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90 毫秒
1.
糖尿病肾病患者血和尿t-PA、PAI-1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糖尿病肾病血和尿t-PA、PAI-1的改变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60例糖尿病患者,观察1组为单纯糖尿病患者14例,观察2组为微量蛋白尿患者20例,观察3组为大量蛋白尿患者26例,对照组为健康体检者32例,应用ELISA法检测各组患者血和尿t-PA、PAI-1的含量.结果 各组血中t-PA水平较对照组明显降低有显著性差异(P<0.05);各组血中PAI-1水平较对照组增高,观察2组、观察3组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1组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各组尿中t-PA、PAI-1含量与对照组相比均降低,尿t-PA含量在观察2组、观察3组与对照组相比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观察1组与观察3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各组患者尿PAI-1与对照组相比均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糖尿病患者t-PA和PAI-1含量在尿中的改变较血中更为明显,尿中t-PA和PAI-1含量直接与肾脏病变有关, 是一个反映肾脏局部血管损害的敏感指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孕妇血浆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内皮素(ET-1)、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及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PAI-1)水平变化与妊高征发病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和放射免疫分析法分别检测妊高征组和正常对照组孕妇血浆中vWF、ET-1、t-PA和PAI-1水平。结果:妊高征各组与正常晚孕组vWF、ET-1、t-PA、PAI-1均比正常非孕组高,差异有显著性(P<0.05或P<0.01);妊娠期高血压组与正常晚孕组相比vWF和PAI-1水平有增高趋势,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子痫前期、子痫组与正常晚孕组相比vWF和PAI-1水平明显增高,差异有显著性(P<0.05或P<0.01),且随病情加重呈递增趋势。但t-PA在妊高征组与晚孕组之间无显著性改变。与正常妊娠组比较,妊高征组血浆ET-1升高,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子痫前期、子痫组血浆ET-1水平较轻度妊高征者升高,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结论:孕妇血浆vWF、ET-1与PAI-1水平是检测妊高征病情进展的重要指标,其水平变化对指导妊高征诊断及治疗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血和尿t-PA及PAI-1浓度的变化,了解它们在糖尿病血管病变中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根据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将37例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两组:正常白蛋白尿组(DM)17例,微量白蛋白尿组(DN)20例。另取正常键康者20例作为对照组。用ELISA法分别检测3组的血浆和尿液t—PA及PAI-1浓度。结果尿液中t-PA浓度在正常白蛋白尿组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微量白蛋白尿组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结论尿液中t-PA浓度较血浆浓度更能反映中糖尿病的肾脏血管病变。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慢性肾小球肾炎血浆纤溶酶原激活物及其受体和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PAI-1)的变化意义,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治疗的干预影响。方法测定78例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的血浆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uPA)及其受体(uPAR)和PAI-1的水平,与健康成年人43人作对照;并观察经ACEI治疗8周后各项指标的改变。结果78例患者血浆uPAR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PAI-1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予以ACEI(福辛普利)10~20mg/d治疗8周后,ACEI治疗组患者PAI-1水平较常规治疗组患者明显下降(P<0.05)。结论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血浆PAI-1水平明显升高,细胞外基质(ECM)的转化受到抑制;ACEI治疗可降低PAI-1水平,促进ECM的转归,延缓肾脏纤维化。  相似文献   

5.
程莉  苏虹梅 《医学综述》2015,(6):1110-1112
目的探讨前列地尔联合替米沙坦对慢性肾小球肾炎(CGN)患者血清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及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PAI-1)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3月至2013年3月来解放军第一八○医院就诊的CGN患者112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联合治疗组(56例)及常规治疗组(56例),选择同期来医院进行体检的56例非肾小球肾炎体检者作为正常组。常规治疗组采取常规治疗,联合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组的基础上使用前列地尔联合替米沙坦治疗,正常组给予安慰剂。测定3组受试者治疗前后血清中t-PA、PAI-1的水平。结果治疗后,联合治疗组与常规治疗组血清t-PA的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AI-1显著降低(P<0.05);联合治疗组与常规治疗组t-PA水平显著低于正常组(P<0.05),PAI-1显著高于正常组(P<0.05),且联合治疗组患者t-PA的水平显著高于常规治疗组,PAI-1显著低于常规治疗组(P<0.05)。结论前列地尔联合替米沙坦治疗CGN能有效升高血清t-PA的水平,降低PAI-1的水平,改善CGN的症状。  相似文献   

6.
目的从纤溶系统活性探讨心病瘀血舌形成的病理机制。方法随机选择72例心病瘀血舌患者、20例心病非瘀血舌患者2、0例非心病瘀血舌患者与20例健康人,采用ELISA法检测血浆t-PA、PAI-1。结果①心病瘀血舌组的t-PA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和心病非瘀血舌组(P<0.01),PAI-1含量、PAI-1/t-PA显著高于对照组和心病非瘀血舌组(P<0.01)。②心病瘀血舌患者不同证型组的t-PA含量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1),PAI-1含量、PAI-1/t-PA均较对照组显著增高(P<0.05~0.01)。结论纤溶系统活性降低是心病瘀血舌形成的重要因素。综合分析t-PA、PAI-1、PAI-1/t-PA的水平对心病瘀血舌的诊断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PAI-1)在2型糖尿病大鼠血浆及肾组织中的活性及蛋白表达.方法 雌性SD大鼠20只,分为两组,正常对照组8只,糖尿病组12只,以高糖高脂饮食及小剂量链脲佐菌素(30 mg/kg)制备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大鼠饲养24周后,用发色底物法测定血浆及肾组织PAI-l及t-PA活性,并用免疫组化半定量分析PAI-l在肾组织中的蛋白表达.结果 糖尿病组大鼠血浆及肾组织t-PA活性较正常对照组明显下降,PAI-1活性明显升高,肾组织PAI-1蛋白表达也较正常对照组升高.结论 PAI-1在糖尿病大鼠中的活性及蛋白表达增加,说明PA与PAI-1在糖尿病肾小球硬化中起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外周血纤溶酶原激活抑制物1(PAI-1)、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t-PA)和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uPA)的水平,探讨其与肥胖及胰岛索抵抗的相关性.方法 PCOS组分为肥胖组和正常体重组,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并比较PCOS组与对照组、PCOS肥胖组与非肥胖组之间的血浆PAI-1及血清t-PA、uPA水平的差异,测定体重指数(BMI)、腰臀比(WHR)、空腹血糖(FPG)、空腹胰岛素及胰岛素释放试验(IRT),以稳态模型(Homa Model)公式评估胰岛素抵抗(IR).结果 PCOS组与正常对照组相比,黄体生成素/卵泡刺激素(LH/FSH)、睾酮(T)、空腹血糖、HOMA指数及PAI-1含量均显著升高,t-PA含量下降(P<0.05).其中,PCOS肥胖组与非肥胖组相比,HOMA指数及PAI-1含量显著升高(P<0.05).在相关性分析中,PAI-1与HOMA指数、BMI均呈明显正相关(P<0.0001);HOMA指数与BMI之间也明显正相关;t-PA、HOMA指数之间相关性显著(P<0.0001).结论 PAI-1升高可能是高胰岛素血症等代谢紊乱共同作用的结果,是肥胖与胰岛素抵抗的桥梁,PAI-1可作为胰岛素抵抗的评价指标之一.抗PAI-1的研究可能提供一个新的治疗PCOS胰岛素抵抗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介入封堵术对小儿先天性心脏病(CHD)患者血浆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和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PAI-1)水平的影响.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70例CHD患者及30例健康人(正常对照组)血浆t-PA、PAI-1水平.所有CHD患者分别于介入封堵术前1d、术后24h、1、3、6、12个月检测血浆t-PA、PAI-1水平.结果:介入封堵术前,CHD患者血浆t-PA、PAI-1水平比正常对照组明显增高(P<0.01).介入封堵术后1个月,CHD组血浆PAI-1水平开始逐渐下降,术后6个月恢复正常水平;血浆t-PA水平在术后1个月升高,术后3个月始下降,术后6个月恢复正常水平.结论:介入封堵术可通过改变血浆t-PA、PAI-1水平而改善小儿CHD患者的内源性纤溶功能.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结核性胸腔积液的纤溶活性特点和预后的关系.方法:通过ELISA法测定结核性胸腔积液、肺癌并癌性胸腔积液、充血性心力衰竭伴漏出性胸腔积液患者血浆及胸液中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PAI-1)、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及D-二聚体(D-D)水平.其中结核性胸腔积液根据X胸片在疗程结束时被分为伴有胸膜增厚组和不伴有胸膜增厚组.结果:3组患者的血浆PAl-1、t-PA和D-D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核性胸液中PAI-1较癌性胸液、心衰伴漏叶出性胸液升高(P<0.05),t-PA较癌性胸液、心衰伴漏出性胸液明显下降(P<0.05).伴有胸膜增厚组的结核性胸液中PAI-1较不伴有胸膜增厚组升高(P<0.05),t-PA较不伴有胸膜增厚组下降(P<0.05).胸液D-D在不同病因的3组胸腔积液之间及2组结核性胸液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与癌性胸腔积液及心衰伴漏出性胸腔积液比较,结核性胸液内PAI-1上升,t-PA下降,PAI-1与t-PA的失衡显著.胸膜腔内PAI-1、t-PA的失衡与胸膜纤维化形成密切相关.胸液纤溶因子PAI-1与t-PA的检测有助于结核性胸膜炎预后的判断,而胸液D-D的检测对胸腔积液的鉴别诊断及预后判断没有帮助.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复合物(t-PAIC)在冠心病病人中表达变化及与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择180例冠心病病人作为冠心病组,其中不稳定心绞痛107例,稳定心绞痛73例;择同期非冠心60例为对照组。观察冠心病组与对照组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总胆固醇(TC)、C反应蛋白(CRP)以及空腹血糖(FBG)水平以及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PAI-1)与组织纤维溶酶原激活物(t-PA)水平,并分析冠心病组病人三支病变、双支病变及单支病变与对照组病人的PAI-1、t-PA水平变化。结果不稳定性心绞痛组血清TC、CRP、FBG、CKMB、PAI-1水平均高于稳定性心绞痛组与对照组,t-PA水平均低于稳定性心绞痛组与对照组(P < 0.05~P < 0.01);稳定性心绞痛组病人血清CRP、FBG、CKMB、PAI-1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P < 0.01)。血清PAI-1水平在三支病变组、双支病变组、单支病变组及对照组中依次降低,血清t-PA水平则依次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1)。结论t-PAIC与冠心病严重程度、冠状动脉狭窄数存在相关性,且病情越严重、冠状动脉狭窄数越多则PAI-1水平越高,t-PA水平越低,临床可通过检测t-PAIC水平预测冠心病病人病情发展情况。  相似文献   

12.
Pang BS  Wang C  Lu Y  Yang YH  Xing GH  Mao YL  Huang XX  Zhai ZG 《中华医学杂志》2007,87(43):3074-3078
目的 了解急性肺栓塞(PTE)患者发病后及抗凝或溶栓治疗后凝血纤溶系统和血管内皮功能的变化。方法 将37例PTE患者分为抗凝治疗组(20例)和溶栓治疗组(17例),设立正常对照组40例,采用ELISA法检测血浆D-二聚体(D—D)、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PAI-1)、蛋白-S(PS)、蛋白-C(PC)、凝血酶调节蛋白(TM)含量,采用发色底物法检测抗凝血酶-Ⅲ(AT—Ⅲ)活性。在抗凝治疗第6天和溶栓结束后24h分别复查上述指标。抗凝治疗患者可应用静脉注射普通肝素或采用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在应用普通肝素或低分子肝素24—48h后,加用口服抗凝剂华法林,重叠应用4—5d,当连续2d测定凝血酶原时间(PT)国际标准比值(INR)达到2.0~3.0时,停用普通肝素/低分子肝素,单独口服华法林治疗。溶栓治疗组患者采用尿激酶或rtPA溶栓。在应用低分子肝素24—48h后加用口服抗凝剂华法林,重叠应用4—5d,当连续2d测定PTINR达到2.0—3.0时,停用低分子肝素,单独口服华法林治疗。结果在治疗前,抗凝治疗组PTE患者D—D、t—PA、PS、TM含量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AT-Ⅲ活性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均P〈0.05);溶栓治疗组FrrE患者D—D、t-PA、PAI-1、PS、TM含量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AT-Ⅲ活性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均P〈0.05)。抗凝治疗组应用肝素或低分子肝素后血D—D、t-PA、PS、PC含量较治疗前有明显下降(均P〈0.05),而PAI-1、TM含量和AT-Ⅲ活性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溶栓治疗组应用尿激酶或rtPA溶栓后,血D—D、t—PA、PAI-1、PS、PC、TM含量较治疗前有明显下降(均P〈0.05),而AT—Ⅲ活性较治疗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PTE患者存在凝血纤溶系统功能失衡和肺血管内皮损伤。抗凝和溶栓治疗对于调节PTE患者体内的凝血与纤溶系统失衡及血管内皮功能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Study on Blood Coagulant/Fibrinolytic Activity at Plasma and Monocytic Levels in Coronary Heart Disease Patients with Blood-Stasis Syndrom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吕 中 @施赛珠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患儿综合治疗前后血浆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PAI-1)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住院SIRS患儿35例,按是否合并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分为单纯SIRS组(17例)和合并MODS组(18例)。入院24h内(初期)、综合治疗3天后(恢复期)各收集血液标本1次,测定血浆t—PA(发色底物法)、PAI-1(发色底物法)等指标。正常对照组20例。结果:各组患儿在发病初期,血浆PAI—1水平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升高,血浆t—PA水平下降,合并MODS组与单纯SIRS组分别与正常对照组及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恢复期各观察指标均明显好转(P〈0.01)。结论:SIRS患儿存在血管内皮系统的损伤及凝血纤溶系统的紊乱,且这些分子标志物的变化以合并MODS组尤为明显。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肾损伤标志物肾损伤分子1(Kim-1)、热休克蛋白72(Hsp72)、人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因子1(PAI-1)、人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NGAL)联合检测在2型糖尿病肾损伤早期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将187例临床确诊为2型糖尿病的患者根据尿蛋白4项,即尿微量清蛋白(MA)、尿转铁蛋白(TRU)、尿免疫球蛋白(IGU)、尿α1-微球蛋白(A1M)结果分成尿蛋白阴性组(A 组)48例和尿蛋白阳性组(B 组,至少有一项尿蛋白阳性)139例;50例尿蛋白阴性的健康体检者为健康对照组(NC 组),对各组分别测定其晨尿中 Kim-1、Hsp72、PAI-1、NGAL 的水平。MA、TRU、IGU、A1M 采用速率散射比浊法;Kim-1、Hsp72、PAI-1和 NGAL 采用 ELISA 法。结果A 组患者尿中 Kim-1、Hsp72和 PAI-1水平与 NC 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NGAL 的水平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5);B 组 Kim-1、Hsp72、PAI-1、NGAL 各指标的水平均明显高于 NC 组(P <0.01),并且 B 组与 A 组相比,各项指标升高更明显(P <0.01)。Kim-1、Hsp72、PAI-1、NGAL 4项指标联合检测阳性率高于单项检测(P <0.01),在 A 组的阳性率为66.70%。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尿中 Kim-1、Hsp72、PAI-1、NGAL 在尿蛋白出现前就已出现明显异常,且这种异常变化随肾损伤程度的加重而明显;Kim-1、Hsp72、PAI-1、NGAL 可作为2型糖尿病肾损伤早期的标志物,联合检测阳性率明显高于单项检测,极大地提高了阳性检出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凝血纤溶活性检测对甲状腺功能减退(甲减)病情程度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2014年4月至2015年4月我院70例甲减患者作为观察组,再根据促甲状腺激素(TSH)水平将患者分为轻度甲减组与重度甲减组,另选择同一时期60例来我院体检健康合格者最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双抗体夹心法检测三组D二聚体(DD)、纤维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PAI-1)、凝血酶激活的纤溶抑制物(TAFI)、纤维蛋白原(Fbg)及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凝血纤溶活性及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C),分析其在诊断和预测甲减病情严重程度中的应用价值。结果轻度甲减患者D-D低于对照组,PAI-1、TAFI、Fbg及t-PA高于常规对照组,重度患者D-D为高于对照组,PAI-1、TAFI、Fbg及t-PA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TC、TG及LDL-C等血脂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状腺功能减退对机体凝血纤溶系统具有显著影响,检测凝血纤溶指标对评估患者病情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不同的中药复方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血浆凝血与纤溶相关指标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和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PAI-1)的动态影响。方法:采用线栓法制作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益气活血方组、镇肝熄风汤组和星蒌承气汤组,分别给予相应药物灌胃;采用酶联免疫法检测血浆vWF、tPA和PAI-1含量。结果:模型组再灌注各时间点血浆vWF、t-PA含量显著升高,PAI-1血浆含量显著下降;各治疗组再灌注各时间点血浆vWF、t-PA含量显著降低和PAI-1含量显著升高;在降低vWF方面,24 h潜阳熄风组优于化痰通腑组和益气活血组,48 h化痰通腑组优于潜阳熄风组和益气活血组,72 h益气活血组优于潜阳熄风组和化痰通腑组;在降低血浆t-PA,24 h化痰通腑组优于潜阳熄风组和益气活血组,72 h各治疗组组间比较益气活血组优于化痰通腑组和潜阳熄风组;在升高PAI-1方面,72 h各组间比较益气活血组优于化痰通腑组和潜阳熄风组。结论:不同的中药复方可以降低vWF、t-PA血浆含量和升高PAI-1血浆含量抗脑缺血再灌注损伤,72 h益气活血方作用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脑梗死患者急性期血浆纤溶活性改变与脑梗死发病的相关性。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双抗体夹心法,对38例脑梗死患者及31例健康对照者血浆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PAI-1)和纤溶酶-抗纤溶酶复合物(PAP)进行检测,并观察梗死体积对这些指标的影响。结果:脑梗死组急性期血浆PAI-1和PAP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升高,t-PA水平比对照组降低;梗死体积较大的患者PAP水平明显高于腔隙性梗死者,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梗死患者血浆t-PA、PAI-1的水平异常,既提示了脑血管内皮细胞的损害,又可能是疾病发生的独立危险因子:血浆PAP的升高则反映了纤溶系统被激活的程度,其临床检测有助于及时对患者进行必要的溶栓和抗凝等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