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PHC)患者乙肝病毒(HBV)感染模式与血清甲胎蛋白(AFP)水平的关系。方法:应用酶免疫检测法(ELISA)、聚合酶链反应(PCR)及放射免疫技术分别测定10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血清乙型肝炎病毒指标(HBV-M)及AFP。结果:100例PHC患者中,HBV-M阳性88例(88%),阴性12例(12%),HBV-M阳性者AFP水平高于阴性者147 ng/mL,二者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且HBV-M阳性者AFP升高(68.4%)的比例明显高于HBV-DNA阴性者(31.6%)(P<0.01)。PHC患者HBV感染模式分析中,HBsAg、HBeAb、HBcAb阳性和HBV-DNA阳性最多,为56例(63.6%),其次为HBsAg、HBeAg、HBcAb和HBV-DNA阳性,为9例(10.2%)。结论:HBV是原发性肝癌发生的重要原因,在PHC患者中,AFP升高与HBV感染、复制相关。  相似文献   

2.
135例原发性肝癌血清HBV标志物与AFP检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益忠  陈枝俏 《华夏医学》2006,19(3):394-395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PHC)患者乙肝病毒感染与血清甲胎蛋白(AFP)的关系。方法:应用EL ISA及放射免疫技术分别测定135例PHC患者HBV-M及AFP。结果:PHC患者感染模式分析中,HBV感染121例(89.6%),感染模式HB sA g、HB eA b、HB cA b 3项阳性(小三阳)为68例(50.4%)。135例PHC患者中,HBV-M阳性者AFP升高比例明显高于HBV-M阴性者(P<0.01)。结论:HBV是原发性肝癌发生的重要病因,在PHC患者中AFP升高与HBV感染有关。  相似文献   

3.
覃国的 《广西医学》2008,30(4):485-487
目的了解本地区肝癌病人HBV感染情况及其与AFP表达的关系。方法用ELISA法对64例肝癌患者血清进行HBV和AFP检测。结果64例肝癌患者中有54例(84.37%)感染HBV,其中HBsAg、HBeAb、HBcAb三项阳性(小三阳)25例(46.3%),HBsAg、HBeAg及HBcAb三项阳性(大三阳)4例(7.3%),HBsAg及HBcAb二项阳性8例(14.8%)。AFP阳性57(89%),其中血清HBV感染标志物阳性患者51例(51/54,94.4%);10例HBV感染标志物阴性患者有6例AFP阳性(6/10,60%),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原发性肝癌的发生与HBV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HBsAg、HBeAb及HBcAb三项阳性患者应视为HCC的高危人群;在HCC患者中AFP表达与HBV感染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原发性肝癌(PHC)患者主要HBV感染模式及其与血清AFP的关系.方法 分析195例PHC患者HBV感染情况及血清AFP水平.结果 HBV感染到临床发生PHC中位时间12.5年,158例HBV-M阳性(81.03%)感染模式以HBsAg阳性(36.71%)及HBsAg、抗-HBe阳性(27.85%)居多.HBV-M阳性组AFP升高比例(73.42%)与阴性组(45.95%)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问AFP值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HC与HBV感染有关,应对HBsAg阳性及HBsAg、抗-HBe阳性者高度重视,HBV感染后12年是警惕PHC发生的重要时期.AFP水平受HBV感染影响,临床中应结合病因判断AFP在早期筛查及诊断PHC中的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原发性肝癌(PHC)患者乙肝病毒感染状况与血清甲胎蛋白(AFP)结果的关系.方法 应用化学发光法测定106例PHC患者乙肝病毒标志物(HBVM)及AFP水平.结果 106例PHC患者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模式分析中,HBV感染95例,其中感染模式HBsAg、抗HBe、抗HBc 3项阳性(小三阳)为54例,HBsAg、HBeAg、抗HBc 3项阳性(大三阳)25例,单纯HBsAg阳性8例.106例PHC患者中,HBVM阳性者AFP升高比例明显高于HBVM阴性者(P<0.01).结论 HBV是原发性肝癌发生的重要病因,在PHC患者中AFP升高与HBV感染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乙肝五项(HBV-M)感染模式、HCV抗体对原发性肝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对9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分别测定乙肝五项、HCV抗体。结果 9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中HBsAg阳性53例(58.9%),HCV抗体阳性19例(21.1%),HBsAg并HCV抗体双阳性4例(4.4%);HBVM模式中,HBsAg、HBeAb、HBcAb阳性24例,HBsAg、HBeAg、HBcAb阳性11例,HBsAg、HBcAb阳性17例。结论原发性肝癌与HBV有关,HBsAg、HBeAb、HBcAb阳性(小三阳)应视为高危人群;本实验中,HBV感染有下降趋势,HCV感染有增加趋势。  相似文献   

7.
基因芯片法检测乙肝相关性肝硬化患者HBV感染血清标志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乙型肝炎相关性肝硬化患者乙肝五项(HBV-M)不同模式及乙肝病毒DNA(HBV DNA)阳性的临床意义。方法: 64例肝硬化患者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HBV-M,基因芯片法检测HBV DNA,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肝功能。结果: 64例肝硬化患者中,HBV-M模式有4种,HBsAg、HBeAg、HBcAb阳性者15例,HBV DNA阳性率100.00%;HBsAg、HBeAb、HBcAb阳性者22例,HBVDNA阳性率68.18%;HBsAg、HBcAb阳性者24例,HBV DNA阳性率70.83%;单纯HBsAb阳性者3例,HBVDNA均阴性。肝硬化患者各种HBV-M中HBVDNA总阳性率为73.44%。HBVDNA阳性组与阴性组间ALT、总胆红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半数以上HBV相关肝硬化患者有活动性复制,有必要对HBVDNA阳性的肝硬化患者进行抗病毒治疗,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8.
张华芳 《浙江实用医学》2010,15(1):19-19,53
目的分析原发性肝癌的临床特点与乙型肝炎病毒(HBV)、甲胎蛋白(AFP)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2008年182例原发性肝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82例中HBsAg阳性125例(68.68%),其中HBsAg,HBeAb,HBcAb三项阳性(小三阳)91例(50.00%)。HBV-DNA阳性者AFP水平远高于HBV-DNA阴性者(P〈0.01)。结论原发性肝癌与乙型肝炎病毒有密切关系;乙肝三系、HBV-DNA、AFP及影像学的定期检查对于早期诊断和高危人群的筛查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PLC)与乙肝标志物之间的关系及甲胎蛋白(AFP)的临床诊断意义。方法:选择236例确诊患者,检测乙肝标志物及AFP,对乙肝标志物的组成模式及AFP数值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36例PLC患者中,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占93.64%,其中乙肝表面抗原阳性率为90.68%,乙肝表面抗原(HBsAg)、乙肝e抗体(HBeAb)、乙肝核心抗体(HBcAb)阳性为最常见组成模式,阳性率为63.98%。AFP阳性率为48.73%。结论:PLC与HBV感染密切相关,中老年男性HBsAg、HBeAb、HBcAb阳性者为高危人群。AFP对PLC的早期诊断价值有所局限,对于轻度升高者应加强重视,推荐联合检测提高确诊率,以利于PLC的早期诊断与治疗。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原发性肝癌 (PHC)患者 HBV感染及 AFP的关系。方法 :应用 EL ISA及放射免疫技术分别测定 12 2例原发性肝癌患者血清乙型肝炎病毒二对半 (HBV- M)及 AFP。结果 :12 2例 PHC患者中 ,HBs Ag阳性 110例(90 .2 % ) ,阴性 12例 (9.8% ) ,HBs Ag阳性者 AFP中位数 1110 ng/ m L,阴性者 14 7ng/ m L,二者有非常显著意义 (P<0 .0 0 5 ) ,HBs Ag阳性的 PHC患者 AFP升高的高峰年龄与其发病高峰年龄大致相符。 PHC患者 HBV感染模式分析中 ,HBV感染 117例 ,感染率为 95 .9% ,HBe Ab及 HBc Ab各项感染率分别为 90 .2 %、0 .8%、7.4 %、71.3%和 89.3% ;感染模式“小三阳”77例 (6 3.1% ) ,HBs Ag及 HBc Ab二项阳性 16例 (13.1% ) ,“大三阳”9例 (7.4 % ) ,HBs Ag及HBe Ab二项阳性 5例 (4 .1% ) ,全阴 5例 (4 .1% ) ,HBe Ab及 HBc Ab二项阳性 4例 (3.3% ) ,HBs Ag单项阳性 3例 (2 .5% ) ,HBs Ab、HBe Ab及 HBc Ab三项阳性 1例 (0 .8% ) ,HBc Ab单项阳性 1例 (0 .8% )。PHC患者 HBV- M及 AFP结果对比 ,HBV- M阳性者 AFP升高 (6 8.4 % )的比例明显高于 AFP正常组 (31.6 % ) (P<0 .0 0 5 ) ,而 HBV- M阴性者 AFP升高 (2 0 .0 % )的比例明显低于 AFP正常组 (80 .0 % ) (P<0 .0 1) ,HBV- M阳性者 AFP升高 (6 8.4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