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综述间歇性导尿术在神经源性膀胱中的应用进展。方法:总结间歇性导尿术的分类,导尿管的分类,导尿的间歇时间及并发症。结果:间歇性导尿术可分为无菌性间歇导尿技术,间歇性清洁导尿术及自我间歇性清洁导尿术,导尿管根据粗细可分为不同的型号,使用时导尿管粗细与长度有性别差异性。导尿管顶端部分可分为竖直与弯曲两类,导尿管材料多种多样。导尿频率是预防尿路感染的重要手段,主要可依据饮水计划,膀胱内尿液容积或膀胱内压力间歇导尿。尿路感染与泌尿生殖道并发症是间歇性导尿术的主要并发症。结论:间歇性导尿是神经源性膀胱治疗的首选方法,需要采用合理的间歇导尿频率,降低并发症的发生,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
季琴 《中国伤残医学》2012,(11):145-146
目的:探讨间歇性导尿在神经源膀胱康复中的应用。方法:对22例神经源膀胱患者通过评估膀胱功能、制定饮水计划、实施间歇性导尿,动态调整导尿次数,配合膀胱功能康复训练等促进膀胱功能康复。结果:膀胱容量接近正常19例,残余尿量小于100ml;残余尿量大于100ml3例,继续实施间导,患者无尿路感染、肾积水及泌尿系结石的发生。结论:间歇性导尿在神经源膀胱康复护理中效果可靠,极大地减少并发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有利于患者整体康复。  相似文献   

3.
膀胱容量测定可评估神经源性膀胱患者的膀胱安全容量、残余尿量及膀胱排空能力,从而更好地指导神经源性膀胱患者的间歇性导尿。神经源性膀胱患者需要长期间歇性导尿,进而有效改善患者的膀胱功能,预防上尿路损害等并发症的发生。但目前神经源性膀胱患者的间歇性导尿有待进一步的规范化管理,为了更好地促进临床护理人员正确实施间歇性导尿,本文就膀胱容量测定指导神经源性膀胱患者间歇性导尿的应用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4.
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是糖尿病慢性并发症之一。50%以上的糖尿病患者并发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在有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中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发生率高达85%。早期主要表现为膀胱感觉减退、排尿无力、膀胱容量和残余尿增加,晚期可出现尿潴留、尿失禁、上尿路扩张及尿液反流,导致反复泌尿系统感染甚至肾功能衰竭[1]。神经源膀胱的康复依赖于综合多种方式的积极管理。目前,避免膀胱内压力过高、保护上尿路是神经源膀胱治疗的主要方向,神经源膀胱的康复需要综合多种康复治疗措施,包括间歇导尿、药物使用等。间歇导尿是目前公认的科学的尿路管理方法。护士在膀胱康复训练前要了解简易膀胱容量测定等情况,以确认膀胱类型和安全的训练方法,避免因训练方法不当引起尿液反流造成肾积水[2]。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间歇性导尿对脑卒中伴随神经源性膀觥患者的临床效果,其及对膀胱功能、尿路感染的影响。方法选取脑卒中伴随神经源性膀胱患者120例,采用随机数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选择留置导尿,观察组选择间歇性导尿。观察两组尿潴留治疗效果,治疗前后的膀胱容量、残余尿量,治疗后尿路感染情况、生活质量评分和平衡膀胱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尿潴留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膀胱容量高于对照组,残余尿量低于对照组(P<0.05):尿路感染情况、生活质量评分低于对照组,平衡膀胱情况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间歇性导尿治疗可有效改善脑卒中伴随神经源性膀胱患者尿潴留,促进膀胱功能恢复,降低尿路感染率,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7.
<正>对32例神经源性膀胱患者实施间歇性导尿及配合膀胱功能康复训练,2个月后能自控排尿或完全控制为叩击或压腹后排尿的16例,部分自控的13例,改善不明显3列。提示神经源性膀胱患者通过实施间歇性导尿及配合膀胱功能康复训  相似文献   

8.
目的:总结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功能康复的方法与效果。方法:对18例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患者施以间歇导尿配合膀胱功能训练、针灸治疗以及心理护理等。结果:18例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患者应用间歇导尿及膀胱功能训练后,残余尿量均下降至50~100 ml以下,膀胱容量恢复或接近正常,无一例发生急性泌尿系感染及输尿管反流症状。结论:对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患者施以无菌性间歇导尿配合膀胱功能训练等,能有效地恢复膀胱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针灸配合间隙性清洁导尿在神经源性膀胱中的疗效。方法将46例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23例和对照组23例,实验组应用针灸配合间隙清洁导尿法,对照组则应用间隙清洁导尿法,5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排尿功能重建(残余尿量)及实验室指标(菌尿发生率)。结果实验组17例排尿功能重建(残余尿量明显减少),对照组7例;实验组菌尿发生3例,对照组11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灸结合间隙性导尿更能维持膀胱的正常生理状态,减少残余尿量,减少泌尿系细菌感染机会。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留置导尿与间歇导尿两种导尿方式在急性脊髓炎神经源性膀胱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0年1月-2013年12月在神经内科住院治疗的急性脊髓炎患者42例,患者都合并神经源性膀胱.42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21例和对照组21例,观察组给予间歇导尿,对照组给予留置导尿,测量膀胱残尿量判断膀胱功能,通过尿沉渣镜检和尿培养细菌计数确诊合并泌尿系统感染例数.结果:导尿4周后观察组膀胱残尿量、泌尿系统感染发生例数明显少于对照组,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间歇导尿治疗急性脊髓炎患者神经源性膀胱效果优于留置导尿,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龙雨阳  张建梅  朱亮  杨杰  曾莉  杨颖  杨悦 《重庆医学》2022,(19):3317-3321
目的 探讨脊髓损伤(SCI)患者实施清洁间歇性导尿(CIC)时的困难度与患者神经源性膀胱症状和心理脆弱性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一般调查问卷、间歇性导尿困难度问卷(ICDQ)、神经源性膀胱症状评分表(NBSS)和心理脆弱性量表(MVQ)对2020年3月至2021年3月于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就诊的110例SCI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110例SCI患者ICDQ平均得分为(39.60±9.94)分,NBSS平均得分为(41.30±11.25)分,MVQ平均得分为(54.80±12.49)分。SCI患者ICDQ总分与NBSS得分呈正相关(r=0.560,P<0.001),ICDQ总分与MVQ得分也呈正相关(r=0.238,P<0.05)。多因素线性回归分析显示,NBSS得分、MVQ得分和实施CIC时长是SCI患者实施CIC难度的影响因素。结论 SCI患者ICDQ总分与NBSS得分和MVQ得分呈正相关,神经源性膀胱症状、心理脆弱性和实施CIC时长是影响SCI患者CIC困难程度的重要因子。  相似文献   

12.
张爱萍  耿新娥 《新疆医学》2006,36(4):189-190
神经源性膀胱常可造成肾盂扩张积水、泌尿系感染,最终造成肾脏功能受损或丧失,肾功能衰竭是此类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而尿路感染是神经源性膀胱最为常见的并发症,几乎每例神经源性膀胱的患者都有不同程度的泌尿系统感染史。膀胱内沉积物或结石又是引起尿路感染的原因之一。本文旨在探讨清洁间歇导尿配合膀胱冲洗对神经源性膀胱排尿功能障碍合并膀胱内沉积物或结石患者尿路感染发生情况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间歇导尿护理技术在神经源性膀胱的应用及护理。方法:对17例神经源性膀胱患者施行无菌间歇导尿技术,根据膀胱残余尿量调整间歇导尿次数,配合膀胱功能训练,控制入水量管理。结果:膀胱容量正常或接近正常15例,残余尿量小于100ml;不能自行排尿需留置导尿1例;残余尿量在100ml以上1例,继续实行间歇导尿,患者无尿路感染、肾盂积水、泌尿系结石的发生。结论:间歇导尿技术操作简单,效果可靠,极大地减少并发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其配合膀胱功能训练和科学的入水量管理,是解除神经源性膀胱排尿障碍的有效方法,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间歇清洁导尿在脊髓损伤伴神经源性膀胱患者康复中的作用。方法选取脊髓损伤伴神经源性膀胱患者60例(实验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实验组施以清洁性导尿并配合膀胱功能训练,对照组仅实施膀胱功能训练。对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最大排尿量、残余尿、泌尿系感染和肾积水情况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患者经过间歇清洁导尿及膀胱功能训练后较对照组比较,最大排尿量明显增加,残余尿量明显减少,期间无患者发生肾积水。结论泌尿系感染率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间歇清洁导尿在脊髓损伤伴神经源性膀胱患者康复中的作用。方法选取脊髓损伤伴神经源性膀胱患者60例(实验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实验组施以清洁性导尿并配合膀胱功能训练,对照组仅实施膀胱功能训练。对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最大排尿量、残余尿、泌尿系感染和肾积水情况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患者经过间歇清洁导尿及膀胱功能训练后较对照组比较,最大排尿量明显增加,残余尿量明显减少,期间无患者发生肾积水。结论泌尿系感染率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不同导尿方式和不同体位对脊髓损伤致神经源性膀胱患者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海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脊髓损伤致神经源性膀胱患者96例为观察对象,按照入院时间先后顺序将患者递次分为留置导尿管组(A组)、清洁间歇性导尿-平卧位组(B组)、清洁间歇性导尿-长腿坐位组(C组)、清洁间歇性导尿-短腿坐位组(D组),各24例.比较四组患者治疗4周后残余尿量和剩余尿量、膀胱最大测压容积(MCC)、最大尿流率(MFR)、尿路感染发生率及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结果 治疗4周后,C组、D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的剩余尿量与A组、B组相比均明显下降,C组、D组患者治疗后的残余尿量比A组、B组也明显减少,B组、C组、D组患者治疗后的残余尿量和剩余尿量与治疗前相比均明显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四组患者中以D组患者的残余尿量[(52.3±13.6)mL]和剩余尿量[(20.9±10.5)mL]最低,与其他三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C组、D组患者的膀胱最大测压容积(MCC)[(285.1±39.7)mL、(288.6±38.5)mL、(292.1±36.9)mL]、最大尿流率(MFR)[(14.9±2.0)mL、(15.3±2.1)mL、(16.2±2.5)mL]均明显高于A组,尿路感染情况明显轻于A组,生存质量评分[(69.7±6.6)分、(70.3±5.9)分、(71.1±6.1)分]明显高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清洁间歇性导尿术对于脊髓损伤致神经源性膀胱患者来说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膀胱管理方法,能够降低患者感染率,而清洁间歇性导尿术中以短腿坐位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间歇导尿方法改进在脊髓损伤致神经源性膀胱恢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48例脊髓损伤尿潴留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4例,观察组采用改进间歇导尿、膀胱功能训练治疗,对照组进行常规间歇导尿、膀胱功能训练治疗.2个月后分析两组患者恢复自主排尿的时间、残余尿量及膀胱容量.结果:观察组恢复自主排尿的时间明显早于对照组,残余尿量少,膀胱容量恢复或接近正常.结论:改进的间歇导尿可使患者较快地恢复自主排尿功能,膀胱容量恢复或接近至正常,残余尿量减少,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间歇导尿联合徒手膀胱功能训练治疗神经源性膀胱的临床效果.方法 68例脊髓损伤导致神经源性膀胱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间歇导尿训练,观察组给予间歇导尿联合徒手膀胱功能训练,疗程均为12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膀胱最大容量、膀胱残余尿量、首次排尿时间及导尿管拔除成功率.结果 两组治疗后膀胱最大容量均较治疗前增加,膀胱内残余尿量均较治疗前减少,且观察组以上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治疗后首次排尿时间短于对照组,且拔除尿管成功率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间歇导尿联合徒手膀胱功能训练可显著改善神经源性膀胱患者的膀胱功能,提高拔除尿管成功率.  相似文献   

19.
黄岳林 《大家健康》2013,(11):25-26
正神经源性膀胱是脊髓损伤后最常见功能障碍之一,由此而继发的各种泌尿系统并发症是脊髓损伤患者主要的死亡原因[1]。笔者近年来采用针刺配合间歇导尿治疗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所致尿潴留,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间歇导尿联合针刺在治疗脑卒中后神经源性膀胱的疗效。方法选择在温州市中两医结合医院神经内科住院或门诊治疗的脑卒中后合并排尿障碍的患者9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在基础治疗上采用留置导尿法,治疗组在基础治疗上采用间歇导尿联合针刺治疗。针刺治疗:刺入神阙、关元、气海、中极、三阴交、曲泉、肾腧、膀胱腧、八髂(上髂、次髂、中髎、下髂穴),行捻转提插手法,每次治疗30min.每周治疗5次,疗稗4周。疗程结束时比较两组残余尿量、出现尿路感染和达到平衡膀胱的例数。结果疗程结束时,相比对照组,治疗组患者残余尿量减少(96.3±45.5)mL,尿路感染人数较少(10例),达到平衡膀胱的人数较多(31例),两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相比留置导尿法,间歇导尿联合针刺法治疗脑卒中后神经源性膀胱具有明确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