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在均相溶液体系下,运用紫外光辐射引发合成了聚砜与丙烯酸的接枝共聚物。用化学滴定、漫反射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和热分析等技术对接枝聚合物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丙烯酸被接枝在聚砜链上;光照时间、单体浓度和光引发剂浓度对接枝率均有较大影响。膜表面接触角的研究表明,接枝共聚物膜的亲水性比改性前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2.
以聚丙烯酸丁酯(PBA)为核,苯乙烯(St)、丙烯腈(AN)的共聚物为壳,采用种子乳液聚合法制备了一系列丙烯酸丁酯-苯乙烯-丙烯腈(ASA)核壳接枝共聚物。考察了ASA的用量、ASA中核层质量分数和ASA壳层中AN的质量分数对聚氯乙烯(PVC)塑化和冲击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ASA用量的增加,PVC熔融时间缩短,最大扭矩和平衡扭矩增大;断面的扫描电镜图证实了PVC脆-韧转变过程;随着ASA核层质量分数的增加,熔融时间略有缩短,扭矩略有增加,PVC的冲击强度增加幅度不大;随着ASA壳层中丙烯腈的质量分  相似文献   

3.
无规-类接枝共聚物(SFG)由大分子单体-己内酯改性丙烯酸酯(FA)、亲油性单体苯乙烯和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GMA)共聚所得,SFG与聚苯乙烯在甲醇溶液中进行自组装,形成核壳结构纳米胶束,进一步对PGMA壳进行化学交联。最终得到具有核壳结构的纳米微球。动态激光光散射和透射电子显微镜表征结果显示SFG自组装形成了窄分布的纳米微球,微球粒径在100~200nm之间。  相似文献   

4.
众多结构新颖的聚合物中,接枝共聚物具有独特的高密度刷状结构,能够很好地包容具有不同功能的侧链结构,在表面活性剂、抗污表面、生物医学、纳米技术和超分子科学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接枝共聚物的结构相对复杂,合成较为困难,其中不对称双接枝共聚物的合成是最具挑战的课题之一。如何构建双接枝共聚物的通用合成平台,精确地向主链同一重复单元引入致密的双侧链Janus结构,是接枝共聚物制备的重要难题。本文综述了接枝共聚物,特别是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黄晓宇课题组在不对称双接枝共聚物合成方面取得的最新进展。  相似文献   

5.
接枝共聚物是多组分聚合物(或高分子合金)中最早获得大规模工业应用的一个大类。在HIPS(高抗冲聚苯乙烯)和ABS中,聚丁二烯接枝聚苯乙烯及接枝苯乙烯和丙烯腈共聚物分别起着关键作用,它们使橡胶-塑料相的良好结合成为可能,然而,经典的自由基聚合所得的接枝共聚物因其产物品种之局限性及结构的不确定性,研究难以深入,  相似文献   

6.
以无皂乳液聚合法合成了聚(醋酸乙烯酯/丙烯酸钠)(P(VAc/NaAA))共聚物乳液,考察了单体配比对聚合物性能的影响,并以功能性单体乙二醇单烯丙基醚(EG-MAG)对聚合物进行改性,研究了EGMAG的加入量对聚合物性能的影响情况.结果表明,以无皂乳液聚合法可以制得综合性能良好的P(VAc/NaAA)聚合物乳液,聚合体系中引入EGMAG共聚单体后,聚合物的稳定性提高.TEM照片显示以此方法制备的聚合物乳胶粒具有明显的核壳结构.  相似文献   

7.
利用超临界CO2作为甲基丙烯酸甲酯(MMA)的溶剂和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SBS)的溶胀剂,通过自由基聚合制备了MMA与SBS的接枝聚合物(SBS-g-MMA)。MMA的接枝率达26.3%。考察了单体浓度、引发剂用量、反应时间以及反应压力等因素对反应的影响。用FT-IR、GPC、DSC以及SEM等分析方法对样品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接枝后产物的相对分子质量明显增大,接枝后产物的玻璃化温度有所上升。  相似文献   

8.
以端基反应法合成苯乙烯封端的聚乙二醇(PEG)大分子单体,用凝胶色谱和核磁共振表征它们的相对分子量和末端官能度,发现得到的大分单体的末端有较高的官能度,使该大分子单体与苯乙烯进行接枝共聚,将得到的产物逐步滴加到各种比例的甲醇-水的混合溶剂中,实验发现,接枝共聚物浓度,共聚物中PEG的含量和混合溶剂的比例对纳米微球的形成与聚集形态有明显的影响,X-射线能谱研究表明,微球表面为亲水性PEO,核为疏水的聚苯乙烯,即形成的聚集物为核-壳复合结构的纳米微球。  相似文献   

9.
通过苯乙烯与聚二甲基硅氧烷大单体进行自由基本体聚合反应,合成了不同有机硅含量的聚二甲基硅氧烷接枝聚苯乙烯共聚物,通过红外、核磁、凝胶色谱、动态力学分析、热失重、透射电镜等一系列分析手段表征了该接枝共聚物。对接枝共聚物的力学性能进行测试,结果表明:共聚物的冲击强度和断裂延伸率随有机硅含量的增加而提高,热稳定性也较聚苯乙烯有一定程度的提高。  相似文献   

10.
以甲基丙烯酸氟烷基酯(Zonyl TM)、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正丁酯为原料,分别采用常规乳液聚合和核壳乳液聚合两种方法制备了两组三元共聚物乳液。系统研究了聚合条件对乳液稳定性和聚合反应动力学的影响,计算出聚合反应的表观活化能为68.4 kJ/mol,恒速期反应速率与乳化剂浓度和引发剂浓度的关系为Rp∝[I]0.66[E]0.8。通过共聚物膜对水接触角的测定,比较了两种聚合方法制备的样品涂膜的表面性能,发现所制备的样品均具有良好的疏水性能。氟单体含量相同时,核壳乳液聚合样品的疏水性明显优于常规乳液聚合样品。  相似文献   

11.
The goals of future development of endovascular aortic stent grafting were towards extension of the proximal seal,preservation of vital branches,ease of deployment,and low profile delivery systems.Fenestrated aortic stent graft is a viable option for treating aortic aneurysms with short necks,and more than 5000 grafts have been implanted worldwide.The first device available,the Zenith fenestrated graft (Cook Medical,USA),involved placing a proximal tube fenestrated component,then accessing each target vessels from the contralateral side with a sheath,and bridging the connection with a covered stent.A bifurcated distal component is then placed to complete the endovascular repair.  相似文献   

12.
本文报告了171例冠状动脉搭桥术。年龄41~77岁。其中三支血管病变占62.6%。一条静脉搭2~7支桥,人均搭桥4.0支。术后早期死亡率1.2%。文中着重介绍了大隐静脉序贯式主动脉-冠状动脉搭桥术的技术特点。  相似文献   

13.
带血管的腓骨移植是骨移植中常用的一种方法,既往手术切取时间长。作者采用的改进方法主要是考虑到腓动静脉深在,在解剖血管蒂之前先截下腓骨段,切开骨间膜,移植段腓骨得以游离,向前翻转易找及在腓骨后面的腓动静脉;直视下解剖血管蒂则其不易受伤,且手术视野清楚,能大大缩短手术切取时间。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网状皮片移植在大面积烧伤患者手术中的应用。方法118例大面积重烧伤患休克期后的第1次四肢切削痂手术,随机分为两组:A组(61例)应用网状皮片的移植;B组(57例)应用大张中厚皮与邮票皮片混植加用异体覆盖术。结果(1)手术时间:A组手术时间为(4.1±1.2)h,B组手术时间(6.2±1.9)h,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2)手术参加人员次数:A组每例参加手术人数为(5±1)人,B组每例参加手术人数为(9±1)人(P<0.01);(3)植皮成活率:A组为99.6%,B组为92.1%(P<0.05);皮下积血率:A组为0.2%,B组为6.3%(P<0.01);残创发生率:A组为1.2%,B组为8.4%(P<0.05);(4)两组术中及术后48 h内输液量和输血量比较:第1个24 h输液总量A组为(11.4±1.2)L,B组为(11.2±2.3)L(P>0.05);输血量A组为(2.4±1.0)L,B组为(2.4±1.1)L(P>0.05);第2个24 h输液总量A组为(8.9±1.4)L,B组为(9.2±1.5)L(P>0.05);输血量A组为(1.8±0.6)L,B组为(2.0±0.8)L(P>0.05);(5)远期观察疤痕增生差异无显著性。结论在烧伤早期手术中网状皮片能缩短手术时间,避免过长时间加重患者的痛苦,并能提高皮片成活率,减少皮下积血,节约手术人员的配备,明显提高效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在游离皮片移植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我科2011年1月-2013年12月期间收治的62例急慢性创面患者采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游离皮片移植的方法进行治疗,术后5d后去除负压敷料,观察皮片成活率、术后创面的愈合时间及总计手术次数。结果:在62例患者中,59例患者术后5d的皮片成活率为100%,3例患者皮片出现小部分坏死,面积均小于2cm×1.5cm,采用常规换药后创面愈合,术后创面愈合时间平均为10.5d,全部病例均需1次手术即可闭合创面。结论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是一种有效的移植皮片固定技术,其可有效缩短皮片成活时间,提高皮片成活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6.
何学迅  利莹  阳纯兵  朱文娟 《吉林医学》2014,(21):4618-4620
目的:比较MEEK植皮与网状植皮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采用MEEK植皮手术治疗的大面积深度烧伤患者18例为MEEK组,同期采用网状植皮手术的大面积烧伤患者18例为网状植皮组,然后将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取皮面积、皮片存活率、皮片融合时间、住院时间、费用等进行比较。结果:MEEK组手术时间短,取皮面积小,皮片融合时间短、总住院时间、费用减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皮片存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EEK综合优势大于网状植皮,值得进一步推广普及。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颅顶部自体骨游离移植被吸收摧在机制。方法 24只成年新西兰白兔随机均分为二组,自身同体对照。取自体颅骨及肋骨分别游离移植于颅顶部骨膜下左右侧,术后12周及24周行扫描电镜观察移植骨的胶原纤丝。结果 术后12周,颅骨及肋骨胶原纤丝数量少、稀疏,空间排列混乱,两者相比,颅骨优于肋骨;术后24周,两者骨胶原纤丝数量及排列接近,类似于受区正常成熟骨。结论 颅骨较早完成塑形改造,术后24周颅骨及肋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颅顶部自体骨游离移植被吸收的内在机制。方法 24只成年新西兰白兔随机均分为二组,自身同体对照。取自体颅骨及肋骨分别游离移植于颅顶部骨膜下左右侧,术后12周及24周行扫描电镜观察移植骨的胶原纤丝。结果 术后12周,颅骨及肋骨胶原纤丝数量少、稀疏,空间排列混乱,两者相比,颅骨优于肋骨;术后24周,两者骨胶原纤丝数量及排列接近,类似于受区正常成熟骨。结论 颅骨较早完成塑形改造,术后24周颅骨及肋骨都已经完成改造。  相似文献   

19.
手术治疗61例皮肤癌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辉  聂兰军  陈永田  蔡薇 《河北医学》2006,12(10):1019-1021
目的:回顾分析61例皮肤癌患者手术治疗的临床经验。方法:61例患者中,男41例,女20例,年龄分别在43~87岁之间,基底细胞癌28例,鳞癌33例,部位在头面颈部32例,躯干部18例,四肢11例。肿瘤切除后,9例直接缝合,27例行中厚皮片移植,25例行皮瓣修复。结果:9例直接缝合,切口均愈合良好;27例中厚皮片移植,皮片完全成活23例,小部分皮片坏死4例;25例皮瓣修复,皮瓣远侧淤血、坏死3例,其余均完全成活、Ⅰ期修复。结论:皮肤癌切除修复可根据肿瘤部位、切除范围选择直接缝合或游离植皮、皮瓣转移等方法,手术是治疗皮肤癌的安全、有效、且复发率低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关节游离移植对移植骨生长的影响。方法日本幼龄白兔114只,对右前肢第3掌趾关节游离移植。分A、B、C、D、ES组,移植后不同时间对基节骨长度进行测量及组织学观察,以生长障碍比作为评价标准。结果各组移植骨生长均有延迟现象,A组与B、C、D组间、C组与D组间相差均有显著性(P<0.of),前4组与E组比较,相差也均有显著性(P<0.01)。结论小年龄移植、关节囊部分切除及术后早期活动有利于骨组织生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