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探讨宫腔镜子宫内膜息肉切除术后宫腔粘连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7月-2018年11月在云南省妇幼保健院接受宫腔镜子宫内膜息肉切除术治疗的189例子宫内膜息肉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术后子宫输卵管造影(HSG)检查结果,将上述入选者分为宫腔粘连组(30例)与非宫腔粘连组(159例),分析宫腔镜子宫内膜息肉切除术后宫腔粘连的危险因素。结果两组患者合并基础疾病、绝经所占比例、产次、受教育程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 05);宫腔粘连组患者多发息肉、内膜增生、刮宫史、盆腔炎、剖宫产史、宫内存在节育器、孕次≥2次、复发性自然流产史占比均高于非宫腔粘连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 05)。多因素Logistic分析结果显示,内膜增生、刮宫史、盆腔炎、剖宫产史、宫内存在节育器、复发性自然流产史为宫腔镜子宫内膜息肉切除术后出现宫腔粘连的危险因素(均P0. 05)。结论内膜增生、刮宫史、盆腔炎等均为宫腔镜子宫内膜息肉切除术后宫腔粘连发生的危险因素,可通过口服雌孕激素等预防该疾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雌激素受体、孕激素受体在宫内节育器下移子宫内膜中的表达,探讨宫内节育器下移后异常子宫出血的机制.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的实验方法检测30例宫内节育器位置下移患者(20例有异常阴道出血,10例无异常阴道出血)和20例宫内节育器位置正常妇女子宫内膜组织中雌激素受体、孕激素受体的表达情况.结果 宫内节育器下移伴异常出血组子宫内膜组织中雌激素受体的表达显著高于宫内节育器下移无出血组及宫内节育器正常组(t分别为2.24、3.42,均P<0.05);而孕激素受体在各组子宫内膜中的表达无显著性差异(t分别为1.70、1.59,均P>0.05).结论 雌激素受体在宫内节育器下移伴异常出血子宫内膜中的高表达可能参与了宫内节育器下移后子宫异常出血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辅助宫腔镜子宫内膜息肉切除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临床疗效。方法:选近年来于本院就诊接受宫腔镜下子宫内膜息肉电切术的患者132例,将患者分成两组,观察组82例行宫腔镜下子宫内膜息肉电切后置1枚曼月乐节育器(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对照组50例行宫腔镜下子宫内膜息肉电切术后服用优思明(屈螺酮炔雌醇片)。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子宫内膜息肉复发率及子宫内膜厚度。结果:以月经失血图(PBAC)评分为指标评估,自随访6个月起观察组月经量明显少于对照组,子宫内膜厚度也明显变薄(P<0.05);此外,联合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治疗观察组术后子宫内膜息肉复发率分别为8.5%,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宫腔镜子宫内膜息肉切除术是子宫内膜息肉治疗的首选方式,但术后为降低息肉复发率,联合放置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辅助治疗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基层妇女使用宫内节育器(IUD)避孕失败的高危因素,为预防失败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2年5月~2013年5月本院就诊的放置IUD避孕失败的妇女100例作为观察组,用数字表法随机抽出同期采用IUD避孕正常的妇女100例作为对照组。调查两组妇女的基本情况,然后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总结IUD避孕失败(包括IUD合并妊娠及IUD合并异位妊娠)的高危因素。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在年龄、孕产史、月经情况、是否在哺乳期放置、IUD的类型、IUD位置、放置年限、施术者技术、子宫畸形、宫颈松紧度、既往流产史、是否有IUD下移或脱落史、是否合并其他妇科疾病以及是否规范随访等因素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均0.05),经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年龄、孕产史、月经过多、IUD的类型、IUD位置、放置年限、施术者、子宫畸形、宫颈松紧度、既往流产史、IUD下移或脱落史等因素的OR值分别为4.381、5.872、6.849、3.095、6.528、4.692、2.648、2.797、6.029、1.877和2.766,95%CI值分别为3.563~17.428、5.465~20.593、6.257~25.497、2.184~9.546、6.007~24.270、4.183~18.749、1.755~6.490、1.953~8.589、5.746~22.834、1.269~4.554和1.921~8.294;IUD合并异位妊娠与IUD合并妊娠妇女在IUD类型、放置年限、施术者、合并盆腔炎、合并子宫肌瘤或内膜息肉、月经过多、既往流产史等方面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经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IUD类型、放置年限、施术者技术、合并盆腔炎、合并子宫肌瘤或内膜息肉、月经过多、既往流产史等因素的OR值分别为5.294、4.158、6.569、8.978、8.015、10.187和6.259,95%CI值分别为5.347~21.865、3.752~14.691、6.104~27.384、9.403~36.036、8.927~32.968、10.953~42.581和6.463~26.557。结论:年龄、孕产史、月经过多、IUD的类型及型号、IUD位置、放置年限、施术者技术、子宫畸形、宫颈松紧度、既往流产史、有IUD下移或脱落史等因素为IUD避孕失败的高危因素;IUD类型、放置年限、施术者技术、月经过多、既往流产史等为IUD合并异位妊娠的高危因素,合并盆腔炎、合并子宫肌瘤或内膜息肉可能为IUD合并异位妊娠的高危因素。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导致育龄期女性宫内节育器位置下移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100例育龄期女性为研究工作对象,均实施宫内节育器检查方法,并进行研究分析检查结果与临床相关资料情况,以寻找宫内节育器位置下移的相关导致因素。结果:100例育龄期女性中,有18例发生宫内节育器位置下移,宫内节育器位置下移发生率为39.00%;发生宫内节育器位置下移女性与宫内节育器位置正常女性的年龄、职业、剖宫产史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发生宫内节育器位置下移女性与宫内节育器位置正常女性的放置宫内节育器次数、宫内节育器放置的时间、宫内节育器的环型及妊娠次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Logistic回归分析可知,引起宫内节育器位置下移的主要因素有放置宫内节育器因素、在哺乳期放置宫内节育器因素、宫内节育器为O型因素、妊娠的次数>1次因素。结论:育龄期女性宫内节育器位置下移发生率较高,其主要相关影响因素包括:(1)初次放置宫内节育器;(2)在哺乳期内放置宫内节育器;(3)放置O型节育器;(4)妊娠的次数>1次;(5)选择节育器型号与子宫大小不匹配。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子宫内膜息肉(EMP)的经阴道超声诊断价值及其发病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对有阴道不规则流血、月经过多、不孕、宫颈息肉、体检提示可疑EMP等的278例患者行经阴道超声检查,详细记录患者发病相关危险因素,并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结果 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孕次、绝经、放置官内节育器、口服避孕药、雌激素治疗史、慢性子宫内膜炎、宫颈息肉、合并子宫内膜异位症、肥胖与EMP发病有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或<0.01).将以上因素作为因变量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慢性子宫内膜炎、绝经、雌激素治疗史和宫颈息肉与EMP发病独立相关(P<0.05),其OR值分别为4.122、4.068、3.770和3.983.结论 绝经、慢性子宫内膜炎、雌激素治疗史、官颈息肉均为EMP发病的相关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病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病例组为112例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对照组为224名健康女性对照,用问卷调查收集病例组和对照组的一般情况,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病影响因素等信息.结果:单因素分析发现:经期天数,月经量,痛经,产次,人流次数或者宫腔操作史,不孕,哺乳史,吸烟是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病的相关因素(P均<0.05).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经期天数>6天,痛经,人流次数或者宫腔操作史≥3次是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病的危险因素(OR=8.207,5.954,6.821,95%CI= 3.005~15.024,2.149~7.115,2.352~9.187),月经量少,产次多是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病的保护因素(OR=0.337,0.035,95%CI= 0.102~0.525,0.019~0.138),未发现不孕,哺乳史,吸烟是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病的相关因素(P均>0.05).结论:积极调节月经使之周期规律并缓解痛经,做好计划生育,减少人工流产或者不必要的宫腔操作,可以有效预防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生,提升女性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诊断性刮宫术后应用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曼月乐宫内节育器预防子宫内膜息肉复发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120例子宫内膜息肉患者临床及随访资料,所有患者均在B超的监护指引下行息肉刮除术,并于术后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为术后宫腔内放置曼月乐宫内节育器,对照组术后宫腔内未放置曼月乐宫内节育器,分别于术后6、12、24个月进行随访,对比两组预防子宫内膜息肉复发等疗效.结果:120例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术后经病理检查确诊为子宫内膜息肉.置入曼月乐宫内节育器治疗后妇女血红蛋白水平显著增加,术后各个时间点子宫内膜厚度均小于放置前,复发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在治疗和随访过程中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B超监护指引下行息肉刮除术后放置曼月乐宫内节育器是一种较好的保守治疗方法,适用于没有宫腔镜诊疗设备的基层医疗单位.  相似文献   

9.
徐彬 《现代保健》2010,(6):127-128
目的探讨异常宫内节育器的X线表现和诊断价值。方法回顺分析笔者所在医院经手术病理及B超证实的71例异常宫内节育器患者的X线影像表现。结果71例节育器形态异常和(或)位置异常的患者中3例节育器穿透子宫进入腹腔,9例节育器嵌入子宫肌肉层或部分穿通,2例节育器嵌入子宫内膜,34例节育器扭曲、变形,5例带节育器妊娠,15例节育器下移到子宫颈管,3例节育器下移到阴道。结论X线检查能明确宫内节育器的形态异常和(或)位置异常,为临床诊断与治疗提供可靠的依据,具有重要的实用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息肉患者子宫内膜组织中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因子-1(PAI-1)表达与息肉切除术后发生宫腔粘连的关系。方法:回顾性收集本院宫腔镜子宫内膜息肉切除手术患者384例临床资料,收集患者术后子宫内膜组织Western-blot法检测PAI-1、TGF-β1表达情况;术后随访2年,出现宫腔粘连50例(粘连组)、未发生宫腔粘连100例(对照组),对比两组PAI-1、TGF-β1水平及与息肉切除手术后发生宫腔粘连关系。结果:两组年龄、体质指数、产次、引产史、子宫肌瘤史无差异(P>0.05),孕次、剖宫产、刮宫史、内膜增生、盆腔炎史、宫内节育器史有差异(P<0.05);粘连组子宫内膜组织中PAI-1(0.381±0.103/βactin)、TGF-β1(0.447±0.116/βactin)表达强度高于对照组(0.093±0.081/βactin、0.164±0.082/βactin)(P<0.05)。logistic多因素分析,孕次增加、剖宫产次增加、有刮宫史、盆腔炎史、PAI-1及TGF-β1表达增强会增加子宫内膜息肉术后发生宫腔粘连风险(P<0.05)。结论:子宫内膜组织中PAI-1、TGF-β1表达增强会增大子宫内膜息肉术后发生宫腔粘连风险。  相似文献   

11.
文章分析了当前医院护理管理队伍存在的主要问题:知识结构不合理;专业思想不纯正;接受继续教育不足:工作效能低下。提出了建设高素质护理管理人才队伍的思路:严格标准,搞好选才;加强思想教育和引导;加大培养力度;建立科学考评和激励机制;完善人才合理流动措施;合理编制,突出效率。  相似文献   

12.
13.
14.
医学科技成果信息资源网络开放利用,为资源的开放共享创造了良好条件,它使医学科技信息得到了高效传播和最大利用。网络开放利用医学科技成果信息资源,利用的主体和核心是其信息内容。信息内容是网络用户从中提取知识和所需资料的主要来源,同时也是信息破坏者发动攻击的主要目标之一,因而,信息内容的安全是信息安全的基本问题,主要包括信息内容的规范性、完整性与真实性、知识产权保护与利用的合理性等。要做好这些工作,应该遵循相应的原则和要求。  相似文献   

15.
16.
政府公共财政支出是社会再分配的一种形式,其目的是促进社会公平。因此,政府的公共财政支出应该具有较强的目标针对性,应该向社会贫困人群倾斜,使其从中受益。本文通过查阅国内外政府公共财政支出分配公平性的相关文献资料。阐述了相关研究的进展情况,井着重探讨了政府公共财政支出分配公平性的内涵、研究范围、测算方法和研究意义。以及实际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我国政府公共财政支出分配公平性的研究方向和需要进一步完善的地方。  相似文献   

17.
长春新碱过量引起严重毒副反应1例的护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报道1例霍奇金淋巴瘤患者因误用长春新碱(VCR)10mg一次性静脉推注后治疗护理情况。其出现间断性神志恍惚、眼睑闭合不全、言语不清、口腔黏膜糜烂、全身疼痛、麻痹性肠梗阻、尿潴留、手足麻木等症状,经积极解救,禁食,持续胃肠减压、胃管内注入麻油、开塞露、生理盐水灌肠,合理应用肠外营养,注重疼痛、心理护理,做好口腔、肛周护理,预防感染加重,患者病情得到控制好转出院。  相似文献   

18.
19.
对上海市某医院2003年-2007年骨科出院病人的住院日描述性分析.2003年-2007年骨科的床位利用指数与平均住院日相关性分析.2003年-2007年骨科床位与医护比例分析.2007年骨科前10大病种平均住院目影响因素分别进行单因素相关性分析和多因素逐步回归分析(STATA软件)。通过对骨科10大病种住院日影响因素分析,术前等待天数、手术类型、是否输血分别对10个、9个和8个病种的住院目有影响。输血因素和手术类型是医院不可控、由病人的病情决定的,术前等待天数是管理因素,是最值得医院重视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