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 进一步了解具天然抗性东方田鼠血清识别的日本血吸虫(Schistosoma japonicum,Sj)不同发育期虫体蛋白组分特性,为保护性抗原筛选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用SDS-PAGE分离Sj不同发育期虫体蛋白,经PAS染色及考马斯亮兰染色,用Western blot法观察东方田鼠血清识别Sj不同发育期虫体的蛋白组分,根据标准分子量迁移率测算各蛋白组分分子量,比较被识别蛋白组分的特性.结果 东方田鼠血清对日本血吸虫4个不同发育期虫体蛋白识别的组分数量和分子量范围不尽相同,其中对子胞蚴蛋白(SSP)识别的仅有110 kDa组分,对肺期童虫蛋白(SLWP)识别的有110kDa和45~50 kDa组分,对肝期童虫蛋白(SHWP)识别的有150、110、22和14 kDa组分,与成虫蛋白(SAWP)识别的有110、80/82、90/92、45、22和14 kDa组分.在反应强度上,以识别SLWP和SHWP中的组分为最明显.这些组分与相应蛋白电泳区带与PAS染色结果比较,4个不同发育期虫体中的110 kDa组分及SAWP中45、22和14 kDa组分为糖蛋白.结论 东方田鼠血清中存在天然抗Sj多种蛋白组分的抗体,识别的主要组分存在于肺期和肝期的童虫蛋白中,并具糖蛋白特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制备抗日本血吸虫蛋白(sjp40)鸡卵黄抗体(eggyolkimmunoglobulinY,IgY),以期为日本血吸虫病的免疫学诊断提供一种特异性强、灵敏度高的优势抗体。方法以纯化的sjp40抗原免疫健康SPF级产蛋鸡,初次免疫2周后开始每日收集的鸡蛋为样本,采用水稀释硫酸铵沉淀法从鸡蛋中初步提取抗sjp40IgY,进一步经透析袋、DEAE-FF阴离子交换柱纯化IgY。用SDS—PAGE、WesternBlot及ELISA对纯化后的抗sjp40IgY进行分析鉴定。结果纯化的特异性抗Sjp40IgY,抗体效价1:10。。相对分子质量为180kDa,SDS.PAGE可见有2条主要蛋白带,分别约为66kDa和35kDa。并可被sj040特异性识别。结论成功制备具有良好免疫反应性、特异性强、灵敏度高的抗Sip40特异性IgY抗体。 相似文献
3.
目的原核表达日本血吸虫乳酸脱氢酶(SjLDH),对表达产物进行纯化及生物活性鉴定。方法将SjLDH编码序列克隆入pET-28a原核表达载体并转染大肠埃希菌,异丙基-β-D-硫代半乳糖苷(IPTG)诱导表达后亲和层析法对表达产物进行纯化,并用聚丙烯酰胺变性凝胶电泳(SDS-PAGE)、蛋白印迹(Western blot)、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酶活性染色及活性测定进行鉴定。结果成功构建pET28a-SjLDH重组质粒并在大肠埃希菌中获得可溶性表达,亲和层析纯化表达产物。SDS-PAGE及Western Blot结果显示,表达及纯化产物分子量约36kDa,与SjLDH理论分子量相符。ELISA结果表明,重组蛋白具有良好的免疫活性,酶活性染色表明重组蛋白具有乳酸脱氢酶活性,活性单位为379U/mg。结论成功进行SjLDH的原核表达并获得纯化的重组蛋白,重组蛋白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及酶活性,为研究SjLDH的功能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4.
北方动物血吸虫病(Ornithobilharzi-asis)是由分体科(Schistosomatidae),东毕属(鸟毕属)(Ornithobilharzia)和集安毛毕属(Irichobilharzia)的各种血吸虫寄生于牛、羊、马属、骆驼、鹿、犬等多种哺乳动物和鸟、禽类的门静脉和肠系膜静脉血管内所引起的寄生虫病。东毕血吸虫的尾蚴能引起人的尾蚴性皮炎(Cercaril dermatitis)或称“稻田皮 相似文献
5.
Chikugo 河流域,Kurume 附近,仍然是日本人民感染日本血吸虫病的主要区域之一。该地区进行的尸解的活检常常在各器官的组织标本中发现日本血吸虫卵。特别是肝组织,不论是轻型肉芽肿损害或严重纤维化的日本血吸虫病患者,几乎总是检到虫卵。在这种由血吸虫卵引起的发展到肝硬化阶段的肝组织中,可以见到很严重的病理改变。Kurume 大学医学院病理系在病人的尸解和活检及兔实验血吸虫病方面,进行了广泛的日本血吸虫病肝硬化的病理学研究。 相似文献
6.
日本血吸虫p 50亲免素基因克隆、表达及纯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扩增、原核克隆和表达日本血吸虫(Sj)p50亲免素基因全长cDNA,并进行表达产物的纯化。方法从成虫RNA中RT-PCR扩增Sjp50亲免素基因完整的编码阅读框后,将其克隆入pET 30a(+)原核表达载体中,异丙基硫代-β-D半乳糖苷(IPTG)诱导高表达后用亲和层析柱对表达产物进行纯化。结果将Sjp50亲免素基因成功克隆入pET 30a(+)表达载体中;诱导表达并成功纯化出重组Sjp50亲免素蛋白。结论成功克隆sjp50亲免素基因,并表达和纯化得到了p50亲免素蛋白,为研究Sip50亲免素的功能及其进行疫苗等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7.
日本血吸虫成虫cDNA表达文库的构建及鉴定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目的 通过构建日本血吸虫成虫 c DNA表达文库 ,免疫筛选全长目的基因 ,研究其结构和功能。 方法 采用 TRIZOL试剂提取日本血吸虫成虫总 RNA,Oligotex m RNA Midi Kit分离 m RNA,并用 Stratagene的建库试剂盒构建日本血吸虫 c DNA表达文库。 结果 构建的日本血吸虫成虫 c DNA表达文库容量为 2× 10 6 pfu/ ml,扩增后文库的滴度为 1.4× 10 7pfu/ ml。文库的重组率达到 96%以上 ,插入片段平均长度为 1.4kb。 结论 本文库可望用于日本血吸虫疫苗候选基因及诊断抗原分子的筛选 相似文献
8.
目的 了解日本血吸虫卵计量变异特征,建立、检验和应用虫卵计量变异的随机模型。方法 在了解虫卵计量变异的基础上建立和检验虫卵计量变异的数学模型。应用数学模型绘制估计人群“实际”感染率的袖珍图。结果 湖滩地区居民以从事渔业生产为最主要的感染方式,垸内水网地区以从事农业生产为主要感染方式,虫卵在粪中的分布为非随机分布,从粪便的头部至尾部、网地区以从事农业生产为主要感染方式,虫卵计量在不同人群间、人群内、 相似文献
9.
日本血吸虫成虫性别差异蛋白的筛选及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筛选和鉴定日本血吸虫成虫性别差异蛋白.方法 自日本血吸虫(Schistosomajaponicum,S.japonicum)尾蚴感染的2只家兔颈动脉灌注生理盐水冲虫,分别收集雌雄成虫各约200条.提取雌、雄成虫的水溶性和脂溶性蛋白各300μg,采用双向凝胶电泳技术分别进行分离.银染后扫描成像,用ImageMaster Platinum 2D 5.0软件进行分析,筛选差异蛋白,并予质谱鉴定.结果 雌虫和雄虫的水溶性蛋白分别检出(255±10)、(224±12)个蛋白点,疏水蛋白分别检出(200±11)、(132±8)个蛋白点;鉴定的6个差异蛋白质中,5个雌性表达上调的差异蛋白为硫氧还蛋白,铁蛋白-1重链,泛素结合酶样蛋白Mms2-泛素复合体可溶性结构B链,热休克蛋白10和胞浆脂肪酸结合蛋白突变体H,1个雄性表达上调的差异蛋白为48 kDa组胺受体亚基肽4.结论 获得了日本血吸虫成虫性别差异蛋白质. 相似文献
10.
《华南预防医学》1986,(2)
在日本血吸虫卵浸出液中发现有一种对各种红血细胞有溶血活性的物质;溶血反应在37℃时较4℃时要快得多,且无需二价阳离子的作用,溶血度依赖于虫卵浸出液的浓度。由于这些溶血因子具有耐热和可溶于氯仿溶剂中,故似具有脂质的特性,以薄层色素分离法进一步分析显示浸出液的溶血活性是由游离脂肪酸产生的。再将卵浸出液中的脂肪酸作氯相色素分析,显示这些脂肪酸是由肉豆蔻酸,棕榈酸、硬脂酸、油酸、亚麻油酸、亚麻脂酸以及花生烯酸等组成;其中花生烯酸的溶血性最强,亚麻油酸、亚麻脂酸、油酸、棕榈酸和肉豆蔻酸次之,而棕榈酸只有在二价阳离子参与下始呈现弱的溶血活性。从实验估算,1毫克卵浸液蛋白质中所含游离脂肪酸可高达0.22毫克。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人芽囊原虫(Blastocystis hominis,B.h)的生殖方式,对B.h与细菌的关系及相互间微环境的影响进行初步探索。方法分别对新鲜粪便标本和RPMI 1640培养基中B.h,经碘液染色和苏木素染色观察其形态,对B.h阳性的粘液便、粘液血便进行肠道常见致病菌的培养和鉴定,并通过B.h与大肠埃希菌共培养实验,观察两者相互作用。结果本研究确证了四种B.h繁殖方式:二分裂生殖、内二芽生殖、复分裂增殖及出芽生殖。半数B.h阳性标本未检出已知肠道致病菌。B.h对大肠埃希菌有一定抑制作用。结论B.h存在多种繁殖方式;B.h可能单独致病,其致病机制与微生态改变有关。 相似文献
12.
日本血吸虫新基因精氨酸酶的扩增及序列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获取并真核克隆日本血吸虫新基因精氨酸酶全长cDNA.方法对本实验室曾获得精氨酸酶基因利用生物信息学进行分析,发现其5'端尚缺一段序列;根据已知序列设计引物,用5'端单巢式PCR从尾蚴文库中扩增,以获得精氨酸酶基因完整的阅读框(ORF);用生物信息学技术对获得的精氨酸酶编码基因进行结构与功能的分析;并将新基因的完整编码阅读框克隆入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结果用5'端单巢式PCR从尾蚴文库中获得了精氨酸酶5'端所缺序列,得到其完整的ORF,其ORF长1 095 bp,编码364个氨基酸.利用生物信息学技术鉴定其为日本血吸虫精氨酸酶的完整cDNA序列.重组质粒经双酶切DCR及测序鉴定证明日本血吸虫精氨酸酶真核表达质粒构建成功.结论成功获得、识别、扩增并克隆日本血吸虫精氨酸酶编码基因的全长cDNA. 相似文献
13.
血吸虫病免疫学诊断技术经过不断改进和发展,具有较高的敏感性、特异性及可行性而成为当今研究和应用的热点。检测循环抗体成本低、操作简单、受宿主免疫状态影响小、可行性强,但治疗后抗体可多年维持较高水平,疗效考核价值不高。目前的研究方向是寻找治疗后消失较快的抗体,即短程抗体,以提高检测循环抗体的疗效考核价值。检测循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索研制检测日本血吸虫的基因芯片。方法 依据日本血吸虫高度保守的编码免疫原性毛蚴抗原的5D基因,筛选、设计聚合酶链反应(PCR)的引物和基因探针,制成日本血吸虫基因芯片。检测时首先抽提尾蚴、成虫、虫卵、感染性钉螺的DNA,同时利用对照华支睾吸虫、姜片虫、卫氏并殖吸虫的DNA分别进行PCR扩增及不对称PCR荧光标记,然后用荧光标记后的靶序列与制备的检测芯片进行杂交,杂交结果用ScanArray 3000扫描仪扫描。结果 研制的基因芯片能有效地检测出单个尾蚴、虫卵、阳性钉螺或极微量成虫组织DNA,而常见的华支睾吸虫、姜片虫、卫氏并殖吸虫等未见阳性结果。结论 成功制备了检测日本血吸虫的基因芯片,并具有快速、灵敏、特异等特点。 相似文献
15.
蟑螂(cockroaches)学名蜚蠊,属于昆虫纲(Insecta)蜚蠊目(Blattaria),俗称茶婆子、偷油婆、香娘子、灶蚂子等。在昆虫中,蟑螂是最古老的种类之一,远在3.5亿年前,就已经在地球上生活了。由于它们适应性强,早已从发源地非洲大陆通过海运商船、货物等,被带到南美、东欧和南亚的港口城市,以后逐步扩散,传入温带地区,甚至到达北方寒冷地区,现已遍布全世界,成为当今防治难度最大的重要城市卫生害虫之一。 相似文献
16.
在菲律宾血吸虫病流行区,用对流免疫电泳(CIE)检测了118名居民血清中日本血吸虫卵可溶性抗原的抗体,同时用环卵沉淀试验(COPT)检查了抗体。对流免疫电泳的阳性率为53%,环卵沉淀试验的阳性率为48%,两法的结果之间无显著性差异(Mc Nemar氏试验,P=0.18)。对肠道毛细线虫病人血清和实验广州管园线虫病猴血清未发现交叉反应,在“正常人”对照组血清未发现假阳性反应。本研究中对流免疫电泳在线虫病(如肠道毛细线虫病和广州管园线虫病)患者的血清中,其敏感性、特异性以及有关的交叉反应方面,都比得上环卵沉淀反应。在1小时内出现的任何反应结果的约70%可迅速加以利用。本法在血吸虫病流行区的血清流行病学调查中应该是有价值的。从第一批报告对流免疫电泳检测肝炎协同抗原以来,此法已普遍用于各种传染病的免疫诊断。在寄生虫学方面,其使用的程序是用于寻找下列疾病的有关抗体:阿米巴病,疟疾,锥虫病,旋毛虫病,丝虫病,棘球蚴病,肝吸虫病和血吸虫病。进行本研究,首先是为了评价对流免疫电泳法检测流行区日本血吸虫病人血清中的抗体,其次是用此结果与环卵沉淀试验检测同一批血清结果进行比较。在东方血吸虫病的血清诊断中,认为环卵沉淀试验特异、敏感和易于操作,但是要得到结果,有时要三天之久。 相似文献
17.
日本血吸虫感染的家庭聚集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重复改良Kato法,检测濒邻鄱阳湖滨的日本血吸虫病流行区某村的感染资料,应用二项分布和负二项分布拟合的方法,分别对该调查结果进行家庭聚集性分析。结果;实际资料的分布与二项分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01),而与负二项分布的拟合优度较好(0.50<P<0.70),说明日本血吸虫感染具有家庭聚集性,聚集指数K为4.5983。 相似文献
18.
最早报导中国田鼠感染寄生虫的是1928年 Lee C.U.所进行的日本血吸虫感染试验。今次是进一步研究。中国田鼠和小白鼠体重约20克,30~40周龄。以每鼠腹腔内平均注射40条尾蚴为一组,每鼠平均皮肤接触感染尾蚴23条为一组,检查了排卵及死亡情况。腹腔内注射组约在感染后6周开始排卵,五粒粪块内每粒的最高虫卵数,中国田鼠为185~1207个(平均501个),小白鼠217~892个(平均455个),两者间没有差异。中国田鼠9例中,至40周死亡的3例,到60周死亡的2例,剩下的至84周仍然产卵。小白鼠8例中 相似文献
19.
日本血吸虫培养细胞SDH、AKP和ACP的组织化学观察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目的 探讨日本血吸虫成虫培养细胞琥珀酸脱氢酶(SDH)、碱性磷酸酶(AKP)和酸性磷酸酶(ACP)的组织化学变化。方法 应用组织化学染色法显示日本血吸虫培养细胞SDH、AKP和ACP。结果 日本血吸虫成虫培养细胞均具有SDH、AKP、ACP活性,体积较大的在胞膜附近和鞭毛细胞的鞭毛部位SDH活性最强;圆颗粒细胞、三角扇形细胞合胞体的AKP活性细胞质较细胞核弱,团簇状排列的细胞主要分布在细胞质、而鞭毛细胞则集中于细胞核和鞭毛部位;ACP的活性均较强,尤其是体积较大的培养细胞,活性部位集中中分布在核周或弥散分布在细胞质中。结论 日本血吸虫培养细胞SDH、AKP和ACP的组化染色可做为简便易行、快速敏感的细胞培养条件优劣的评价指标。 相似文献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