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王兰芬  邓丽娟  梁茜 《华夏医学》2012,25(3):423-425
气囊止血带能阻断血液循环,使手术部位处于无血状态,保证手术视野清晰,便于手术操作;同时又可减少术中出血,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患者的痛苦和经济负担,被广泛应用于四肢手术。现就止血带在四肢手术中的应用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
为了减少术中出血,一些四肢部位的手术经常通过患肢捆扎气囊止血带来达到减少术中出血的目的.但经常由于气囊止血带充气后变得坚硬及长时间挤压局部皮肤而使手术结束后此处皮肤有较深压痕或皮肤挤伤出现小水泡等,易增加感染机会,给病人带来痛苦.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小儿手术中使用气压止血仪的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方法选取要使用气囊止血仪的小儿患者,术前按使用说明操作,术后根据小儿的止血带反应,手术的止血情况,术后的愈合情况,进行讨论。结果一组止血良好,手术骨折愈合好无止血带并发症反应,一组或止血效果不好,或出现止血带并发症反应。结论小儿四肢手术气囊止血带的应用,不能机械按照操作说明操作,应酌情变化,来预防和避免出现并发症,及其相应护理。  相似文献   

4.
下肢手术应用气囊止血带止血充气压力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气囊止血带能玥断循环,使手术部位处于无血状态,并且在清晰的视野下进行手术,减少溶血、凝血、渗血等改变。止血带充气压力适宜与否直接影响着术后病人肢体功能的恢复。有报道下肢使用气囊止血带充气压力为53.2~79.8kPa或不超过80kPa。但在临床手术中发现使用上述压力后,  相似文献   

5.
气囊止血带引发损伤的预防和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姚月婵 《吉林医学》2010,31(32):5835-5835
目的:探讨术中运用气囊止血带的不良反应,提出相应的预防护理措施。方法:对250例患者使用气囊止血带进行临床观察。结果:6例出现止血带疼痛;3例出现皮肤水疱。结论:预防护理是防止气囊止血带发生不良反应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气囊止血带的使用与护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气压止血带是骨科、手外科及急救等常用的止血工具。其作用原理是通过止血带的气囊由充气产生压力的控制对肢体主要动脉形成机械性压迫,阻断血液流动,达到止血的目的。正确使用气压止血带能减少术中出血、方便手术操作,从而缩短手术时间,也能减少血资源的使用,减轻病人的经济负担。但是,如果应用不当止血带也是一种十分危险的工具。  相似文献   

7.
自动气压止血带在四肢手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谢平芝 《基层医学论坛》2008,12(12):381-382
止血带、驱血带是四肢手术中最常见的辅助工具,我院自2006年以来,对48例手腕部及足踝部手术患者术中联合应用了自动气压止血带,其通过对止气血带的压力控制,压迫肢体,阻断血液流动,达到止血的目的,从而使术野清晰,手术操作方便,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患者痛苦。但是在使用过程中也具有一定的危险性,使用不当将导致严重并发症,给患者带来不良后果。  相似文献   

8.
气压止血带在骨科手术中应用日益广泛,气压止血带在肢体手术操作中合理应用,可以减少术中出血,方便术者显露术野,利于操作,缩短手术时间,为患者术后的康复提供有利条件,减少或避免输血,减轻患者经济负担.2007年1月~2010年1月对203例四肢骨科手术患者应用气压止血带,出现了16例失败病例,延长了手术时间,增加了患者痛苦,并带来了许多不利因素,因此制定了一系列护理措施,不断探索,总结经验,并获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胡秀良  祖罡  毕大卫  王震 《浙江医学》2019,40(11):1209-1210,1214
目的新型四肢解剖型多普勒气囊止血带与传统直型气囊止血带进行对比,评价新型止血带的效果。方法收集行下肢手术(主要为膝部肿块、小腿部及足踝部骨折等)的患者83例,其中男53例,女30例,分为A组40例,使用新型解剖型气囊止血带,止血压力通过多普勒监测仪设定;B组43例使用传统直型气囊止血带,止血压力为下肢传统设定压力70kp。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皮肤变化、止血带绑扎区疼痛情况及下肢神经压迫症状。结果A组皮肤优秀率高于B组,术后止血带绑扎区疼痛及神经系统并发症低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字2=5.52、4.89、4.72,均P<0.05)。结论新型四肢解剖型多普勒气囊止血带可以有效降低止血压力,并减少止血带相关并发症。  相似文献   

10.
电动气压止血带在四肢手术中的应用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四肢手术中合理使用止血带以减少切口出血并采取有效措施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方法:对本组的714例四肢手术患者在电动止血带的使用中,严格掌握电动止血带的适应证及禁忌证;做好患者的宣教工作,以取得配合;熟练掌握其仪器的操作流程、方法及注意事项;密切观察病情;术前、后肝素的正确应用。结果:切口无渗血,保证了清晰的切口视野,缩短手术时间;袖带局部皮肤无淤血及水泡发生;患肢术后血运良好,运动、感觉无异常。结论:电动止血带应用于四肢手术,止血效果好,缩短术程,避免或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保证了患者的手术安全,操作简便,是四肢手术止血的最佳工具,便于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1.
手术中气囊止血带的应用及不良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新颖 《当代医学》2009,15(12):58-59
气囊止血带广泛应用于四肢手术的创伤止血以及创造无血、清晰的术野,有利于手术操作、缩短手术时间,但使用不当可带来各种并发症,如神经损伤、止血带休克、止血带疼痛以及皮肤损伤的发生。因此,走出误区、弥补缺陷、找出切实可行的护理对策,是更好地发挥止血带作用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四肢手术时使用气压止血带中的应用,利用临床护理路径预防和解决手术中遇到的护理问题.方法将临床护理路径应用到使用气压止血带的四肢手术中,通过认真细致的术前访视,术中的密切观察和术后的回访等措施,减少或杜绝术中并发症的发生,为手术患者提供安全、有效地护理.结果护理问题明显减少,没有发生并发症.讨论临床护理路径应用到手术室的护理工作中,能使手术患者得到更优质、高效的护理.  相似文献   

13.
四肢手术中气囊止血带引起的损伤特点及防治护理要点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气囊止血带常应用于四肢手术中,虽然可减少术中出血和保持创面无血,但使用和护理不当,也会引起诸多并发症,如局部压伤和疼痛、肌肉损伤、神经损伤、内脏损伤,特别是神经损伤和肌肉损伤最常见,有时甚至造成肢体残废.文章针对损伤的原因,总结了采用氧自由基清除剂、低温治疗和缺血预处理对并发症的防治.并认为,选择合适的止血带,适当的压力及掌握好持续时间是止血带护理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在骨科手术中使用电动止血带,可使出血量减少,保证手术视野清晰,方便医生操作,缩短手术时间,所以必须应用止血带。但使用中会出现局部皮肤淤血、水泡、骨骼肌及神经损伤等并发症阁,其使用的并发症也屡见报道,给患者的术后护理及康复带来不利因素,也留下了投诉及纠纷的隐患,由于气压止血带在四肢手术中的广泛应用,所以,对并发症的预防尤为重要问。为解决医院手术室这一护理工作难题,我科通过2年临床实践,自行研究设计一种止血带专用棉垫,在降低术中出血、缩短手术时间及降低皮肤损伤发生率等方面取得了满意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5.
《中国现代医生》2021,59(13):172-176+180
目的 探讨如何在幼儿上肢矫形手术中规范化使用气囊止血带。方法 经过纳入和排除标准的筛选,最终选择2019年1—12月在我院行上肢矫形的60例患儿,分为三组,对照组、研究组1和研究组2分别使用上臂5 cm、上臂7 cm和前臂5 cm气囊止血带。记录止血压力、止血效果、止血带压迫以及是否对手术造成干扰,并进行组间对比。记录各组术中止血效果不佳时的处理情况。记录并对比三组收缩压以及术中变化的情况,评估使用肢体闭塞压力(LOP)作为止血带压力的总体有效率。结果 三组LOP和实际使用的压力:研究组2研究组1对照组(P0.01);对照组、研究组1和研究组2止血效果的优良率分别为89.7%,92.9%和100.0%;三组均未出现严重的止血带压迫;研究组2前臂气囊止血带引发肌腱张力高,对手术存在一定干扰,其他两组未对手术造成干扰。对照组和研究组1止血效果差的病例,通过增加边缘压力或者改用前臂气囊止血带达到良好止血效果。各组收缩压无明显变化,直接使用LOP加压总体有效率为93.3%。结论 幼儿上肢矫形手术首先考虑选用7 cm的上臂气囊止血带,术前预测并使用LOP加压在大部分病例可达到满意的止血效果,部分病例需要增加边缘压力,或者改用5 cm前臂气囊止血带以满足手术野无血的需求。  相似文献   

16.
汪洋  马骏  李国庆 《新疆医学》2015,(3):305-308
目的探讨在全膝关节置换术中使用气囊止血带不同压力对患者术后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11月至2014年10月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关节外科因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行初次、单侧膝关节置换的患者9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3组,各30例。A组:采用止血带压力为260 mm Hg;B组:采用止血带压力为280 mm Hg;C组:采用止血带压力为300 mm Hg。比较三组患者手术出血量、术后患侧膝关节肿胀情况、术后疼痛等级评分、术后膝关节活动度、术后功能恢复情况。结果三组患者术中失血量与总失血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组患者术后3 d止血带处疼痛小于B、C组患者;B、C组患者无明显差异;A组患者术后膝关节胀程度明显小于B、C两组患者,而B、C两组之间无明显差异;A组患者术后7 d膝关节活动度明显大于B、C两组患者,而术后14 d及术后1月三组患者膝关节活动度无差异;三组患者术后膝关节KSS评分无差异。结论 TKA手术中合理使用止血带可以减少不良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早期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7.
肢体自动气压止血带的应用体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自动气压止血带是手术室常用的止血器械 ,在矫形外科手术中应用十分广泛 ,合理使用可以缩短手术时间 ,减少患者手术区域出血 ,使术野暴露清晰 ,利于操作。但使用不当 ,则会产生副作用。现将我科 2 0 0 0年以来 5 0 8例使用自动气压止血带进行术中止血的临床护理体会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我院手术室 2 0 0 0年 5月~ 2 0 0 3年 5月共使用自动气压止血带 5 0 8例 ,全部为成年患者 ,其中上肢手术 30 5例 ,下肢 2 0 3例。手术区域均为肘下 8cm、膝下 10cm以远肢体范围。上肢手术均采用臂丛神经阻滞麻醉 ,下肢手术均采用硬膜外阻滞麻醉。2 操作…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3L手术贴膜及弹力绷带在电动止血带中的作用,以减少和避免并发症的发生.方法 对使用电动止血带的1600例患者,按是否使用3L手术贴膜和弹力绷带分为两组,使用3L手术贴膜和弹力绷带的850例患者为实验组,未使用3L手术贴膜和弹力绷带的750例患者为对照组,两组进行对照研究.结果 实验组的压痕、瘀斑、水泡、皮肤灼伤、术野出血和止血带脱落的发行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电动止血带联合使用3L手术贴膜和弹力绷带,止血效果好,术野清晰,能减少和避免各类并发症的发生,且操作简便,材料简单,适用于各级医院.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电动止血带在四肢手术中的应用及护理从而避免或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方法 对496例四肢手术患者应用电动止血带.结果 切口无渗血,术野清晰,便于术者操作,缩短手术时间;缚扎部位局部皮肤无淤血;肢体血运好,无肌肉、神经损伤.结论 电动止血带应用于四肢手术,止血效果好,可避免或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目的:通过研究,对电脑气压止血带在骨科手术中能否起到减少出血量的作用得出明确结论,为止血带在手术室的应用提供理论支持,以指导止血带在骨科手术中的合理应用,达到方便手术进行,减少病人痛苦的目的。方法:在内蒙古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手术室收集电脑气压止血带的应用实例,将其设定为观察组,将同种手术未使用止血带的病人设为对照组,对两组病人出血量进行对照分析,以确定止血带在骨科手术中是否具有减少出血量的作用。结果:应用止血带与未应用止血带在止血效率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说明应用电脑气压止血带在术中止血可使出血量明显减少。结论:四肢手术使用止血带后,术野清晰,肢体变白,术中未见再出血;术后肢端血运良好,肢体活动及感觉正常,无神经或肌肉损伤情况,气压止血带价廉物美,装置简单,操作方便,适合各级医院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