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应亮  杨辉 《中国全科医学》2019,22(34):4184-4189
慢性病已经成为最主要的疾病负担,也是全球初级卫生保健和预防工作的重点。慢性病管理在改善患者健康结局、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上发挥重要作用。本文通过实地学习和文献研究,介绍澳大利亚两种全科医学慢性病管理计划,即全科医生为慢性病患者提供的综合服务计划(GPMP)和全科医生对慢性病管理服务进行团队式协调(TCAs)。并与我国慢性病管理情况进行比较,提出我国应该从建立优质的全科团队,因地制宜地选择慢性病管理模式,发展“互联网+”技术,为慢性病管理提供技术支持等方面改进,不断探索符合我国国情的慢性病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2.
慢性病已经成为我国影响居民健康的主要问题。社区卫生服务是被WHO公认的防控慢性病的有效载体和举措,但目前我国社区卫生服务在慢性病的防治上还存在诸多问题,没有发挥出应有的作用。因此,必须不断创新社区慢性病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3.
随着人类疾病谱、死因谱的改变,慢性病已经成为我国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1]。慢性病是可以预防与控制的。研究[2]表明健康教育在控制慢性病发生与发展、提高居民健康素养和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慢性病相关知识知晓率  相似文献   

4.
李进  张海燕  杨佳 《中国全科医学》2022,25(16):1935-1941
慢性病已经成为严重影响居民健康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加剧,慢性病患病形势更加严峻,给慢性病管理带来了巨大挑战。农村基层是我国慢性病管理的薄弱环节,做好农村基层慢性病管理有助于实现"健康中国"战略和"乡村振兴"战略。本文主要介绍了3种国外经典慢性病管理模式(慢性病照护模式、创新型慢性病照护框架、慢性病自我管理计划模式)和3种国内经典慢性病管理模式(慢性病自我管理模式、社区全科慢性病健康管理模式、厦门"三师共管"慢性病管理模式),并从特点、服务提供方、优缺点等方面对各管理模式进行比较,在此基础上从人才队伍建设、多部门合作、政府责任、自我管理4个方面提出完善我国农村地区慢性病管理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慢性病在一定程度上已经成为威胁我国公共卫生的重要问题,长期饮食的不健康、体力活动的缺乏以及过度的精神紧张等不良的行为习惯于生活方式是造成慢性病出现的重要危险因素,尤其乡镇社区的居民。因此,强化对乡镇社区居民慢性病现况及其与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相关的危险因素的调查与研究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6.
慢性病对我国居民健康造成较大威胁,慢性病管理工作是我国卫生工作的重点。随着医改的不断深入,健康理念的重要性逐渐凸显,因病致贫、因病返贫,是我国贫困人口难以脱贫的一大重要原因,而实施健康扶贫工程是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策部署,对于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创新性地以客户关系管理(CRM)为基础,通过介绍国内外慢性病管理模式的现状,立足我国慢性病管理实际,提出目前我国慢性病管理仍存在的问题:我国慢性病管理工作已逐步推进并取得一定成效,但仍需进一步落实;缺乏慢性病管理的科学体系;缺少科学、合理及有效的慢性病管理评价系统。针对上述问题,探索在我国健康扶贫视角下基于CRM的慢性病管理体系(慢性病患者信息系统、慢性病服务网络及慢性病管理评价系统),为改善我国慢性病的管理,提高我国慢性病管理的质量与效率以及为我国贫困慢性病患者制定精准的反贫困政策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欧阳玲  李宝琪  杨辉 《中国全科医学》2020,23(33):4236-4240
有效地管理慢性病是现代卫生保健系统发展的重点内容,国际上广泛运用的瓦格纳慢性病服务模型为指导慢病服务提供了有力的理论基础和实践框架。澳大利亚在全民医疗保险的制度下,已经形成了较成熟和有效的慢性病管理方法,我国慢性病管理正处于不断探索和创新的阶段。本文以糖尿病为例,解析瓦格纳慢性病服务模型六要素的具体内涵,并借鉴澳大利亚运用该模型在糖尿病管理的相关经验,针对我国以糖尿病为代表的慢性病管理现状和问题,提出可改善和促进我国糖尿病管理质量及结果的可实施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慢性病已成为我国居民的主要健康问题,天津市卫生局副局长田慧光在报告中指出,慢病的发展已经出现了普遍化、年轻化、聚集化和城乡一体化的“四化”发展趋势。现阶段,我国慢性病的知晓率低、治疗率低、控制率低,如果现阶段不采取控制措施,未来30年将是我国慢性病发病的“井喷”年代。  相似文献   

9.
马恒元 《基层医学论坛》2014,(29):4013-4014
慢性病的流行已经成为我国公共卫生所面临的一项重大问题,而其解决有赖于针对慢性病防治工作的卫生服务体系机构进行有效改革。目前,我国医院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之间协同性较差,卫生服务质量缺乏一致性,防治分离现象尤为突出。针对此类问题,笔者认为,应根据慢性病的发生、发展规律,通过卫生信息共享、协同服务,划分各级医疗卫生机构职责,促进防治一体化工作,优化慢性病管理模式、提升管理质量,增强患者自我健康管理以及政府管理的效率。  相似文献   

10.
随着我国迈入老年化社会,慢性病发病率呈逐年增高态势,影响居民健康的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慢性阻塞性肺气肿等慢性疾病已成为主要疾病,无形给个人、家庭和社会造成了极大的经济负担,为了能有效的控制慢性病,延缓慢性病并发症的发生,降低致残率、致死率,提高社区居民生活质量,社区对慢性病进行规范管理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1.
我国随着经济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口老龄化加快及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慢性病已成为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而且很多中老年慢性病单纯采用中医中药或西医西药防治效果都有一定的局限性,往往效果不佳,容易反复。因为任何慢性疾病在其形成、发展的转归过程中都必然关系到两方面的因素,一方面是形成这种疾病的特殊原因和机体内特定部位的具体变化以及因此而引起的其他有关变化;  相似文献   

12.
随着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提高,我国的各种慢性病的发生率也在不得断升高,很多慢性病尤其是糖尿病更是被称之为富贵病,这些慢性疾病严重地危害着我国人民的身体健康甚至如果不及时治疗还会危机到患者的生命。这样的情况本来已经值得引起社会的关注了,但是更加让我们感到不安的是这种慢性的年龄正在不断地年轻化甚至低龄化,许多儿童同样也患上了慢性病,这些慢性病当中以糖尿病最多。当然儿童糖尿病大部分是先天所患,但是近几年儿童患上二型糖尿病的例子也十分多。在此种情况下实时监测患儿的血糖状况已经成为一件必须要做的事情。  相似文献   

13.
基于区域医疗联合体的慢性病健康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梁颖  鲍勇 《中华全科医学》2012,(8):1309-1311
近些年来,随着中国社会和经济的快速发展,人群在生活方式和疾病模式上发生了巨大转变,慢性病患者的数量与日俱增,以至于慢性疾病逐渐成为中国人群的最主要死因。慢性疾病病程长,可以治疗却不可以治愈,因而长期、持续的医疗卫生服务对于慢性病管理极其重要。本文通过对我国慢性病的流行病现状、慢性病的管理现状以及慢性病的防治现状进行深入剖析,梳理总结了我国的社区慢性病管理在现阶段的政府政策、人群认知、管理模式、管理实践以及人才建设等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弊端。同时在上海市建立区域性医疗联合体的大背景下,本文对区域性医疗联合体的优势特征进行研究,并在区域性医疗联合体的建立背景下对慢性病在社区管理、防治和干预的前景进行进一步地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14.
凌小媛  韩一平 《中华全科医学》2012,10(10):1607-1609
随着人类科技的日益进展,经济的逐步发达,加之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我国疾病谱、死因谱发生了重大的变化,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患病和死亡持续上升,已成为我国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如不采取控制措施,慢性病将给我国居民健康带来重要威胁。慢性病死亡主要发生在低收入和中低收入国家[1]。因此,我国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治工作也日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和重视。  相似文献   

15.
张瑞桥  周胜勋 《中外医疗》2011,30(26):143-143
慢性病已成为影响社区职工群众身体健康的主要问题,不良行为、不良生活方式等高危因素与慢性病发病密切相关,健康管理是综合防治慢性病、降低心脑血管事件的有效方法,综合医院体检中心开展慢性病健康管理更具有优势。本文结合我院体检中心11642名健康体检资料,进一步讨论慢性病健康管理的可行性、方法及效果评价。  相似文献   

16.
慢性病病人的管理工作关系到社区居民身体健康,是保证社区安定的民心工程.但在实际工作中,慢性病管理的法规制度和组织不健全、医生报告病人不够等给管理带来了困难,我们通过健全健康教育和管理网络组织,建议各级政府宣传部门充分利用媒体的宣传放大作用,利用健康教育宣传日,调动住宅小区物管部门的积极性,发挥学校的宣传作用,开展多种形式健康教育工作,社区内慢性病管理工作质量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17.
1发展健康管理与全科医疗的必要性目前我国人口的疾病谱发生了深刻变化,以急性传染病和感染性疾病为主的疾病谱已经被慢性病以及与人们不良生活方式密切相关的疾病谱所替代。当今老龄化问题日趋严重,21世纪被称为"银发世纪",老年人健康和居家养老等问题被社会广泛关注。目前,我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达到1.63亿。到2050年,60岁以上老年人将达到4.23亿以上。60岁以上老年人慢性  相似文献   

18.
黑龙江省慢性病综合健康管理服务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调查调研如何做好慢性病的早期筛查、风险预测、预警和综合干预治疗,探讨了符合黑龙江省实际情况的“医疗机构-社区-患者-志愿者”多位一体的慢性病综合健康管理服务模式,以减少慢性病的发生和发展,促进慢性病患者的康复,改善慢性病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9.
健康管理演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是刀耕火种式的粗放开垦,还是精雕细琢式的集约经营过分对临床医疗的关注,导致健康管理长期被边缘化。当社会发展到特定阶段的时候,健康管理也开始要完成它由“配角”到“主角”的转变。健康有待管理“慢性病死亡人数占总死亡人数的比例,已由1991年的73.8%上升到2000年的80.9%。城市和农村慢性病死亡人数占总死亡人数的比例高达85.3%和79.5%。”“高血压已经成为我国居民的头号杀手。”“如果不尽快采取措施,糖尿病将给中国居民的健康带来严重威胁。”据卫生部5月12日发布的《中国慢性病报告》显示,慢性病已成为我国城乡居民死亡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20.
随着城镇化加快、生活方式变化及全球人口老龄化,慢性病带来的危害日益严重。慢性病的服务提供是卫生服务系统的难题之一,而慢性病管理模式为其创设了一个新的框架。本文主要介绍慢性病照护模式、慢性病自我管理计划和创新型慢性病照护框架3种国外经典慢性病管理模式,从特点、应用效果、局限性等方面进行比较,发现其核心要素包括多方协同、连续性服务、患者自我管理、循证决策、信息技术支持等。以上经验为我国的慢性病管理工作提供了新思路:建立政府主导、多元协同的管理制度,以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为“抓手”提高服务连续性,借力智慧医疗并强化患者赋能等,以期取得更好的慢性病管理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