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汤红英  刘宿  葛衡江  刘怀琼 《四川医学》2000,21(10):863-864
我院 1987年 6月至 1999年 9月采用结肠代食管术治疗食管腐蚀伤后瘢痕狭窄 6 9例 ,均采用气管插管加静吸复合麻醉 ,效果满意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 6 9例 ,男 4 6例 ,女 33例 ,年龄2~ 6 6岁 ,其中 12岁以下儿童 2 5例。该组病例 ASA ~ 级 ,术前化验及 ECG检查均正常。均为食管广泛瘢痕狭窄且狭窄位于食管中上段 ,拟行狭窄段食管旷置、结肠代食管术。术前所有病例均经胃或空肠造口饲食半年左右 ,以改善营养状况。1.2 麻醉方法1.2 .1 麻醉前用药 :苯巴比妥钠 1~ 2 mg/kg、阿托品0 .0 1~ 0 .0 2 mg/kg(心律较…  相似文献   

2.
胃底形态因人而异 ,消化道钡餐及内窥镜检查有一定的局限性 ,对胃壁肿块性病变的定位、定性诊断也有困难。我们对消化道钡餐造影或内窥镜检查后可疑病例进行CT检查。目的在于增加对这类病例CT表现的认识 ,以提高诊断水平。1 材料与方法本组 32例 ,男 2 1例 ,女 11例 ,年龄 2 7~ 6 5岁 ,平均47.6岁 ,主要症状为左上腹饱胀不适、间歇性疼痛 ,12例有上消化道出血史 ;8例有肝硬化、脾肿大改变 ,5例有明显贫血 ,2例左上腹扪及肿块。方法 检查当日空腹 6h ,检查前 2 0min分次口服1 0 %泛影葡胺 5 0 0~ 80 0ml。采用东芝TCT - 30 0…  相似文献   

3.
章健 《现代实用医学》2003,15(4):236-236,255
左半结肠癌是引起左半结肠梗阻的主要原因 ,对其治疗近来中外学者均倾向于Ⅰ期手术切除。本院自 1992年10月~ 2 0 0 2年 9月收治左半结肠癌并急性梗阻患者 38例 ,其中 32例行Ⅰ期手术 ,无严重并发症发生 ,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共 32例 ,男 2 5例 ,女 7例 ;年龄 32~ 79岁 ,平均 6 1岁。其中结肠左曲部癌 2例 ,降结肠癌 11例 ,乙状结肠癌 19例。起病时间 18h~1周。入院时均出现持续性腹部胀痛 ,部分伴阵发性加剧。术前梗阻原因诊断明确的 12例 ,考虑肠梗阻行剖腹探查的 2 0例。术中发现肿瘤直径为 4~…  相似文献   

4.
结肠的常规CT检查效果不佳 ,笔者采用结肠充水或充气造影下CT扫描 ,获得了优于结肠气钡造影的影像诊断效果。报告如下。一、资料与方法我院自 1993年以来 ,对疑诊为结肠病变的 6 0例 ,在清洁灌肠后 ,采用低张条件下作结肠充水或充气造影CT扫描 6 0例 ,同时又作气钡灌肠X线诊断 ,并与手术病理检查相对照。 6 0例中男45例 ,女 15例 ;年龄 18~ 82岁 ,平均年龄 5 2岁。 6 0例术后病理诊断 :结肠恶性肿瘤 40例 (1例伴肠套叠 ) ,直肠平滑肌瘤、乙状结肠腺瘤、腺瘤恶性变、肠套叠、结肠旁炎症各 1例 ,结肠脂肪瘤、盲肠嗜酸性肉芽肿、结肠粘…  相似文献   

5.
脊柱骨折为常见病、多发病 ,以往均以普通X线片作为诊断依据。近几年来采用CT作为常规扫描 ,对每个椎体的骨折程度、类型、邻近组织及脊髓损伤情况[1] ,对特重危的高位截瘫病人 ,可以直观迅速了解伤情和判断预后 ,给治疗提供可靠的依据。我院收集近5年 10 0例脊柱骨折病人 ,经过CT检查以清晰的图像进行分析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  本组 10 0例中 ,男 6 8例 ,女 32例。年龄 <30岁 32例 ,30~ 4 0岁 2 0例 ,4 0~ 5 0岁 2 2例 ,5 0~ 6 0岁 18例 ,>6 0岁 8例。 10 0例病人均采用Synergy螺旋CT机及东芝 30 0sCT机扫描 ,层…  相似文献   

6.
1996年 1月— 2 0 0 2年 10月 ,我们共治疗 4 2例老年结肠癌并发急性肠梗阻患者。其中右半结肠病变 15例 ,横结肠病变 4例 ,左半结肠病变 12例 ,乙状结肠病变 11例。 4 2例均行一期肿瘤切除治疗。现总结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 4 2例中 ,男 31例 ,女 11例。年龄 6 5~76岁 ,平均 6 9岁。术前均诊断为急性肠梗阻。其中不全性肠梗阻 2 7例 (6 4 % )。病程 12h~ 7d ,平均 4d。术前CT诊断结肠癌 3例 ,B超诊断结肠癌 5例 ,消化道造影诊断 5例。术前诊断符合率 33.3%。 4 2例中并发心脏疾病 7例 ,肺部感染6例 ,糖尿病 9例 …  相似文献   

7.
我院 1995— 2 0 0 1年对 6 4例先天性巨结肠进行了Ikeda术式治疗 ,即直肠后结肠脱出 ,结肠直肠“Z”吻合术 ,术后经随访取得了良好疗效。1 资料与方法6 4例中男 5 0例 ,女 14例 ;年龄 2个月~ 8岁。全部病例术前均经钡灌肠检查 ,部分辅以直肠测压检查 ,切除的病理标本全部经病理检查证实诊断。病变范围 :短段型 7例 ,常见型4 1例 ,长段型 11例 ,全结肠型 5例。Ⅰ期根治性手术 5 4例 ,另 10例患儿因病变范围广、痉挛段长、术前灌肠不满意或因中毒性肠炎行结肠或回肠造口术。本术式中用肠吻合器的 6例 ,环钳法 5 8例 ,5例行全结肠“Z”吻…  相似文献   

8.
笔者运用中药结肠灵煎剂保留灌肠结合口服西药柳氮磺胺吡啶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患儿 5 8例 ,取得了满意的疗效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所有病例均来自 1990年 6月~ 2 0 0 1年 6月间我院儿科病人 ,本组病例采用双盲法分为两组 ,治疗组 (中药灌肠加西药组 )和对照组 (西药组 )。其中治疗组 5 8例 ,男性 34例 ,女性 2 4例 ;年龄 6岁~ 14岁 ,均值 (9 1± 1.7)岁 ;病程 5个月~3年 ,均值 (1 2 3± 0 .4 6 )年。对照组 32例 ,男性 2 0例 ,女性12例 ;年龄 6 7岁~ 14岁 ,均值 (9 3± 2 1)岁 ;病程 4个月~3年 ,均值 (1 2 7± 0 .5 …  相似文献   

9.
自 2 0 0 0年 1月~ 2 0 0年 6月 ,我院应用西地那非 (Sildenaffi)治疗男子阴茎勃起功能障碍 (ED) 387例 ,现将治疗结果和体会报告如下。1 资料和方法1.1 观察对象  387例阴茎勃起功能障碍患者均为本院男性专科门诊病例 ,年龄 2 4~ 6 9岁 ,病程 4个月~ 17年。1.2 诊断 治疗前详细询问有关病史和仔细体检 ,行总睾酮 (TT)、游离睾酮 (FT)检测 12 4例 ,罂粟碱诱勃试验 5 3例 ,阴茎海绵体造影 2 4例 ,阴部内动脉造影 4例 ,CT检查 13例 ,MRI检查 2例。依据IIEF - 5方法 (国际勃起功能指数 )评判问卷 <7分 5 1例 …  相似文献   

10.
左半结肠病变的急诊手术方案仍是一个有争议的课题 ,传统的结肠切除需在术前作肠道准备 ,这是结肠切除吻合的安全保证。我院自 1994~ 1999年治疗急性左半结肠病变Ⅰ期切除吻合术 32例 ,未发生吻合口漏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一般资料 本组 32例 ,男 2 0例 ,女 12例 ,年龄 2 2~ 80岁 ,平均 5 6岁。 >6 0岁 13例 (40 .6 % ) ,5 0~ 5 9岁 12例(37.5 % ) ,<5 0岁 7例 (2 1.9% ) ,起病 6h~ 14d ,平均 4.5d。手术处理 术中发现肠癌 2 7例 ,肿瘤位于结肠脾曲 3例 ,降结肠 9例 ,乙状结肠 11例 ,直肠上段 4例。 2 7例肠癌皆有结肠梗阻 ,其…  相似文献   

11.
脾梗塞并不少见 ,但有关报道不多。现报告 6例经确诊的脾梗塞病例的CT表现 ,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本组 6例 ,男 4例、女 2例 ,年龄 2 9~ 83岁 ,平均 5 7岁。1.2 扫描方法 本组病例扫描使用PHILIPS 6 0 /TXCT机和GEProSpeed螺旋CT机 ,扫描前常规口服 1.5 %~ 2 %泛影葡胺 80 0~ 10 0 0ml,取平卧位 ,先平扫再行静脉增强扫描 ,造影剂为 6 0 %泛影葡胺或碘海醇 (含碘 30 0mg/ml) ,层厚和间距均为 10mm。1.3 CT表现 本组 6例中脾内病灶单发 5例、多发 1例 ,共 8个病灶。病…  相似文献   

12.
①目的 探讨低张造影剂灌肠后CT扫描对早期结肠癌的诊断意义。②方法 对ll例内镜活检或手术病理证实的早期结肠癌病例进行分析,术前均采用低张阳性造影剂灌肠或低张水灌肠CT扫描。③结果 ll例早期结肠癌中,直肠7例.乙状结肠2例.降结肠1例,升结肠1例。良恶性诊断符合率为63.6%(7/11)。④结论 低张灌肠造影CT扫描对早期结肠癌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而对肿瘤的定性诊断有一定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13.
我院于 1998年 12月~ 2 0 0 0年 4月采用国产自动式经皮椎间盘切除术 (APLD)系统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 30例、32个椎间盘 ,近期疗效满意 ,现报告如下。1 资料和方法1 1 一般资料腰椎间盘突出症 30例中 ,男 19例 ,女 11例 ;年龄 2 2~5 4岁 ,平均 38岁。病史 3个月~ 18年 ,平均 3年 2个月。 30例中 ,L4 ,52 7例 ,L4 ,5L5 S12例 ,L5 S11例。全部病例均住院治疗。摄有腰椎正侧位X线片、CT扫描 ,其中 6例还做了脊髓造影 ,4例做了磁共振成像 (MRI)检查。所有病例均经多次保守治疗无效或反复发作、入院前病情加重来我院治疗…  相似文献   

14.
费阳  李基业  王世斌 《医学争鸣》2006,27(15):1379-1379
1 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 患者13(男7,女6)例,年龄16~71岁,除1例结肠冗长症外, 余均为结肠癌. 按Dukes分期:A期5例,B期6例,C期2例. 肿瘤部位:右半结肠6例,左半结肠4例,横结肠3例. 13例患者术前电子结肠镜和钡灌肠造影明确诊断和病灶位置.  相似文献   

15.
搜集我院 3 4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子宫肌瘤CT影像资料 ,以探讨子宫肌瘤的CT影像表现。1 材料与方法我院自 1 998年 4月至 2 0 0 1年 1 0月 ,经CT检查并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 3 4例子宫肌瘤病例 ,年龄 2 8-56岁 ,平均 46.5岁 ,其中 3 5-50岁 2 0例。临床症状 :2 5例月经不调、腹痛、腹部触及肿块及贫血 ,9例无特殊不适 ,因妇科普查而发现盆腔肿块。扫描采用美国GE1 80 0Plus机 ,扫描前 2小时口服 2 %泛影葡胺液 50 0~ 80 0ml,层厚层距 5mm ,1 8例加作增强扫描 ,均用手推静脉团注。2 结 果2 .1 CT平扫表现( 1 )子宫增大…  相似文献   

16.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我院于 1994年~ 2 0 0 0年收治的梗阻性结肠癌32例 ,男 18例 ,女 14例 ;年龄 32岁~ 80岁 ,平均 5 3.4岁。全组术前经腹平片提示完全性梗阻 2 0例 ,不完全性梗阻 12例 ;术前经钡灌肠造影 2 1例 ,提示结肠占位及梗阻部位与术中所见符合。肿瘤位于右半结肠 11例 ,左半结肠 2 1例。术后病理结果 :腺癌 2 3例 ,粘液腺癌 7例 ;未分化 2例。1.2 治疗方法病人入院后行胃肠减压 ,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及酸碱失衡 ,抗感染治疗 ,防治低血容性休克或感染性休克。对 12例不完全梗阻予中药或植物油经胃管鼻饲 ,灌肠治疗 ,其中 7例…  相似文献   

17.
胃癌长期以来主要靠上消化道造影和胃镜及镜下活检进行诊断。CT问世以来 ,由于它能显示胃壁以及胃腔外病变情况 ,明显提高了临床诊治水平。近年来 ,利用充水、低张技术 ,使病变显示能力进一步提高。本文报告 44例进展期胃癌充水、低张技术CT扫描效果。1 材料和方法44例患者均为 1997年 4月至 1998年12月间我院住院病例。男 2 7例 ,女 17例 ,年龄 37~ 74岁 ,平均 5 9.1岁。CT扫描前均行胃镜或胃钡餐检查 ,全部病例均经手术、病理证实。采用Pick/IQ扫描机 ,扫描条件 :130KV、10 5~ 12 5mA ,扫描时间 2秒 ,扫描间隔 2 0秒 ,…  相似文献   

18.
赵强  张兆成 《医学争鸣》2002,23(11):1056-1056
1 临床资料  1990 - 0 1/ 2 0 0 0 - 12我院共行结肠镜检查 2 4 80例次 ,检出结肠憩室 4 7例 ,检出率 1.89% ,男 15例 ,女 32例 ,年龄 16~ 78(平均 5 3.2 )岁 .≥ 6 0岁者 (76 .6 % )结肠憩室发生率明显多于 <6 0岁者 (P<0 .0 1) .有明确腹痛者 2 3例 (其中有 2例反复腹痛时间长达 3a以上 ) ,鲜红色血便 9例 ,腹泻8例 ,便秘 5例 ,上述表现或单独或同时存在 .单发憩室 4 2例 ,占 83.0 % ,多发憩室 (≥ 2个 ) 5例 ,共 13个 ,占 10 .6 % ;憩室 <1.5 cm者 4 5个 ,占 81.8% ,1.5~ 2 .9cm者 10个 ,占18.2 % .憩室位于右半结肠 35个 ,占 6 3.6…  相似文献   

19.
CT引导穿刺活检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自 1976年Haage等[1] ,首先介绍CT导向穿刺技术以来 ,现已得到广泛应用 ,结合本院所穿刺治疗的 4 2例胸部病灶 ,着重探讨穿刺前的注意事项、穿刺的成功率以及并发症的防治。材料与方法1 一般资料  本组 4 2例病例中 ,男 2 4例 ,女 18例 ,年龄在 4 0岁~ 70岁之间 ,平均 5 5岁 ,穿刺部位 ,肺2 4例 ,纵隔 12例 ,胸膜 6例。病灶直径为 2cm~ 6cm ,平均为 4cm ,术前所有病例均有胸部增强CT片 ,全部病例中经手术及病检证实 32例 ,临床追踪及CT复查证实 10例。2 操作方法  均在PQ 2 0 0 0SV机型上操作 ,应用自制体表定…  相似文献   

20.
垂体腺瘤的CT及MRI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年家 《浙江实用医学》2002,7(5):282-282,297
垂体腺瘤起源于垂体前叶 ,是常见的鞍区肿瘤。本文报道 1995年 7月~ 2 0 0 1年 5月间CT及MR1诊断垂体腺瘤 35例 ,就其检查技术与诊断作初步探讨。1 资料与方法本组 35例中 ,男 9例 ,女 2 6例 ,年龄 18~ 6 5岁 ,平均 32岁 ,均有典型的临床与内分泌检查资料或手术证实。使用PickerIQ型CT机 ,冠状位 ,层厚0 2cm ,间隔 0 2cm ,以及GE的HispeedCT/ipro型螺旋CT机 ,作冠状位扫描 ,层厚为 0 3cm ,间隔0 3cm。使用西门子open 0 2TMRI机 ,SE序列 ,T1WI(加权像 )及T2 WI,横断位、矢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