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结核毁损肺全肺切除术后并发症及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估肺结核全肺切除术后并发症和危险因素.方法 1990~2008年间,94 例结核病患者接受了全肺切除术或胸膜全肺切除术,病理改变包括80例毁损肺、18例主支气管狭窄和4例同时合并有肺毁损及主支气管狭窄.行全肺切除术57例,胸膜全肺切除术33例和一侧余肺切除术4例.结果 和结论 2例患者手术后死亡.术后并发脓胸18例(包括8例支气管胸膜瘘),伤口感染5例和其他并发症6例.单变量分析显示术前脓胸、胸膜全肺切除术、过长的手术时间、年龄和术中胸腔污染是全肺切除术后脓胸发生的危险因素.本研究同时显示,术前肺功能低FEV1和手术后痰结核菌阳性是支气管胸膜瘘发生的危险因素.在多因素分析中,年龄和术前肺功能低FEV1是术后脓胸危险因素,而低术前FEV1、阳性痰液抗酸杆菌和曲菌球出现是支气管胸膜瘘时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
支气管内膜结核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药物治疗不愈的支气管内膜结核的外科治疗.方法对45例诊断明确的支气管内膜结核造成支气管狭窄的病例进行外科治疗,其中全肺切除18例,肺叶切除18例,袖状肺叶切除8例,支气管楔形切除1例.结果45例结核性支气管狭窄患者得到治愈,无残端和吻合口瘘;痰菌全部转阴;追踪1年无狭窄复发.结论对支气管内膜结核造成支气管狭窄的病例采用外科治疗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肺切除治疗结核性毁损肺87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韦鸣  许建荣 《广西医学》1998,20(2):274-275
肺结核外科治疗手术方式以肺切除为主’‘’。我院胸外科自1985年1月~1996年10月手术切除结核性毁损肺87例,效果良好。现总结分析如下。1!符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87例,男62例,女25例,年龄24~65岁,平均43.8岁。病程3个月~27年,平均5年8个月。临床症状均有不同程度反复咳嗽,咳痰,咳血痰,发热,盗汗,消瘦;39例有大咯血史;痰抗酸杆菌阳性52例;合并心血管疾病6例;糖尿病9例。一侧全肺毁损ZI例,其中合并支气管胸膜疫及肢胸5例;上叶肺毁损66例。毁损肺内有纤维空洞54例,空洞内有曲霉菌感染13例。抗疾时间不足6个月3例,…  相似文献   

4.
单侧毁损肺的外科治疗(附28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毁损肺手术难度大,并发症及死亡率高,至今仍是肺外科的难点。我院胸外科1989年10月至1999年5月应用胸膜全肺切除治疗单侧毁损肺28例,效果满意。现总结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28例,男16例,女12例。年龄19~56岁。病因为肺结核18例,多发性肺囊肿7例,慢性肺脓肿3例。右侧11例,左侧17例。临床症状均有反复发作的咳嗽、咳脓痰、发热、咯血21例,痰结核菌阳性13例,合并脓胸及支气管胸膜瘘2例。病程15~16年,平均46年。X线胸片均表现为一侧肺全部毁损,肋间隙变窄,纵隔向患侧移位。…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药物治疗不愈的支气管内膜结核的外科治疗。方法 对45例诊断明确的支气管内膜结核造成支气管狭窄的病例进行外科治疗,其中全肺切除18例,肺叶切除18例,袖状肺叶切除8例,支气管楔形切除1例。结果 45例结核性支气管狭窄患者得到治愈,无残端和吻合口瘘;痰菌全部转阴;追踪1年无狭窄复发。结论 对支气管内膜结核造成支气管狭窄的病例采用外科治疗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何振波  张福维 《广西医学》1999,21(6):1234-1235
支气管的处理是肺切除术的最后步骤,正确的处理是防止术后支气管残端瘘的关键。1981年3月至1999年3月我院共行各型肺切除178例,用闭式结扎或潜行缝扎法处理支气管残端,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178例中男134例,女44例,年龄14~71岁。病程最短3天、最长35年。肺结核患者术前均经正规全程抗结核治疗。疾病种类:中央型肺癌21例、周围型肺癌50例,支气管扩张症68例,慢性肺脓疡11例,结核性毁损肺17例、肺结核球3例、结核性脓胸并支气管胸膜瘘1例,其他7例。术式:肺叶切除137例、肺叶加肺段切除20例、全肺切除11例、复合…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肺叶或全肺切除术后支气管胸膜瘘的临床诊治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1月至2010年12月间肺叶或全肺切除术后1 26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发支气管胸膜瘘者(BPF)18例,其中肺癌14例(77.8%),肺结核2例(11.1%),肺毁损2例(11.1%);行左肺叶切除2例(11.1%),左全肺切除6例(33.3%),右肺叶切除2例(11.1%),右全肺切除8例(44.4%).术式:手工缝合12例(66.7%),闭合器缝合6例(33.3%).结果并发患者管胸膜瘘18例中3例经纤维支气管镜注入医用生物蛋白胶治愈,5例行保守治疗,6例行二次开胸瘘口修补,1例患者带胸腔引流管出院,3例患者因并发呼吸衰竭、全身衰竭死亡.结论支气管胸膜瘘是肺叶或全肺切除术后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发病原因复杂,治疗困难,预后不佳,关键在于预防.一旦发生,应积极处理.  相似文献   

8.
特可靠用于胸外科52例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4年12月以来,我院胸外科在肺及纵隔52例手术中应用特可靠(Tachocomb),取得良好的止血、止漏气及防止支气管胸膜瘘的效果,现将临床资料总结如下。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男38例,女14例;年龄15~74岁,平均53.5岁。病变性质:肺癌36例,肺结核7例(包括:毁损肺5例,空洞1例,结核球1例),支气管扩张3例,结核性脓胸3例,纵隔肿瘤2例,支气管囊肿及肺大泡各1例。二、手术方式肺部分切除(包括肺叶切除、叶段切除、肺段切除)17例,全肺切除11例,肺切除合并气管支气管成形术18例(包括袖式肺叶切除、袖式全肺切除、隆突切除重建、支气管动脉袖式切除…  相似文献   

9.
肺结核383例外科治疗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良彬  林尚清 《四川医学》1993,14(11):673-675
外科治疗仍不失为肺结核治疗的重要方法之一。我院1960~1992年外科治疗肺结核383例,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383例中,男性255例,女性128例。年龄16~72岁,其中40岁以下262例,占68.4%。结核性肺毁损18例;空洞型肺结核43例;结核性支气管扩张35例;肺结核球287例(其中直径>3cm者181例,小于3cm者106例)。临床症状与肺结核类型有关,肺毁损、空洞和支气管扩张病例均有咳嗽、吐痰、咯血和结核中毒症状。查痰抗酸杆菌76例,72例为阳性。287例肺结核球除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空洞型肺结核的外科治疗适应证、手术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外科手术治疗的69例空洞型肺结核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慢性纤维性空洞31例,厚壁型空洞23例,薄壁型空洞12例,张力型空洞3例。痰菌检查阳性18例。结果本组69例中,择期手术50例,合并大咯血急诊手术19例;单纯肺叶切除44例,复合肺叶切除16例,肺段切除7例,全肺切除2例;均顺利完成手术,无手术死亡病例。术前实验室检查痰菌阳性18例患者中痰菌转阴17例,转阴率为94.44%。术后共随访28例,失访41例,随访时间0.5~3.0年,均无复发。结论外科手术是治疗难治性空洞型肺结核的有效方法,临床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支气管结核的诊断及外科治疗.方法 对21例诊断明确的支气管内膜结核造成支气管狭窄的病例进行外科治疗,术前规则抗结核治疗6个月以上,其中全肺切除6例,肺叶切除13例,袖状肺叶切除2例.结果 21例患者均治愈,无手术死亡,无支气管胸膜瘘、支气管狭窄及结核播散,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9.05%(4/21).结论 外科手术治疗支气管结核造成支气管狭窄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先天性支气管肺囊肿的诊断与外科治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先天性支气管肺囊肿的诊断和外科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自1970年1月-2002年5月我科手术治疗的41例先天性支气管肺囊肿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41例中有6例误诊为肺大疱、脓气胸、包虫破裂感染和支气管扩张症。行肺叶切除31例,左全肺切除3例.右肺中下叶切除1例,肺叶加楔型切除2例,肺楔形切除及肺段切除各2例。本组无死亡病例,1例病人术后并发支气管胸膜瘘。随访2个月~3年无复发,32例症状消失.9例好转。结论:肺叶切除是主要术式,部分病例可行全肺切除、楔型切除和囊肿切除。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痰菌阳性肺结核复治中辅助支气管镜下注入药物的效果。方法218例复治痰菌阳性的肺结核病人,按随机数字法分为2组:治疗组109例,每周行支气管镜下注入药物1次;对照组109例,不采用支气管镜下注入药物。两组化疗方案均采用2HRZES/6HRE。比较两组痰菌阴转率及阴转时间。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在空洞型肺结核及支气管内膜结核中的溃疡型、增殖型、狭窄型痰菌阴转率及阴转时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在单纯肺浸润型肺结核及支气管内膜结核中的浸润型痰菌阴转率及阴转时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支气管镜下注入药物辅助治疗复治痰菌阳性肺结核能缩短痰菌阴转时间,提高痰菌阴转率。  相似文献   

14.
洪征  白连启 《北京医学》2012,34(9):811-813
目的评价结核性毁损肺(毁损肺)行全肺切除手术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4月至2010年9月122例行全肺切除治疗毁损肺的临床疗效,左毁损肺86例,右毁损肺36例。结果全肺切除术82例,胸膜全肺切除术33例,全肺切除+支气管胸膜瘘(BPF)修补术2例,胸膜全肺切除+BPF修补术2例,全肺切除+胸廓成形术1例,全肺切除+气管成形术2例。临床治愈率为86.9%(106/122),痰菌阴转率为91.0%(111/122),围手术期病死率为3.3%(4/122),手术并发症发生率为9.0%(11/122)。结论严格把握手术适应证、术前规范的抗结核治疗的基础上行全肺切除术治疗毁损肺的效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15.
1981至1990年我们对30例肺癌患者作右全肺和右上肺叶切除术后采用奇静脉处理支气管残端,其中包括6例右主支气管残端和24例右上肺支气管残端。1981至1985年183例肺切除术,采用双重结扎支气管残端,术后并发支气管胸膜瘘占1.1%;同期114例肺切除,采用间断缝合支气管残端,并发支气管胸膜瘘占2.8%,而本组30例无支气管胸膜瘘发生。利用奇静脉包埋支气管残端的适应证:①一般情况较差的肺癌患者;②行右上肺叶或右全肺切除时支气管残端短而脆弱者。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讨论结核病肺叶切除术手术室护理.方法 配合医生对进行手术治疗的患者进行护理.结论 肺叶切除术适应于完全局限于肺叶内的中央型或周围型肺癌;空洞性肺结核、结核球、支气管结核性狭窄,经长期内科治疗未愈;空洞性肺结核经胸廓改形术失败者;肺肿瘤经内科治疗未愈,且无淋巴结及远处转移者;毁损肺多由于长期肺结核、支气管扩张等引起肺组织纤维化病变;一侧支气管扩张,长期内科治疗未愈者.对手术进行护理配合可以确保手术安全进行,避免风险.  相似文献   

17.
肺结核的外科治疗:附345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赵兴吉  方祥和 《四川医学》1994,15(5):260-262
手术适应症慢纤洞型肺结核,结核性支气管狭窄或扩张、结核瘤、毁损肺、结核所致的支气管胸膜瘘、脓气胸等重型患者。手术选择以肺叶切除为主,其基本原则为尽可能彻底切除病灶和最大限度地保留健康肺组织。严重并发症为支气管胸膜瘘。术后残腔感染是支气管胸膜瘘的重要原因。作者体会到对支气管的轻柔操作,减少损伤、妥善处理支气管残端并加包盖,避免肺组织漏气,防止术后血胸,加强术后处理,促使余肺尽早膨胀消除残腔是预防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结合性毁损肺是一侧肺内结核病变广泛、单发或多发结核空洞、大量纤维干酪病灶、同时合并支气管扩张和支气管狭窄、混合感染及排菌、肺萎陷、肺纤维化、肺组织破坏严重、胸膜肥厚、不可逆性病理改变、肺功能丧失的严重肺结核并发症[1]。近年来,结核的发病率在全球呈上升的趋势[2],长期、反复的不规律化疗,导致耐药性的产生。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孤立性肺结节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回顾总结62例孤立性肺结节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手术治疗的效果评价。结果:全组术前均行影像学检查和手术治疗,其中肺叶楔性切除22例,单肺叶切除29例,右中、上肺叶切除5例,右中、下叶切除3例,肺支气管袖式切除1例。术后病理诊断肺癌36例,依据国际TNM分期,Ⅱ期以上占31例,随访49例,肺癌随访27例,5年内肿瘤广泛转移死亡8例。结论:本组孤立性肺结节恶性病变是全组病变的58%,肺癌术后死亡占随访的不足30%。孤立性肺结节的手术切除、术中活检在早期肺癌的诊断和治疗中有着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通过调查分析44位肺结核合并支气管内膜结核患者的治疗过程和结果,总结治疗经验。方法选取来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44例肺结核合并支气管内膜结核患者的临床治疗资料,他们分别于2016年1月至2019年4月前来就诊。其中病种为主支气管狭窄18例,叶支气管狭窄26例。44位手术患者中30例行全肺切除术,14例患者行肺叶切除术。结果手术之后没有发生一例患者死亡情况。30例全肺切除术患者中有2例发展为肺不张,有2例发展为支气管胸膜瘘;14例肺叶切除术患者中有3例发展为支气管胸膜瘘,2例患者发展为脓胸。我院对三年以来接受手术治疗的44位患者进行了2-5年的随访,所有患者恢复情况良好。结论对于肺结核合并支气管内膜结核决定采用手术治疗时切记把病变组织及时切除,根据病变组织的大小、所在位置和病变程度来决定采取哪种手术方式,之后结合抗结核治疗,尽量不做或者少做全肺切除手术,将伤害减少到最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