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肠腓肌内侧头肌瓣植皮修复胫骨中上段骨外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应用腓肠肌内侧头肌瓣转移及游离植皮修复小腿中上段软组织缺损骨外露的临床效果.[方法]2003年5月~2007年5月,利用腓肠肌内侧头肌移位肌瓣上Ⅰ期游离中厚皮片植皮修复小腿中上段软组织缺损、骨外露11例,修复创面最大18 cm×10 cm,最小10 cm×6 cm.[结果]随访6~36个月,肌瓣全部成活,2例游离皮片少许坏死,经换药后愈合.[结论]应用腓肠肌内侧头肌瓣转移Ⅰ期植皮修复小腿中上段软组织缺损骨外露手术操作简单,风险小,成功率高,不损伤主要血管.特别对小腿中上段皮肢软组织缺损面积大而腓肠肌完整的患者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2.
观察应用腓肠肌内侧头肌瓣转移结合负压引流治疗小腿毁损伤临床效果.应用腓肠肌内侧头肌移位肌瓣移植结合负压引流二期游离植皮12例,修复创面最大18 cm×10 cm,最小10 cm×6 cm.随访6~36个月.肌瓣全部成活,3例游离皮片少许坏死,经换药后愈合.术后肌瓣肿胀明显,半年后肢体外形恢复,1年后骨折愈合.下肢恢复负重行走.应用腓肠肌内侧头肌瓣转移负压吸引治疗小腿毁损软组织缺损骨外露创面可获得良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总结改良腓肠肌内侧头肌瓣或肌皮瓣移植修复膝关节周围软组织缺损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自2002年1月至2014年1月,应用改良腓肠肌内侧头肌瓣或肌皮瓣带蒂移植修复膝关节周围软组织缺损38例,男26例,女12例;年龄22~68岁,平均34岁。软组织缺损面积2 cm×5 cm~12 cm×15 cm。损伤后至手术时间3 h~4周,平均18 d。肌瓣表面行一期中厚网状游离植皮。结果 1例受区发生小的皮缘裂开,术后2周自然愈合;2例发生小块植皮坏死,再次行中厚植皮修复愈合。肌瓣或肌皮瓣全部成活,所有患者术后随访1.5~4.5年,平均2.5年。受区外形较好,取得了满意的治疗效果。结论腓肠肌内侧头肌瓣或肌皮瓣移植很适宜修复膝关节周围软组织缺损,具有血管解剖恒定,血供丰富和操作简单等优点。  相似文献   

4.
目的 总结改良腓肠肌内侧头带蒂肌瓣修复Gustilo ⅢB型胫骨中段骨折软组织缺损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用这种改良带蒂肌瓣技术修复9例胫骨中段软组织缺损,肌瓣表面行一期中厚网状游离植皮,供区直接缝合.结果 术后肌瓣和其上植皮全部成活,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没有发现明显的供区功能障碍.结论 该肌瓣以腓肠内侧动脉为血供,具有血供丰富,血管解剖恒定,血管蒂长以及肌瓣较薄的优点,带蒂移植适宜修复胫骨中段软组织缺损.  相似文献   

5.
2004年6月至2007年6月.我们对传统的腓肠肌内侧头移植术式进行了改进,应用吻合血管的腓肠内侧动脉肌瓣移植联合游离网状植皮修复足部软组织缺损,取得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6.
目的:总结腓肠肌内侧头岛状肌瓣修复胫骨上端感染创面的临床应用结果。方法:胫骨上端感染创面9例,男7例,女2例;年龄21~60岁,平均34岁。应用改进的腓肠肌内侧头岛状肌瓣修复,供区均选用同侧小腿。肌瓣表面行Ⅰ期中厚网状游离植皮,供区直接缝合。结果:仅1例术后发生表浅感染,经换敷料逐渐愈合。所有患者肌瓣和其上植皮全部成活。术后随访13个月~4年,平均21个月,供区愈合良好,未发现明显功能障碍。结论:腓肠肌内侧头岛状肌瓣以腓肠内侧动脉为血供,具有血供丰富,血管解剖恒定,血管蒂长,以及肌瓣较薄的优点,带蒂移植适宜修复胫骨上端软组织缺损。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应用腓肠肌远端岛状肌瓣修复膝关节周围和小腿上2/3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 2003年5月至2009年5月,应用腓肠肌远端岛状肌瓣修复18例膝关节周围和小腿上2/3软组织缺损,其中腓肠肌内侧头远端岛状肌瓣12例,腓肠肌外侧头6例.肌瓣表面以中厚网状皮片修复,供区直接缝合.结果 18例患者的肌瓣和其上所植皮片均成活,仅有2例术后创缘表浅感染,但经换药后逐渐愈合.术后随访8个月至4.8年,平均3.5年,供区愈合良好,仅有一纵行手术切口痕迹.患肢膝关节屈、伸与小腿内、外旋,以及足的跖屈与站立时上提足跟的肌力强度与功能,与健肢相比无明显差异,未见明显的功能障碍.受区肌瓣质地、厚薄及颜色均较好.结论 腓肠肌远端岛状肌瓣血供丰富,血管解剖恒定,血管蒂长,肌瓣较薄,适宜修复膝关节周围和小腿上2/3软组织缺损.  相似文献   

8.
目的 报道腓肠肌内侧头肌腱前移重建髌韧带缺损新的修复方法 . 方法 通过对30侧下肢标本解剖观测腓肠肌内侧头肌腱的形态和血供来源,设计了以腓肠内侧头血管供血带肌蒂的腓肠肌内侧头肌腱前移重建髌腱缺损的术式.临床应用4例. 结果 全部病例随访2~8个月.膝关节伸直功能恢复满意,无再断裂并发症.1例因膝关节骨缺损伸直170°,屈曲120°,有轻度跛行. 结论 带肌蒂的腓肠肌内侧头肌腱前移重建髌腱缺损有术式简单、再造髌腱外形结构接近正常、受区损伤小等优点.腓肠肌内侧头肌腱前移为髌腱缺损修复提供了一种良好的方法 .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比目鱼肌内侧半肌瓣逆行移位修复小腿中下段胫前软组织缺损的I临床疗效。方法小腿内侧胫骨后缘纵行切口,显露比目鱼肌内侧半,结扎同时切断胫后动脉近端分支,将比目鱼肌中间纵行劈开,向远端游离足够长度,将肌瓣逆行转位引致缺损区,覆盖创面。肌瓣表面中厚皮片植皮。结果本组18例中12例获6个月~2年随访,肌瓣成活,覆盖良好,无功能障碍。结论小腿中下段胫前软组织缺损,采用比目鱼肌内侧半肌瓣逆行移位修复,是理想的方法之一,效果可靠,建议首选。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带血管蒂腓肠肌内侧头肌皮瓣转位修复胫前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应用单蒂、双蒂、交腿腓肠肌内侧头肌皮瓣转位修复小腿软组织缺损33例.其中单蒂肌皮瓣修复小腿中上段软组织缺损23例,修复面积4 cm×3 cm~8 cm×5 cm;双蒂肌皮瓣修复小腿长条状软组织缺损7例.修复面积4 cm×2 cm~12×4 cm;交腿肌皮瓣修复小腿软组织缺损3例,修复面积4 cm×3 cm~10 cm×60 cm.结果 术后33例,组织瓣全部存活,创面完全覆盖,无溃疡和炎症的复发,骨折愈合时间4~6个月.随访1~3年,无复发病例.结论 应用腓肠肌内侧头肌皮瓣转位修复胫前软组织缺损具有疗程短、手术简便易行等特点,是治疗胫骨骨外露创面的良好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