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祛风消疹方     
一、药物组成:路路通10~20克,乌梅6~10克,地龙6~10克,北防风6~10克,蝉衣3~6克,丹皮6~10克,甘草3~10克。二、适应证:过敏性皮肤病。三、制法:先将上药用水浸泡30分钟,再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笔者参阅诸家治疗本病方剂,运用疏肝理气,佐以补气补血之药,先后治疗百余例,疗效满意,现介绍如下: 药用柴胡15克,鹿角霜15克,陈皮20克;木通15克,王不留行50克,漏芦15克,路路通20克,穿山甲20克,当归15克,白芍15克,党参20克,括蒌20克,生麦芽15克。  相似文献   

3.
过敏性鼻炎为一种常见的变态反应性疾病,目前尚缺乏满意的治疗方法。笔者自1983年以来,采用“加味玉屏风散”治疗本病30例,取得一定疗效,现介绍如下。治疗方法:(1)基本方:黄芪30克,白术15克,防风10克,桂枝10克,乌梅15克,细辛4克,五味子10克,金樱子15克,路路通10克。水煎服,每日1剂。(2)加减:畏寒、肢冷者加附片10克(先煎);鼻塞、声重者加菖蒲10克,辛荑花10克;头胀、头痛加白芷10克,菊花10克;鼻甲肥大者加川穹10克,泽兰10克。治疗结果:痊愈(常年发作或遇冷即发症状消失,随访半年以上未复发)11例,有效(发作次数明显减  相似文献   

4.
组方及用法:苦参40克、百部40克、黄柏30克、花椒20克、明矾15克、乌梅20克,放凉水2000毫升,煮沸5分钟去渣,待药液温度降至40℃左右,令其坐浴。将结节全部浸入药液中,用手轻捏结节,每日1次,每次坐浴15分钟,每剂药液可连用3日,浴前加温。夏天因气候炎热,药质易变,宜1日1剂。6天为一疗程。  相似文献   

5.
“乌梅胶囊”治疗 胆道蛔虫症102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院自1979年12月~1983年12月应用乌梅胶囊治疗胆道蛔虫症102例,效果满意。本组治疗对象均属诊断明确的住院患者。其中男性30例,女性72例;年龄最小6岁,最大66岁。乌梅胶囊由5味药组成:乌梅肉、川楝子各40克,川椒、黄连各20克,生大黄10克,  相似文献   

6.
早期(发病3天内):拟荆防败毒散加减(荆芥、防风、羌活、赤芍、路路通各10克,蒲公英15克),一般服1剂即汗出津津,症减,再服1—3贴,诸症失。中期(发病3天以上)消热解毒,托里透脓,以透脓散加减(生黄芪15克,当归、炮山甲、  相似文献   

7.
梅苏饮:乌梅50克,紫苏15克,砂糖25克。用水500毫升,先煮乌梅20分钟左右,再下紫苏、砂糖煎汤即可。用法是频食,功效化痰润燥,生津止渴。银耳羹:干银耳30克,冰糖60克,鸡蛋1个。温水发银耳去杂质,撕碎后加  相似文献   

8.
根据辨证施治原则,笔者治疗了60例肥大性脊柱炎而腰痛明显的患者。介绍如下: 一、分型与治疗1.阴虚型(10例):腰膝酸软,口、咽干燥,五心烦热,头晕耳鸣,失眠多梦,舌质红,脉细微。治以养阴生津,活血行瘀。处方:沙参30克、白芍18克、生地20克、乌梅12克、当归15克、白术15克、川芎6克、炒枣仁15克。2.阳虚型(5例):腰膝酸软,面色苍白,手足不温。舌淡胖嫩,有齿龈,脉沉细等。治以补肾壮骨,活血行瘀。处方:党参20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笔者自拟“祛瘀通管方”配合中药外敷治疗输卵管不通,取得满意疗效,特报道如下: 方药组成及用法1.内服方:桂枝、桃仁、怀牛膝、丹皮、鹿角片、炒赤芍、路路通、香附、石见穿各10克,炙穿山甲片8克,茯苓20克,苏木6克,地鳖虫5克,皂角刺15克。  相似文献   

10.
李晓雯 《东方养生》2006,(9):100-101
太子参乌梅甘草汤 原料:太子参15克,乌梅10克,甘草3克,冰糖适量。 制作:将几味药加水共煮,水沸后文火煮1小时,加入冰糖即可。  相似文献   

11.
笔者近二年自拟中草药洗涂法,治愈疥疮百余例。洗涂后迅速止痒,疗效快,疗程短,不污染衣被,病人容易接受。方药组成 1.椒梅洗剂:川椒30克、乌梅20克,苦参15克、百部15克、白藓皮15克、白矾15克、蛇床子15克。每晚洗涤一剂,每剂连续煎煮两次,每次煎煮加水1500毫升,煎开30分钟倾出药液,把两次煎煮的药液混合待温洗用。 2.拔毒疥疮膏:白矾25克,雄黄25克、硫黄25克。共研为极细粉末,加凡士林300克调制成20%的拔毒疥疮膏。  相似文献   

12.
1979年以来,笔者用自拟“乳腺方”治疗乳腺增生病184例,疗效较好,现报告如下。处方:当归、白芍、柴胡、白术、薄荷、生姜、王不留行,路路通各15克,丹参、茯苓各20克,鹿角霜25克,甘草10克。伴有乳腺纤维瘤,加夏枯草20克;并发乳癌者,加山慈菇15克、半枝莲50克;男性患者,加补骨脂及巴戟天各15克。服法:女性患者于月经后1周开始服  相似文献   

13.
笔者自拟催乳方加减治产后乳汁不足,六十例,收到了较好的疗效。现将方剂、用法简介如下: 一、方剂及用法: 基本方:当归15克,黄芪20克,糖瓜蒌25克,炙穿山甲12克,王不留行12克,路路通10克,炒莴苣子(生菜子)25克。若血虚者重用当归,选加白芍、生地、  相似文献   

14.
我院自1979年2月至1982年7月采用乌梅丸加减治疗胆道蛔虫113例,疗效显著,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113例,其中男54例,女59例,年龄12岁以内58例,12~20岁31例,21~30岁13例,30岁以上11例,最小年龄3岁,最大46岁。方剂组成:乌梅30克苦楝根18克使君子15克槟榔15克加减法:偏寒酌加干姜、附子,细辛以温中散寒。偏热酌加大黄、枳实、黄连以清胃肠积热。服药方法及疗效:每剂药分4次服,4~6小时服1次,至症状消失。一般服1~3剂  相似文献   

15.
笔者以自拟胆蛔汤,治疗胆道蛔虫症,取得良好效果,介绍如下: 一、药物组成:乌梅15克炒花椒10克干姜10克黄连10克白芍30克木香12克枳壳15克郁金15克苦楝根皮(去粗皮)15克大黄(另包、后下)10克(系成人剂量,小儿酌减)。上药用冷水浸泡20分钟,用火煎熬,沸后15分钟放入大黄(用纱布或白布  相似文献   

16.
<正> 1979年秋季以来,笔者以乌梅丸加味治疗急性菌痢60例,疗效满意,现小结如下。一、一般资料:男31例,女29例;年龄最小2岁,最大76岁;病程最短1日,最长33日,其中1~6日51例,7~14日4例,15日以上5例。主要诊断依据是流行病学资料和典型临床表现以及大便镜检。中医辨证均为湿熟痢,其中湿偏重者21例,热偏重者15例,湿热并重者24例。二、治疗方法:全以乌梅丸加味(汤剂)治疗,大便基本正常后以参梅汤善后。乌梅丸加味方:乌梅15克,黄连5克,黄柏10克,滑石30克,当归10克,炮姜3克,附子、桂枝、细辛、川椒各1克,党参5克。水煎温服,2日或1日1剂。服药前,均须将药汁浓煎至浑浊为度,服时要摇匀,不要只服上层  相似文献   

17.
<正> 处方:制川乌、乌梢蛇、乌梅、紫草各12克。用法:用白酒750克将药泡7天后,早晚各服15克。本方药味少,疗效强,只要确诊为坐骨神经痛,轻者2付,一般3付,重者6付即愈。已  相似文献   

18.
小儿蛔虫性肠梗阻经验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笔者自1982年以来治疗9例小儿蛔虫性肠梗阻,收到满意效果。方法如下: 1.有肠梗阻征象,无发烧口渴者:党参15克、干姜12克、当归12克、槟榔15克、川楝子15克、乌梅15克、花椒3克、大枣18克。另  相似文献   

19.
医苑荟萃     
<正> 乌梅酊治疗白癜风245例乌梅酊的配制及用法:取乌梅50克、加酒精若干、浸泡1~2周过滤去渣,再加二甲基亚砜适量而成乌梅酊。用时取此药搽患处,每日3~4次,每次3~5分钟。根据病变部位、形态大小、蔓延程度及病程长短等不同,疗程短则1~2个月,长则半年到1年,少数患者超过1年。内服药:发于面部者,内服白蒺藜15克,紫草、六月雪、广郁金、石决明各12克;发于四肢和躯干部者,  相似文献   

20.
常山一药,乃截疟之专品.笔者在跟师学习中,每见业师李学舜老中医重用常山,配合和解之法,治疗小儿低热之证,多获良效;期间蒙受教诲,受益非浅.兹将业师病案两则整理于后,庶对同道有所裨益.案一:张××,女,4.5岁,住信阳铁路中学,1981年10月6日初诊.患儿二十天前不明原因发热,曾在某医院作血常规检查及胸部透视未发现异常.经用解热、抗生素等治疗两周,仍低热不退,遂求治于业师.诊见低热缠绵(37.6℃),一日数潮,精神萎顿,面色(白光),语声低微,腹胀纳差,咽喉疼痛,舌质淡红,舌苔薄白,脉弦细数.证属邪陷少阳.气阴不足.拟和解退热,益气养阴之法,药用柴胡8克 黄芩8克 党参10克 酒常山20克 知母15克 乌梅15克、炒大白10克 板兰根10克 甘草3克.药进三剂,热退症减,精神转佳,唯纳食仍差.上方去大白、板兰根加焦三仙各5克,苡仁10克,继进二剂而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