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吕芳 《中国学校卫生》2020,41(6):945-947
在个体的成长过程中,攻击行为的产生往往伴随诸多消极后效的出现[1],对个体的身心健康、人格发展等具有重要影响[2].在攻击行为产生机制的实证研究中,一般攻击模型是目前被广泛运用的解释框架,认为主观认知、人格特质等个体因素对攻击行为的产生具有重要作用[3].心理特权指一种感到有权利获得优待、被豁免社会责任的主观信念或知觉,能够诱发个体的攻击行为[4].心理特权水平较高的个体容易与他人发生人际冲突[5-6],更可能做出言语攻击[7],伴随更多的攻击行为[8]、敌对[9].而自我威胁理论认为,自恋者更容易表现出敌意和攻击行为[10-11],自恋与攻击行为之间有着持续稳定的正向关系[12-14].马基雅维里主义指个体在认知、情绪与情感和行为方面具有阴暗面,马基雅维利主义者在心理与行为上多表现为擅长操纵、对他人持不信任态度、冷酷无情、道德感薄弱等[15].一般攻击模型理论为马基雅维里主义与攻击行为的关系提供了线索,马基雅维里主义水平较高的个体容易表现出更多的攻击行为[16].  相似文献   

2.
关系攻击行为是故意操纵和破坏他人的同伴关系从而伤害他人的行为[1].与身体攻击造成的后果一样,关系攻击导致的心理和社会适应困难也是广泛且稳定的[2].目前,随着社会对校园暴力和攻击行为的关注,越来越多的人提出学校发生的关系攻击行为也不容忽视.本研究旨在调查大学生关系攻击行为状况,为进一步开展相关研究提供依据,并为营造积极、安全、尊重的学校文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关系攻击是意图通过操纵、威胁或者损害关系来伤害他人的行为,主要包括散布谣言、社会排斥、忽略漠视等[1].关系攻击与身体攻击一样能够对被攻击者产生伤害,并与个体的情感问题(孤独、抑郁)、行为问题以及边缘人格障碍等社会心理适应问题相联系[2].本文意在从关系攻击影响因素的角度,对近年来儿童关系攻击的研究进行总结和归纳.  相似文献   

4.
许多研究表明,儿童虐待和忽视可导致近期或远期不同程度的行为、认知、情感、身体机能和生长发育障碍,造成身体智力和精神损害,甚至直接导致死亡[1-3].儿童品行问题是指儿童反复出现违反与其年龄相应的社会道德准则或纪律,侵犯他人或公共利益的行为,包括反社会性、攻击性或对抗性行为[4].青少年的品行问题与一系列不利于健康和社会成就的内容联系在一起,如学业失败、被捕、吸毒、性病、怀孕、伤害和死亡[5].行为倾向又称行为意向,是个体在特定情景中对特定态度对象做出某种反应的倾向[5].尽早发现青少年品行问题行为倾向,有益于品行问题行为的预防和矫治.本研究以丹东市初中生为研究对象,探讨父母的心理虐待与忽视对初中生品行问题行为倾向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攻击行为是针对他人的敌视、伤害或破坏性行为,可以是身体、言语攻击,也可以是对别人权利的侵犯,在儿童青少年中大多体现为校园暴力[1].教育部统计显示,2016年5-8月共有68起校园暴力发生,75%的校园暴力发生在中小学生之间[2].有研究表明,犯罪的青少年中,48%在9岁时具有攻击性行为,70%在13岁时曾表现出攻击性行为[3].由此可见,儿童青少年时期的攻击性行为与随后的行为问题或犯罪行为有着紧密的联系.尽早识别儿童成长时期的攻击性行为并进行矫正,对于个体健康促进,社会稳定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对攻击行为开展干预的实践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6.
幼儿攻击行为,指的是当需求得不到满足,或者自己的权利受到损害时,幼儿出现的身体上的进攻,言语上的攻击等侵犯性行为.主要表现为:打,踢,咬,大声叫嚷,叫喊名字,骂人,暴力,抢走别人的东西等. 幼儿攻击行为不仅对个体的身心健康不利,而且阻碍其社会性的发展.幼儿早期攻击行为是一种消极的问题行为.幼儿早期对于攻击行为的认知会对青年期、成年期造成巨大影响,甚至是日后侵犯、欺负、伤害他人的雏形.所以,我们要正视并重视幼儿早期的攻击行为,及时采取科学正确的方法来有效应对.  相似文献   

7.
高正亮  胡光娇 《中国学校卫生》2013,34(12):1515-1516
攻击行为是一种常见的消极行为,具有伤害意图、伤害行为、伤害后果等基本特征[1].有研究发现,在正常人群中,攻击行为的发生与自尊、人格存在着联系[2].近年来,大学生暴力攻击事件时有发生,严重影响了高校校园的宁静和大学生的形象.有调查显示,27.7%的大学生表现出中度以上的攻击行为倾向[3].心理压力感主要是指个体面对日常生活中的各种生活事件、突然的创伤性体验、慢性紧张(工作压力、家庭关系紧张)等压力源时所产生的心理紧张状态[4].对于大学生心理压力来源,国外的研究认为主要包括学业因素、社交因素、生活与经济因素、择业因素等方面[5].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给大学生创造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但生活节奏的加快和社会竞争的加剧也给大学生造成了很大的心理压力.  相似文献   

8.
儿童青少年的攻击行为一直为社会所关注,研究历史悠久,成果较多。综合查阅国内外已有研究,发现目前攻击行为的概念尚不统一,攻击行为的影响因素主要有生物、环境与人格认知。本文从个体、家庭、学校和社会4个方面提出干预建议,为儿童良好行为的塑造提供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9.
不良家庭因素是导致儿童进食障碍的主要原因[1].以往研究多关注母女关系对个体进食障碍的作用[2].实际上,父亲以及父女关系也会对少女的进食行为产生影响,良好的父女关系有助于个体形成健康的饮食态度,对预防其不良饮食行为具有重要意义[3].但是,由于社会环境、文化及个体自身等不同因素的影响,父亲很少参与子女日常生活教育,直接影响着少女的进食行为.  相似文献   

10.
考察大学生攻击情绪与认知在无聊倾向与攻击行为间的中介作用,为大学生攻击行为的干预提供实证依据.方法 方便抽取河北省4所高校大学生共935名,采用大学生无聊倾向问卷、攻击性问卷进行调查.结果 大学生主要攻击行为为言语攻击.男生的愤怒情绪和身体攻击水平高于女生(t值分别为2.912,3.862,P值均<0.05);大一学生的身体攻击水平高于大四学生(t=2.558,P=0.026).无聊倾向与攻击性各维度呈正相关;无聊倾向不仅能直接影响大学生的攻击行为,还可通过攻击情绪与认知对攻击行为有间接影响,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分别为0.20,0.21,中介模型拟合指数x2/df=3.52,RMSEA=0.07,CFI=0.90,TLI=0.91,AIC=31 521.36,BIC=31 864.48.结论 大学生无聊倾向与攻击行为、攻击情绪与认知各维度存在统计学关联,且攻击情绪与认知在无聊倾向预测攻击行为中起间接作用.  相似文献   

11.
评价恐惧包括正向评价恐惧和负向评价恐惧.Weeks等[1]研究表明,正向评价恐惧与社交焦虑存在显著负相关.社交焦虑的大学生更害怕他人的负向评价,社交焦虑与负向评价恐惧存在明显的负相关[2]. 人格是促使个体行为一致性的持久的、内在的特征系统[3].人格特征作为一种综合性的心理品质,不但与个体的行为有直接关系,而且也会对个体的社会适应产生影响[4].根据心理应激理论,不同的人格特征会使人对同一应激原持完全不同的态度和认知评价,并采取不同的反应方式,从而产生不同的行为[5].已有研究表明,大学生人格特征对人际交往能力具有较好的预测作用[6].  相似文献   

12.
儿童品行问题是指具有反复和持久性的侵犯他人权利,违反相应年龄社会规范和要求的行为.品行问题儿童可表现出说谎、偷窃、不服从等违反身份的行为,也可表现出打架、破坏公务、虐待动物等攻击行为[1],若不重视、未经干预治疗,可发展为品行障碍,并可进一步发展为青少年违法犯罪[2].品行问题原因复杂,涉及生物、社会及家庭等诸多因素[3],而家庭环境是儿童行为社会化发展的基础,对儿童的心理行为发展产生重大影响[4].据统计,在欧美国家儿童品行问题发病率为4%~10%.但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竞争机制加剧,近年来儿童品行问题有不断增加的趋势[5].为探讨家庭环境与儿童品行问题的相关性,笔者采用现况调查法研究家庭环境各因素与儿童品行问题的关系,希望能为儿童品行问题的预防提供科学的指导建议,从而降低儿童品行问题发生率.  相似文献   

13.
攻击性行为是一种故意伤害他人,并给他人带来身体与心理伤害的行为活动[1]。攻击性行为(aggressive behavior)是儿童诸多问题行为中最为常见的一种。研究表明,攻击性行为儿童早期就已经出现,并在整个学前期迅速增多[2]。儿童的攻击性行为稳定性很高,对儿童身心健康和社会性发展都具有严重不  相似文献   

14.
攻击行为是指对他人的身体、心理造成一定伤害的行为。儿童攻击行为的发生、发展 ,受先天生物因素和后天社会文化环境的影响。本研究对我国学前儿童攻击行为的发展、特点和规律进行了探讨 ,并提出教育对策。1 对象和方法1.1 对象 对济南市 4所幼儿园 ( 2所为市区幼儿园 ,2所为城乡结合部幼儿园 )共2 76名儿童进行调查。大班儿童 10 0名(男 49例 ,女 5 1名 ) ,平均年龄为 6岁 9个月 ;中班儿童 97名 (男 5 4例 ,女 43名 ) ,平均年龄为 5岁 7个月 ;小班儿童 79名 (男45例 ,女 34名 ) ,平均年龄为 4岁 7个月。1.2 方法 1.2 .1 确定攻击行…  相似文献   

15.
自我意识是作为主体自我对自体及各个方面包括物质、社会、精神自我以及自己与周围事物关系的认知[1].研究发现,儿童自我意识与行为问题呈负相关,行为问题儿童自我意识水平在总体和各个因子均低于正常儿童[2].以往对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的调查显示,小学进城务工子女的行为问题检出率明显高于普通学校学生[3-6].本文拟调查进城务工子女的自我意识水平与行为问题之间的关系,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由于种种原因发生在医患关系中的攻击行为有上升趋势,而且有的攻击行为的程度甚是恶劣。本文选取心理学视角,以心理学中的攻击行为理论对医患关系中攻击行为进行系统分析,尤其是对医患关系中攻击行为产生的个体心理因素及群体心理因素进行了梳理,最终提出了应对医患关系中攻击行为的可行性措施。  相似文献   

17.
珠海市学龄前儿童攻击性行为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学龄前儿童攻击行为问题发生现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中的攻击性行为分量表和自制的攻击性行为影响因素调查表 ,对 84 1名学龄前儿童攻击性行为及其影响因素进行调查。结果 学龄前儿童攻击性行为总检出率 11 .9% ,男女学前儿童攻击行为检出率分别为 14 . 2 %和 9 .2 % ,不同性别间攻击行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 . 0 5 )。而不同年龄、班级之间学前儿童攻击行为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经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 ,学龄前儿童攻击性行为问题的主要影响因素是儿童健康状况、停止尿床时间、父母教育一致、母子感情、周末相处时间、看电视时间、喜欢看动画片、喜欢玩仿制枪玩具等。结论 学龄前儿童攻击行为问题的影响因素较多 ,主要与个体生物学因素、家庭教育环境有关 ,需采取综合性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18.
韩红  程南华 《中国学校卫生》2020,41(7):1116-1120
近年来,儿童问题行为的共发性研究是发展心理学和精神病理学关注的焦点.共发性(co-occurrence)作为发展心理学的概念,是指同一个体在同一时间点具有2种及以上的精神病理状况[1].在精神卫生领域,共发性用共病(comorbidity)代替[2-3].近几十年的研究表明,儿童共发性问题行为的发生率呈显著上升趋势[4-9].与单一问题行为相比,共发性问题行为对儿童身心健康、学业成就、日常生活和社会功能造成更消极的影响,增加物质滥用、违法犯罪甚至自杀等一系列不良发展结果的风险[10-16],并在不同的功能领域造成更高水平的心理社会损害,甚至给社会发展带来破坏性后果.本文将综述儿童问题行为同型共发和异型共发在发生率、年龄、性别等方面的特征,并在此基础上,基于P因素模型及网络分析的方法解释儿童问题行为共发性的原因,并讨论未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9.
自我控制是个体自我意识发展到一定程度所具有的功能,是个体自主调节行为使其与个人价值和社会期望相匹配的能力[1].个体早期的自我控制能有效预测个体良好的调节能力、较高的成绩、和谐的人际交流和积极的情绪反应[2-3].儿童社会交往能力对以后适应社会和正确处理社会问题有重要影响[4-5].父母对儿童的满意情绪与儿童的自我控制和社会交往能力呈显著相关[6].本研究拟考察学前儿童自我控制和社会交往能力的特点及其对家长满意度的影响,为进一步了解父母对儿童的态度提供实证研究的依据.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小学生关系攻击行为与心理社会适应的关系,为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班级戏剧问卷,同伴提名对549名小学生进行测查.[结果]①小学生关系攻击行为的性别、社交地位差异有显著性,女童的关系攻击水平高于男童,低接纳组的关系攻击行为显著高于一般接纳组和高接纳组;②关系攻击与受欺侮、退缩、被排斥显著正相关,与同伴接纳性显著负相关;③不同关系攻击水平小学生心理社会适应差异显著,高关系攻击型小学生受欺侮、退缩、被排斥得分显著高于一般型和低关系攻击型,同伴接纳性得分显著低于一般型和低关系攻击型.[结论]关系攻击行为对小学生心理社会适应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