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周静 《中国基层医药》2011,18(9):1211-1212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 依据治疗方式不同将9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60例和对照组(采用西医治疗)30例,分析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椎动脉和基底动脉血流流速均明显优于对照组(t=5.17、4.32、3.63,均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100%)明显高于对照组(70%)(χ2=35.29,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临床疗效明显,预后良好,值得临床借鉴.  相似文献   

2.
眩晕是临床常见病症之一 ,以中老年人为多见 ,病因比较复杂。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 (以下简称 VBI)是引起眩晕的主要病因之一。其临床表现为 :眩晕发作时伴有不同程度的恶心、呕吐 ,部分病人有视物旋转或自身倾倒感 ,不能活动 ,不敢睁眼 ;部分病人伴心慌、胸闷、出汗等自主神经功能失调表现。近年来 ,笔者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对 31例 VBI型眩晕进行治疗 ,取得较为满意的疗效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门诊病人 31例中 ,男 2 0例 ,女 11例 ;年龄 4 3~ 73岁 ,病程最短 2小时 ,最长 2年。其中伴高血压 13例 ,伴糖尿病 8例 ,伴动脉粥样硬化 5例…  相似文献   

3.
西比灵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陈文利  翟明等 《云南医药》2001,22(2):104-105
目的:探讨西比灵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BI)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住院和门诊病例共60例。随机抽取其中30例为给西比灵治疗的治疗组,另30例为给眩晕停治疗的双盲对照组。治疗后3-6周复查经颅多普勒(TCD),比较用药前后双椎、基底动脉的血流平均流速(Vm)和收缩峰值(Vs)的变化程度。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3-6周复查TCD,双椎、基底动脉的Vm,Vs值改善程度有显著性差异(P<0.01)。而对照组各血管的Vm,Vs值变化程度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西比灵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4.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BI)是临床常见的疾病,眩晕是其最常见的临床表现,多发生于中老年患者。笔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此类患者60例,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现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巾西医结合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80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进行随机复合对照讲究,对照组40例给予氟桂利嗪;治疗组40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血府逐瘀汤口服;两周为一个疗程,2个疗程后观察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及TCD(彩色经颅多普勒)检查颅内外椎动脉血流速度等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5%,对照组总有效率87.5%,表明治疗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BI)的疗效.方法 选择我院VBI患者120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中药煎服,疗程15d.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VBI有利于中西药发挥协同作用而取得较好效果,而且安全性高,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B I)的疗效。方法选择我院VB I患者120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中药煎服,疗程15d。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VB I有利于中西药发挥协同作用而取得较好效果,而且安全性高,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ertebrobasilar arterial ischemia,VBI)作为一种临床常见病,常以眩晕、恶心、呕吐起病,因起病急,故常作为急症就诊.本文收集我院收治的110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应用丁咯地尔治疗55例,其余应用复方丹参治疗作为对照组,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我们采用降纤酶合脉络宁治疗颈动脉系统椎 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病人 60例 ,取得良好效果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治疗组 60例 ,男 3 4例 ,女 2 6例 ;平均年龄5 6 2岁。对照组 16例 ,男 10例 ,女 6例 ;平均年龄 5 7 4岁。两组病人均采用日本产DW 5 2 3 5 2 5型多功能彩色超声多普勒 (TCD)检查证实为颈动脉系统椎 基底动脉供血不足伴血管痉挛、狭窄、斑块形成等。1 2 治疗方法 治疗组 :司威特降纤酶 (SVATE 4) 5U加入 0 9%生理盐水 2 5 0ml内稀释后静脉滴注 ,80min滴完 ;脉络宁每次 2 0ml加入 5 %葡萄糖…  相似文献   

10.
葛根素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30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是中老年人的多发病 ,常反复发作易导致急性脑血管病。我们自 2 0 0 0年 11月至 2 0 0 2年3月 ,采用葛根素治疗本病 30例 ,并设 2 7例作对照观察 ,现将治疗结果报告如下。1 一般资料5 7例为门诊病人 ,治疗前均行 TCD检查 ,符合文献所例的诊断标准 [1 ] ,且排除颅内出血、脑血栓形成、脑栓塞及耳源眩晕 ,将眩晕分为轻、中、重度 ;轻度 :头晕 ;中度 :头晕、颈部酸痛、上臂麻木 ,伴恶心 ;重度 :视物旋转伴呕吐。将 5 7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 30例中 ,男 17例 ,女 13例 ;年龄 39~ 70岁 ,平均 5 6 .5…  相似文献   

11.
朱玲  李经红 《河北医药》2016,(1):145-147
目的:探讨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眩晕对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收治的老年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2组患者均采用中西医联合的治疗方法治疗,其中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强化护理方式干预,而对照组患者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2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疾病的有效治疗率为98.3%,而对照组患者疾病的有效治疗率为86.7%,观察组患者的疾病有效治疗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05);观察组患者的满意率为86.7%,而对照组患者满意率仅为53.3%,观察组患者的满意率明显优于对照组( P ﹤0.05);观察组患者在遵医依从率和患者焦虑评分方面也明显优于对照组( P ﹤0.05)。结论采用中西医联合治疗方法治疗老年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眩晕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通过加强治疗过程中的护理干预,可以有效的提高疾病的治疗有效率,增强患者的满意度,护理干预对疾病的治疗以及预后具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2.
通心络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通心络胶囊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153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症状及体征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3.75%,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通心络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3.
清眩颗粒治疗中老年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BI)是导致中老年人眩晕的主要疾病,VBI性眩晕占中老年人各种眩晕的60%以上。VBI使脑组织缺血、缺氧、脑机能退化,最终导致脑梗死、脑萎缩、痴呆。VBI性眩晕属于中医学眩晕的范畴,我们运用清眩颗粒治疗VBI性眩晕,取得了良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4.
葛根素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75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春颖  魏伟珍 《现代医药卫生》2006,22(16):2512-2513
葛根素是从豆科植物野葛或甘葛藤根中提出的一种黄酮苷.用于治疗椎一基底动脉供血不足而引起的眩晕疗效较好,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5.
葛根素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葛根素注射液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治疗效果。方法 将86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43人,治疗组用葛根素注射液500mg加生理盐水250ml中静滴,每日1次;对照组43例,用复方丹参注射液20ml加生理盐水250ml中静滴,每日1次。两组均以2周为1个疗程。结果 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为88.4%,对照组为74.4%,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中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葛根素注射液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疗效明显优于复方丹参注射液。  相似文献   

16.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病人 6 0例均为我科住院病人 ,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 ,每组各 30例。治疗组 :男 18例 ,女 12例 ;年龄 5 0~ 72岁 ,平均 6 2 .6岁。对照组 :男 17例 ,女 13例 ;年龄 48~ 75岁 ,平均 6 5 .5岁。1.2 诊断标准 [1 ] :(1)眩晕为旋转感或视物晃动感或不稳感 ,多因头位和 /或体位改变而诱发。(2 )眩晕同时至少尚有一种椎基底动脉缺血发作的其它症状 ,如眼症 (黑蒙、闪光、视物变形、复视等 )、内耳疼痛、肢体麻木或无力、猝倒、昏厥等。(3)有轻微的脑干损害体征 ,如角膜和 /或咽反射减退或消失 ,调视和 /或辐辏…  相似文献   

17.
武艳 《中国基层医药》2002,9(12):1133-1133
笔者应用血栓通治疗椎 基底动脉供血不足 32例 ,收到满意疗效。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本组病例共 32例 ,均为我科门诊或住院病人。中医诊断标准参照 1993年卫生部《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拟定 ,辨证为瘀阻脑络证。证见 :眩晕、头痛或耳鸣、失眠 ,舌质紫暗或有瘀点 ,脉涩或沉弦。全部病例经经颅多普勒超声、头颅CT、颈椎X线等检查确诊为椎 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治疗组 32例 ,其中男 2 0例 ,女 12例 ;年龄 36~6 7岁 ,平均年龄 5 4 6± 2 6岁 ;病程 1~ 2 0年 ,平均 6 5±1 9年。其中颈椎病 17例 ,脑动脉硬化 15…  相似文献   

18.
石云丽 《河北医药》2011,33(8):1260-1261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BI)是一种中老年人常见的缺血性脑血管病,血流变学检查多有某些指标增高,临床上采用传统单一药物治疗效果往往不理想,我院2006年10月至2009年6月应用银杏达莫、  相似文献   

19.
当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BI)波及到前庭神经核,临床表现为前庭中枢缺血性平衡障碍:眩晕、行走不稳,严重者甚至伴恶心、呕吐、心悸、大汗出。随着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人口老化等问题越来越严重。该类疾病在临床中也越来越多。我院2007年10月~2008年10月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VBI性眩晕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西比灵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 (VBI)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 :90例入选病例随机分为两组 ,治疗组 6 0例 ,对照组 30例。治疗组口服西比灵 ,对照组静脉点滴川芎嗪。两组均常规使用脑细胞复活剂。疗程 2 8d。疗程结束后评定疗效及复查彩色经颅多普勒超声 (TCD)。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 93.3%,对照组 6 3.3%,治疗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 (P<0 .0 1)。结论 :西比灵治疗 VBI性眩晕疗效显著 ,可作为首选药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