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目的:观察比较常规剂量下5~10mg/d非洛地平缓释片(商品名:波依定)对1、2级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的治疗效果和耐受性。方法:选取1、2级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患者90例,服用非洛地平缓释片5mg/d,观察1周,测血压,取其平均值。收缩期血压下降>30mmHg为显效,收缩期血压下降10~30mmHg为有效,未达到上述标准为无效。治疗1周,血压下降未达标者加至10mg/d。结果:90例患者,显效37例,有效44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90%,治疗前收缩压与治疗后2~5周收缩压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治疗前后舒张压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非洛地平缓释片治疗1、2级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临床效果好,在降低收缩压同时,舒张压无明显下降,作用平稳持久,副作用少,可作为治疗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的首选药物。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钙离子通道阻断剂(Ca2+channel block,CCB)非洛地平缓释片联合小剂量利尿剂氢氯噻嗪治疗老年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的降压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门诊新诊断的老年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00例,服用非洛地平缓释片5 mg,qd,联用氢氯噻嗪25 mg,qd,治疗4周无效则加量,再治疗4周如无效则换药。疗程为16周,定期门诊随访监测血压、心率,并监测治疗前后血脂、血糖、电解质、肝肾功能等变化。结果门诊随访2、4、8周的有效率分别为48.5%、66.5%、84.6%,在降低24小时MSBP和MDBP,白天MSBP和MDBP,夜间MSBP和MDBP,血压负荷以及24小时脉压方面均有显著效果,与治疗前相比P0.05;谷峰比值(T/P)收缩压和舒张压分别为0.67和0.86;平滑指数(SI)收缩压和舒张压分别为2.96和3.00;治疗16周后,复查血液生化等指标与治疗前无显著差异。结论非洛地平缓释片联合小剂量氢氯噻嗪不但能有效降低老年高血压患者门诊血压,而且能改善动态血压参数,而且降压安全,可作为老年高血压治疗的优选方案。  相似文献   

3.
非洛地平缓释片治疗老年高血压病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非洛地平缓释片治疗老年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对66例老年高血压患者采用非洛地平缓解片进行治疗,测血压观察治疗前后的血压心率变化。结果治疗4周后,66例患者的收缩压,舒张压均有不同程度的降压,其中显效40.9%,有效59.1%,总有效率100%,心率治疗前后无显著差异,且不良反应少。结论非洛地平缓释片能在24h内平稳降压,及对心脑血管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硝苯地平缓释片和复方利血平氨苯蝶啶片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的降压疗效。方法将来南京军区杭州疗养院海勤疗养区疗养的6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分别选用硝苯地平缓释片20mg和复方利血平氨苯蝶啶片1片,1次/d,疗程4周。用药前后进行血压测量,每天定时测血压3次。结果两组药物治疗4周后,硝苯地平缓释片组治疗前后收缩压和舒张压分别下降(21.20±5.49)mmHg(1mmHg=0.133kPa)和(14.20±4.58)mmHg,总有效率为96.67%;复方利血平氨苯蝶啶片组治疗前后收缩压和舒张压分别下降(16.90±7.98)mmHg和(13.00±5.03)mmHg,总有效率为80.00%。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硝苯地平缓释片组副作用发生率为13.33%,复方利血平氨苯蝶啶片组副作用发生率为23.33%。治疗后心电图由供血不足恢复正常。结论硝苯地平缓释片与复方利血平氨苯蝶啶片对老年高血压均有效,尤其硝苯地平缓释片治疗老年人轻、中度高血压疗效好、副作用小,可作为抗高血压一线药物。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比硝苯地平缓释片氨氯地平治疗轻、中度高血压的疗效及其依从性。方法:将79例轻中度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硝苯地平缓释片组(I组),每日服用10-30mg,每日2次,氨氯地平(II组),每日服用5-10mg,每日1次,均治疗12周,观察治疗效果并进行个人问卷调查,结果:硝苯地平缓释片组和氨氯地平组分别使舒张压降低15.7mmHg和15.2mm Hg,漏服24小时以后,硝苯地平缓释片组明显上升,而氨氯地平组舒张压仅轻度上升,临床血压仍低于140/90mm Hg,两组降压效果无差异,但在漏服药物时有显著性差异(P<0.01),两组副作用大致相同,问卷调查显示,两组对药物的疗效满意度均达到75%以上,但愿意长期用此药物维持治疗者,硝苯地平缓释片组36例(78.3%),氨氯地平组仅9例(27.3%),结论:硝苯地平片和氨氯地平均可有效地降低轻中度高血压患者的血压,疗效安全可靠,在漏服24小时以后,氨氯地平仍能使血压维持在140/90mmHg,但氨氯地平价格昂贵,大部分患者难以承担,故其依从性下降。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时辰化给予厄贝沙坦对老年高血压病患者血压晨峰的影响及其降压效果。方法选择2008年1月~2009年8月在我院门诊及住院治疗的老年高血压病患者,按照自愿的原则进行24 h动态血压监测,筛选出高血压晨峰患者112例,观察睡前加用厄贝沙坦治疗后血压及血压晨峰的变化。结果治疗前患者24 h平均收缩压、24 h平均舒张压、血压晨峰值分别为(140.1±12.7)mmHg、(85.3±8.8)mmHg、(45.6±10.8)mmHg,睡前服用厄贝沙坦治疗后24 h平均收缩压、24 h平均舒张压、血压晨峰值分别为(129.5±11.8)mmHg、(74.2±10.3)mmHg、(21.2±4.1)mmHg,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24 h血压呈杓型分布达标率为84.5%,血压晨峰程度显著降低(P<0.01),血压晨峰控制达标率为96.4%。结论厄贝沙坦可以有效降低老年高血压病患者的血压及血压晨峰程度,提高血压达标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苯那普利降低血压、蛋白尿,延缓轻至中度慢性肾功能衰竭(CRF)进展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轻、中度CRF[血清肌酐(Scr)134~354 μmol/L或内生肌酐清除率(Ccr)30~60 ml/min]病人60例,其中慢性肾小球肾炎48例,Ⅱ型糖尿病肾病5例,高血压肾小动脉硬化症3例,多囊肾病1例,其他肾脏病3例.先依次选用倍他乐克、双氢克尿噻、心痛定控制病人血压,待血压及肾功能稳定后,根据Ccr将病人分为轻度CRF组(Ccr 46~60 ml/min)和中度CRF组(Ccr 30~45 ml/min),每组病人再随机分为治疗组(苯那普利10~20 mg/d)和对照组,所有高血压病人继续用上述降压药维持正常血压,随访期6个月.结果 治疗组治疗后收缩压平均下降13 mmHg、舒张压平均下降9.5 mmHg和尿蛋白平均下降40%,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Ccr明显增加;对照组治疗后收缩压、Ccr明显下降,Scr、尿素明显增加,但舒张压和尿蛋白无明显差异,两组相比,治疗组降低血压、蛋白尿和延缓CRF进展的作用明显优于对照组.苯那普利对慢性肾炎病人延缓CRF进展的作用明显优于对照组,而对高血压肾小动脉硬化症病人,治疗组与对照组未见明显差异.苯那普利对轻、中度CRF,基础高血压和血压正常的病人均有疗效,对尿蛋白<2g/d的病人,其肾保护作用明显优于尿蛋白>2 g/d的病人.所有病人未见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苯那普利具有良好的降血压和减少尿蛋白的作用,能明显延缓轻至中度CRF的进展,对慢性肾炎、尿蛋白<2g/d的病人具有最显著的肾保护作用,病人耐受性好.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慢性肾脏病非透析患者24小时血压动态变化,探讨血压昼夜节律异常与甲状旁腺素的关系.方法 随机选择承德市中心医院肾内科非透析的慢性肾脏病患者130例.动态血压监测采用携带式动态血压检测仪进行检测及数据分析.24小时平均血压≥130/80 mmHg(1 mmHg=0.133 kPa)为高血压组102例,<130/80mmHg为正常血压组28例.同时检测血常规及血肌酐、尿素、血钙、血磷、甲状旁腺素、白蛋白等生化指标.结果 正常血压组夜间收缩压下降率、夜间舒张压下降率、杓型血压比例[M(QR)]分别为6.8(7.3)%、7.3(7.5)%、8(28.6)%,高血压组夜间收缩压下降率、夜间舒张压下降率、杓型血压比例分别为4.2(9.0)%、1.7(7.1)%、25(24.5)%,两组间夜间舒张压下降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但夜间收缩压下降率和杓型血压比例在两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高血压组平均舒张压≥90 mmHg的63例患者中夜间收缩压下降率为5.4(10.5)%,血全段甲状旁腺激素为(168.12±113.87) ng/L,两者呈负相关(r=-0.414,P<0.05).在正常血压组28例中,夜间收缩压下降率和夜间舒张压下降率均和年龄呈负相关(r =-0.690,r=-0.631,均P<0.01).在高血压组102例中,夜间舒张压下降率和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用量呈负相关(r=-0.430,P<0.05).结论 慢性肾脏病非透析患者血压节律异常与血甲状旁腺素呈负相关;还与年龄、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用量等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9.
非洛地平是一种新型二氧毗院类钙括抗剂,近年来始用于临床。我们对45例服用非洛地平的轻、中度高血压患者进行了临床疗效观察。1临床资料1.1观察对象本组患者共45例,其中舒张压在126~13.8kPa(95~104mmHg)之间的轻度高血压患者16例,男9例,女7例;舒张压在13.96~15.16kPa(10~114mmHg)之间的中度高血压患者29例,男19例,女10例。全部病例血压平均为20.60/13.03kPa(155/98mmHg)。心率平均75/min;病史2~25年,平均5年;年龄23~70岁,平均40岁。1.2方法采用自身对照开放试验,观察期2周、治疗期8周,共10周。在观…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非洛地平缓释片治疗社区高血压的疗效与治疗依从性。方法:将2016年1月2日至2017年6月30日本社区所属的66例高血压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33例,应用尼群地平片治疗;观察组33例,应用非洛地平缓释片治疗,比较两组高血压患者的治疗效果与用药依从性。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3.9%,高于对照组75.8%(P<0.05);两组治疗到第8周的用药依从率并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在治疗到第16周、第24周的用药依从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非洛地平缓释片在社区高血压患者的治疗中,疗效明确,血压控制效果理想,同时又能提高患者的用药依从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高血压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患者降压治疗后血压的变化。方法选择降压治疗期间血压正常的70例高血压患者,其中单纯高血压组21例,合并OSAS组49例,选择健康对照13例。按睡眠呼吸暂紊乱指数将高血压合并OSAS患者分为轻度OSAS组22例,中度OSAS组15例,重度OSAS组12例。采用RS-611床垫式睡眠呼吸监测系统监测睡眠,并进行24 h动态血压监测。比较各组血压水平、昼夜血压节律、晨峰现象。结果在降压治疗期间,单纯高血压或者合并OSAS患者24 h动态血压控制在正常水平(<130/80 mmHg)。夜间血压下降率在单纯高血压组或者合并OSAS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或者P<0.01),合并OSAS组中、重度组下降率最低(P<0.05),合并OSAS组反杓型较单纯高血压组多(P<0.05),以重度OSAS组最多(P<0.05),晨峰现象不明显。结论老年高血压合并OSAS患者降压治疗后,白昼、夜间血压水平达标,但血压昼夜节律紊乱未能改善。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替咪沙坦与厄贝沙坦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的降压疗效。方法:86例轻、中度老年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替咪沙坦组(46例)与厄贝沙坦组(40例),分别给予替咪沙坦80 mg/d或厄贝沙坦150 mg/d,晨起顿服。比较治疗前、与治疗后8周血压变化情况,及末次用药后动态血压监测后6 h血压水平。结果:2组治疗后收缩压及舒张压均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替咪沙坦组收缩压和舒张压下降幅度较厄贝沙坦组明显(P<0.05);末次给药后动态血压监测后6 h替咪沙坦组平均收缩压和平均舒张压低于厄贝沙坦组(P<0.05)。结论:替咪沙坦与厄贝沙坦对老年高血压患者均有明显的降压疗效,常规剂量替咪沙坦较厄贝沙坦的降压作用显著、持久。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非洛地平缓释片、卡托普利联合综合康复疗法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效果。方法选取某院收治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02例。按照随机抽签法分为两组,各51例。对照组予以非洛地平缓释片联合卡托普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用药基础上给予运动疗法、超短波、生物反馈疗法。两组均2个月后观察临床疗效,并比较治疗前后血压[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变化。结果治疗后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DBP、SBP水平明显下降,趋于正常(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4.12%)高于对照组(76.47%),P0.05。观察组治疗不良反应发生率(11.8%)明显低于对照组(29.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非洛地平缓释片、卡托普利联合综合康复疗法治疗治疗老年原发性高血压,降压效果明显,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比较非洛地平缓释片与尼群地平对老年高血压的降压疗效。方法  42例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接受非洛地平 (5~ 10mg/d)和尼群地平 (2 0~ 30mg/d) (各 2 1例 )治疗 4周。 结果 非洛地平缓释片组总有效率是 95 2 % ,尼群地平组总有效率是 85 7% (P <0 0 5 )。结论 非洛地平缓释片对老年高血压疗效明显 ,副作用少 ,耐受性好  相似文献   

15.
金志泽  潘丽萍 《临床荟萃》2000,15(6):261-262
24小时动态血压 ( 2 4小时ABPM )是评价新抗高血压药的必备手段 ,与偶测血压相比 ,它更能反映日常活动时血压的动态变化 ,谷 /峰比值作为降压药的一项指标 ,其越高表明药物在 2 4小时内降压作用越稳定 ,血压波动越少 ,有助于减少对靶器官(TOD)的损伤作用。本文旨在探讨非洛地平缓释片 (波依定 )的降压作用及对谷 /峰 (T/P)的影响。1 对象和方法1.1 对象 自 1997年 2月至 1999年 2月门诊或住院患者中选择轻、中度高血压患者 3 2例 ,经体检及实验室检查排除了继发性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肝肾及脑等疾病。1.2 方法 所有患者…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苯磺酸氨氯地平联合替米沙坦对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晨峰及血压变异性的影响.方法:选择2011年3月-2012年3月齐齐哈尔市第一医院收治的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48例,给予苯磺酸氨氯地平(5mg/d)联合替米沙坦(40mg/d)治疗4周.治疗前后分别进行24 h动态血压监测,采用自身对照研究的方法对比分析治疗前后患者血压晨峰及血压变异性的差异.结果:与治疗前比较,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治疗后的24 h平均收缩压、24 h平均舒张压、白昼平均收缩压、白昼平均舒张压、夜间平均收缩压、夜间平均舒张压、血压晨峰、24 h收缩压标准差、24 h舒张压标准差、24 h收缩压变异系数、24 h舒张压变异系数均下降,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的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较治疗前下降,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氨氯地平联合替米沙坦降压治疗可有效降低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晨峰及血压变异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临界性高血压患者昼夜血压变化,探讨该人群的流行病学特点。方法选取50例临界性高血压患者,配带无创性携带式血压监测仪,分M1(9:00~20:00),M2(21:00~5:00),M3(6:00~8:00)3个时间段连续监测24h血压。结果①24h平均血压(134±13)/(91±8)mmHg,白昼平均舒张压(93±9)mmHg及夜间血压平均值(125±19)/(84±11)mmHg比正常人明显增高(P<0.001),而白昼收缩压平均值与正常人无显著差异(P>0.05);②M1及M3时段收缩压舒张压均值明显高于M2(P<0.001);③24h最高、最低收缩压舒张压差值较大,犤分别为(177~109)/(103~53)mmHg犦;④舒张压负荷值均>10%(M354.7%,M149.3%,M222.1%)。结论①临界高血压患者昼夜血压变化较大,随测血压较难做出正确诊断;②由于昼夜血压波动范围较大(脉压值增大),易致心、脑、肾等靶器官损害,因此应重视对临界高血压的及早控制。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不同年龄段老年高血压病患者动态血压及血压昼夜节律的变化特征。 方法将346例老年高血压患者,按年龄段分为A组(60~69岁,n=77)、B组(70~79岁,n=109)和C组(≥80岁,n=160),分析3组患者动态血压参数、动态血压昼夜节律异常发生率。 结果A组、B组24 h平均舒张压(24 h DBP)[A组(74.85±11.11)mmHg,B组(71.88±10.52) mmHg]均高于C组[(68.80±9.06) mmHg] (1 mmHg=0.133 kPa)(F=9.95,P<0.05);A组、B组、C组的血压昼夜节律异常率分别为76.63%、87.16%和90.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79,P<0.05);血压昼夜节律异常率C组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50,P<0.05)。 结论老年高血压患者随着年龄的增大,24 hDBP降低;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昼夜节律异常,多数表现为非杓型和反杓型,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昼夜节律随增龄变化昼夜节律异常率增高。  相似文献   

19.
作者采用自身对照的研究方法 ,以 2 4h动态血压监测 (ABPM )观察非洛地平缓释片治疗老年高血压的临床疗效。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本组 3 8例老年高血压病患者 ,男 2 8例 ,女1 0例 ,年龄 6 0~ 87岁 ,病程 2 0 2± 1 3 8年。高血压Ⅰ期 1 1例 ,Ⅱ期 2 7例。高血压诊断及分期符合 1 993年WHO/ISH联合提出的标准。受试前停用一切降压药物以及可能对血压有影响的药物 1~ 2周。应用非洛地平缓释片 (波依定 ,无锡阿斯特拉制药有限公司提供 ) 5~ 1 0mg ,每日晨起 1次口服 ,初始剂量 5mg/d ,2周后若舒张压仍高于 1 2…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尼莫通静脉滴注对急性脑卒中患者的高血压的降压作用及安全性。方法:选择急性脑卒中46例,患者经脱水、镇静等常规治疗后仍有血压明显升高,治疗前平均收缩压(SBP)≥225mmHg(1mmHg=0.133kPa)和/或舒张压(DBP)≥120mmHg。以恒速输液泵持续静脉滴注尼莫通,初始剂量3ml/小时,根据血压调整输液速度,直至达到目标血压170~180/100~110mmHg后维持静滴24小时。结果:用药后30min、60min、2hr、3hr的平均血压降至218/115mmHg、205/110mmHg、198/108mmHg,188/105mmHg,4小时后达最大效应,血压为175/100mmHg,并稳定至用药结束时的173/98mmHg,未发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尼莫通静脉滴注对急性脑卒中患者的高血压有明显的降压作用,降压作用平稳,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