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刘家莹 《护士进修杂志》2014,(14):1291-1294
目的:探讨眼科病房健康教育的有效方式。方法根据入院时间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0例。对照组给予传统教育方式,观察组采用全程分期健康教育沟通卡方式。结果观察组健康教育落实率、服务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P<0.01),差异有显著意义。结论全程分期健康教育沟通卡与住院流程紧密结合,递进式学习促进患者理解,并方便重复学习,提高了患者的健康教育落实率和服务满意度。  相似文献   

2.
孟月皓 《当代护士》2016,(12):136-138
目的观察品管圈活动对提高留置双"J"管患者健康教育落实率的效果。方法成立品管圈小组,确立提高留置双"J"管患者健康教育落实率为活动主题,制定品管圈活动步骤,把握现状,分析原因,目标设定,实施PDCA对策,确认效果,并将活动前后的结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开展品管圈活动后,留置双"J"管患者的健康教育落实率由原来的71.4%提高到9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开展品管圈活动有助于提高留置双"J"管患者健康教育落实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为了提高护理质量,增进护患之间的感情,最大限度的满足病人的需求。方法成立5个护理质控小组,明确分工,制定具体操作方法。结果病人满意率达99%,健康教育覆盖率100%,年事故发生率为0,危重病人基础护理落实率为98%。结论实行质控小组(Qc小组)管理模式后,各项管理制度落实到位,护理人员的职业道德修养、业务水平有了提高,护理工作上了一个新台阶。  相似文献   

4.
肛肠疾病患者健康教育需求调查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肛肠疾病患对健康教育及方式的需求,以便采取有效的干预对策。方法:采用问卷方式对2002年1月至6月住院治疗愿意合作的265例患进行健康教育内容、方式需求的调查。结果:患对健康教育内容的需求有希望了解病情及治疗方案占92、07%,要求了解病因及诱因占87.92%,要求了解预防肛肠疾病知识占81.3%,对医.疗费用的关注率为100%。健康教育方式主要是当面讲授及电话咨询。结论:(1)重视健康教育内容和形式的研究,最大限度并有针对性地向患提供健康教育信息;(2)重视患的知情权、决定权,着眼其社会、心理需求,提高其满意度;(3)提高护理人员健康教育的水平,形成良好的护患关系。  相似文献   

5.
临床健康教育满意度调查分析与实施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调查住院病人对健康知识的认知程度,了解护士实施健康教育的效果,找出存在的问题,采取个体化的、有效的健康教育手段,进一步深化整体护理内容,提高护理质量。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方法,对全院16个临床科室320例即将出院的住院病人进行健康教育满意度调查。结果:调查的13项内容中8项满意率大于90%,5项满意率低于80%。结论:护士要认识健康教育的意义和作用,加强相关知识的学习,掌握宣教方法、技巧,因人施教,提高病人满意度。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住院精神病人对健康教育的满意程度,找出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从而提高健康教育质量。方法采用健康教育满意度调查表,对我院400名康复即将出院的住院精神病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入院教育6项内容,4项满意率〉97%,二项满意率〈71%。住院过程中教育8项内容,四项满意率≥88%,四项满意率≤70%。出院教育7项内容满意率均在90%以上。结论护士应提高对住院精神病人健康教育认识水平,加强专业知识的学习,培养自己文体方面的兴趣,提高健康教育能力。  相似文献   

7.
住院病人对护士健康教育满意度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张凤兰 《现代护理》2003,9(7):551-553
目的了解住院病人对健康教育的满意程度,找出存在的问题,提高整体护理质量。方法 采用健康教育满意度调查表对7个模式病房的377名即将出院的住院病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入院教育阶段4项内容,3项满意率在90%以上,1项(作息时间、住院制度)满意率为55.7%。住院教育阶段9项内容,6项满意率大于90%,3项(疾病相关知识、特殊检查的意义、用药知识)满意率低于50%。出院教育阶段5项内容,2项满意率大于90%,3项(继续治疗用药的方法及注意事项、自我护理知识、家属护理知识)满意率低于60%。结论 护士应提高对健康教育的认识水平,加大相关知识的培训力度,积极参加在职教育,提高学历水平。医院应全方位开展整体护理和优质服务活动,增加住院费用透明度,提高健康教育满意度。  相似文献   

8.
术后康复期患者健康教育需求的调查分析与对策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吴义琴  杨玲等 《现代护理》2002,8(3):172-173
为了了解术后康复期患者健康教育的需求,用自行设计的“术后病人健康教育需求调查表”对我院外科住院的87例术后康复期病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术后康复期患者寻求康复、健康的意识较强;对健康教育方式的选择呈多样化;对健康教育最佳时间的选择43%患者要求术前进行;对健康教育人员的选择是:57.6%患者选择医生,40%患者选择护士;66.6%患者表示愿意主动参与健康教育活动,针对上述特点,提出对术后康复期患者实施健康教育的对策:增强护理人员健康教育意识,提高健康教育水平;术后康复期患者的健康教育内容,应术前完成,术后强化,同时重视出院指导;注意提高病人学习的积极性;健康教育形式应多样化。  相似文献   

9.
目的:提高社区老人的生活质量,搞好其健康教育。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方式对社区开展健康教育的现状进行调查。结果:社区老人受教育程度普遍偏低,68.8%的老人息有老年常见病,大多数老人对健康教育认识不足。影响因素主要有:缺乏实施健康教育的专职人员及健康教育的系统知识和技能,对健康教育认识不足及主观上不重视等。结论:作为健康教育主要实施者的护士,应努力提高自身素质,不断完善健康教育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运用单病种护理质量标准提高下肢浅静脉曲张患者住院护理质量的效果。方法将61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按照传统的护理方法完成护理与健康教育,实验组根据科室制定的单病种(下肢浅静脉曲张)的护理质量标准完成。结果实验组在健康教育知晓率、护理措施落实率等方面,与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结论运用单病种护理质量标准大大提高了护理措施的有效落实率,提高了患者的健康教育知晓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总结目前在精神科开展健康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对应措施,从而明确改进方向,不断提高健康教育质量,满足病人需求。方法:通过回顾性总结,针对我院健康教育推广初期的难处,找出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的对策。结果:护、患、管理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薄弱环节。通过重视对健康教育的管理,改进健康教育方法,有助于提高精神科健康教育质量。结论:实施有效的健康教育,推进精神科健康教育向纵深发展,以期提高病人及家属满意度,增强护理队伍的综合实力。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直肠癌腹会阴联合切除术(APR)后病人的性生活质量及影响因素,为其术后性生活质量的提高提供帮助。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方式,对80例APR术后的直肠癌病人进行调查。结果:术后病人的性生活质量低于术前。影响因素:心理因素占80%,手术导致的生理功能损伤占20%,医学知识缺乏、年龄及受教育程度等也有一定的影响。结论:对直肠癌APR术后的病人必须进行性生活相关知识宣教、心理指导以及医疗帮助。  相似文献   

13.
住院病人对护理服务质量满意度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了解住院病人对护理服务质量的满意度情况,探讨提高护理服务质量的应对措施,以适应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形势。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调查540例住院病人对护理人员护理服务质量满意度情况,内容包括入院教育、对病人态度、提供护理及时、病人感受、病房环境、操作水平、住院教育、出院前教育、护患沟通共9个方面。结果入院教育、护患沟通满意率均<90%,住院教育8项内容中5项满意率<95%、3项满意率>95%,其余各方面满意率均>95%。结论开展人性化护理服务,加强管理,提高护士健康教育能力,确保健康教育质量,并以娴熟的护理操作,良好的护患沟通,舒适的病房环境全面提高病人满意度。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路径在突发性耳聋患者健康教育宣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2018年解放军第942医院五官科收治的突发性耳聋患者4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对照组采用一般健康宣教模式,观察组采用健康宣教路径对患者实施健康教育路径。结果:2组患者知识掌握情况,满意度,睡眠质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采用健康教育路径实施健康宣教,可提高突发性耳聋患者对健康知识认知水平和自我能力,改善患者睡眠质量,提高患者满意度,提升健康知识知晓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临床路径在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化疗患者健康教育中的作用.方法 行PICC的患者16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健康教育方法,实验组采用临床护理路径模式,对患者及家属进行健康指导.比较两组PICC置管知识掌握率、服务质量满意度、健康教育达标率、疾病治疗信心、住院天数、并发症.结果 实验组健康宣教的达标率及满意度、对PICC置管知识掌握率、对疾病的治疗信心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住院天数和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PICC置管者应用临床护理路径进行护理,能增加患者对健康知识的掌握度、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节省了护理人力资源、同时也能提高护理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16.
144例精神病患者家属求医行为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精神病患者家属中不同人群的求医途径、需求情况及对待精神病患者的态度,以便有针对性的实施社区、医院、家庭健康教育。方法:选择来我院门诊陪同患者就诊的患者直系家属144例,采用封闭式问卷调查法予以分析。结果:曾请巫医治疗的在不同职业人群中农民明显高于工人和干部,对精神病患者持同情态度的在不同职业人群中干部和工人明显高于农民。结论:就医途径和家属对待患者的态度,对精神疾病的发病与转归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对精神病患者家属的健康教育是十分必要的,也是及时预防和治疗精神疾病的最好保障。  相似文献   

17.
加强护士健康教育能力培养 提高健康教育效果   总被引:11,自引:4,他引:11  
目的通过加强对护士自身健康教育能力的培养,探讨对提高健康教育效果的影响.方法制定培训目标、计划,确立培训项目及方法,并进行实施观察.结果护士健康教育能力的增强,提高了健康教育效果,使医院健康教育覆盖率达100%,健康教育落实率达90%以上,病人对健康教育的满意度达95%以上.结论对护士健康教育能力的培养,要实施目标管理,按计划进行,内容包括强化理论学习,加强思想素质教育,熟悉健康教育标准,掌握健康教育程序,提高沟通能力.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对肺结核患者实施健康教育,观察其改善心理反应的效果。方法采用SCL-90症状自评量表,对96例肺结核患者健康教育前后的心理状况分别进行调查,并与国内常模比较。结果入院时肺结核患者SCL-90的总均分,阳性项目,阳性症状总均分在入院时均高于常模,躯体化、强迫、抑郁、焦虑和恐怖因子均高于常模(P<0.01)。健康教育后,各项与常模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健康教育可改善肺结核患者的心理反应。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家属同步健康教育对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影响。方法:将80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健康教育模式,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家属同步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两组干预后关节功能恢复情况、自我效能、生活质量优于干预前(P<0.05),研究组干预后关节功能恢复情况、自我效能、生活质量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干预后服药依从性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家属同步健康教育能够明显改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功能锻炼效果,增强自我效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及服药依从性。  相似文献   

20.
健康教育在肺癌患者中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规范肺癌患者健康教育的护理方法和效果。方法:成立肺癌健康教育干预质控小组,对37例住院肺癌患者进行规范健康教育干预。结果:37例肺癌患者健康教育前后对肺癌有关健康知识的掌握情况有显著性差异。结论:规范健康教育内容和方法后,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干预能帮助癌症患者提高生活质量,并且深化整体护理内涵,规范专科护理方法,进而促进了护理学科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