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1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用纤维素过滤去除白细胞后再用Percoll密度梯度离心方法提纯分离间日疟,恶性疟和伯氏疟3种疟原虫。经纤维素过滤后,P,u病人血和P。b感染鼠血中白细胞去除率分别平均达94。7%和75。4%而且不影响原虫密度和各期构成比,多个Percoll不连续绨度离心测试3种疟原虫裂殖体、滋养体、环状体和未感染红细胞的相对平均密度(kg/L);P。u分别为1。059、1。072、1。096和1。099;P。f分 相似文献
2.
间日疟和恶性疟的临床与误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临床表现的特殊性初发的间日疟临床症状多较轻微 ,热型不典型 ,阳性体征少 ,或仅有轻微的头痛、发热[1] 。石建华报道 10 0例间日疟误诊中[2 ] ,误诊时间达月余 ,病种达 17种之多。分析其原因 ,主要是过分强调间歇热型 ,对间日疟的特殊临床表现认识不够 ,以及采血镜检时间不当。李述让报道2 3例疟疾[3 ] ,均有发热、咽痛、关节酸软、咳嗽、鼻塞、全身疲倦。近年来此类病例增多 ,易误诊为上呼吸道感染。江文龙等报道 13例间日疟误诊[4] ,分别误诊为脑部疾患 2例 ,胆道疾患 4例 ,肝炎 3例 ,败血症 2例 ,其它疾患 2例 ,其原因是对间日疟亦可… 相似文献
3.
4.
恶性疟原虫乳酸脱氢酶的提纯及其特异性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恶性疟原虫乳酸脱氢酶得以与人红细胞LDH(LDH-r)分开并纯化,并对他们的特性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LDH-p和LDH-r均可利用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促进乳酸盐与丙酮酸的相互转化。而只有LDH-p可更快速地利用NAD类似物-乙酰吡啶腺嘌呤二核苷酸完成同一反应,LDH-r不能利用APAD。在PAGE电泳中,NAD使LDH-p和LDH-r均被染色,目前为一条带,后者为三条不同的带;当以APAD染色 相似文献
5.
6.
用双氢青蒿素片总量48mg分5d和7d两种疗程,分别治疗恶性疟29和28例,其平均退热时间各为27.4±8.8h和24.0±7.5h;平均原虫无性体转阴时间各为29.2±7.6h和29.4±9.0h,观察50h复燃率各为31.0%和3.7%。结果表明,两种疗程的临床疗效相似,但远期的复燃率则明显不同(P<0.01)。提示双氢青蒿素片治疗恶性疟的效果明显受其疗程的影响。7d疗程治疗间日疟36例,其临床疗效与治疗恶性疟相近(P>0.05),但远期复燃率显著较治疗恶性疟高(P<0.01),表明双氢青蒿素片根治间日疟的效果不佳。 相似文献
7.
8.
萘酚喹对云南间日疟和抗药性恶性疟的预防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价萘酚喹对云南间日疟和抗药性恶性疟的预防效果,指导高危人群预防服药。方法 在中缅、中老边境地区的云南省勐腊县和景洪市选择发病率>5%的村庄,随机分为萘酚喹(A、B)组和空白对照(C)组。A组成人每月顿服萘酚喹4片(400mg),连服2月。B组成人顿服萘酚喹4片,观察1个月。结果 A组带虫率从服药前的7.40%(33/446)下降到用药后的0.68%(3/443),下降90.81%;B组带虫率从服药前的5.50%(11/200)下降到用药后的2.69%(5/186),下降51.09%;C组带虫率较观察前上升67.99%。结论 萘酚喹对云南间日疟和抗药性恶性疟有良好的预防效果;在发病率较高地区A组预防效果优于B组。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和比较间日疟原虫(Plasmodiumvivax,P.v)和恶性疟原虫(P.falciparum,P.f)可溶性抗原与间日疟感染者混合血清和单克隆抗体(McAb)M26-32免疫反应性的差别,以期寻找潜在的疟疾诊断抗原。方法取P.v感染者血样,用Plasmodipur滤器分离去除白细胞,经60%Percoll浓集其中的感染红细胞(i RBC)。分别制备P.v、P.f和正常红细胞(nRBC)可溶性抗原,应用P.v感染者、正常对照混合血清和M26-32单抗与相应的抗原进行免疫印迹分析。结果免疫印迹分析表明,P.v感染者能特异性识别26k、33、49、115kDaP.v抗原;100、102、110、150、175kDaP.f抗原;能够交叉识别的条带有:31、59、63、70、120kDa。M26-32单抗能识别P.f、P.v抗原中31kDa等抗原条带。结论P.v感染者能特异识别间日疟抗原组份,并能交叉识别P.f抗原,其中31kDa抗原组分具有较强的免疫原性,同时能被M26-32单抗识别,其作为P.v特异性诊断抗原的价值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离伯氏疟原虫敏感株( C S) 与抗氯喹株的氯喹(chloroquine C Q) 结合蛋白。方法: 给两株感染鼠ig C Q400 mg/kg , 3 h 后, 收集伯氏疟原虫用( Ultrogel R) Ac A34 凝胶柱分离蛋白, 按 Bergqvist 法抽提与蛋白结合的 C Q, 然后用 H P L C ( 外标法) 定量。结果: C S 有58 个蛋白峰, 均与 C Q 结合, 其中以 No64 ~86部分( 峰9) 结合的 C Q 量最多, 占总结合量的164 % 。抗氯喹伯氏疟原虫( C R) 有40 个蛋白峰, 除8 个峰外,均与 C Q 结合, 结合量最多的蛋白部分与 C S相同, 在 No60 ~83 部分( 峰6 及峰7) , 但是它与 C Q 的结合能力( C Qnmol/ mg 蛋白) 显著高于 C S。结论: 分离与测定了 C S和 C R 两株疟原虫各个蛋白峰的分布与定量, 及其与 C Q 结合的能力。在同一株疟原虫中, 各蛋白与 C Q 的结合能力存有差异, 在 C S与 C R 间此差异更大。 相似文献
11.
肺孢子虫包囊的分离及纯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20只纯系Wistar大鼠经皮下注射醋酸可的松25m/次,每wk2次,用药7wk后即可诱发大鼠肺孢子虫肺炎。经相差显微镜直接检查、姬姆萨染色、亚甲胺蓝染色及六亚甲基四胺银染色在肺组织内检出肺孢子虫包囊。分离纯化过程包括三个步骤:1 肺组织匀浆的制备及过滤;2 采用0.2%胶原酶消化;3 不连续Percoll密度梯度离心。包囊及滋养体密度为1.033g/ml,肺组织碎片密度达1.040g/ml,从而分离。经上述过程处理后可获得较为纯净的肺孢子虫包囊,可用于ELISA。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