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应用Catwalk步态分析系统评价脐带间充质干细胞(UC-MSCs)治疗脑损伤后的功能恢复情况。方法 采用重物坠落模型(weight-drop model)制作脑损伤模型。成年 Wistar 大鼠分成 3 组:移植治疗组,脑损伤后第 7 d 移植 DiO 标记的UC-MSCs;损伤对照组,损伤后第7 d注射等量生理盐水;正常对照组不接收任何手术和治疗。按照分组,分别在大鼠损伤前、损伤后3 d以及UC-MSCs移植治疗后7 d,以改良神经损伤程度评分(mNSS)为经典评估参照指标,同步对实验鼠进行Catwalk步态分析检测,并于移植后14 d进行脑片免疫组化染色观察,评价以Catwalk步态分析系统检测UC-MSCs治疗脑损伤后功能恢复情况的灵敏度。结果细胞移植后7 d,损伤组和移植组的mNSS评分有统计学差异(P<0.05);而Catwalk则从大鼠每一只爪子的压力、长度、宽度、面积、步幅等不同量化的角度,呈示了损伤组各参数与正常组之间的差异(P<0.05),以及移植组和损伤组之间的部分差异;移植治疗组的损伤灶区显示,DiO标记的UC-MSCs 呈GFAP和β-TubulinⅢ阳性表达。结论 以Catwalk步态分析系统评估损伤大鼠治疗前后的运动功能情况更为敏感客观,可准确评价UC-MSCs移植治疗TBI并促进脑功能恢复的情况。  相似文献   

2.
摘要:目的应用Catwalk步态分析系统评价脐带间充质干细胞(UC-MSCs)治疗脑损伤后的功能恢复情况。方法采用重物坠
落模型制作脑损伤模型。成年Wistar大鼠分成3组:移植治疗组,脑损伤后第7天移植DiO标记的UC-MSCs;损伤对照组,损伤
后第7天注射等量生理盐水;正常对照组不接收任何手术和治疗。按照分组,分别在大鼠损伤前、损伤后3 d以及UC-MSCs移
植治疗后7 d,以改良神经损伤程度评分(mNSS)为经典评估参照指标,同步对实验鼠进行Catwalk步态分析检测,并于移植后
14 d进行脑片免疫组化染色观察,评价以Catwalk步态分析系统检测UC-MSCs治疗脑损伤后功能恢复情况的灵敏度。结果细
胞移植后7 d,损伤组和移植组的mNSS评分有统计学差异(P<0.05);而Catwalk则从大鼠每一只爪子的压力、长度、宽度、面积、
步幅等不同量化的角度,呈示了损伤组各参数与正常组之间的差异(P<0.05),以及移植组和损伤组之间的部分差异;移植治疗
组的损伤灶区显示,DiO标记的UC-MSCs 呈GFAP和β-TubulinⅢ阳性表达。结论以Catwalk步态分析系统评估损伤大鼠治疗
前后的运动功能情况更为敏感客观,可准确评价UC-MSCs移植治疗TBI并促进脑功能恢复的情况。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脐带间充质干细胞(HUC-MSCs)移植联合血肿抽吸治疗大鼠脑出血后脑组织中p53基因的表达及大鼠神经功能恢复的情况。方法 体外分离HUC-MSCs,移植前以BrdU标记。向尾状核注入2μL Ⅳ型胶原酶建立脑出血模型,将120只造模成功的SD大鼠随机分为脑出血组、血肿抽吸组、细胞移植组、细胞移植联合血肿抽吸组(联合治疗组),进行相应的处理后,于1、3、7、14和30d 5个时间点分批处死大鼠,取脑组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大鼠脑出血周围p53基因的表达及HUC-MSCs在脑组织的分布,并用改良的大鼠神经功能缺损评分(mNSS)评价大鼠的神经功能。结果 与脑出血组比较,血肿抽吸组、细胞移植组和联合治疗组的mNSS评分、p53表达量均下降(P均<0.05);7d时,联合治疗组的mNSS评分及p53表达量低于脑出血组和血肿抽吸组(P均<0.05),14d、30d时则低于其余3组(P均<0.05)。结论 HUC-MSCs移植联合血肿抽吸治疗可以显著减少大鼠脑出血后神经元的损伤,更有利于神经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脑损伤后不同移植途径神经干细胞的迁移及分布情况并进行对比研究.方法 体外培养的胚胎神经干细胞,采用Feeney自由落体脑创伤模型制成大鼠脑损伤模型,超顺磁性氧化铁纳米颗粒(SPIO)标记神经干细胞,并将其分别经枕大池穿刺注射入脑损伤大鼠蛛网膜下腔的脑脊液中及经立体定向脑内注射移植,分别进行大鼠运动功能缺失的神经功能评价、磁共振示踪及大鼠脑切片普鲁士蓝染色.结果 接受神经干细胞移植的两组大鼠神经运动功能评分均较损伤对照组明显提高(P<0.05),两移植组大鼠神经运动功能评分无明显差别.接受神经干细胞移植的两组大鼠神经运动功能评分均较损伤对照组明显提高(P<0.05),两移植组大鼠神经运动功能评分无明显差别.标记组移植经枕大池移植的神经干细胞即刻的MRI即可观察到大鼠脑内的移植标记细胞,移植后2周脑挫伤即可见到低信号影,组织切片的普鲁士蓝染色与MRI结果相符.结论 经枕大池移植的神经干细胞具有远距离迁移能力,并能像脑内移植一样明显有助于大鼠神经运动功能的恢复.用MRI活体示踪移植磁化标记神经干细胞在TBI模型大鼠脑内迁移和分布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神经干细胞(NSCs)不同的移植方法治疗脊髓损伤的可行性及疗效差异。方法 Wistar成年大鼠40只,随机分成4组,①正常组;②损伤组;③静脉移植组;④损伤局部移植组。术后2个月采用免疫组化观察横断脊髓局部NSCs分布及分化情况,采用BBB评分、皮层体感诱发电位(CSEP)评价大鼠脊髓功能的恢复情况。结果各种移植方法在损伤脊髓节段上下均可检测到B rdu标记细胞,但是不同移植方法B rdu标记的移植细胞数不同;BBB评分C、D组与B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与D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大鼠CSEP在术前和A组术后的潜伏期正常;脊髓损伤1 d后,B组、C组和D组的CSEP消失,术后2个月B组的波形仍无,C组和D组的波形恢复,但潜伏期延长,与B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与D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神经干细胞静脉移植和脊髓损伤局部移植对大鼠损伤脊髓的功能恢复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这两种方法之间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6.
目的证明移植脂肪干细胞及其诱导分化而来的施旺细胞有利于急性脑损伤动物模型的功能恢复。探索细胞移植后缝隙 连接在脑损伤修复过程中的作用机制。方法在运动皮层损伤偏瘫大鼠模型中,将培育分化得到的脂肪干细胞及施旺细胞以及 RNAi技术沉默Cx43基因的施旺细胞移植损伤灶处行原位培养,术后观察大鼠运动功能恢复情况并予评分。移植7 d后处死取 鼠脑组织,RT-PCR和Western blot验证神经生长因子(NGF)的表达水平。结果在建立的运动皮层损伤的偏瘫大鼠模型,细胞 移植组大鼠优于对照组运动评分。WB结果中对照组NGF表达明显低于各移植组,Cx43基因沉默的施旺细胞移植后组织NGF 表达低于未沉默组,Cx43基因未沉默组与脂肪干细胞移植组无显著性差异。RT-PCR法测得对照组NGF mRNA水平明显低于 各移植组,施旺细胞组水平高于脂肪干细胞组、高于Cx43基因沉默施旺细胞组。结论移植脂肪干细胞和其经诱导分化而来的 施旺细胞,都有利于动物模型的脑损伤后功能恢复。在脑损伤修复期功能性缝隙连接形成过程中,缝隙连接蛋白Cx43发挥了 重要作用,可能通过促进神经生长因子NGF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三磷酸腺苷(ATP)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促进脊髓损伤(SCI)后肢体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48只体重为240~260 g的SD雌性大鼠,采用改良Allens打击法制备T12节段SCI模型后,随机分为4组,每组12只,A组(ATP+BMSCs联合移植组)、B组(BMSCs移植组)、C组(ATP移植组)、D组(空白对照组)。术后观察大鼠一般情况,于1、3、7、14、21、28 d采用Tarlov评分评价后肢功能恢复程度;28 d处死大鼠后取材进行SP染色观察SCI修复情况。结果术后各组大鼠均出现后肢瘫痪症状,2~3周开始有不同程度恢复,以A组为最快,B、C组次之,D组最差。术后14、21、28 d各组改良Tarlov评分除B、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其他各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8 d SP染色观察显示,A、B组可见存活的BrdU标记阳性BMSCs,A组BrdU阳性细胞数多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D组未见BrdU标记阳性细胞。结论 ATP对BMSCs移植修复SCI后肢体功能的恢复具有协同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脐带间充质干细胞(UC-MSCs)经体外扩增培养后移植入糖尿病肾病大鼠体内对糖尿病肾病的疗效。方法将雄性SD大鼠50只随机选择10只为正常对照组,成功制备糖尿病肾病大鼠32只,随机分为糖尿病肾病组和干细胞移植组。MSCs经体外培养、鉴定、Brd U标记后,将UC-MSCs细胞总数量2×106个通过尾静脉移植入干细胞移植组大鼠体内,正常对照组、糖尿病肾病组大鼠注射等量无血清的L-DMEM培养基。7 d后再用同样的方法注射第2次。于末次注射后7、14、21 d测定大鼠血糖、体质量、24 h尿蛋白、肌酐清除率、肾脏肥大指数,观察大鼠肾脏病理变化和标记干细胞存活情况。结果在各观察时点,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干细胞移植组和糖尿病肾病组血糖、尿蛋白、肌酐清除率、肾脏肥大指数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体质量均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在干细胞移植后7 d,与糖尿病肾病组相比,干细胞移植组大鼠血糖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体质量、24 h尿蛋白、肌酐清除率、肾脏肥大指数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干细胞移植后14、21 d,与糖尿病肾病组相比,干细胞移植组大鼠血糖、24 h尿蛋白、肌酐清除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体质量稍有升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肾脏肥大指数降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干细胞移植后21 d,在肾脏组织中可见少量Brd U标记的阳性细胞,糖尿病肾病组肾小球肥大、基底膜增厚,干细胞移植组较糖尿病肾病组有所改善。结论 UC-MSCs经体外培养标记后移植入糖尿病肾病大鼠体内,能趋化到糖尿病肾病大鼠的肾脏,且可以一定程度上改善糖尿病肾病。  相似文献   

9.
目的将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与体外培养的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human umbilical cord derived mesenchymal stem cells,hUCMSCs)联合植入脑缺血(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MCAO)模型大鼠脑内,观察神经功能改善情况。方法选择75只SD大鼠,实验分组如下:MCAO组,仅制备缺血模型;假手术组,仅分离颈总动脉,不栓塞;VEGF组,缺血24 h后,局部缺血区给予VEGF治疗;hUCMSCs组,缺血24 h后,局部缺血区给予hUCMSCs治疗;hUCMSCs+VEGF联合组,缺血24 h后,局部缺血区给予hUCMSCs+VEGF治疗。观察缺血前、缺血后1 d、4 d、7 d、14 d、21 d各个时间点改良神经功能评分(mNSS)变化。结果hUCMSCs的增殖及分化不受Brdu标记的影响;缺血后,随着治疗时间的延续,单因素治疗组内(VEGF组、hUCMSCs组)大鼠的mNSS评分减低,联合组治疗效果优于单独因素处理组,且在不同时间点之间有显著性差异(F=5.018,P0.01)。MCAO组的mNSS评分高于VEGF组、hUCMSCs组和联合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所选择观察的6个时间点内,联合组21 d时mNSS评分得分最低。结论 VEGF联合hUCMSCs移植入MCAO模型大鼠脑内,可促进缺血模型大鼠的神经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0.
韩静  张继州  肖庆  胡娟 《西部医学》2017,48(6):20-23
目的探讨红景天苷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脑组织神经再生的作用。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和红景天苷组,采用线栓法制作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模型,红景天苷组于造模后给予红景天苷(40mg/kg)腹腔注射,每日1次,连续7d;其余2组腹腔注射生理盐水。于再灌注后第1、3、7d,采用改良神经功能缺损评分(mNSS)、平衡木试验、足失误试验评价动物神经功能恢复状况;采用免疫荧光化学方法检测侧脑室下区(SVZ)和海马齿状回(DG)细胞增殖标记5-溴脱氧尿嘧啶核苷(BrdU)和新生神经细胞标记DCX的表达。结果红景天苷组大鼠的mNSS评分、平衡木试验评分、足失误比率均较模型组显著降低(P<0.05);在大脑SVZ区和海马DG区,红景天苷组BrdU和DCX的表达较模型组均显著升高(P<0.05)。结论红景天苷可改善脑缺血损伤大鼠的神经行为学症状,其机理可能与红景天苷可促进脑组织内源性神经再生相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富血小板血浆(PRP)对创伤性颅脑损伤(TBI)大鼠神经功能的保护作用,阐明其作用机制。方法: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仅开放骨窗)、TBI模型组(TBI组)和TBI模型并PRP处理组(PRP组),每组20只。PRP组大鼠于术后当天、第2和6天血管内注射PRP,TBI组和假手术组大鼠注射生理盐水。3组大鼠分别于术后第1、3和7天时行改良大鼠神经功能缺损(mNSS)评分;每组各取10只大鼠处死并取脑,制作切片行组织学观察,剩余大鼠行Morris水迷宫实验。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TBI组和PRP组大鼠mNSS评分明显升高(P<0.05);与TBI组比较,PRP组大鼠mNSS评分明显降低(P<0.05);与TBI组比较,PRP组大鼠脑组织损伤体积明显减小(P<0.05);Nissl染色,PRP组大鼠脑损伤区细胞排列相对整齐,新生毛细血管多于TBI组;免疫组织化学染色,与假手术组比较,TBI组大鼠脑损伤区域有较多胶质纤维酸性蛋白阳性(GFAP+)细胞,但神经元核抗原阳性(neuN+)细胞少于PRP组(P<0.05)。Morris水迷宫实验,PRP组大鼠在各象限逃避潜伏期均低于TBI组(P<0.05),穿越平台次数及第三象限游泳时间高于TBI组(P<0.05)。结论:PRP对TBI大鼠可发挥神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舒芬太尼丙泊酚静脉复合麻醉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创伤性脑损伤大鼠的影响.方法 取3周龄幼鼠若干,体外分离、培养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稳定传代3次备用.将45只受试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干细胞治疗组及联合治疗组,每组15只.采用电子颅脑损伤仪(...  相似文献   

13.
大鼠脑创伤后运动功能障碍及美洛宁对其作用机理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在分子生物学水平进一步研究颅脑创伤后神经细胞延迟性死亡的机制 ,并探讨美洛宁对大鼠脑创伤后运动功能障碍的影响。方法 采用 Marm arou的方法建立大鼠重型闭合性颅脑创伤模型。将 Wistar大鼠3 0 0只随机分为脑创伤组、美洛宁治疗组、假手术组 ,每组又分别再分为伤后 3、6、12、2 4、48、72、168及 3 3 6h等 8个时相组 ,每时相组各 12只 ,剩余 12只作为正常对照组。美洛宁治疗组经致伤后 ,给予腹腔注射美洛宁〔3 0 m g/ ( kg·d)〕,直至各时相点处死 ;脑创伤组、假手术组及正常对照组在相同时间给予等量的生理盐水腹腔注射作为对照。另取 48只大鼠随机分为脑创伤组、美洛宁治疗组、假手术组及正常对照组 ,进行神经损伤严重性评分 ( NSS)测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原位细胞凋亡检测及 NSS测试等方法 ,动态观察大鼠颅脑创伤后顶叶皮质的组织病理改变 ,P5 3蛋白的表达情况以及运动功能的改变。结果 脑创伤后顶叶皮质出现 P5 3蛋白表达增加并出现神经细胞凋亡及运动功能障碍。美洛宁治疗组伤后皮质神经细胞 P5 3蛋白表达高峰较创伤组明显下调 ,凋亡阳性细胞密度亦较创伤组有所下调 ,运动功能改善。结论 脑创伤后 P5 3蛋白表达增加可造成伤后神经细胞凋亡 ,伤后运动功能障碍是皮质神经细胞凋亡的必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骨髓单个核细胞移植对创伤性脑损伤(TBI)大鼠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表达的影响。方法 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脑外伤组(TBI组)和TBI+单核细胞移植治疗组。建立自由落体TBI大鼠脑损伤模型,取骨髓分离纯化单个核细胞(5×106/mL),经颈动脉注射移植(单核细胞移植治疗组大鼠每只注射1mL)。各组动物分别于TBI后第1、3、7、10d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SS)。TBI后7d取损伤处脑组织行RT-PCR检测BDNF mRNA表达,TBI后10d取损伤处脑组织行原位杂交和免疫组化染色,确定BDNF mRNA和蛋白的细胞定位,计数BDNF阳性细胞数量变化。结果骨髓单个核细胞移植治疗明显减少TBI大鼠NSS评分,与TBI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DNF主要分布于皮质神经元,移植组BDNF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上调(P均<0.05)。结论单个核细胞移植能改善TBI大鼠神经功能,减少神经功能缺损。其机制可能与BDNF表达上调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NSCs与OECs联合移植对TBI大鼠运动功能修复的作用。方法:85只SD成年大鼠采用经典的Feeney氏法自由落体撞击法造成TBI运动功能损伤。剔除死亡及不合格的10只,余75只大鼠随机分为损伤对照组(A组)、NSCs移植组(B组)、NSCs与OECs联合移植组(C组)。各组均咬开骨窗,显露硬膜,于造模后1、7、14、25、30天进行神经功能评分并取材行HE及免疫组化染色,比较各组行为学评分及组织染色结果。结果:各组25只大鼠均进入分析,B组、C组7天、14天、25天、30天较A组有显著差异性(P<0.05),C组在25天、30天与B组比较有显著差异性(P<0.05)。结论:NSCs联合OECs移植能改善TBI大鼠运动功能,且治疗效果优于NSCs移植。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VEGF)基因修饰的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human 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 hBMSCs)对脑出血大鼠早期脑水肿的影响。  方法  体外培养hBMSCs和经体外构建的 VEGF 基因慢病毒载体稳定转染的hBMSCs(hBMSCs/VEGF)细胞。采用尾状核注射Ⅰ型胶原酶和肝素方式,制备脑出血动物模型。术后2 h对大鼠进行改良神经功能缺损(mNSS)评分,鉴定造模是否成功。将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仅进针不注射造模剂)、脑出血模型组、生理盐水组、hBMSCs组和hBMSCs/VEGF组。造模后第3天,hBMSCs组和hBMSCs/VEGF组大鼠分别按分组右侧尾壳核内注射细胞悬液(2×106个细胞/kg体质量)进行细胞移植,生理盐水组相同部位注射等量生理盐水,假手术组、模型组大鼠不进行干预。干预后3 d、7 d分别进行mNSS评分,处死大鼠,分离脑右侧尾壳核区脑组织标本,干湿重法检测脑组织标本含水量,HE染色观察脑组织标本病理改变,免疫荧光和Western blot检测VEGF、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roteinase, MMP-9)和水通道蛋白-4(aquaporin 4, AQP-4)表达。  结果  造模术后2 h,与假手术组大鼠比较,各组大鼠mNSS评分增高,均>8分,提示造模成功;在干预后3 d、7 d,模型组和NS组mNSS评分,脑组织含水量,MMP-9、AQP-4、VEGF蛋白表达高于假手术组(P<0.05),干预后相同时间点,hBMSCs组上述指标较NS组和模型组减少(P<0.001),hBMSCs/VEGF组上述指标高于hBMSCs组(P<0.05);光镜下模型组和NS组大鼠脑组织出现明显出血灶和梗死灶,结构紊乱疏松,水肿改变明显,hBMSCs组出血灶和梗死灶减小,而hBMSCs/VEGF组相较hBMSCs组,脑组织结构疏松,呈空泡状,神经元出现多数核固缩等凋亡改变。  结论  hBMSCs移植可改善脑出血大鼠神经功能缺损,减轻脑水肿,但hBMSCs经VEGF基因修饰后移植将增加血管通透性,加重脑出血大鼠的早期脑水肿。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嗅鞘细胞移植对脑损伤大鼠神经功能恢复及神经元存活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对经培养纯化的嗅鞘细胞作NGFRp75免疫细胞化学染色鉴定并制备移植用细胞悬液,部分细胞预作荧光标记用于移植后观察存活情况;24只SD大鼠平均分成3组:假手术无损伤组(A组),大鼠脑皮质运动区损伤组(B组),相同脑损伤后嗅鞘细胞移植组(C组);术后当天及第3,7,14天分别对各组动物进行神经功能缺损严重程度(NSS)评分;术后第14天取损伤部位组织作神经元核心抗原免疫组化(NeuN)检测并计数阳性细胞数量;数据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1)培养的嗅鞘细胞呈NGFRp75阳性,阳性率90%;(2)移植14d后核荧光标记的嗅鞘细胞在宿主体内存活良好;(3)术后第14天B组NSS评分为[(2.00±0.53)分],C组为[(1.25±0.46)分],明显优于B组(P<0.05);(4)NeuN阳性细胞计数B组为[(39.2±7.1)分],C组为[(45.8±6.0)分],明显优于B组(P<0.05).结论 嗅鞘细胞移植可明显促进脑损伤大鼠神经功能恢复,其机制可能与嗅鞘细胞促进宿主神经元存活有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移植大鼠原代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治疗创伤性脑损伤模型,探索该方法的疗效及临床可行性。方法体外培养大鼠原代骨髓间充质干细胞,造模成功7d后将其移植入受损脑组织边缘,移植后养育14d,神经功能评分后处死模型取脑组织,记录实验组及对照组(未移植干细胞)的神经功能评分、组织形态学、Ⅷ因子表达血管计数。结果实验组脑组织受损坏死区域较对照组小,受损周边脑水肿较轻;数据显示实验组神经功能恢复优于对照组,血管计数多于对照组。神经功能评分及Ⅷ因子表达血管计数提示实验组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实验组有明显疗效(P〈0.05)。结论移植原代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治疗创伤性脑损伤能够帮助神经功能恢复,并促进血管生长。推测骨髓间充质干细胞通过促进血管新生帮助脑组织修复。实验验证最短培养周期的原代干细胞早期移植即可应用于治疗急性创伤性脑损伤。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神经干细胞(neural stem cells,NSCs)移植联合PEP-1-SOD1对颅脑损伤后大鼠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SD雄性大鼠80只,建立颅脑损伤模型后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损伤处注入生理盐水)?NSCs移植组(损伤处注入NSCs悬液)?SOD1组(损伤处注入PEP-1-SOD1蛋白)及NSCs+SOD1组(损伤处注入NSCs 悬液+PEP-1-SOD1蛋白)?4 d后采用定量PCR及Western blot法分别检测小鼠脑组织中AQP4基因表达及蛋白合成变化;分别于损伤后1?3 d和1?2?3?4周行Bederson评分,损伤后23~28 d行Morris水迷宫试验对大鼠运动神经功能进行评价;伤后第4周取材行病理切片BrdU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脑损伤后4 d,对照组脑损伤周围组织AQP4及其mRNA的表达高于NSCs移植组及SOD1组,NSCs移植组及SOD1组均高于NSCs+SOD1组(P < 0.05)?分别于损伤后1?3 d及1?2?3?4周行Bederson评分显示4周时各组大鼠Bederson评分均低于24 h,并且4周时Bederson评分NSCs+SOD1组低于对照组(P < 0.05)?Morris 水迷宫试验结果显示NSCs+SOD1组神经功能改善较对照组明显(P <0.05)?免疫组化染色结果显示NSCs+SOD1组大鼠损伤灶脑组织中的BrdU 阳性细胞数高于NSCs移植组?SOD1组和对照组(P <0.05)?结论:神经干细胞移植可明显改善重型颅脑损伤后大鼠的神经学功能,联合应用PEP-1-SOD1有协同效果?  相似文献   

20.
目的 了解创伤性脑损伤(traumatic brain injury,TBI) 后大剂量硫酸镁对伤后神经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 SD 大鼠10 只随机分为损伤组及治疗组(伤后30min/MgSO4 ,600mg/kg 皮下注射) 。采用Feeney 自由落体撞击法造成TBI模型,伤后168h 处死。分别对损伤组及治疗组伤后1 周内进行了神经功能预后评价。结果 治疗组较损伤组神经功能明显改善(P< 0.01) 。结论 大剂量MgSO4 对大鼠TBI后神经功能具有显著保护作用,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