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例1患者男12岁。1年前右侧胫骨上端扪及不活动硬性肿块,无压痛。X线检查:右胫骨上端广基型骨性隆起.边缘硬化,较锐利。手术及病理:皮质菲薄,其内可见纤维组织,海绵状松质骨及软骨层构成,病理诊断:右胫骨上端骨软骨瘤。  相似文献   

2.
患者 ,男性 ,37岁。右颈部淋巴结转移癌术后 5年 ,腮腺区逐渐增大肿物 1年余入院。患者于 5年前因右颌下肿物 3年入院 ,当时手术摘除结节状肿物数个 ,最大 7cm× 6cm× 4cm ,最小如黄豆大 ,病理诊断为淋巴结转移癌。本次手术后病理检查。肉眼检查 :不整形灰白色组织一块 ,大小 6cm× 5cm× 5cm ,切面灰白灰黄色 ,结节状。显微镜检查 :肿瘤细胞呈团片状排列 ,细胞圆形多边形 ,界限清楚 ,胞浆丰富 ,以透明细胞为主 ,少数胞浆粉染 ,胞核大小不一 ,可见核分裂象及瘤巨细胞 ,肿瘤组织坏死明显 ,其边缘可见腮腺组织 ,免疫组化 :瘤细胞…  相似文献   

3.
成软骨细胞瘤三例徐万峰,王东才,侯传社,李运祥例1女,16岁。右上臂疼痛1年余,以夜间痛著。体检:右上臂软组织肿胀,局部皮温高,肩关节活动受限,压痛明显,X线检查:右肱骨头靠近大粗隆处局部骨质破坏,轻度膨胀,内间有絮状钙化,周围骨质硬化;病变下方有明...  相似文献   

4.
腺泡状横纹肌肉瘤二例李绍东腺泡状横纹肌肉瘤极为少见,我院经手术和病理证实2例,报告如下:例1男,65岁。右上臂肿物逐渐增大3年,偶有微痛,肢体活动自如。3年前右上臂曾行肿物切除。检查:右上臂内后侧有约儿头大小肿物,质硬,活动度较差,表面静脉怒张。实验...  相似文献   

5.
一例上肢巨大血管畸形的影像学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上臂巨大血管畸形,病灶内多发动脉瘤形成并累及肱骨十分罕见。遇到一例,进行平片、CT 及 DSA 检查。现报道如下。患者,男,16岁。因右上臂外伤致右肱骨上1/3骨折。畸形愈合一年余。右肱骨上端肿物逐渐长大,活动时心慌来院就诊。平片检查:右上臂可见巨大软组织影。肱骨内片状低密度影。CT 检查:除右上臂巨大软组织肿  相似文献   

6.
病人,男,27岁。左中指甲下起紫蓝色斑4年,前3年主要症状为天冷时患处疼痛,近1年来为阵发性隐隐作痛。查体:系统检查未见异常。左中指近甲根外侧甲下可见一绿豆大小紫蓝色斑,压痛明显。考虑血管球瘤。在患指指根部阻滞麻醉后拔甲,手术切除病变并送病理检查。病理示:病变由血管腔及血管球细胞构成,血管球细胞大小较一致,核呈圆形或卵圆形,围绕血管或呈团片状排列,符合血管球瘤。  相似文献   

7.
周寨文  张延伟  韩伟强  盖荣荣  王慧   《放射学实践》2013,(11):1160-1163
目的:探讨不同病理类型骨肉瘤的X线、CT及MRI表现。方法:搜集经病理证实的23例骨肉瘤患者的影像学资料,其中23例均行X线检查,22例行CT检查,19例行MRI检查,分析其X线、CT及MRI表现。结果:23例中骨母细胞型骨肉瘤10例,均可见不同类型的瘤骨;纤维母细胞型骨肉瘤6例,以溶骨性破坏为主,部分病例见少量瘤骨;软骨母细胞型骨肉瘤5例,可见成簇分布的点状、环状的瘤骨,增强扫描呈环状/花边状/间隔强化;血管扩张型骨肉瘤1例;小圆细胞型骨肉瘤1例。结论:X线、CT及MRI对不同病理类型的骨肉瘤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8.
病人,男,60岁。因咳嗽、咳痰、痰中带血就诊。X线检查:右上肺及左下肺见团块状密度增高影,密度尚均匀,可见分叶征。CT检查:右肺上叶及左肺下叶内后基底段分别见团块状软组织影,边缘分叶状,左下肺病灶内可见低密度区。CT诊断:多原发性肺癌。病理示:(1)右上肺病灶:鳞状上皮增生癌变,巢呈片状结构,瘤细胞异形,核大深染异形,极性紊乱,核分裂可见;浸润性生长,伴有坏死。  相似文献   

9.
患者 女,38岁。半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全身多处骨骼肌肉疼痛,近来加剧.以右上臂和左髋部疼痛为著。体检:左颈部局限性肿物.右上臂、左髋部活动受限。X线平片示:右肱骨、右髋骨呈皂泡状破坏.考虑转移性骨肿瘤。上级医院ECT示:全身多处骨异常放射性浓聚,考虑骨转移瘤。血生化:血钙升高,血磷降低,甲状腺B超示:左叶甲状腺后下方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神经鞘黏液瘤的临床病理特征及其鉴别诊断。方法对1例神经鞘黏液瘤病例的病理常规检查以及免疫组织化学标记,结合文献复习进行分析。结果 镜下可见瘤细胞排列呈分叶状,其间有丰富的黏液间质,免疫组化表达S-100、PGP 9.5、NSE等神经源性标记。结论 神经鞘黏液瘤是一种好发于青年人的罕见的良性肿瘤,多局限于真皮内,经研究提示瘤细胞具有施万细胞或神经支持(细胞)分化,完整切除后极少复发。  相似文献   

11.
病人,男,藏族,38岁。右臀部酸痛感半年余,近2个月发现右臀部肿物,并逐渐增大。体检:臀深部有一胎头大小的肿物,表面皮色、皮温正常,无静脉怒张。肿物界线清楚,固定,与皮肤无粘连,表面凹凸不平,质地硬,无波动、搏动及血管杂音,轻微压痛。局部穿刺有突破感,无液体吸出,但出针后发现针头内留有少许白色胶冻样物质。涂片镜检来见瘤细胞。实验室检查:除白细胞总数稍增高外,其他检查均正常。X线检查:右髂骨翼外后方与软组织内可见大量散在不规则钙化影,呈砂粒样及小环状,邻近髂骨骨质无异常。X线诊断:  相似文献   

12.
1临床资料 男,55岁。因喘憋、心前区不适入院。查体:胸骨左缘第4、5肋间可闻及舒张期杂音。心电图示:右心房肥大。超声示:右房黏液瘤。彩色超声多普勒检查结果支持上述诊断。手术所见:右房增大,可见60 mm×70 mm×50 mm的胶冻状瘤,形状不规则呈分叶状、黄绿色,占据大部分右心房并堵塞三尖瓣口,与三尖瓣无粘连,瘤蒂直径约20 mm,附着于房间隔下部、冠状窦口的上缘。病理诊断示:(心脏肿物)黏液瘤。  相似文献   

13.
患者,女,45岁,右乳腺胀痛3月余前来就诊。超声检查:右乳腺外上象限见一低回声肿块,约2.6cm×1.6cm,边界不清,形态不规则,内回声不均匀,其内可见透声区,CDFI示其内血流信号丰富。左乳腺未见明确占位病变,右腋下可见多发低回声结节,大者约1.0cm×0.7cm。左腋下未见异常肿大淋巴结。结论:①右乳腺实性占位病变,结核可能性大;②右腋下多发低回声结节,淋巴结。行超声引导下右侧乳腺肿块穿刺活检。病理结论:乳腺结核。  相似文献   

14.
听神经瘤超微病理及其生物学特性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从电子显微镜水平探讨听神经瘤的超微病理、组织学来源及其生物学特性。材料和方法 :听神经瘤临床活检标本 3 1例 ,畸形胎儿正常听神经颅内段组织 1例 ,常规电镜样品制备 ,半薄切片光学显微镜检查及超薄切片电镜检查。结果 :肿瘤主质细胞有两种类型 ,其中一类细胞为梭形 ,胞浆少而细胞突起细长 ,胞浆内可见板层体结构 ;另一类细胞形态不规则 ,胞浆宽大细胞器丰富。肿瘤间质中常可见长间距胶原纤维 (Lusebody)。结论 :人类听神经瘤的细胞来源于神经外胚层的雪旺氏细胞 ,AntoniA型及B型两种组织结构与肿瘤体积大小及瘤组织变性与否无关 ;B型肿瘤间质中血管变化显著。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内淋巴囊肿瘤的临床病理、影像特征、诊断要点及肿瘤的预后情况。方法对7例内淋巴囊肿瘤病例进行临床、影像及病理分析,并对患者进行随访,观察肿瘤预后及患者生存情况。结果内淋巴囊肿瘤的临床症状包括进行性加重感音神经性耳聋、耳鸣、眩晕、脑神经受累等。CT检查可见以岩骨后缘中部为中心的蜂窝状或虫蚀状骨质破坏。MRI检查可见不增强的T1WI及T2MI上所有肿瘤的边缘显示高信号密度,肿瘤实质显示低信号密度,并可见血管流空信号。镜下瘤组织主要呈乳头状结构,局部可见腺样及囊性结构,部分腺腔及囊腔内可见粉染胶样物质,肿瘤细胞为圆形或立方形,部分瘤细胞的胞质透明,核的形态及大小比较一致,异型性不明显。肿瘤间质血管较丰富,且胶原及纤维结缔组织增生,可见出血、噬含铁血黄素细胞、异物巨细胞及胆固醇结晶,部分病例出现骨质破坏及坏死。免疫表型:CK、NSE阳性,部分病例CD56、S-100蛋白阳性,GFAP、TTF-1、CgA、TG、Syn均阴性。7例患者中,1例肿瘤局部切除后行放射治疗,另1例第1次手术后两年复发,其余患者均未见复发、转移。结论内淋巴囊肿瘤较罕见,主要依靠病理组织学和免疫组化法诊断和鉴别诊断,患者的预后情况较好。  相似文献   

16.
【摘要】目的:探讨骨假肌源性(上皮样肉瘤样)血管内皮瘤(PHE/ES-HE)的临床病理及影像表现,提高对本病的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6例骨原发PHE/ES-HE患者的临床、X线、CT、MRI及病理资料。结果:6例中男4例,女2例,平均年龄31.8岁;主要临床表现为患病部位不同程度疼痛,病程3个月~5年。3例为单发,3例为多发,共31个骨骼病灶。1例病变位于右髂骨,5例位于右侧下肢。所有病灶均表现为溶骨性骨质破坏,边界清楚,增强有明显强化。3个单发病灶的密度、信号不均,边缘有骨质硬化,相邻骨皮质中断,周围形成明显软组织肿块,病灶内部均见残存骨嵴及囊变,1例可见钙化;28个多发病灶中19个密度、信号均匀,15个可见硬化边,内部均无骨嵴、囊变或钙化。6例术前影像学检查均误诊,其中2例误诊为多发性骨髓瘤,2例误诊为骨巨细胞瘤,1例误诊为骨纤维结构不良,1例误诊为上皮样血管内皮瘤。病理标本镜下可见增生的卵圆形或圆形的上皮样细胞及梭形细胞,未见血管腔隙形成,仅1例可见少量胞质内空泡形成,间质内多见散在炎症细胞,免疫组化检查:FLi-1(+),CD31部分(+),FⅧα部分(+),AE1/AE3部分(+),CD34(-)。结论:骨PHE/ES-HE的临床病理及影像学表现虽具有一定特征,但术前影像学检查易误诊,需与多发性骨髓瘤、骨巨细胞瘤等疾病鉴别。  相似文献   

17.
腓骨原发性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一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腓骨原发性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一例张磊患者男,49岁。3年前出现右小腿及右踝关节隐痛,2个月前疼痛加重,肢行,肿胀。体检:右小腿及踝关节肿胀,压痛。实验室检查:血常规无异常。X线检查:右腓骨远侧于骺端轻度膨胀性改变,大小约6cm×2.5cm,内部示骨质...  相似文献   

18.
脂肪肉瘤心腔内转移一例安丰新,吴新彦,王瑞良,任迎强发生于四肢软组织内的多形性或圆形细胞脂肪肉瘤侵袭性强,肺、肝、骨骼转移常见,但瘤栓滞留于心房、心室内形成肿块者罕见,我们遇见1例报告如下:患者男,31岁。1991年1月因右上臂近腋窝处圆形细胞肉瘤行...  相似文献   

19.
患者,男,50岁。4年前发现右侧颌下包块,局部无红肿。查体:右颌下触及一约6.0 cm×4.0 cm×3.0 cm大小包块,质中,表面光滑,无压痛,活动度尚可。彩超提示:右颌下腺后外侧低回声团块。全麻下行右颌下肿瘤切除术,术中见肿瘤位于颈动脉,界限清楚,完整切除。病理检查:肿瘤包膜完整,切面实性,灰白、灰红色。镜下:瘤组织被丰富的血管网分隔成巢状,瘤细胞有主细胞和支持细胞2种,主细胞小—中等大,圆形、多角形,胞浆丰富、透明,呈嗜酸性细颗粒  相似文献   

20.
患者女2岁。右小腿疼痛20余天。检查,右小腿内侧肿胀,压痛,皮温高,纵向叩击痛。X线表现:右胫骨中段髓腔内长条状密度减低区,边缘欠规整,附近骨质可见骨膜反应,周围软组织肿胀。X线初步诊断:右胫骨骨髓炎。手术:右胫骨开窗,病灶刮除冲洗术,刮除组织送病理。病理诊断;右胫骨嗜酸性肉芽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