P=0.007)、门静脉宽度(OR=7.530,P=0.001)和血红蛋白(OR=1.015,P=0.013)与出血具有相关性。结论白细胞、中性粒细胞、血红蛋白、门静脉为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早期再出血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