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患者 2 9岁 ,已婚 ,孕 1产 0。因下腹痛 3个月 ,发现盆腔包块 9d ,于 1999年 7月 3 1日入我院。 3个月前月经干净后无明显诱因地出现持续性下腹钝痛 ,伴恶心、呕吐 ,曾诊断为急性盆腔炎 ,用青霉素 480万U、甲硝唑注射液 2 5 0ml静脉滴注 ,2次 /d ,治疗 7d ,症状减轻 ,但仍有持续性下腹隐痛 ,月经期无加重 ,体重无明显变化。既往月经规律 ,无痛经。身体检查 :消瘦体质 ,心、肺、肝、脾及肾脏未见异常。外阴阴道无异常 ,宫颈轻度糜烂 ,子宫后位 ,无明显增大 ,不活动 ,后穹窿上方及左侧可扪及直径 5cm的实性包块 ,表面高低不平 ,质硬 ,… 相似文献
2.
1临床资料患者女,66岁。因无意中发现盆腔包块10 d,于2013年3月21日收入吉林大学第二医院(我院)。10 d前因头昏、目眩到当地医院就诊,住院期间行腹部超声检查,发现盆腔包块, 相似文献
3.
4.
患者 32岁 ,住院号 45 732。因发现右侧外阴包块 2 0余天 ,于 1999年 12月 15日来我院就诊。患者 2个月前行经时 ,自觉右侧外阴疼痛 ,经期过后 ,发现右侧外阴有一包块 ,约鸡卵大小 ,有触痛。妇科检查 :右侧外阴有一鸡卵大小包块 ,包块皮肤表面呈片状暗紫色 ,诊断为前庭大腺囊肿。行前庭大腺囊肿造口术 ,术中见囊腔内为暗褐色粘稠似陈旧性血液物质 ,考虑子宫内膜异位所致 ,即用生理盐水冲洗囊腔 ,尽量剥除囊腔壁 ,碘酒均匀涂擦囊腔 ,1个 0无损伤缝合线连续锁边缝合切口边缘。术后嘱保持外阴清洁 ,每日 1∶5 0 0 0高锰酸钾坐浴。剥除的囊腔壁…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输卵管子宫内膜异位症(TEM)的临床特点、发病相关因素,以及其与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EMs)的关系。方法:回顾分析2005至2017年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收治的病理诊断为TEM的3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患者年龄、生育情况、避孕方法、病理特点及合并妇科疾病情况。结果:39例患者均为术后病理确诊,平均年龄41.6岁(18~59岁),平均孕次1.79次(0~6次),平均产次0.82次(0~2)。11例有不孕史,20例有人工流产史,8例有剖宫产史,1例绝育术,10例宫内节育器避孕。术后病理提示,单纯输卵管子宫内膜异位症3例,合并盆腔其他部位子宫内膜异位症26例,合并单侧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者均与输卵管子宫内膜异位症病变同侧。结论:TEM的临床表现无特异性,诊断均需手术病理确诊,其发生可能与输卵管绝育术及放置宫内节育器、流产等宫腔操作等因素相关。TEM可能与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生有一定相关性。 相似文献
6.
496例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AWE)的相关临床特征、治疗及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分析2007年1月1日至2016年12月31日因AWE就诊于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的496例患者的临床病例资料,包括患者的一般情况、临床表现、手术情况及预后情况。结果:496例AWE患者的平均年龄(31.4±4)岁。既往剖宫产史495例,子宫肌瘤手术史1例。病灶浸润深度至筋膜层(49.6%),至肌层、腹膜及脂肪层分别占21.2%、14.5%及14.3%。94.6%的AWE患者有切口处疼痛,90.7%可触及包块。术前均行B超检查,均发现包块,包块直径(26.06±12.2)mm。患者均行手术治疗,20.1%行补片修补;147例患者术后辅助药物治疗。术后随访3个月~7年,421随访患者中,21例复发,总体复发率4.9%;多个病灶患者的复发率(11.6%)明显高于单个病灶患者(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复发患者的平均年龄小于未复发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包块大小及其浸润深度对复发无显著影响。术后辅助药物治疗患者的复发率[3.6%(5/138)]低于未药物治疗者[5.7%(16/283)],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WE的主要原因是剖宫产,属于医源性疾病。发病年龄早及多个病灶的患者术后较易复发。手术治疗为最主要的治疗方式,术后辅助药物治疗有助于减少复发。 相似文献
7.
8.
子宫内膜容受性与子宫内膜异位症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李世杰 《国外医学:妇产科学分册》2005,32(6):358-360
子宫内膜异位症(EMs)是女性不孕常见原因之一,该病通过多种途径导致不孕。近年研究发现,EMs致不孕的重要原因之一是EMs使患者子宫内膜容受性下降导致胚泡着床障碍.EMs不孕患者的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成功率低。因此现针对EMs与子宫内膜容受性相关的研究资料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9.
我院诊治1例腰椎管内子宫内膜异位症.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患者36岁,反复月经期右侧腰腿痛6年余,加重1个月入院.平素月经规律,3~5/28~30d,偶有痛经.6年前出现腰酸,尤以经期第2天最重,需服止痛药,月经结束后腰痛缓解.腰痛与活动、体位变换及休息和劳累无关.2年前经期腰痛症状加重,伴右下肢酸痛,双腿无力,不能站立.2006年3月31日MRI示L5椎体后缘占位,考虑神经源性或血管源性肿瘤可能收入骨科(见图1). 相似文献
10.
耿俐 《中华现代妇产科学杂志》2005,2(8):731-732
目的探讨会阴子宫内膜异位症(内异症)的诊断和处理。方法 对我院1990~2004年收治的10例会阴子宫内膜异位症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术后随诊6个月~7年。结果根据临床表现及病理检查,10例均诊断正确。均有会阴撕裂或侧切史;发病潜伏期:30岁以前多在1年以内,30岁以上多在1年以上,两者差异有显著性(P〈0.05)。会阴子宫内膜异位症病灶完整切除10例,随诊6个月~1年,无复发。结论根据典型的病史和查体,可以对会阴切口内异症做出正确诊断;手术切除为主要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1.
输卵管子宫内膜异位症(TEM)可有痛经、不孕等临床表现。TEM的研究报道非常有限,且发病率报道差异大。术后输卵管组织病理学诊断是TEM确诊的依据。TEM的治疗未引起临床足够重视,往往在引起输卵管阻塞后才想到治疗,且治疗缺乏针对性。应用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药物治疗TEM,可能有助于增加自然受孕率,但仍需要相关研究加以证实。TEM的研究将为输卵管性不孕症等疾病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2.
13.
医源性子宫内膜异位症23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73至1998年我院收治医源性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etriosis,EMs)23例,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23例22~46岁,平均3125岁,均已婚,足月分娩1次14例,分娩2~5次8例;有人工流产史16例,其中流产2~5次7例。12 手术史 中期妊娠剖宫取胎加输卵管结扎3例,足月妊娠腹膜外剖宫产2例,足月分娩行会阴侧切术12例,因产后出血、胎膜残留行徒手清宫术6例。13 临床表现 4例腹壁切口瘢痕处及8例会阴切口瘢痕处均有周期性痛发作性肿块,周期性会阴部及阴道内胀痛12例,持续性阴道内胀痛不适经期加重4例,性交痛7例,持续性白带… 相似文献
14.
患者 4 6岁 ,女 ,已婚。因间断性咳嗽、咯血 5年 ,加重 3天于 2 0 0 0年 8月入我院。患者于 1994年 6月无明显原因出现咳嗽、咯血 ,无胸痛及胸闷 ,间断发作 ,开始咯血量少 ,后渐增多。曾多次在院外经抗炎、止血治疗 ,疗效欠佳 ,易复发 ,且咳嗽、咯血症状多发生在月经期前后。追问病史患者于 1993年 3月因“妊娠 5 0天”在院外行“人工流产术” ,手术顺利 ,无呛咳 ,术后月经正常 ,无痛经。初步诊断 :气管子宫内膜异位症。暂给予抗炎、止血处理。于入院当天在一阵剧烈咳嗽后咯血约 10 0ml,咯出的血块中有一段长约 5 0mm膜片状物 ,考虑可能… 相似文献
15.
子宫内膜异位症免疫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蒋红清 《国外医学:妇产科学分册》2006,33(2):79-82
子宫内膜异位症(EMs)是一种妇科常见病.以盆腔疼痛、月经失调及不孕为特征并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但其发病机理目前尚不清楚。近年大量基础实验和临床检测资料表明免疫学凼素在EMs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对EMs病程中细胞免疫、体液免疫和分子免疫的变化规律做一系统综述.为将来EMs的免疫诊治提供可能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
青少年子宫内膜异位症29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青少年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etriosis,EMs)的特点、诊断和治疗。方法:回顾分析1995~2006年在北京协和医院手术确诊的29例年龄20周岁以内的EMs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无生殖道畸形21例患者的平均年龄为18.57±0.93岁,而伴发生殖道畸形8例患者的平均年龄为16.00±1.31岁,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96,P=0.00);导致就诊的主要症状为痛经或下腹痛(79.3%,23/29),其中选择手术的最主要原因是盆腔包块(96.6%);CA125升高(>35kU/L)占81%(13/16)。23例行腹腔镜手术,6例行开腹手术,伴发生殖道梗阻性畸形的患者同时或稍后行整形手术解除梗阻。按照r-ASF分期标准分期,Ⅰ期2例(6.9%),Ⅲ期20例(69.0%),Ⅳ期7例(24.1%)。11例患者术后辅助药物治疗。结论:青少年EMs主要症状为痛经或下腹痛,常合并生殖道梗阻性畸形。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是目前青少年EMs的主要手术指征。确诊依靠手术及病理,术后视情况用药物辅助治疗,合并畸形的患者要及早诊断并及时解除梗阻性畸形。 相似文献
17.
子宫内膜异位症是一种良性病变,但具有恶性行为,近来不断有子宫内膜异位症恶变的报道.子宫内膜异位症恶变的发生率约0.7%~1.0%左右,病例中以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恶变最为多见,卵巢外子宫内膜异位症恶变好发部位依次为:肠道、盆腔、阴道直肠膈、阴道外阴、剖宫产疤痕及会阴切口、膀胱、腹股沟、脐部、胸膜、输尿管等处.子宫内膜异位症恶变的组织学类型以子宫内膜样癌与透明细胞癌居多.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恶变与卵巢癌相比早期患者较多. 相似文献
18.
19.
子宫内膜异位症是子宫在位内膜的异位生长、浸润、周期性出血所致的多种临床病理表现。"在位内膜决定论"提出了在位内膜是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生的源头,启发我们进一步探讨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在位内膜病变,子宫内膜异位症与子宫内膜疾病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20.
袁华 《国际妇产科学杂志》2010,37(5):347
子宫内膜异位症(EMs)发病是多因素的。越来越多的研究尝试着分离并界定出人类子宫内膜干/祖细胞,且这些干细胞可能定位于基底层的间质中。目前仍未找到独特的鉴定子宫内膜干细胞的标志物。子宫内膜可能存在至少两种干细胞,包括子宫来源或骨髓来源的干细胞,其可经逆流的经血或经循环迁移至异地,并在特定的微环境中形成EMs病灶,这表明EMs可能是一种干细胞疾病。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