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3 毫秒
1.
假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郝丽莉  李芳萍 《中国医药》2007,2(8):467-468
目的总结假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的临床特点、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991年1月至2006年3月我院诊治的6例假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的临床资料。结果假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的患者临床表现为低血钙、高血磷所致的症状和体征;诊断需行血钙、磷等检查以及血免疫反应性甲状旁腺激素检查及假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的刺激试验以确诊。治疗则以补充钙剂和维生素D为主。结论假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易误诊,应结合临床早期诊断,早期治疗。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激素替代疗法治疗分化型甲状腺癌术后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患者的疗效,主要分析患者甲状旁腺激素(PTH)水平的变化,以期指导未来该类疾病的治疗方案提供选择.方法:收集2016年3月~2019年7月本院接受标准治疗方案+激素替代疗法治疗的病例52例作为观察组,回顾性分析分化型甲状腺癌术后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患者病历资料...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并探讨假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的临床特点、诊断及临床治疗情况。方法对2002年3月-2012年3月12例假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 PHP)的临床诊治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本组患者男女比例为1∶2,发病年龄(22.5±8.6)岁;所有患者的血钙、尿钙、血镁以及尿磷比正常人低,甲状旁腺素( PTH)、血磷、骨碱性磷酸酶( BALP)比正常人高;较为常见的临床症状为手足抽搐10例、癫痫样发作7例、肢端麻木5例;3例合并遗传性骨营养不良;2例合并甲状腺功能减退;所有患者均行颅脑CT检查,其中10例发现颅内钙化;病症误诊5例,主要误诊为缺钙、原发性癫痫及脑膜炎后遗症。结论假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发病患者多为儿童,临床诊断易被误诊为原发性癫痫。为了降低临床误诊率,临床医生应该注意低钙血症的临床表现。假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主要采用钙剂联合维生素D或是其衍生物进行治疗。对于同时合并甲状腺功能减退的患者应同时给予相应治疗。  相似文献   

4.
张前  陆云江  陈晨 《贵州医药》2011,35(11):992-993
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是指甲状旁腺素分泌过少和(或)效应不足而引起的一组临床综合征.其临床特点是手足搐搦,癫痫样发作,低钙血症和高磷血症.多见于甲状腺手术时误将甲状旁腺切除或损伤,也见于特发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特发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是指原因不明的甲状旁腺功能减退,可能与自身免疫损伤有关.伴肌酶显著升高的较少见.现将我科收治的一例伴肌酶显著增高的特发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临床误诊率较高,因其表现酷似癫痫样发作,故极易误诊为原发性癫痫而误治.现将我院自2002.11-2008.11住院病人经两次入院诊治(其中4例第一治疗在外院),最后确诊为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现总结如下,并分析其误诊原因.  相似文献   

6.
目的报道 1例临床诊断为假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 PHP)Ⅰb型合并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病人临床资料,利用基因检测明确诊断并进行文献复习。方法分析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内分泌科于 2022年 3月 31日收治的 1例以反复双下肢搐搦、乏力为主诉病人的临床特征、实验室辅助检查结果并完善基因全外显子组测序( whole-exome sequencing,WES)。检索国内外假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 Ⅰb型合并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相关文献并总结其临床特点及基因突变类型。结果病人临床表现以反复双下肢搐搦及乏力为特征,实验室检查结果提示低血钙、高血磷、高甲状旁腺激素及高促甲状腺激素,全外显子基因测序结果表明 GNAS复合体基因上游 220 kb处突出融合蛋白 16(STX16)基因 exon5-6杂合缺失及 GNAS A/B甲基化异常,结合该病人的临床资料及基因检测结果诊断为假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 Ⅰb型合并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结论对临床无法解释的复发性重度低钙血症病例应考虑罕见病 PHP可能,而 PHP合并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时因两者潜在关联性应及早对病人及家属进行基因检测以明确诊断并个性化治疗。  相似文献   

7.
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在以神经系统症状为主要表现时,易被误诊,现将两院遇到的3例报告如下:临床资料:例性别年龄I诉误诊恢病反友手足搐州13年蛛网膜卜腔出血痴钩样惊旅发作4年嫩痛人发作  相似文献   

8.
巢琳 《江苏医药》2003,29(2):150-150
甲状旁腺囊肿是罕见病 ,约占甲状旁腺肿瘤的 1 5 %~3 2 %。迄今为止 ,文献报道甲状旁腺囊肿累积 2 0 0余例。依据其是否合并甲状旁腺功能亢进 ,可将甲状旁腺囊肿分为功能性和非功能性囊肿。我院自 1 988年~ 2 0 0 2年间共收治 7例甲状旁腺囊肿患者 ,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 7例中 ,男 4例 ,女 3例 ,年龄 2 1~ 76岁 ,平均 49 6岁。病程 6个月~ 3年。 7例囊肿均为单发 ,主要分布于双侧甲状腺下极区域 (左 5例 ,右 2例 ) ,囊肿直径 1 5~8 0cm。本组 7例术前B超或核素扫描均提示为甲状腺囊性肿块。 4例作甲状腺功能检查未见异常。 5…  相似文献   

9.
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是由于甲状旁腺激素分泌过少而引起的一组症候群。其特点是手足搐溺、癫痫样发作、低钙血症和高磷血症。本文就我院经临床确诊的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的头颅CT表现进行分析和进一步探讨。1材料和方法2003—05~2005—08经临床确诊的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12例,其中  相似文献   

10.
<正> 我院1985年3月以来,对10例甲状旁腺功能低下患者,采用4~6个月胎儿作为供体,进行甲状旁腺移植,其中6例随访半年至一年以上,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10例,男3例、女7例,平均年龄33岁,最小18岁,最大57岁。特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低下者6例,甲状腺术后继发甲状旁腺功能低下4例。病程1~10年者7例,10~30年者3例。发作时全身  相似文献   

11.
檀国军  李蓉 《河北医药》1994,16(1):16-17
儿童特发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伴基底节钙化3例050000河北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檀国军,李蓉,安肃英近年报告儿童特发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Idiopathichypo-parathyroidism,IHP)日渐增多,对其伴发的异位钙化却很少探讨。我院曾...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的机制、诊断及治疗。方法:结合文献对4例因发作性手足搐搦就诊,最终诊断为特发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4例患者长期误诊为神经官能症、癫痫、癔症等,病程长者头颅CT表现为多发基底节钙化,经补钙、补充维生素D症状好转。结论:对有手足搐搦、癫痫样发作史或头颅CT示基底节等多部位异常钙化灶的患者,应考虑是否有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可能,化验血钙、磷及PTH水平可明确诊断,减少误诊。  相似文献   

13.
为探讨钙剂和维生素D治疗儿童假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的效果,是否能有效控制血Ca2+、血P5+、甲状旁腺激素、24 h尿钙、尿磷及对智力、视力、牙齿、骨骼的影响,对在阳江市妇幼保健院儿童保健科确诊的1例假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患儿进行钙剂和维生素D治疗,观察其血Ca2+、血P5+、甲状旁腺激素、24 h尿钙、尿磷水平的改变...  相似文献   

14.
甲状旁腺功能亢进骨病的X线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所致骨骼改变的X线表现特征.方法:对12例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患者的临床及X线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2例均有骨质疏松,骨膜下骨吸收11例,囊状骨质破坏7例,软组织钙化5例,骨硬化2例.结论:骨膜下骨吸收合并广泛的骨质疏松是X线诊断本病的重要征象.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成人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的临床特点,并进行误诊原因分析。方法对我院2005~2007年诊断为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的55例住院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多发生于中老年女性,慢性自身免疫性甲状腺是原发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的主要原因,初诊患者55例误诊20例,误诊率36.3%。结论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均致多系统损害。  相似文献   

16.
慢性肾衰竭合并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漏诊7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甲减)是常见的内分泌疾病,临床表现多样,与慢性肾衰竭合并存在时往往易漏诊。现将我院2005年12月至2009年3月收治的慢性肾衰竭合并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漏诊7例的资料回顾性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分析甲状旁腺功能减退伴肌酶增高患者的治疗的临床效果,以为此症的临床治疗提供一定的借鉴。方法选择于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到我院进行治疗的60例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60例患者中有25例患者肌酶增高作为观察组,35例患者肌酶正常,作为对照组,对患者的血清钙、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酸激酶(CK)、乳酸脱氢酶(LDH)、α-羟丁酸脱氢酶(HBDH)以及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水平进行计算,并对其动态变化进行密切的观察,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CK、LDH值对照组与观察组入院时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入院时及出院时CK、LDH值相比较,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经治疗后,血清钙浓度逐步恢复正常,肌酶(CK、LDH)也随之正常。结论血清钙浓度会导致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患者肌酶增高,可以将肌酶作为判断患者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病变的程度以及临床治疗效果的一个依据,指导临床操作。为了避免出现误诊及漏诊的情况,医护人员要加强学习,提高对于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合并心肌酶谱增高的认识。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垂体前叶功能减退症临床表现,以免临床误诊及漏诊。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病历研究方法,对2014年误诊的9例垂体前叶功能减退症的病例资料进行总结分析。结果病初诊断为肾病综合征、慢性胃炎、贫血、低血糖等,患者最后诊断为:2例为空泡蝶鞍并腺垂体功能减退症,7例为席汉氏综合征。结论垂体前叶功能减退症容易被误诊,因此诊断时要详细了解患者病史,以免误诊及漏诊。  相似文献   

19.
谷伟军  舒画 《药品评价》2014,(23):35-40
甲状旁腺激素不敏感综合征是以甲状旁腺激素抵抗为主要特征的具有临床多样性、遗传异质性的疾病,是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的一种特殊类型,又称为假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本文针对PHP的发病及分子机制、PHP的分型及特点、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等方面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0.
儿童特发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IHP)以手足抽搐、癫痫及神经精神症状为主要临床表现,在儿科临床并非少见.由于对本病认识不足,极易导致误诊.现将我科1994~2002年诊治的11例1HP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