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药房》2015,(32):4476-4479
目的:为促进儿科安全合理用药提供基线数据。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法,抽取新疆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2014年3月-2015年2月期间的儿科门诊处方,依据药品说明书内容,判断是否存在超说明书用药行为,对超说明书用药类型、患儿不同年龄段及各类药品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共抽取儿科门诊处方2 400张,分析处方用药记录5 115条,涉及用药品种171种。按照处方数、用药记录数和用药品种数分别计算,超说明书用药发生率分别为:59.08%、40.87%、80.70%。超说明书用药类型主要包括:超给药频次(43.03%)、超给药剂量(29.55%)、超适应证(18.83%)。门诊处方超说明书用药发生率居前2位的年龄段为:婴儿(67.58%)、青少年(63.10%%)。超说明书用药发生率居前4位的药物种类为:外用药(55.56%)、神经系统用药(54.12%)、呼吸系统用药(48.95%)、营养类药物(48.09%)。结论:儿科门诊处方中超说明书用药现象较为普遍。  相似文献   

2.
目的:回顾性分析2017年西北妇女儿童医院儿科门诊超说明书用药现状,分析超说明书用药危险因素,为规范儿科临床用药提供数据支持。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7年儿科门诊处方,以药品说明书为依据,分析用药医嘱是否超说明书用药,并整理归纳我院超说明书用药的种类、不同年龄段儿童发生超说明书用药的情况、不同种类药物超说明书用药发生率。同时,分析超说明书用药与患儿基本信息(年龄、性别)和药品信息(基本药物、OTC分类)的相关性。结果:共纳入2640张儿科门诊处方,涉及用药医嘱4435条,其中药品种类155种。按处方、用药医嘱和药品种类分类,超说明书用药发生率依次为35.55%、46.76%、91.61%。超说明书用药在以下3种临床用药中较为常见:(1)药品说明书未涉及儿童用药信息(34.28%);(2)给药频次不合理(28.45%);(3)剂量超标(16.42%)。超说明书用药居前2位的年龄段分别为青少年(50.00%)和婴幼儿(47.64%)。超说明书用药居前3位药品种类分别为呼吸系统药物(33.50%)、中成药(18.74%)、全身用抗感染药物(17.95%)。全院门诊性别及各年龄段患儿超说明书用药风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非基本药物和OTC存在较高的超说明书用药风险。结论:2017年我院儿科门诊超说明书用药发生较为普遍,需进一步宣教临床医师合理使用儿童药物,规避患儿用药风险。  相似文献   

3.
目的调查我院儿科门诊超说明书用药现状,为医院制定儿童超说明书用药规范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合理用药软件从本院儿科门诊2017年处方中随机抽取5%的处方,根据药品说明书的内容,判断用药医嘱是否存在超说明书用药,并统计超说明书用药发生率、类型、年龄分布、药物类别分布和医生分布等情况,同时采用循证药学的方法,对超说明书用药进行合理性评价。结果共抽取到儿科门诊处方4 702张,包含12 397条用药医嘱,涉及药物136种,其中处方、医嘱和药品超说明书用药的比例分别为72.27%、44.21%、69.85%;超说明书用药类型主要为超给药剂量(43.85%)和超适用人群(27.21%);超说明书用药年龄段排名最高为新生儿(63.64%),其次为婴幼儿(45.27%);超说明书用药发生率超过平均水平的药品种类由高到低依次为维生素和矿物质类用药(71.88%),糖类、盐类和酸碱平衡调节药(66.17%),解热镇痛抗炎药(65.87%),消化系统用药(56.61%),中成药(45.96%);超说明书用药医生职称排名:初级医师发生率最高(46.79%),主治医师发生率最低(40.73%);超说明书用药循证证据中,级别较高的一级证据主要来源于国内外医学和药学学术机构发布的指南,二级证据主要来源于《中国国家处方集(化学药品和生物制品卷·儿童版)》、中国药典《临床用药须知(2015年版)》和《新编药物学》等,两者合计占超说明书医嘱总数的33.68%,无循证依据可查的占47.36%。结论 2017年我院门诊儿科超说明书用药情况较为普遍,超说明书用药循证证据级别普遍偏低,需要建立相关规范,保障儿童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4.
目的:回顾性调查2012年4月2013年3月北京儿童医院门诊患儿超说明书用药情况,为了解我国儿科超说明书用药现状和制定超说明书用药政策提供证据,促进我国儿科临床合理用药。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2年4月2013年3月北京儿童医院门诊患儿超说明书用药情况,为了解我国儿科超说明书用药现状和制定超说明书用药政策提供证据,促进我国儿科临床合理用药。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2年4月2013年3月门诊患儿的处方,依据药品说明书,判断其用药医嘱是否超说明书,分析超说明书用药类型、各年龄段儿童、各类药品超说明书用药情况。结果:共抽取门诊患儿处方10 716张,分析处方用药医嘱23 909条,涉及药品451种。按处方数、用药医嘱数、药品总数、基本药物数、非处方药(OTC)药品数计,超说明书用药发生率分别为53.0%、29.6%、65.0%、67.0%、79.8%。超说明书用药发生率居前3位的年龄段为幼儿期(29.8%)、学龄前期(29.5%)和婴儿期(29.2%)。超说明书用药类型主要包括无儿童用法用量信息(61.7%)、给药频次(12.8%)和剂量(11.1%)。结论:我院门诊患儿超说明书用药情况普遍,反映了药品说明书中儿童用药信息的缺乏,提示国家亟须出台相关政策规范超说明书用药行为,保障儿童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5.
目的调查分析本院生殖医学中心超说明书用药情况,探讨生殖医学中心超说明书用药管理模式,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随机抽取本院生殖医学中心2014年1月至12月处方,根据药品说明书相关内容,判断是否超说明书用药,并统计超说明书用药类型及相关药物。结合相关文献,根据超说明书用药循证级别及对患者影响程度的不同将超说明书用药分为A、B、C三个级别,统计各级别涉及的药品。结果共抽取2 400张处方,含用药记录8 648条。按处方和用药记录统计,超说明书用药发生率分别为21.96%(527/2 400)和7.15%(618/8 648)。超说明书用药类型主要包括超适应证(75.6%)、超剂量(11.0%)。涉及药品11种,A、B、C级构成比分别为35.1%、61.3%、3.6%,其中B级居多。结论本院生殖医学中心超药品说明书用药情况比较普遍,进行分级管理有利于减少超说明书用药带来的负面影响,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惠州市第一妇幼保健院儿科门诊超说明书用药情况,并分析对策。方法:随机抽取惠州市第一妇幼保健院2021 年10 月至2022 年9 月儿科门诊处方,依据药品说明书确定是否存在超说明书用药,对超说明书用药发生情况、超说明书用药类 型、主要年龄段及药品种类进行汇总分析。结果:共抽取处方1 556 张,包含用药医嘱4 154 条,基于处方张数和医嘱条数计算出的 超说明书用药发生率分别为36. 70%(571/ 1 556)和43. 98%(1 827/ 4 154)。超说明书用药类型主要是超适应证(27. 09%)、超剂量 (22. 06%)、超频次(19. 27%)。婴幼儿(29 d~3 岁)超说明书用药发生率较高(>40%);超说明书用药发生率居前3 位的药品种类 为内分泌调节剂(59. 86%)、呼吸系统用药(56. 79%)、中成药(53. 95%)。结论:儿科门诊常见超说明书用药,应特别重视婴幼儿用 药;医师应严格依照药品说明书开具处方,国家应制定相关政策规范超说明书用药行为,以保障儿童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7.
目的:回顾性调研2015年9月-2016年8月苏州地区某九家医院儿科门急诊处方超说明书用药现状,为制定儿科超说明书用药政策提供基线数据。方法:每月随机抽取苏州地区九家医院儿科门急诊处方200张,判断是否为超说明书用药,并对超说明书用药发生率、超说明书用药类型、年龄段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苏州地区儿科门急诊处方超说明书用药的发生率为29.87%。超说明书用药类型主要以未提及儿童用药信息(38.44%)和超适应证用药(17.38%)为主;儿科超说明书用药最主要的年龄段为新生儿期(58.69%);超说明书用药最多的药物类别依次为:中成药(38.62%)、抗菌药物(35.26%)和呼吸系统用药(34.12%)。结论:苏州地区儿科门急诊处方超说明书用药现象普遍存在。通过本次调研将有助于全面掌握苏州地区儿童超说明用药的一手资料,依托苏州药学会出台苏州地区儿童超说明书用药共识,以保障苏州地区儿童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8.
目的:回顾性调查某院儿科门诊超说明书用药情况,为门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进一步规范儿科药学服务。方法:分层随机抽取该院2015年10月-2016年3月儿科门诊处方,对患儿基本信息、用药情况进行记录,根据药品说明书判断是否属于超说明书用药。结果:共抽取儿科处方2 407张,含4 354条用药医嘱。其中,超说明书用药发生率分别为58.83%,42.88%,超说明书用药类型主要包括未提及儿童用药信息(34.63%)、超适应证(27.44%)、超剂量(11.65%)和超给药频次(10.29%)4种。各年龄段患儿超说明书用药发生率存在差异,青少年(12~18岁)发生率最高。超说明书用药构成比前3位分别是抗微生物药物(38.62%)、呼吸系统用药(23.85%)和中成药(15.37%)。结论:该院儿科门诊超说明书用药情况较为普遍,多种药物说明书中儿童用药信息较缺乏,儿童用药安全难以保障,亟需临床药师和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在合理用药工作中发挥更大作用。  相似文献   

9.
冯秋荣  李必坚  刘静 《中南药学》2013,(11):860-862
目的对本院儿科门诊和住院处方进行抽查分析,以探讨儿科超说明书用药影响因素,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从本院随机抽取2010年1月至2012年9月儿科门诊和住院处方,按照年龄分为2组,婴幼儿组(〈3岁组)和儿童组(≥3岁组),利用大医通软件"处方审核与点评系统"筛选所有处方,将超说明书用药处方进行分类统计分析。结果共抽取处方2 103张,含用药记录5 987条,超说明书用药记录2 033条,发生率33.96%;其中,容易发生超说明书用药的是给药剂量、给药频次和超年龄用药。婴幼儿组和儿童组在超说明书用药发生构成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婴幼儿组发生比例高于儿童组;对所有涉及药物进行分析,超说明书用药发生率最高的是抗变态反应药(49.55%),其次为消化系统用药(44.75%),再次为外用药物(44.09%);在2 103张处方中,联合用药处方共2 097张(99.71%);婴幼儿组易出现超说明书用药的为抗变态反应药(50.32%)、外用药(45.21%)和消化系统用药(43.25%),儿童组易出现超说明书用药的为抗变态反应药(49.01%)、消化系统用药(45.28%)和中成药(43.69%)。2组患儿具体用药种类上超说明书用药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儿科用药风险高,超说明书用药现象普遍,用药时应注意给药剂量、给药频次,对婴幼儿用药和联合用药应谨慎,尽量减少超说明书用药行为。  相似文献   

10.
目的::调查郑州市儿童医院2013年门诊处方超说明书用药现状,为促进儿童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系统随机抽样方法抽取2013年门诊处方,根据药品说明书的内容,判断处方医嘱是否存在超说明书用药,并对处方抽样情况、超说明书用药类型、各年龄段超说明书用药发生率和药品种类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纳入8684张处方,涉及410种药品,含16344条医嘱记录,其中超说明书用药处方、品种和医嘱的比例依次为70.87%、71.95%、51.21%。超说明书用药类型主要有超适用人群(50.83%)、超给药剂量(21.00%)和超给药频次(19.04%)。超说明书用药发生年龄段排名前3位为新生儿(63.27%)、婴幼儿(56.20%)、学龄期(44.98%)。超说明书用药品种排名前5位为:心血管系统用药(99.02%)、抗感染药(64.14%)、维生素和矿物质类药(62.89%)、血液系统用药(59.48%)、中成药(53.43%)。结论:该院门诊处方超说明书用药现象较为普遍,医师要严格把握说明书规定的适应证、用法用量,选择合适的药物剂型,减少超说明书用药,以保障儿童安全用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