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 毫秒
1.
儿童青少年处于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免疫功能不够完善,是多种疾病特别是传染病的易感人群。学校是儿童青少年聚集的场所,是传染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高发的场所[1]。学生因病缺课监测是学校卫生管理的重要内容[2],可以获得学生健康状况的绝大部分信息。为全面了解和掌握上海市中小学  相似文献   

2.
葛小伍  薛诚  钮慧 《中国校医》2012,26(1):9+12-9,12
目的了解徐州市中小学生因病缺课情况,掌握学生发病的规律,探讨降低因病缺课率的措施。方法收集徐州市铜山区2009学年度学生因病缺课网络报告资料。结果学生总因病缺课率为0.89%,总人均缺课天数为1.68 d/学年。学生主要缺课病因为感冒、胃肠道疾病、意外伤害、水痘和腮腺炎。结论应开展健康教育,普及防病知识,加强安全教育,降低学生因病缺课率。  相似文献   

3.
周潇潇  王子睿  杨淑  陈赓 《中国学校卫生》2016,37(10):1593-1595
儿童青少年处于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免疫功能不够完善,是多种疾病特别是传染病的易感人群[1].学生因病缺课是青少年健康受影响的一个重要指标[2].学生因病缺课直接影响学生对知识的接受和能力的形成,也影响学校教学计划的实施[3].为掌握浙江省台州市中小学生因病缺课状况,笔者于2012年9月至2015年6月对台州市中小学生因病缺课监测数据进行了整理分析,现将相关结果分析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吴海宏  张峰 《中国校医》2013,(12):907-908
为了解本区小学生的健康状况及疾病的构成,分析掌握学生因病缺课的病因及传染病的规律,以便及早采取有效措施,切实提高学生的健康水平,2012年9月—2013年6月对辖区28所学校学生因病缺课情况进行了监测,现将监测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2000学年仙居县中小学生因病缺课情况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学生因病缺课的情况及其原因,探讨降低因病缺课率的措施。[方法]对仙居县中小学生进行因病缺课监测。[结果]因病缺课发病率为9.30%,因病缺课率为0.14%,因病缺课发病率和因病缺课率随学习阶段的上升而下降。因病缺课3~4月较多,以上呼吸道感染和急性传染病为主。[结论]预防和控制急性传染病和上呼吸道麝染是降低因病缺课率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江苏省中小学生因病缺课病因及学生传染病的规律,为加强学生因病缺课监测及建立有效的监测模式提供基础。方法选取江苏省7个区/县作为监测点,监测点所有的中小学校均为监测学校,除盐城市射阳县部分学校外,其余均使用江苏省卫生信息系统网进行中小学生因病缺课网络直报。结果2007年9月-2008年6月导致江苏省中小学生缺课的主要疾病为感冒(37.72%)、水痘(15.82%)、伤害(6.94%)、胃肠道疾病(5.93%)、腮腺炎(5.33%),其中主要致病因素是传染病(64.77%)。缺课高峰在12月份和3-5月份。结论加强对学生常见病的预防,采取综合干预措施,是保障学生身体健康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江苏省5年中小学生因病缺课监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为了解和掌握危害中小学生健康、影响学生生活的疾病发生情况 ,指导学校卫生保健工作的开展 ,现将 1995~ 1999年江苏省中小学生因病缺课监测结果分析报道如下。1 资料来源按照《中国卫生监督统计报表学校卫生情况年报表技术规范》[1] 的要求 ,对江苏省承担学生因病缺课监测工作的市、县卫生防疫站有关人员进行统一调查方法和标准的培训 ,由其每年对监测学校开展 1次监测。监测结果填写学校卫生情况年报表上报 ,根据各地每年的监测上报资料进行审核统计和分析。2 结果2 .1 学生因病缺课概况 :由表 1可见 ,1995~ 1999年江苏省学生因病缺…  相似文献   

8.
杨月  叶盛  刘辉  刘黎 《中国学校卫生》2022,43(12):1835-1838
  目的  分析2019—2021学年南京市中小学生因病缺课情况,为进一步做好校园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以下简称“新冠肺炎”)疫情和常见传染病预防工作提供参考。  方法  利用“江苏省学生健康监测系统”,收集并整理2019—2021学年南京市中小学生因病缺课监测数据,比较不同学年和学段学生因病缺课率,症状和病因构成以及时间分布。  结果  2019—2021学年南京市中小学生总体因病缺课率分别为0.25%,0.39%和0.73%(χ2=392 611.44,P < 0.01);各学年小学因病缺课率均高于其他学段(χ2值分别为47 783.45,20 935.07,13 459.63,P值均 < 0.01)。各学年因病缺课症状构成排名前2位是发热和咳嗽,病因构成是感冒和胃肠道疾病。2021学年因意外伤害缺课排位有所上升,居缺课疾病排位第4。2019和2021学年因病缺课高峰均在11—12和3—4月,2020学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第2高峰延至6月。  结论  南京市中小学生因病缺课率逐年上升,小学生是重点关注人群。呼吸道和胃肠道疾病是校内常见病预防重点,冬春季是流行高发期。加强因病缺课监测对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下校内常见传染病防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徐建兴 《中国校医》2012,26(8):589+591-589,591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运用,全国不少地区利用网络先后开展了学校因病缺课的网络直报[1-2]。实现了学校传染病防控工作的“关口前提”,有效提高了学校传染病防控工作水平。根据上海市统一要求和部署,于2010年5月开始在本区各中小学校开展因病缺课网络直报工作。为进一步改善该系统的运行效率,区疾控中心对本区开展网络直报的学校卫生老师进行问卷调查,  相似文献   

10.
裴梦云  徐新  闾雯霨  朱青春  张鹏 《中国校医》2023,37(1):11-13+21
目的 了解新冠肺炎流行期间上海市学生因病缺课情况,为完善监测系统在学校传染病防控中的应用提供借鉴和科学依据。方法 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收集2020—2021学年上海市幼托机构及所有中小学校的因病缺课监测数据并对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20—2021学年,上海市幼托机构学生人均因病缺课天数为2.10d,因病缺课率为16.50‰;中小学生人均因病缺课天数为1.98 d,因病缺课率为4.15‰,幼托机构的因病缺课率明显高于中小学生(χ2=80.784,P<0.001)。在各地区的因病缺课率中,郊区居首位,为75.00‰;中心城区最低,为40.21‰,两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3.690,P<0.001)。学生因病缺课呈现秋冬及春季两个高峰。因病缺课症状构成显示,因病缺课排名前三的症状分别是咳嗽(47.92%)、发热(17.67%)、咽痛(6.18%)。因病缺课疾病构成显示,耳鼻喉疾病(25.23%)是因病缺课的主要原因,传染性疾病占17.12%,传染性疾病顺位前三位是水痘、手足口病、腮腺炎,构成比依次为6.25%、5.31%、2...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了解2017—2021学年扬州市中小学生因病缺课的流行特征,为制定有效的预防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分析2017—2021学年扬州市中小学生因病缺课数据,运用χ2检验比较不同学年、性别、地区中小学生因病缺课率的差异。结果 2017—2021学年扬州市中小学生因病缺课率为0.208%,不同学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324 463.489,P<0.001)。每学年中小学生因病缺课出现2个高峰,主要集中在3月和12月。男生缺课率与女生缺课率比较,两组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5 573.002,P<0.001),且男生高于女生。2017—2021学年不同地区因病缺课率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695.229、1 090.112、5 777.914、3 749.839、5 178.429,P值均<0.001)。结论 2017—2021学年扬州市中小学生因病缺课率总体呈上升趋势。中小学生在秋冬和冬春交替的季节更易生病,应多关注天气变化,提高警惕。男生是因病缺课的重点关注人群。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分析因病缺课监测系统呕吐腹泻症状缺课数据,了解呕吐腹泻症状在上海市闵行区中小学因病缺课中的流行特征,为做好校内聚集性呕吐腹泻疫情防控提供依据。方法 利用新版《上海因病缺课缺勤直报系统》收集2018学年第二学期上海市闵行区中小学呕吐腹泻症状因病缺课监测数据,通过描述性分析了解呕吐腹泻症状缺课的流行特征和聚集性疫情苗子特点。结果 2018学年第二学期在闵行区的161所学校共监测85 d,因呕吐腹泻症状缺课3 599人天数,缺课率为0.27‰。3月份呕吐腹泻症状缺课率最高,为0.35‰,与其他月份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 181.840,P=0.000);不同学段学生呕吐腹泻症状缺课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13.468,P=0.000),表现为小学最高(0.34‰)。小学中一年级缺课率最高(0.44‰),不同年级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5.827,P=0.000)。聚集性苗子事件时间分布与缺课率分布一致,但地区分布不同,苗子事件中48.75%的病例是3 d后复课。结论 呕吐腹泻症状是中小学生常见缺课原因,缺课率较高,无法识别聚集性疫情的首例病例,校园聚集性疫情的防控重点在于及时报告和呕吐物的规范处置。  相似文献   

13.
了解铜陵市学校学生因病缺课症状监测与预警系统监测结果,为完善症状监测系统在学校传染病防控中的应用提供借鉴.方法 采用浏览器/服务器技术建立系统,选取铜陵市辖区20所试点学校于2013年12月至2015年1月运行该系统.对监测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运用求和自回归移动平均模型进行建模预测.结果 20所试点学校均进行了网络直报,共报告因病缺课3 273人次,男生总因病缺课率(59.9/10万)高于女生(55.2/10万)(x2=5.6,P=0.018),幼儿园、小学和中学总因病缺课率分别为322.6/10万、55.2/10万和15.8/10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 939.7,P<0.01),且存在逐渐递减的趋势(x趋势=4 783.0,P<0.01).缺课疾病主要为感冒(63.4%)、流行性腮腺炎(4.4%)、胃肠道疾病(4.3%)和肺炎/气管炎(4.1%).上半年缺课高峰为3月和5月,下半年为12月.ARIMA(1,0,0)(0,1,1)7模型能较好地对学生因病缺课进行预测.结论 建立的学校症状监测与预警系统运行良好.应利用症状监测数据的分析和预测指导学校传染病防控工作.  相似文献   

14.
分析2011-2015学年金山区中小学生因病缺课的流行特征和原因,为降低学生因病缺课率,制定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2011-2015学年金山区中小学生因病缺课系统监测数据,描述中小学生因病缺课流行特征,并比较不同性别、不同学段学生因病缺课情况.结果 2011-2015学年金山区中小学生总因病缺课率为0.28%,缺课的首位原因为发热,占全部缺课病例的42.95%;其次为呼吸系统症状/疾病(22.24%)、消化系统症状/疾病(10.60%)以及传染病(6.45%);缺课病例集中于11-12月及3-5月,各种病因所致缺课分布高峰的时间不同;各学年男生缺课率均高于女生(P值均<0.01);不同学段之间,小学缺课率最高,高中最低,各学年不同学段缺课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传染病和伤害所致的平均缺课天数最多(6.7,5.2d).结论 小学生及男生是缺课的重点关注人群.应根据中小学生缺课的主要病因及其时间分布特点提前采取措施,降低学生缺课率.  相似文献   

15.
敖艳红 《中国校医》2018,32(4):243-244
目的 了解广州市协和小学学生疾病发生情况。方法 对本校2013—2016学年全体在校学生实行因病缺课监测分析。结果 4学年来,学生因病缺课率从2013学年的0.26%下降到2016学年的0.15%,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人均因病缺课天数从1.24 d上升到1.38 d,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导致学生因病缺课的疾病排在首位的是上呼吸道感染,胃肠道疾病排第2。结论 加强对学生和家长预防疾病的健康教育及食品安全教育。  相似文献   

16.
学生因病缺课监测是获得学生健康状况信息的主要途径[1].为准确掌握学生疾病发生情况,逐步建立学生疾病监测和预警系统,预防和控制传染病疫情等公共卫生事件在学校的发生和流行,南通市开展了学生因病缺课监测网络直报工作,现将2012-2015学年537所中小学因病缺课监测网络直报监测资料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大连市小学生因病缺课情况,为提出有效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选取11所小学为因病缺课监测点,开展信息收集及数据网络直报工作,监测对象为全体在校学生,共11 995名。结果 2012-2013学年的因病缺课率为0.148%,人均缺课天数为0.244天。缺课原因主要是感冒、意外伤害、水痘和胃肠道疾病,构成比分别占48.63%、9.86%、5.99%和5.27%。女生因病缺课率高于男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64,P〈0.05)。意外伤害,女生高于男生(χ2=8.215,P〈0.01);肺炎,男生高于女生(χ2=8.587,P〈0.01);感冒、水痘及胃肠道疾病,没有性别差异。缺课高峰在冬春季节。结论感冒和水痘等呼吸道传染病、意外伤害以及胃肠道疾病是重点病种;冬春季是防控学生生病的重点时期。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掌握学生因病缺课分布特点,发挥因病缺课监测系统预警作用,探讨健康干预策略措施,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方法根据江苏省学生因病缺课监测系统网报数据,分析统计学生因病缺课发生比例、因病缺课率及缺课时间、症状、病因等分布情况。结果 2013—2014学年,张家港市中小学生因病缺课发生比例20.71%,因病缺课率0.13%,小学生高于中学生,因病缺课原因前5位为一般感冒、其他、胃肠道疾病、水痘、意外伤害,症状前5位为发热、咳嗽、其他、头痛、腹痛。结论建立完善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警平台,加强学生防病知识宣传和伤害干预,扩大疫苗预防接种,降低学生因病缺课发生率。  相似文献   

19.
熊琰  郑霞 《职业与健康》2015,31(7):950-952
目的通过了解南京市秦淮区中小学生因病缺课规律,为采取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按照江苏疾控学生健康监测平台要求,选取辖区69所中小学开展因病缺课监测网络直报。结果 2013—2014学年男生因病缺课率显著高于女生(χ2=57.471,P<0.01),部分病因的缺课率亦存在性别差异;不同学校类型的因病缺课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 679.653,P<0.01);学生因病缺课高峰分别出现在12、3和5月。结论加强学生因病缺课监测,针对病因采取综合预防控制措施,是保障学生健康安全的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20.
镇江市京口区2006-2007学年学生因病缺课情况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目的掌握镇江市京口区中小学生因病缺课状况,以便提出防制措施。方法对2006—2007学年京口区18所中小学校23938名学生因病缺课监测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除节假日外,学生因病缺课全年均有发生,学生缺课最多的前4位原因是上呼吸道感染、传染病、消化道疾病和伤害。2006—2007学年京口区学生因病缺课发生比例为17.32%,因病缺课率为1.74‰。结论预防和控制传染病和上呼吸道感染是降低因病缺课的重要措施,另外还需强化安全教育避免伤害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