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冰蔚 《中国学校卫生》2011,32(11):1323-1325
目的了解有自杀意念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个性、自卑感及其影响因素,为提出相应的预防对策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艾森克个性问卷(EPQ)、自卑感量表(FIS)、自杀态度问卷(QSA),对分层整群抽取的河南科技学院765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筛选自杀意念学生,并采用回归分析方法研究自杀意念与各种心理特征的关系。结果大学生自杀意念报告率为15.9%,性别、本专科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有自杀意念者SCL-90总分及10个因子得分均高于无自杀意念者;有自杀意念的内外向(E)和掩饰性(L)得分较低,神经质(N)和精神质(P)得分较高;自杀意念者的自卑总分、自我价值、社交自信、体能自信分数高于无自杀意念组;有自杀意念者在对自杀行为性质的认识及对安乐死态度方面得分低于无自杀意念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自杀意念与心理健康、自卑感、N分、P分正相关,与E分、L分负相关。结论有自杀意念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较差,人格缺陷明显,自卑感强,对自杀持较宽容态度。应关注睡眠差,有精神质、神经质特征,以及对自杀行为持认可态度的人。  相似文献   

2.
目的 了解宜兴市中学生自杀意念现状并探讨其影响因素,为早期针对性地干预青少年自杀意念提供科学指导。方法 2019年3—5月,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法对江苏宜兴3所初中和4所高中的12 799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使用潜在剖面分析对中学生自杀意念进行分类,并采用χ2检验比较自杀意念潜在类别在不同特征中学生组间差异,采用多元Logistic回归进行影响因素分析,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并验证。结果 中学生自杀意念程度分为无或轻、中、重3类,其中中度自杀意念3 034名(23.7%)、重度753名(5.9%)。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性别为女生、学习成绩中等偏下、吸烟、饮酒、受同学欢迎程度(较不受欢迎和不受欢迎)、家庭成员关系(一般/偶有矛盾/矛盾很大)、对周围人信任程度(比较信任/不太信任/根本不信任)、恋爱过或正在恋爱、身体欺凌、关系欺凌、言语欺凌和性欺凌的中学生重度自杀意念发生风险更高(OR值分别为3.27;2.18;1.63;1.72;2.66,6.05;3.00,3.29,6.38;1.71,6.04,12.48;2.50;1.59;2.16;1.45;1...  相似文献   

3.
了解贵州省中学生自杀意念的流行现况及影响因素,为中学生心理行为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多阶段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贵州省14所中学4 903名学生,采用“中国青少年健康相关行为问卷”进行调查,用x2检验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统计分析数据.结果 贵州省中学生过去12个月里自杀意念报告率为14.3%,其中男生为13.2%,女生为15.4%,女生高于男生(x2=5.20,P<0.05);初中生为13.7%,高中生为15.0%,汉族学生为14.5%,少数民族学生为14.1%,学段及民族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女生(OR=1.49),母亲文化程度大专以上(OR=2.26),过去30 d遭受心理暴力(OR=1.30),过去12个月里参与打架(OR=1.33)、经常感到孤独(OR=1.86)、经常失眠(OR=1.38)、故意自伤(OR=3.58)、因伤心绝望停止平常活动(OR=1.87)、离家出走意念(OR=3.31)、网络成瘾(OR=1.37)、经常步行违规(OR=2.42)与自杀意念呈正相关(P值均<0.05);经常因学习压力感到心情不愉快(OR=0.73)与自杀意念呈负性相关(P<0.05).结论 中学生自杀意念与校园暴力、不良内隐性心理体验及行为方式密切相关.社会各界应广泛重视,有针对性地制定措施进行防护.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上海市高中生对自杀态度的取向以及其自杀意念的水平,为提高青少年心理健康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父母教养方式评价量表及Beck抑郁问卷,对上海市1 695名高中生进行调查,由学生自评后统一回收问卷并进行评分。结果 41.18%的学生轻度抑郁,19.17%的学生中度抑郁,13.75%的学生重度抑郁,不同性别和地区的抑郁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自杀意念影响因素中,青少年生活事件总应激量、母亲的惩罚严厉、父亲的过度保护均为危险因素,OR值分别为1.10,1.08,1.12;而家庭的情感温暖,学习成绩好是保护因素,OR值分别为0.94和1.38。结论应采用综合性措施从个人、学校和家庭三方面共同努力,提高青少年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5.
探讨高校家庭经济困难新生自杀意念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随机抽取广州市2所高校新生10 924名,采用自杀意念问卷、大学生人格问卷(UPI)、抑郁自评量表(SDS)、简明应对方式问卷和社会支持量表进行测试,并对其中3 057名家庭经济困难新生进行分析.结果 家庭经济困难新生自杀意念发生率为7.75%,非经济困难生为4.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家庭经济困难新生自杀意念绝望、乐观和睡眠3个因子及总分均高于非经济困难学生(P值均<0.01),UPI,SDS,社会支持和消极应对方式得分高于非经济困难生(P值均<0.01);女生的绝望、睡眠以及自杀意念总分高于男生(P值均<0.05);UPI,SDS以及消极应对、主观支持、客观支持和对支持的利用度对自杀意念回归效应显著(P值均<0.05).结论 家庭经济困难新生自杀意念高于非经济困难生.应从影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自杀意念的因素人手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6.
朱琦  夏庆华  喻彦  周鹏  余力  姜玉 《中国学校卫生》2017,38(11):1637-1640
了解长宁区初中生自杀意念流行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为制定有效降低青少年自杀率的干预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分层整取随机抽取长宁区初中生1 011名,应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进行匿名封闭式调查.结果 1 011名被调查者中,25.02%曾有过自杀意念,3.17%曾经很想自杀,1.78%曾经想过实施自杀.女生和男生的自杀意念发生率分别为27.02%和23.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4.209,P<0.01).不同年级、不同成绩水平初中生间自杀意念报告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24.468,26.640,P值均<0.05),年级越高、成绩越差,越容易产生自杀意念.22项生活事件与自杀意念有关(P值均<0.05),其中影响较显著的为厌学情绪和家庭施加学习压力(x2值分别为127.542,116.451,P值均<0.01).厌学和受到家庭学习压力的学生中44.34%,34.76%曾有自杀意念.42项父母教养方式与自杀意念有关(P值均<0.05).性别、年龄、不喜欢上学、家庭施加学习压力、父母过分干涉、严厉惩罚是学生产生自杀意念的危险因素(OR值分别为2.143,1.310,2.406,1.302,1.501,1.653).结论 初中生产生自杀意念与多种影响因素有关,应结合青少年不同的性别、心理、家庭情况等特征制定契合的干预方法,以降低自杀意念的形成.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儿童期受虐待经历与大学生自杀意念之间的关联,为保障大学生的身心健康提供依据。方法2018年5—7月,运用多阶段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选取山西省6所大学的大学生(儿童期虐待有效调查人数3 854名,自杀意念有效调查3 882名),进行儿童期虐待问卷中文版和自杀意念自评量表调查。结果儿童期至少有过1种虐待经历的占42.4%,近1周内有过自杀意念的占3.9%。经χ2检验,儿童期遭受过躯体虐待、情感虐待、性虐待、躯体忽视、情感忽视大学生自杀意念检出率均高于未遭受相应虐待大学生(χ2值分别为13.78,12.97,17.10,56.56,66.58,P值均<0.01);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儿童期各型受虐待经历均和大学生自杀意念存在正相关(r值分别为0.06,0.06,0.07,0.12,0.13,P值均<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发现,在控制其他影响因素后,儿童期遭受躯体忽视以及情感忽视与大学生自杀意念发生呈正相关(OR值分别为2.18,2.07,P值均<0.05)。结论儿童期遭受躯体忽视和情感忽...  相似文献   

8.
  目的  了解武汉市大学新生的自杀意念现状及影响因素, 探讨日常压力、积极心理健康对其自杀意念的影响, 从积极心理的视角为提高大学新生心理健康水平、减少大学新生的自杀率提出对策。  方法  于2020年12月采用方便抽样方法, 抽取武汉市3所大学共2 592名大学新生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一般人口学信息、自杀意念、积极心理健康、日常压力源等。采用t检验、Logistic回归分析等方法探究大学新生的自杀意念现状及其影响因素。  结果  大学新生过去1年自杀意念报告率为27.5%。与无自杀意念大学新生相比, 有自杀意念的大学新生日常压力总分及不同领域日常压力得分均较高(t=-13.00~-4.68), 积极心理健康得分较低(t=17.14),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 < 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 女生(OR=1.72, 95% CI=1.44~2.05)、母亲受教育程度为高中以上(OR=1.27, 95% CI=1.05~1.53)、日常压力总分(OR=1.11, 95% CI=1.09~1.13)与自杀意念的发生呈正相关(P值均 < 0.01)。积极心理健康(OR=0.88, 95% CI=0.87~0.90)与自杀意念的发生呈负相关(P < 0.01), 积极心理健康对日常压力与自杀意念的关系具有一定调节作用。  结论  大学新生自杀意念的形成与日常压力、积极心理健康有密切关系, 需要关注大学新生日常压力事件, 提高其积极心理健康水平, 降低大学新生自杀意念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陈斌  刘轩 《中国学校卫生》2013,34(5):614-616
探讨影响大学生自杀意念的家庭、个人及情境因素之间的关系,为构建大学生自杀意念的判别模型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对江苏、安徽10所高校842名大学生的自杀意念及其影响因素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构建的大学生自杀意念影响因素关系模型的各项拟合指标良好,个人因素在家庭因素和自杀意念之间起完全中介的作用,中介效应值为0.969;情境因素在个人因素和自杀意念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值为0.274.构建的大学生自杀意念的反向传播人工神经网络模型质量良好,对自杀意念组的判别准确率为85.71%,对无自杀意念组的判断准确率为86.52%.结论 大学生自杀意念与个人因素、家庭因素和情境因素之间存在密切联系.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初中生欺凌受害、心理素质和自杀意念之间的关系,为校园欺凌防治和青少年自杀预防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Olweus儿童欺负问卷、中学生心理素质问卷和自杀意念问卷,对整群抽取的毕节试验区5所初级中学的3635名七至九年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毕节试验区初中生欺凌受害的检出率为28.34%,言语欺凌、关系欺凌、身...  相似文献   

11.
巢传宣 《中国学校卫生》2014,35(12):1873-1875
了解江西省某高校自杀事件对大学生心理健康、自杀意念的影响,为高校心理危机干预工作提供理论参考.方法 在某高校发生1例自杀事件后,以自杀事件为中心,按“自杀事件所在班级—自杀事件所在系院—自杀事件所在高校”的扩展顺序,以班级为单位,随机整群抽样选取21个班级903名学生,对其进行心理健康和自杀意念状况调查.结果 自杀事件发生后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有所下降(P值均<0.01),同时自杀意念检出率干预前后有所增加(21.15%,10.74%x2=36.51,P<0.01).自杀事件所在班级、所在系院其他班级与所在学校其他系院班级的SCL-90各因子、总分及自杀意念检出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其中自杀事件所在班级的SCL-90各因子、总分及自杀意念检出率最高,自杀事件所在系院其他班级次之,自杀事件所在学校其他系院班级最低(P值均<0.05).结论 高校自杀事件具有“传染性”,高校在自杀事件发生后应及时采取适当措施予以防范.  相似文献   

12.
自杀意念(suicidal ideation)是个体偶然体验的自杀行为动机,打算自杀但尚未采取行动,具有较强的隐蔽性、偶发性和个体差异性;虽不一定引发自杀行为,但却是自杀行为最为敏感的预测因素[1].自杀意念是生物因素、心理因素和社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其中家庭因素与生活满意度是研究与实务领域常用的2类自杀意念预测指标[2-9].家庭满意度(family satisfaction)是个体在与家庭成员充分互动的基础上,在态度取向、评价方式影响下产生的对于家庭环境、养育方式等方面稳定的、具有个体特异性的综合态度[10].家庭满意度作为一种特殊生活满意度,同时也反映了家庭因素对个体的影响,理论上可兼顾上述两类指标.本研究以家庭满意度为切入点,通过考察其与自杀意念的关系,探索其作为自杀意念重要相关因素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究受虐待经历对初中生自杀意念和自杀未遂的影响, 为初中生的自杀预防提供依据。  方法  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方式, 从2020年6—9月对重庆市的调研数据中抽取25个区、县的初中生数据, 纳入分析10 289人。使用儿童期虐待问卷、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等进行调查, 并收集人口学信息、自杀意念和自杀行为。  结果  初中生自杀意念的报告率为20.93%, 自杀未遂的报告率为10.83%。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 控制人口学变量及心理健康水平后, 情感虐待(OR=2.07)和情感忽视(OR=2.03)的发生与自杀意念的相关高于其他3种类型的儿童期虐待(OR躯体忽视=1.19, OR躯体虐待=1.60, OR性虐待=1.37, P值均 < 0.05);性虐待(OR=2.29)和躯体忽视(OR=1.87)的发生与初中生自杀未遂的相关高于其他3种类型的虐待(OR情感虐待=1.63, OR情感忽视=1.59, OR躯体虐待=1.50, P值均 < 0.01)。  结论  5种类型的虐待对初中生的自杀意念和自杀未遂均有重要影响, 且情感忽视和情感虐待对自杀意念的影响更大, 性虐待和躯体忽视对自杀未遂的影响更大。  相似文献   

14.
了解大学生2年在校期间自杀意念与自杀尝试流行现状及影响因素,为制定更有针对性的自杀预防体系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方法,抽取广州某医科院校学生2 291名,采用自编自杀态度调查、个体自杀风险调查、个体健康状态调查与青少年生存理由量表(Reasons of Living Inventory for Adolescents,RFL-A)、五因素正念度量表(Five Facet Mindfulness Questionnaire,FFMQ)以及自杀行为问卷—修订版(Suicidal Behaviors Questionnaire-Revised,SBQ-R)进行追踪研究,2次施测时间分别是2014年9月和2016年9月.结果 大学生在校2年间自杀意念流行率为6.33%,自杀尝试流行率为2.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在校2年间患有精神疾病(OR=10.31,95%CI=3.26~ 32.61)、对自杀持接受态度(OR=1.66,95%CI=1.21~2.27)、入校时自杀风险高(OR=1.41,95%CI=1.29~1.54)的大学生更容易产生自杀意念,而在校2年间患有重大躯体疾病(OR=0.23,95%CI=1.38~ 13.95)、在校2年间患有精神疾病(OR=8.68,95% CI=2.10~35.94)、对自杀持接受态度(OR=1.19,95%CI=1.17~3.13)、入校时自杀风险高(OR=1.34,95%CI=1.17~1.53)的大学生更容易产生自杀尝试.结论 既往自杀风险高、对自杀持接受态度以及精神、身体状态较差的大学生是自杀意念与自杀尝试的高危人群.应采取针对性的自杀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5.
张金健  陈红 《中国学校卫生》2021,42(10):1524-1526
  目的  探究大学生自杀意念的动态发展变化,为自杀意念的早期预防和干预提供依据。  方法  整群抽取江苏某高校5 372名大学生为研究对象,使用《中国大学生心理健康筛查量表》中的自杀意图指标进行4年(2016—2019年)追踪调查。  结果  第1至第4次(T1~T4)调查大学生自杀意念的检出率分别为4.36%,8.99%,7.32%和5.90%,呈现“先升后降”的趋势,T2阶段是拐点,且变化的趋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T1阶段女生自杀意念的检出率高于男生(χ2=10.55,P<0.01)。T1~T2阶段,男生自杀意念检出率的上升速度高于女生,T4阶段男生的检出率超过女生。大城市学生T1~T4阶段自杀意念检出率均高于中小城市、城镇和农村学生,T4阶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2.11,P<0.01)。列联表分析发现,前后两个阶段同时有自杀意念的比例在18.63%~35.04%(P值均 < 0.01);前一个阶段没有自杀意念,后一个阶段有自杀意念的比例在4.48%~7.80%(P值均 < 0.01)。T1~T4阶段都有自杀意念的11人,占总人数的0.20%,占有自杀意念人数的4.70%。  结论  高校要对自杀意念的重要时段、重点群体做好预防和干预工作,通过多种途径掌握学生的动态信息。  相似文献   

16.
自杀意念大学生心理健康与人格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南昌市有自杀意念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和人格特征,为危机干预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卡特尔16种个性特征量表(16PF),对南昌市1010名在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和人格特征进行调查。结果有自杀意念大学生在SCL-90各因子上的得分均高于无自杀意念组(P值均0.05)。在16PF量表中的稳定性、兴奋性、敢为性、自律性、内向与外向型、心理健康因素、专业、有成就人格因素等因子上,有自杀意念组得分低于无自杀意念组(P值均0.05);在怀疑性、忧虑性、独立性、紧张性、适应与焦虑性等因子上,有自杀意念组得分高于无自杀意念组(P值均0.05)。强迫症状、偏执、抑郁、焦虑、怀疑性、忧虑性、紧张性是自杀意念的危险因素,稳定性、自律性、敢为性是自杀意念的保护因素。结论较低的心理健康水平和不良的人格特征是大学生自杀意念产生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7.
了解性别比例失衡班级大学生自杀意念的特点,为大学生的危机干预提供理论参考.方法 在江西省4所地方性本科院校的二年级学生中,采用目的性抽样法,整群随机选取符合研究要求的1 439名大学生进行调查,比较性别比例失衡班级与性别比例平衡班级大学生的自杀意念发生情况.结果 男多女少班级、女多男少班级大学生的自杀意念得分及检出率均高于性别平衡班级大学生(P值均<0.01),而男多女少班级与女多男少班级大学生的自杀意念得分及检出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男多女少班级中男生的自杀意念得分及检出率均高于性别平衡班级(P值均<0.01),而性别平衡班级中男生的自杀意念得分及检出率均高于女多男少班级(P值均<0.01);男多女少班级、女多男少班级中女生的自杀意念得分及检出率均高于性别平衡班级(P值均<0.05),而男多女少班级与女多男少班级中女生的自杀意念得分及检出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男多女少班级、性别平衡班级中,男女生自杀意念得分及检出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在女多男少班级中,女生的自杀意念得分及检出率均高于男生(P值均<0.01).结论 性别比例失衡班级大学生的自杀意念严重于性别比例平衡班级的大学生,而且性别比例失衡的班级环境对男女生的自杀意念有着不一样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了解天津市在校大学生自杀和心理控制源现况并探讨两者之间的关系,为预防大学生自杀提供依据.方法 分层随机整群抽取天津市l 162名大学生进行横断面调查,采用自杀行为问卷-修订版(SBQ-R)调查大学生自杀意念、自杀计划和自杀尝试的流行状况,采用Levenson's多维度心理控制源量表(IPC量表)评估大学生心理控制源的分布状况.结果 大学生自杀意念、自杀计划和自杀尝试的发生率分别为29.5%,6.4%和2.1%;多维度心理控制源3个维度的得分由高到低依次为内控性、机遇、有势力的他人(P<0.01).Logistic多因素回归结果显示,在控制心理健康状况及学习成绩的基础上,心理控制源是自杀意念和自杀计划的独立影响因素,内控性得分高是自杀意念和自杀计划的保护因素,而机遇、有势力他人得分高是自杀意念的危险因素,有势力他人得分高是自杀计划的危险因素;心理健康状况差是自杀尝试的唯一重要危险因素(P值均<0.05).结论 大学生自杀意念、自杀计划和自杀尝试的发生率较高.预防大学生自杀要着重考虑加强心理健康水平、增强内控性心理控制源,尤其对于学习成绩较差的大学生.  相似文献   

19.
了解大学生学习投入水平与心理健康、自杀意念的关系,以期为大学生心理健康及危机干预提供新的视角.方法 采用方便抽样法,在江西省5所地方性本科院校二年级学生中随机选择4 933名被试,对学习投入、心理健康、自杀意念状况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大学生学习投入得分为(66.62±13.87)分,总体处于中等偏低水平;大学生的学习投入总分及其各因子分与SCL-90总均分及各因子分、自杀意念得分的相关系数在-0.22-0.48(P值均<0.01);学习投入水平超高组学生SCL-90总均分及各因子分、自杀意念得分均高于学习投入较高组(P值均<0.01).学习投入超高组、较高组、一般组、较低组、超低组自杀意念检出率分别为6.5%,2.61%,6.81%,]3.69%,17.8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17.72,P<0.01).结论 大学生学习投入水平越高,心理健康状况越好,自杀意念越少产生,但学习投入过分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和自杀意念问题也值得关注和重视.  相似文献   

20.
掌握维吾尔族贫困大学生自杀意念与心理弹性的关系,为少数民族特殊群体青少年健康成长提供理论支持.方法 随机选取乌鲁木齐2所高校1 154名维吾尔族贫困学生,同时选取同年级、性别、生源地1 098名非贫困学生进行问卷调查,采用心理健康状况自评量表及成人心理弹性量表进行调查.结果 新疆维吾尔族贫困大学生自杀意念检出率为15.42%(178/1 154),非贫困大学生自杀意念检出率为10.56%(116/1 09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0.02,P<0.01);贫困男生和女生自杀意念检出率均高于非贫困学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3.94,6.03,P值均<0.05);维吾尔族贫困学生心理弹性总分为(5.11±0.95)分,非贫困学生得分为(5.03±0.9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2,P<0.05).无论是否贫困大学生,心理弹性各维度及总分与自杀意念均呈负相关(P值均<0.05).结论 新疆维吾尔族贫困大学生自杀意念较高,心理弹性较好,且两者之间存在密切联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