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评价某压力容器制造企业屯焊烟尘综合治理技术改造工程的控制效果,为职业病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改造前、后对比的方法,对设计的评价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改造前,共检测电焊烟尘作业岗位16个,合格7个,合格率为43.75%,改造厉,共检测电焊烟尘作业岗位21个,合格19个,合格率为90.48%,合格率明显上升;分别在改造前、后手工电弧焊同一作业岗位检测锰及其无机化合物浓度,其检测结果也明显降低;焊接岗位吸尘罩的罩口控制风速基本上能达到控制电焊烟尘的要求。结论该技术改造工程项目对控制屯焊烟尘浓度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上海浦东新区某黑色金属铸造企业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分析该企业职业病危害关键控制点,为用人单位职业病危害防护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职业卫生现场调查、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以及职业病危害分级方法进行分析。结果该项目职业病危害因素为噪声、高温、工频电场、臭氧、二氧化氮、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氧化铁粉尘、电焊烟尘、矽尘、木粉尘、砂轮磨尘、锰及其无机化合物、苯、甲苯、二甲苯、丁醇、硫酸、甲醛、苯酚、二氧化硫、天然气、丙烷。2014年检测结果中铸钢车间CO_2保护焊岗位、碳刨岗位、打磨岗位电焊烟尘CTWA浓度分别为5.3、4.1和4.2 mg/m~3,打磨岗位、碳刨岗位噪声8 h等效声级分别为92.1和100.8 d B(A),CO_2保护焊岗位、熔炼岗位高温分别为30.5和34.1℃,超过国家职业卫生标准限值。铸钢车间CO_2保护焊作业岗位(电焊烟尘、高温、锰及其无机化合物)、打磨作业岗位(砂轮磨尘、噪声)、碳刨作业岗位(氧化铁粉尘、高温、噪声)、熔炼作业岗位(高温)、浇注操作岗位(高温)确定为职业病危害关键控制点。结论该企业属于职业病危害严重的行业,企业应高度重视职业病防治工作,并将职业病危害关键控制点的职业病防治工作作为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3.
臧静  魏振江  孙瑞霞 《职业与健康》2022,(21):2885-2888
目的 识别并检测中石化钻井行业工程服务公司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评价该用人单位工作场所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浓度(强度)及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的防护效果,为该用人单位提出补充完善的建议,保障员工健康。方法 2021年4月,对中石化钻井行业工程服务公司采用常规职业卫生检测、评价方法,对接害人员的接触水平以及各职业健康措施等进行评价。结果 该工程服务公司的重点职业病危害因素有电焊烟尘、砂轮磨尘、木粉尘、其他粉尘、锰及其化合物、氮氧化物、电焊弧光(紫外辐射)、噪声等,焊接岗位接触电焊烟尘浓度为1.92~4.16 mg/m3,合格率为75.0%;锰及其化合物浓度为0.047~0.212 mg/m3,合格率为50.0%;堵漏剂生产操作岗接触木粉尘浓度为2.00~3.74 mg/m3,合格率为33.3%;电焊岗位、石油金属结构制作工、车工、泥浆工岗位噪声8 h等效声级为72.3~88.7 dB(A),合格率为95.8%,其余检测均未超标。结论 该用人单位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类为严重,焊接车间锰及其化合物和堵漏剂生产操作岗位接触木粉尘浓度超标严重...  相似文献   

4.
目的识别、分析与评价四川某垃圾发电厂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及危害程度,提出相应的防护对策和措施,预防和控制职业病发生。方法采用现场职业卫生学调查和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方法。结果对该企业总粉尘浓度、硫化氢、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氨、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氟化物、盐酸、氢氧化钠、氢氧化钙、锰及其无机化合物、铅烟、铬及其化合物、镉及其化合物、汞蒸气、氯乙烯、二噁英、苯、甲苯、二甲苯、噪声、工频电场、高温24种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检测,电焊烟尘合格率92%,噪声检测合格率79%,其余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合格率均为100%。结论该企业应制定岗位职业卫生操作规程,加强职业健康监护,完善个人防护用品的配备,确保设备、管道完好无损,以更好地保护劳动者健康。  相似文献   

5.
目的识别武汉市某钢桶生产厂工作场所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并进行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提出相应的建议。方法通过职业卫生现场调查、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职业健康检查等方法收集相关数据和资料,结合检查表法、定性和定量法进行综合性评价。结果武汉市某钢桶生产厂工作场所缝焊、脱脂磷化、内表面处理、印字、喷涂等5个岗位接触的电焊烟尘、锰及其化合物、碳酸钠、磷酸、苯、甲苯、二甲苯、丁醇、乙酸乙酯、乙酸丁酯、环己酮等化学有害因素的浓度为0.007~785.1 mg/m3,超限倍数为0.01~11.33,合格率为80.0%;测量的叉车搬运、窝圆上料、缝焊、内表面处理、气密检验等11个岗位接触的噪声强度为80.7~95.4 dB(A),合格率为27.3%。结论武汉市某钢桶生产厂存在电焊烟尘、锰及其化合物、碳酸钠、磷酸、苯、甲苯、二甲苯、丁醇、乙酸乙酯、乙酸丁酯、环己酮、噪声、高温等职业病危害因素,属于"职业病危害较重的项目",需在工程防护、组织管理、个体防护、应急救援等方面进行整改和完善。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浙江省某机械加工厂存在的职业病危害现状及采取的防护措施、职业病危害应对策略及其效果进行分析评价。发现存在的问题,对未达到职业病危害防护要求的事项提出改进措施和方法。方法采用职业卫生调查、职业病危害因素现场检测、职业卫生健康检查等方法进行定性定量评价。结果该厂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为粉尘(砂轮磨尘、电焊烟尘和金属粉尘)、有毒化学物(苯、甲苯、锰及其化合物、二氧化氮)和噪声。其中电焊工为粉尘和锰及其化合物的关键控制岗位,电焊烟尘浓度高达5.10 mg/m~3,超过职业卫生接触限值(4 mg/m~3),且锰及其化合物浓度达0.171 mg/m~3,超过职业卫生接触限值(0.15 mg/m~3);下料工和研磨工的接触噪声A声级分别达80.3和84.4 dB(A),属于噪声接触岗位,不符合国家的卫生标准要求,应按提出的建议完成整改。结论机械加工厂项目属于"职业病危害较重"的建设项目,需加强对电焊工岗位粉尘和化学毒物防护,提高下料工和研磨工的噪声防护措施,以确保职业病危害应对策略正常运行,加强个人防护措施和职业卫生管理制度落实到位。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对某汽车制造企业竣工验收前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资料的分析,评价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找出职业危害特点,提出职业卫生管理对策。方法采用职业卫生现场调查和职业卫生检测方法。结果电焊烟尘、锰尘、二甲苯、乙酸丁酯浓度以及噪声声级超标,是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50%(9/18)的焊接检测岗位电焊烟尘危害作业分级为Ⅰ级和Ⅱ级,56%(15/27)的焊接检测岗位锰尘危害作业分级为Ⅱ级和Ⅲ级;噪声测量岗位危害作业分级为Ⅰ~Ⅲ级;高温危害作业分级为Ⅰ。结论该汽车制造企业职业病危害因素超标严重,应改革生产工艺和引进先进设备,加大职业卫生经费投入,以减少职业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为评价移动式焊烟除尘器治理起重设备制造业焊接工艺的电焊作业危害防护效果,对移动式焊烟除尘器安装前后职业病危害因素浓度进行检测。结果显示,安装移动式焊烟除尘器前,电焊烟尘(总尘)、锰及其化合物(按MnO_2计)浓度超标率为100%,时间加权平均浓度(TWA)最大值分别为12.01、3.874 mg/m~3,超限倍数分别为3.55、39.1。安装移动式焊烟除尘器后,电焊烟尘(总尘)TWA最大值由12.01 mg/m~3下降到1.93 mg/m~3,合格率为100%;锰及其化合物(按MnO_2计)TWA最大值由3.874 mg/m~3下降到0.05 mg/m~3,合格率为100%。提示,采用移动式焊烟除尘器能有效控制起重设备制造业中焊接工艺产生的电焊烟尘,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明确某船舶锚链制造企业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及其接触水平、职业病防护设施和职业卫生管理措施的效果,提出对策与建议,为政府职业卫生监管及企业职业病防治的日常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收集相关资料、职业卫生现场调查、职业卫生检测、职业健康检查及检查表法等方法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该企业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是电焊烟尘、砂轮磨尘、其他粉尘、锰及其化合物、氮氧化物、臭氧、煤焦油沥青挥发物、噪声、高温、紫外辐射等,其中编链闪焊电焊烟尘时间加权平均浓度为5.58 mg/m~3超过PC-TWA限值,编链工段各岗位噪声L_(EX8h),为88.1~89.7 d B(A),超过职业接触限值,其余各岗位的粉尘浓度、毒物浓度、噪声强度、高温WBGT指数、紫外辐照度均符合职业卫生标准要求;职业健康监护覆盖率偏低,发现疑似职业病2人,职业禁忌证1人。结论该企业属于职业病危害风险较重项目,职业病危害防护效果及措施基本符合职业卫生要求,关键控制点包括编链闪焊粉尘防护、编链工段噪声和高温防护及浸漆操作毒物防护。  相似文献   

10.
为识别某海洋平台生产企业的电焊烟尘危害,分析其危害程度并寻找关键控制措施,对该企业进行现场职业卫生学调查和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显示,个体检测电焊烟尘浓度C-TWA,总尘)最大值为6.73 mg/m3,超标率为30%;碳弧气刨、二氧化碳保护焊作业岗位是粉尘的关键控制点  相似文献   

11.
目的明确某原油管道工程建设项目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对建设项目进行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方法采用职业卫生现场调查法、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和职业健康检查等方法进行综合分析和评价。结果该项目在正常运行过程中存在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有非甲烷总烃、溶剂汽油、苯、甲苯、二甲苯、硫化氢、氨、噪声、微波辐射和工频电场等,维检修过程中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有电焊烟尘、砂轮磨尘、锰及其化合物、一氧化碳、一氧化氮、二氧化氮、臭氧、噪声、紫外辐射等,检测结果除泄压罐区非甲烷总烃浓度及电焊烟尘定点检测结果超标外,其余均符合国家职业接触限值的要求。该项目在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建筑卫生学、辅助用室和职业卫生管理措施等方面基本符合职业卫生的要求,在应急救援和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的设置方面有待进一步完善。结论该建设项目采取的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控制效果基本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和要求。  相似文献   

12.
何正  孙向华  张丽 《职业与健康》2012,28(9):1077-1080
目的对某核电泵阀特种零件制造企业进行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方法按《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评价规范》,采用工程分析和类比调查方法,识别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因素,并进行定性与定量评价,提出职业卫生防护对策和建议。结果该建设项目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有矽尘、其他粉尘、电焊烟尘、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噪声、振动等,类比调查结果显示,该项目除铸造多数岗位的粉尘超过国家标准外,其余职业病危害因素均未超过国家标准。结论该建设项目要落实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辅以严格的个人防护和良好的职业卫生管理,预计竣工投产后,职业病危害因素基本能得到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13.
俞太念 《职业与健康》2012,28(18):2238-2240
目的为卫生行政部门对某工程压路机新建设项目的职业卫生竣工验收提供依据,以保护劳动者健康。方法采用现场职业卫生学调查、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和检查表等方法进行综合分析评价。结果该建设项目的厂址选择、总平面布置及设备布局、建筑卫生学、职业卫生防护设施、职业卫生管理等基本符合国家有关法规要求,生产过程中存在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有粉尘(电焊烟尘、砂轮磨尘、其他粉尘),甲苯、二甲苯、异丙醇、乙酸丁酯、铅尘、铬酸盐、过氧化氢、邻苯二甲酸二丁酯、锰及其无机化合物、臭氧、一氧化碳、二氧化氮、噪声、紫外辐射、工频电场等。结论该项目为职业病危害严重的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措施基本有效,符合我国相关卫生法规和标准的要求。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识别、分析、评价某轧钢厂搬迁扩建项目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保护劳动者的身体健康。方法采用类比法、检查表法、综合分析法进行评价。结果该项目在生产过程中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主要有萤石混合性粉尘、电焊烟尘、其他粉尘、一氧化碳、二氧化硫、锰及其化合物、氮氧化物、臭氧、石腊烟、噪声、高温、低温、电磁辐射和紫外辐射。结论该项目在生产过程中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是可以预防的,从职业卫生角度分析该项目可以实施。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上海市金山区企业电焊烟尘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企业职业卫生管理工作效果,为预防和控制电焊工尘肺病提供依据。方法于2011年对金山区23家有电焊作业的企业进行职业卫生管理和职业病现状调查,并对其作业场所空气中电焊工接触电焊烟尘的浓度进行采样和检测。结果 23家企业规模以小型居多,涉及金属制品业和专用设备制造业等5个行业,其电焊工以男性居多;作业场所空气中电焊烟尘浓度个体采样检测显示,厂合格率为52.17%,个体合格率为67.61%;设置防毒防尘设施的企业仅占13.04%;电焊工职业性健康检查率为66.92%,职业禁忌证检出率为0.28%,未发现疑似职业病。监测现场71名电焊工职业健康检查和个人防护情况:健康检查率为57.75%,电焊工防尘口罩发放率为88.73%,而使用率仅为57.14%,有效防护率为29.58%。2005年以来3家企业有3例电焊工尘肺病新病例报告,且该3家企业2011年电焊烟尘浓度时间加权平均(TWA)值均超标。结论部分电焊工接触电焊烟尘浓度严重超标,电焊工尘肺病防治工作形势严峻,必须加强企业职业卫生管理工作,应进一步改善电焊工作业环境,落实电焊工呼吸系统的有效防护和宣传培训等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16.
马子建  方西新 《职业与健康》2010,26(22):2587-2588
目的了解合肥市生产企业电焊作业的职业病危害状况,为采取防护措施,保护工人身体健康提供依据。方法对电焊作业岗位进行职业卫生学调查,并对1136名电焊作业人员进行职业健康检查。结果作业场所空气中有害物质测定结果合格率为96.7%,职业健康检查有18.13%的受检查者血常规异常,9.33%出现不同程度的听力异常,有23.32%出现肺纹理紊乱增重。结论电焊作业场所生产性噪声和锰的职业病危害情况较为严重。  相似文献   

17.
张海  王建宇  张燕  钟坤鹏  刘移民 《职业与健康》2012,28(10):1192-1194
目的通过对某扬声器厂涂胶工艺的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的改造,使涂胶岗位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浓度低于国家职业接触限值的效果。方法运用职业卫生调查、职业卫生检测、卫生工程检测等方法进行识别和分析。结果该厂整改前涂胶岗位甲苯超标,超标率为60%;整改后现场检测结果显示,甲苯浓度均低于国家职业接触限值,合格率为100%。结论涂胶工艺的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的改造措施可行,防护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8.
党庆德  王坤  魏来  古勇 《职业与健康》2010,26(11):1289-1291
目的识别与分析建设项目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及危害程度,评价建设项目在职业病防治方面的可行性,为建设项目的初步设计提供必要的职业病危害防护对策和建议。方法以类比法为主,结合检查表法进行判断分析。结果该建设项目在选址、总平面布置、生产工艺布局、辅助用室设置、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等方面基本符合要求。在应急救援,职业卫生管理、个人防护用品方面需要加强;该项目主要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有噪声、苯、甲苯、二甲苯、电焊烟尘、锰及其无机化合物、砂轮磨尘、二氧化锡、铜(烟)。类比检测结果:苯、甲苯、二甲苯、电焊烟尘、锰及其无机化合物、二氧化锡、铜(烟)、其他粉尘的C-TWA及C-STEL(或超限倍数)均未超过职业接触限值。噪声作业的电机测试、打磨、空气清洁、热套岗位8小时等效声级超过职业接触限值。结论建设方按照本报告所提出的各项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及建议认真落实,则该建设项目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可以得到预防和控制。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对某板业有限公司建设项目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确定,评价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及其效果,对未达到职业病危害防护要求的岗位提出职业病控制措施。方法采用职业卫生学调查、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检验和检查表分析法对建设项目进行评价。结果该建设项目在生产过程中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主要有化学毒物(甲醛、氨、锰及其化合物、一氧化氮、二氧化氮、臭氧等)、木粉尘、电焊烟尘、噪声、高温、紫外辐射等。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显示,大部分职业病危害因素浓度(或强度)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的要求,但有1个作业岗位的木粉尘浓度和2个作业岗位的噪声强度超过国家职业接触限值。结论该建设项目整体的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较好,但个别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及职业卫生管理制度仍需进一步完善,特别是防尘设施和职业卫生应急救援预案的完善和执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