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护生为主体的护理查房在临床护理教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提高本科护生临床实习效果的教学方法.方法 将67名护生随机分成两组,实验组(37人)以护生为护理查房的主体,带教老师和导师指导;对照组(30人)由科室老师负责护理查房,护生可以提问、讨论.比较两组护生科室实习结束后的综合能力.结果 实验组护生在逻辑思维能力、综合表达能力等方面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 在临床护理教学中,采取以护生为主体的护理查房形式不仅可以提高护理教学效果,而且可以提高护生主动学习的能力.  相似文献   

2.
目的 :基于责任制整体护理理念,建立全程双导师护理实习模式,并探究其应用效果。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纳入2014年度于某三级甲等医院进行临床毕业实习的182名护生为实验组,2013年度在同一医院实习的165名护生为对照组,学历均为本科。实验组采用全程双导师责任制整体护理实习模式,具体包括完整的三级监管体系、双导师带教制度、持续改进的PDCA责任制整体护理实习路径及多渠道师生互动平台;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实习模式。实习结束时,对两组护生进行综合考评,调查护生职业认同、对实习模式评价和患者护理服务满意度。结果 :实验组护生的综合考评结果、职业认同(除组织影响感维度外)、实习模式评价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对实验组护生的护理服务满意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全程双导师责任制整体护理实习模式顺应现阶段高等护理教育培养目标,应用效果显著,值得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临床本科实习护生教学实践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进入临床实习阶段的2008级护理本科生32人,随机分为对照组(17人)和实验组(15人)。对照组按传统方法进行临床带教;实验组按照循证护理模式进行教学。实习结束后对2组护生进行问卷调查,了解教学效果及护生对教学的评价,并对2组护生护理过的患者进行满意度调查。结果对照组和实验组护生的患者满意度分别为52.94%、9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大多数实验组护生对循证护理的教学方式持欢迎态度。结论应用偱证护理的教学方法进行临床教学,能提高本科护生的综合能力,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提高临床护理教学查房质量的方法.方法 采用对照研究的方法.实验组由护生组织查房,护士长或教学组长讲评,将病例教学和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法融入其中.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结果 实验组对护理查房的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2组护生对查房效果评价有明显不同(P<0.01).结论 以护生为主体的教学查房,激发了护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意识,提高了护生的综合素质,提高了查房效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护理综合技能训练中的应用与效果。方法选取2012级大学二年级高职护理专业护生109人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55人采用翻转课堂模式进行教学,对照组54人运用传统教学方法。《护理综合技能训练》课程结束后,比较两组护生的护理综合技能成绩,发放问卷,调查护生对护理综合技能教学方法的评价;实习1个月后,调查临床带教老师对护生临床综合能力的评价。结果实验组护理综合技能成绩优于对照组(P<0.01);实验组护生对教学方法的满意程度高于对照组(P<0.01);实验组护生技能操作熟练程度、沟通交流能力等临床综合能力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护理综合技能实训采取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提高了护生学习成效并增强了临床综合能力,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实习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专项技能培训模式在护生临床实习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某医院2011年全日制大专实习护生118人设为对照组,采取传统带教模式,将2012年同校同层次护生120人设为观察组,采取专项技能培训模式,分别于实习结束前集中考核及发放满意度问卷.结果 观察组护生操作成绩、理论成绩、沟通能力得分及对实习带教模式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P<0.01);患者对观察组护生护理服务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专项技能培训模式可提高护生临床实践能力,提高患者满意度和临床护理教学水平.  相似文献   

7.
以护生为主体的护理查房在临床教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以护生为主体的护理查房在临床教学中的应用方法和效果。方法 选择2007年5月~2008年4月在本院实习的大专护生84人为实验组,采用以护生为主体的护理查房法;以2006年5月~2007年4月在本院实习的大专护生88人为对照组,采用传统的以带教老师讲解为主的护理查房法。比较两组护生对护理查房效果的评价情况。结果 两组护生对护理查房效果的评价比较,均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以护生为主体的护理查房提高了护生的综合能力。使护生实现理论-实践-再理论-再实践学习过程的一个飞跃。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临床路径在内分泌科护生实习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找出更适合的教学路径模式,以提高教学质量.方法 将2010年、2011年两届在本院实习的护生分为两组,即2010年护生为对照组,2011年护生为实验组.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带教方法,实验组实施临床路径带教,比较两组护生理论、操作成绩及对带教方法的满意度.结果 实验组护生理论考试、操作成绩、综合考评以及对带教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内分泌科采用临床路径带教可明确教学目标、规范教学流程,提高护生对带教的满意度,提高临床护理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9.
胡恩梦  杨绍平 《全科护理》2016,(26):2785-2786
[目的]观察妇产科引导式教学对护生临床实践的影响.[方法]将80名实习护生按入科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42名)和观察组(38名),对照组采用传统带教模式,即言传身教,一对一跟班次实习模式,观察组由带教老师实施引导式带教,进行以护生为中心的理论和临床实践、护理查房及出科考核,比较两组护生出科各项考核成绩和满意度情况.[结果]两组护生理论、操作、综合素质、护理查房4项出科考核成绩及满意度比较,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引导式教学模式的应用可提高护生自主学习的能力、理论水平及护理实践能力,同时可提高护生对临床教学模式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0.
健康教育实践对提高护生职业能力的效果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实施新型的以护生为主体、将健康教育实践作为护生实习的核心内容的横纵联合教学模式,对护生职业能力的效果。方法:将110名护生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5名。实验组实施新型的以护生为主体、将健康教育实践作为护生实习的核心内容的横纵联合教学模式.对照组实施传统的以带教老师为主体的垂直单向教学模式。结果:两组护生的“三基”考核、护士职业能力考评的比较有显著性的统计学意义(P〈0.01),实验组病人满意度高于对照组。结论:将健康教育实践作为护生实习的核心内容的教学模式可大大提高护生的职业能力。为社会、医疗机构培养高素质的护理人才。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以护生为主体小讲课教学模式在骨关节专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方法]选取在我院骨科实习护生68名,按照不同护理教学要求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人;观察组实施以护生为主体的小讲课,对照组采用带教老师授课方式,护生自由提问。观察两组护生实习结束后的考核成绩及学习满意率情况。[结果]两组护生各项考核评分均达标,但观察组护生得分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护生对学习形式、学习效果及自我评价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护生对小讲课的满意率高达91.2%。[结论]临床骨关节专科护理教学中采用以护生为主体的小讲课模式可有效提高护理教学效果和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按职上岗模式下连续夜班制在护生实习中的应用.方法对在外科实习的59名实验组护生实施分层次分阶段实习模式,并制定夜班工作的具体要求及质控等方法.对42名对照组护生则实施传统的"一带一"的带教方法.结果实验组在转科护理程序综合成绩、护生自评、老师Ζ评价及病人评价护生在临床工作能力满意度调查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等.结论按职上岗模式下连续夜班制在护生实习中的应用,有利于提高护生的应变能力,培养护生的综合思维能力,提高护生的慎独能力.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高校教育供给侧改革视域下的实习护生护理非技术技能培训方案。方法选取2015年7月至2016年9月在我院实习的61名护生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教学法,2016年10月至2017年9月在我院实习的61名护生为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情景模拟演练教学法。比较两组实习护生观察培训方案改进后的非技术技能各项指标得分、临床患者对两组实习护生的满意度评价、临床指导带教老师对两组实习护生的评价。结果研究组实习护生的各项非技术技能指标得分均高于对照组(P 0. 05);临床患者对研究组实习护生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 0. 05);临床导师对研究组实习护生的评价高于对照组(P 0. 05)。结论采用情景模拟演练教学法对实习护生护理非技术技能的培训方案进行改革,能够提高实习护生的非技术技能各项评分、临床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和临床指导带教老师评价,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中医护理本科生临床实习教学模式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蔡敏  罗玫  刘兵 《中华护理教育》2005,2(3):103-105
目的 提高中医本科护理实习生的临床教学质量.方法 62名中医护理本科实习生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模式,实验组采用新的教学模式,即实行分层次教学方式并优化教学内容,测评两组护生的实习效果,并对临床教学质量进行评价.结果 实验组护生的临床综合能力测评成绩、中西医理论知识及技能考核成绩及对临床教学质量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或者P<0.01).结论 对中医本科护理实习生实施新的教学模式,有利于提高临床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5.
程家娥  王虹 《齐鲁护理杂志》2012,18(21):117-118
目的:探讨临床路径在乳腺科护理实习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08年7月~2009年3月在乳腺科实习的81名护生作为对照组,应用传统带教模式;将2009年7月~2010年3月在乳腺科实习的78名护生作为实验组,应用临床护理教学路径模式.比较两组护生出科综合考核成绩和对带教的满意度.结果:实验组出科综合考核成绩优于对照组(P<0.01),对带教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临床护理教学路径可提高临床教学质量,促进教学相长.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多媒体互动式教学在心脏外科护理实习教学中的作用,提高临床教学质量.[方法]将心脏外科实习的186名护生分组,单月组为实验组,双月组为对照组,对照组护生接受传统讲述式的带教,实验组护生接受多媒体互动式的带教,从专科理论和专科操作考核成绩、带教老师对护生的综合评价、护生对教学工作满意度方面进行综合对比分析.[结果]除了病情观察能力外,实验组护生的专科理论与临床操作合格率及对教学工作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多媒体互动式教学方式在心脏外科护理实习带教中的应用能够显著提高临床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社区护理教学的最佳模式,以便更好地培养实习护生的综合能力.方法 将95名实习护生随机分为实验组(47名)和对照组(48名),对照组采用常规教学法,实验组采用新的社区护理教学模式.结果 老师对护生的评分和患者对护生的评价,实验组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新的教学模式能提高教学质量,使实习护生得到更多锻炼的机会,同时对提高护理质量及教师素质起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联合责任制整体护理在护生临床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名实习护生为研究对象,其中2013年6月~2015年4月的103名护生为观察组,每个护理单元建立护生实习责任组,实行责任制整体护理模式,护生分管床位,带教老师一对一临床带教按照"临床护理路径联合责任制整体护理护生临床带教实施表"的工作内容逐条落实,带教老师全程监督、指导、检查、评价,为患者提供从入院到出院全程、连续性护理服务;2011年6月~2013年4月的98名护生为对照组,对照组采取传统"师徒式"带教方法。对比分析2组护生理论、操作考试成绩、临床带教综合满意度及自评结果。结果观察组护生的出科考试成绩、患者满意度、带教老师满意度、护生满意度、护生临床综合能力提升等方面都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此方法的临床应用显著提高了护生临床综合能力和带教质量,挖掘护生潜力,有助于培养"知识能力型"护理人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总结临床护理教学路径的实施过程,探讨其在护理本科生后期实践教学中的运用效果.方法 将30名入科实习护生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进行综合教学,实验组采用临床护理教学路径进行教学.结果 实验组护生的出科考试成绩明显优于对照组;实验组护生对带教老师的满意度、带教老师对护生的满意度及学生学习兴趣较对照组高(P<0.05).结论 临床护理教学路径的应用,提高了整体带教能力,使护理教学质量管理得以持续改进.  相似文献   

20.
冯艳 《国际护理学杂志》2012,31(10):1951-1953
目的 探讨临床路径教学法在儿科实习护生临床带教中的效果.方法 将120名实习护生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60名,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方法带教,实验组采用临床路径教学法带教,比较两组护生在出科综合考试成绩和对带教满意度等方面的差异.结果 实验组各项成绩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临床路径教学法更有助于提高护理实习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