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目的了解福建省不同地区白纹伊蚊种群密度及生态特征,为评估登革热传播风险,预防和控制登革热暴发流行提供依据。方法调查不同地区白纹伊蚊幼虫密度;调查居民室内外积水容器的种类和幼虫孳生情况。结果白纹伊蚊平均布雷图指数(breteau index,BI)、房屋指数(house index,HI)和容器指数(container index,CI)分别为84.5、46.9和43.1;莆田涵江、福州连江、厦门集美、漳州东山、宁德福鼎和南平武夷山的布雷图指数分别为73.1、109.5、87.3、74.7、63.1和61.9;幼虫孳生地类型以废弃的缸、罐、桶、碗等闲置容器为主。结论福建省登革热媒介白纹伊蚊幼虫密度大大超过登革热流行高危险指数,存在登革热暴发流行的风险。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德宏州2016年登革热传播媒介埃及伊蚊和白纹伊蚊的分布、孳生环境及季节消长规律,为防制登革热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监测点室内外检查积水容器的幼虫孳生情况,收集阳性容器内蚊幼带回实验室用显微镜鉴定,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6年监测伊蚊415点次,检查居民20 960户,阳性837户,检查积水容器31 081个,阳性容器1 143个,平均布雷图指数(BI)5.45,BI≥20有38点次,5≤BI<20有56点次,白纹伊蚊在州内分布广泛,埃及伊蚊还局限于瑞丽坝区和盈江、陇川、芒市三县市边境口岸,废旧轮胎场所的BI指数显著高于其他场所。结论德宏州均有登革热传播媒介分布,广泛存在登革热流行危险因素,尤其是埃及伊蚊分布区流行风险最大,要长期做好登革热防控工作。  相似文献   

3.
海南省2007年登革热媒介伊蚊分布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海南省不同地区登革热媒介伊蚊的分布范围和水平以及种群优势及其影响因素,为制定登革热媒介控制措施和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根据不同自然环境、地理位置、供水情况、居住环境、生活习惯等因素,2007年7~8月在海南省全部或部分市、县(区)选一个或几个易于伊蚊媒介孳生的自然村进行登革热媒介幼虫横断面调查,计算房屋指数(House Index,HI)、容器指数(ContainerIndex,CI)、布雷图指数(BreteauIndex,BI)等,以房屋指数、容器指数和布雷图指数,调查媒介幼虫密度;以捞取积水容器内蚊幼,调查孳生情况。结果全省BI值最高为123,最低为13.3,全省平均BI值37.4;CI值最高为46.4,最低为6.2,全省平均CI值20.7。积水容器以永久性容器为主,暂时性容器BI值高于永久性容器,室外容器的BI值大于室内容器;海南岛沿海市县及火山岩地区,埃及伊蚊和白纹伊蚊均有分布,但以埃及伊蚊为优势蚊种,中部市县只监测到白蚊伊蚊分布。结论海南省登革热媒介伊蚊分布广泛,密度较高,存在登革热再次大规模流行的可能,必须加强全省媒介控制工作,特别是沿海地区应采取清除小积水容器、翻盆倒罐、定期清洗水缸、水缸加盖和水缸养鱼等措施。  相似文献   

4.
福州市登革热媒介调查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 :开展媒介调查 ,防止登革热暴发流行。方法 :以房屋指数、容器指数和布雷图指数调查媒介幼虫密度 ,以人工小时法调查媒介成蚊密度。结果 :10个调查点仅发现白纹伊蚊一种媒介 ,其幼虫密度平均房屋指数 3 7.4、容器指数 3 6.7、布雷图指数 67.4,成蚊平均刺叮率 40 .4只 /人工小时 ,媒介密度原疫区较非疫区为高 ;孳生环境达 2 7种 ,住户阳性率 3 4.7%、积水容器孳生率 3 7.4% ,孳生频率最高的容器类型依次为旧轮胎、竹筒和塑料泡沫。结论 :福州市存在登革热流行的危险性 ,要继续加大媒介防制力度  相似文献   

5.
广州市荔湾区花卉市场白纹伊蚊密度分布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广州市荔湾区花卉市场登革热媒介白纹伊蚊的分布范围和密度,为在同类专业市场制订登革热媒介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于2010年6~12月在花卉市场以房屋指数(House Index,HI)、容器指数(Container Index,CI)、布雷图指数(Breteau Index,BI)调查媒介幼虫密度;以捞取积水容器内蚊幼调查孳生分布情况。结果 HI值最高为35.6,最低为23.6,平均为28.6;CI值最高为12.6,最低为7.1,平均为9.4;BI值最高为55.3,最低为30.9,平均为41.4;密度高峰为10~11月和7月。孳生环境类型10种,水生植物盆、阴生植物盆和种苗盆分别占阳性积水容器数的28.87%、26.76%和17.61%。结论花卉市场登革热媒介白纹伊蚊分布广泛,密度较高,存在登革热大规模流行的可能,必须制订专项综合措施加强媒介控制工作,并向同类专业市场推广。  相似文献   

6.
为了摸清柳州地区登革热传播媒介种类及其分布情况,为登革热防制工作提供依据,笔者于1981~1985年用直接镜检幼虫法对各县进行了调查。结果如下:①共查11县12镇637户2585个积水容器,白纹伊蚊阳性180户,房屋指数28.26,阳性容器291个,容器指数11.26,布雷图指数45.68。未发现埃及伊蚊幼虫。参照卫生部《登革热防治试行方案》(1981)的区域划分法,柳州地区属于登革热易感区。从下表可看出房屋指数鹿寨县最高,武宣县次之,融安县最低(X~2=51.79,P<0.01);容器指数融水县最高;  相似文献   

7.
目的及时掌握荆州市登革热媒介伊蚊种类及动态变化,为开展登革热风险评估、预警、控制规划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10-2014年对荆州市两个监测点开展登革热媒介监测,分析蚊虫密度。结果荆州市登革热传播媒介为白纹伊蚊,未发现埃及伊蚊。布雷图指数、容器指数和房屋指数均以7月最高,分别为22.40、15.91%和14.20%;成蚊密度高峰在7月为11只/(人工·h)。在所有调查的积水容器中孳生的蚊虫以伊蚊为主(55.97%),也有库蚊、按蚊等其它蚊种;暂时性积水容器中伊蚊阳性率(9.66%)略高于永久性积水容器(6.63%)。结论荆州市具备发生登革热传播甚至暴发的危险性,需加强监测,采取有效的防控措施,防止登革热的传播流行。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登革热传播媒介在德宏州的种群和分布情况,为登革热媒介防制提供依据.方法:现场调查幼虫孳生地,捕捞幼虫带回实验室进行分类鉴定计数,电动捕蚊器捕获成蚊等方法进行调查.结果:共调查22643户,阳性585户,发现积水容器共54555个,阳性容器875个.布雷图指数(BI)≥5<10的有32个点次,≥10<20的有31个点次,大于等于20的有22个点次.结论:德宏州瑞丽市登革热传播媒介以埃及伊蚊为主,其余县市以白纹伊蚊为主.  相似文献   

9.
刘民哲  陈锦明 《医学动物防制》1992,8(2):110-111,122
用直接镜检法对广西中部十二县(市)2693个积水容器进行登革热传播媒介的调查研究,结果白纹伊蚊房屋指数26.41,容器指数10.91,Breteau指数42.42,证实广西中部属登革热易感区。鹿寨、武宣、融水等县各种白纹伊蚁指数高,城镇各种指数明显高于农村;工厂、机关白纹伊蚊户阳性率高,学校低;白纹伊蚊容器阳性率室外高于室内,其阳性容器占各种幼蚊孳生容器的43.6%。未发现埃及蚊伊。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调查淮北市城市和农村登革热媒介伊蚊密度、季节消长及分布变化规律,为预防控制登革热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18—2020年每年的5—10月份,采用布雷图指数(BI)法,以淮北市濉溪县百善镇、铁佛镇四个村的居民做为农村监测点,烈山区杨庄街道办、烈山街道办四个社区的居民做为城镇监测点,开展登革热媒介伊蚊幼蚊监测,分析淮北市城镇和农村媒介伊蚊幼蚊的密度和分布。利用SPSS19.0软件进行分析,3年间容器指数(CI)差异采用χ2检验。结果 2018—2020年全市布雷图指数分别为13.5、4.92、8.33,平均BI为8.92;2018—2020农村布雷图指数分别为13.33、4.83、8.17,平均BI为8.78;2018—2020城镇布雷图指数分别为13.67、5.00、8.50,平均BI为9.06。每年全市BI峰值主要出现在7—8月,2018和2020年存在区域流行风险,2019年存在传播风险。监测显示孳生地种类中闲置容器(碗、瓶等)积水最多。3年间全市CI分别为9.24、5.58、7.85,平均CI为8.92;农村CI分别为9.13、5.58、7.58,平均CI为8.78;城市CI分别为9.34、5.75、8.15,平均CI为9.06。2018年和2019年容器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731,P<0.05)。结论 根据3年监测结果,观察到闲置容器是伊蚊幼虫的主要孳生场所,密度较高,农村和城市都同时存在流行潜在风险,应加强外环境治理、病媒消杀、宣传教育等有效控制手段,消除登革热流行的潜在传播因素。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掌握东莞市蚊媒的种类、不同生境密度分布、季节消长及携带病毒情况,为本市蚊及蚊媒传染病的有效防控提供依据。方法 每月定时、定点选定1个生境进行为期两年的调查,采用成蚊诱蚊灯收集法监测蚊媒种类密度及伊蚊成蚊,蚊诱卵器调查法监测伊蚊幼蚊,采用实时荧光RT-PCR方法检测伊蚊携带登革热病毒情况,利用Excell进行数据统计分析。结果 东莞市2016—2017年蚊媒种类以致倦库蚊为优势种,共捕获415只,占捕获总数的79.35%,捕获白纹伊蚊95只(18.16%),三带喙库蚊6只(1.15%),微小按蚊7只(1.34%),蚊媒密度2.51只/灯。2016—2017年伊蚊成虫平均密度指数为2.78,平均密度为0.03(只/灯),每年5—9月伊蚊诱蚊指数较高。伊蚊幼虫监测平均布雷图指数(BI)为2.73,每月的BI<5,不具备登革热在城市流行传播的条件。平均容器指数(CI)为3.88,最高峰为6.83,超出了安全警戒线。结论 本次调查获得较为详细的东莞市蚊媒本底资料及伊蚊季节消长规律,伊蚊核酸检测未检出登革热病毒不代表东莞市伊蚊没有传播登革热疾病的可能,今后应建立东莞市蚊媒监测常态化,更科学地做好防蚊灭蚊工作。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掌握南宁市登革热媒介季节消长及其影响因素,为防控登革热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伊蚊种群、密度监测采用布雷图指数法、标准间指数法、诱蚊诱卵器指数法、栖息蚊虫捕捉法、人诱停落法、双层叠帐法;伊蚊携带病毒监测采用RT-PCR分型方法检测病毒核酸和登革热病毒分离方法气候、环境等因素监测采用定期收集气象部门的观测数据和实时现场记录的气候、环境数据。结果 南宁市2015年5月—2018年4月捕获的伊蚊均为白纹伊蚊,未发现埃及伊蚊,均未检出登革热病毒。常年有伊蚊活动,密度随季节消长,高峰期为5—9月;与气温、日照时间、相对湿度、降雨量存在正相关关系,与平均气压存在负相关关系,回归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伊蚊密度较高的场所是废品收购站、花鸟市场、公园、工地,密度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伊蚊孳生地类型主要是小型积水容器,孳生繁育的适宜小气候环境和栖息条件为丘陵地形、毗邻水系、有废弃物或有植被覆盖。结论 南宁市白纹伊蚊分布广泛,常年有活动,5—9月存在登革热输入和本地传播风险,应加强登革热监测预警,防止疫情发生流行。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收集和分析重庆市2020年登革热媒介伊蚊监测资料,为重庆市防控媒介伊蚊传播的疾病提供依据。方法 选择2019年重庆市登革热出现本地疫情的万州区、渝北区和沙坪坝区以及未出现本地病例的黔江区、大足区和垫江县为调查点。采用布雷图指数法和诱蚊诱卵器法监测伊蚊幼虫,采用双层叠帐法监测伊蚊成蚊。利用Excel 2010软件对重庆市6个调查点媒介伊蚊监测结果进行分析,对登革热进行初步的风险评估。结果 重庆市2020年4—12月平均布雷图指数(BI)为4.50,全市6—9月平均BI>5,存在登革热传播风险。其中沙坪坝区6月,渝北区6—7月,万州区7—8月平均BI>10,存在登革热暴发风险;平均诱蚊诱卵指数(MOI)为2.15,渝北区7月和8月平均MOI>10,存在登革热暴发风险;平均媒介伊蚊成蚊密度为0.86只/(顶·h)。沙坪坝区和垫江县伊蚊密度帐诱指数较高,分别为1.81只/(顶·h)和1.48只/(顶·h),其次为万州区1.04只/(顶·h),沙坪坝区6—9月,万州区6—7月,垫江县5—6月及8—9月媒介伊蚊成蚊密度均>2只/(顶·h)。结论 2020年重庆市不同区县,不同月份登革热媒介伊蚊传播疾病风险不同,渝北区、沙坪坝区和万州区相对风险较高。建议各区县持续加强媒介伊蚊监测和风险评估,为重庆市蚊传疾病的科学防控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
云南部分地区登革热传播媒介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登革热主要传播媒介白纹伊蚊、埃及伊蚊在云南的分布情况。方法人工诱捕成蚊调查、CDC诱蚊灯诱捕成蚊以及在各种孳生地进行幼虫调查等3种方法进行调查。结果人工诱捕蚊虫成蚊4属17种764只,登革热主要媒介白纹伊蚊535只,占70.03%、埃及伊蚊108只情况;幼虫调查中捕获蚊虫4属20种1218只,白纹伊蚊451只,构成比占37.28%;CDC诱蚊灯诱捕成蚊捕获蚊虫3属18种1022只,未捕到伊蚊。结论结果显示云南蚊虫种类繁多,登革热主要媒介白纹伊蚊在云南分布较广,埃及伊蚊呈局部分布,危险因素大量存在,一旦条件适合,可能引起登革热疾病的流行。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凤梨科植物(家族:凤梨科)在佛罗里达东北部的住宅景观中普遍存在。众所周知,许多凤梨科植物能保持水分不流失,可为各种疾病媒介蚊类和其他无脊椎动物提供幼虫栖息地。本研究的目的是调查凤梨科植物上的幼虫繁殖状况及其对病媒蚊生存的可能影响。方法 对凤梨科植物进行采集和取样,收集蚊幼虫和其他无脊椎动物,并在显微镜下鉴定种类。以蚊幼虫和凤梨科植物为实验对象,研究成年蚊类在植物上的生存状况。结果 在佛罗里达州东北部圣约翰县的13个地点监测了蚊类的种类。2015年4月—2016年7月期间,从凤梨科植物叶腋上收集了Aedes aegypti Linn.、Aedes albopictus Skuse、Culex quinquefascaitus Say、Wyeomyia mitchelli Theobald和Toxorhynchites r. rutilus Coquillett的幼虫。在被调查的80%的居住地点的凤梨科植物上积水中发现了白纹伊蚊和致倦库蚊两种蚊的幼虫,在几处地点的植物叶腋中发现了八种不同的无脊椎动物。结论 凤梨科植物是白纹伊蚊、其他蚊类和几种无脊椎动物的繁殖地。尽管蚊类可能会利用凤梨科植物来作为栖息地,实验证明,完整或受损的凤梨叶不是成年白纹伊蚊生存的主要营养来源。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掌握海南省2017—2021年白纹伊蚊幼虫和成蚊的密度变化和季节性消长规律,为当地登革热等虫媒传染病的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采用布雷图指数法监测伊蚊幼虫,检查记录室内外所有小型积水容器及其幼蚊孳生情况;采用双层叠帐法和诱蚊灯法监测成蚊。 结果 海南省2017—2021年共捕获白纹伊蚊雌蚊成蚊1 962只,占捕获蚊虫总数的2.17%。不同年份不同生境蚊种构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12.258,P<0.01)。2017年牲畜棚的蚊密度最高,平均为9.71只/(灯·夜),但白纹伊蚊的构成比最低,为1.29%;2020年医院的蚊密度最低,为2.22只/(灯·夜),2019年居民区和医院的白纹伊蚊占全部蚊虫构成比最高,平均为3.27%。不同生境下蚊密度均在2020年最低;2017—2021年居民区和牲畜棚的白纹伊蚊构成比呈上升趋势,其余生境呈现明显的波动性,其中医院的构成比在2020年呈现明显的下降趋势。2017—2021年监测的平均蚊密度分别为5.97、4.26、3.82、3.39、3.68只/(灯·夜),除2021年外,呈逐年递减趋势;帐诱指数除2019年外,也呈递减趋势,平均值为1.5只/(小时·顶),呈逐年递减趋势;2017—2021年海南省白纹伊蚊年平均密度为0.09只/(灯·夜),呈现较为明显的季节性波动;2017—2021年的布雷图指数整体上呈下降趋势,下降幅度较为缓慢,且每年的高峰在6—8月之间,均比成蚊密度高峰晚1~2个月。结论 海南省白纹伊蚊种群密度有明显的季节性特征,应根据蚊虫季节性特点开展蚊虫防治活动,以降低登革热等传染病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掌握蒙自市城区及市郊蚊类群落组成及其特征,为虫媒传播疾病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灯诱法调查成蚊,计算密度,同时调查伊蚊幼虫孳生容器,计算布雷图指数。结果捕获成蚊2属3种共21 799只。5个调查点成蚊平均密度为22.24只/(盏·夜)。包括流行性乙型脑炎主要传播媒介三带喙库蚊9 816只,占45.03%,但优势种为致倦库蚊10 860只,占49.82%。幼虫调查在轮胎收购点等特殊场所发现登革热传播媒介白纹伊蚊,布雷图指数(BI)0.04。结论蒙自市区蚊种少,但成蚊密度高,发现有流行性乙型脑炎和登革热传播媒介,应持续开展媒介监测。  相似文献   

18.
2005年汕头市登革热定点监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目的 通过定点监测为汕头市登革热流行趋势的预测、预警和制定防治对策、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监测点的登革热疫情、人群抗体水平和媒介伊蚊等监测资料,用EPI2002软件统计分析。结果2005年汕头市无登革热疫情,抗登革热病毒IgG、IgM阳性率低,伊蚊幼虫孳生密度高峰在6、8、9、10月份,低谷在4、7、11月份,孳生情况随着月平均降水量、平均气温变化而变化;孳生场所以农村、暂时性容器为主。结论汕头市有登革热流行的自然、社会环境条件,人群普遍对登革热易感,8~10月是发动爱国卫生运动,清除伊蚊孳生地,预防、控制登革热流行的适当时机。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分析2017—2018年上海市宝山区登革热本地感染病例流行病学特征,评价防控措施效果,为登革热有效防治提供经验依据 。方法 采用现场流行病学方法,对2017—2018年上海市登革热本地感染病例开展流行病学调查,采集病例血清标本进行病毒核酸和抗原检测;采用布雷图指数(BI)法和双层叠帐法评价防蚊灭蚊效果。于2019年采集疫点健康人群血清标本检测IgG抗体。结果 2017年9月25日报告1例上海市登革热本地感染病例,2018年8月1日、8月7日、8月9日相继报告3例登革热本地感染病例,4例病例均为登革热热病毒Ⅰ型,男性3例、女性1例;年龄中位数44岁(35~65岁)。2017年病例发生在宝山区友谊街道。2018年3例病例发生在宝山区淞南镇,3例病例居住地相距在200~1 000 m。对4例病例核心区开展病例主动搜索,共调查18 250户居民、182家单位,累计52 830人,搜索发现12例发热病人,均排除登革热。核心区、警戒区范围内采取杀灭成蚊、清除蚊媒孳生地,3周后BI均保持在控制线 5以下;双层叠帐法白纹伊蚊叮咬指数均保持在控制线2只/(人·h)以下。健康人群180人份血清标本进行登革热IgG抗体检测,均为阴性。结论 4例病例均为上海市登革热本地感染病例,采取综合防控措施后得到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