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对剖宫产术后产妇实行母乳喂养的体位指导。方法:我对2005年1月~4月剖宫产人数90例,其中选了80例无母乳喂养禁忌症的产妇进行了哺乳体位指导。结果:80例剖宫产的产妇在护士指导下成功实施了母乳喂养,效果满意。结论:对剖官产的产妇我们要耐心细致的讲解,动作轻柔,教会母亲正确实施哺乳体位,使母乳喂养成功实施。  相似文献   

2.
剖宫产术后母乳喂养体位的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剖宫产后 3d内 ,产妇腹部切口疼痛不适 ,输液治疗体位受限 ,加之2 4h内导尿管的留置 ,均可造成产妇对母乳喂养产生畏惧心理 ,甚至失去信心。为提高剖宫产产妇母乳喂养成功率 ,我院自 1998年 10月开始观察研究剖宫产产妇母乳喂养体位对母乳喂养成功率的影响 ,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临床资料 选择 1998年 10月至2 0 0 0年 6月在我院剖宫产的产妇 2 0 0例 ,2 3~ 3 0岁 ,初孕初产 ,孕周 :3 7~ 40周 ,无妊娠合并症 ,新生儿无窒息 ,均为硬膜外麻醉腹部纵切口。采用传统的抽签看号随机化分组法分为观察组 (单号 )和对照组 (双号 )各10 …  相似文献   

3.
剖宫产术后母乳喂养体位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37,自引:0,他引:37  
目的为了提高剖宫产术后母乳喂养率。方法对100例剖宫产产妇进行母乳喂养体 位的观察。实验组50例,术后第一天开始采用坐位环抱式喂奶法;对照组50例,采用传统的坐位横抱式喂奶法。观察产后2~5天母乳喂养情况以及术后腹部切口愈合情况。结果两组之间婴儿的含接姿势、母亲喂奶感觉、母亲母乳喂养的信心、手术切口的愈合情况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剖宫产术后采用环抱式母乳喂养体位优于传统的横抱式。  相似文献   

4.
适当适时有计划地改变体位是剖宫产术后护理中一项虽简单但却重要的护理措施.剖宫产术后6h协助产妇改变体位,采取左侧卧位或右侧卧位,且1~2h协助改变1次,可减轻臀部长时间受压,防止因血液循环障碍而引起褥疮,降低肌张力,有利于切口愈合和婴儿对母乳的早吸吮,经常改变体位还可促进肠蠕动,有利于肠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5.
早期体位干预对剖宫产术后母乳喂养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早期体位干预对剖宫产术后母乳喂养效果的影响.方法 将126例行硬膜外麻醉下剖宫产术后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64例和对照组62例.两组产妇均给予常规健康教育,在行早开奶、早吸吮的基础上,观察组产妇术后即不同时间段行体位干预,根据不同体位指导哺乳;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方法去枕平卧6~8 h后取自主体位,按传统哺乳法指导哺乳,观察两组效果.结果 两组产妇术后刀口疼痛程度、泌乳初动时间、母乳喂养成功率、术后感受、婴儿含接姿势、排便情况、达足量喂养时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 剖宫产术后早期体位干预有利于母乳喂养成功,促进母婴健康.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综合护理干预对提高剖宫产术后母乳喂养率的作用.方法:将2017年7月~2019年7月收治的140例剖宫产产妇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对照组和实验组,各7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实验组予以综合护理,对比两组护理后母乳喂养率和不同时间泌乳率以及泌乳评分情况.结果:两组产后12 h泌乳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  相似文献   

7.
母乳是婴儿良好的天然食品,具有其它代乳品无法比拟的优点。科学的母乳喂养,对维护产妇和婴儿的身心健康起着重要作用,已经引起社会的高度重视。但剖宫产产妇,由于受到手术创伤、术后疼痛、饮食、活动受限等因素影响,术后一周内母乳喂养的成功率很低,针对以上情况,我们采取如下措施,可以大大提高母乳喂养质量。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体位干预对剖宫产术后产妇的影响.方法:将460例剖宫产术后产妇随机分为两组各230例.对照组给予传统术后仰卧位,腹部切口压砂袋6 h;观察组术后取舒适自由体位,可随意翻身,不限制肢体活动.结果:两组产妇头痛、切口渗血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舒适度、12 h肛门排气及24 h有效母乳喂养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剖宫产术后体位干预可提高产妇舒适度,促使术后康复,有利于母乳喂养.  相似文献   

9.
陈少平 《全科护理》2016,(27):2845-2847
[目的]探讨"考拉式体位"对剖宫产术后母乳喂养的影响。[方法]选取200例剖宫产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坐位横抱式体位进行母乳喂养,观察组采用"考拉式体位"进行母乳喂养,比较两组产妇伤口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乳汁淤积发生率、乳头皲裂发生率、泌乳量及母乳喂养率。[结果]产妇术后1d、3d、5d伤口VAS评分、母乳喂养率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产妇乳头皲裂发生率及乳汁淤积发生率两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结论]采用"考拉式体位"进行母乳喂养,可明显减轻产妇伤口疼痛,降低乳头皲裂和乳汁淤积发生率,提高泌乳量及母乳喂养率。  相似文献   

10.
20 0 1年 6月至 7月我们观察了剖宫产产妇 30例 ,对影响母乳喂养的原因进行了分析 ,并提出相应的护理对策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剖宫产产妇 30例 ,2 4~ 32岁 ,初产妇 2 8例 ,经产妇 2例。妊娠 <38周1例 ,38~ 42周 2 9例。横切口 5例 ,纵切口 2 5例。平时体健无妊娠合并症  相似文献   

11.
剖宫产术后硬膜外自控镇痛对母乳喂养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硬膜外自控镇痛对母乳喂养的影响。方法:120例行剖宫产术的初产妇根据经济状况不同分为两组: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实验组采用镇痛泵(所用药物为0.75%布比卡因15mL+吗啡5mg+0.9%氯化钠注射液至100mL)进行镇痛;对照组在主诉剧痛时给予杜冷丁50mg,肌肉注射1次。观察两组产妇术后活动、功能恢复、早吸吮、奶胀及术后第7天母乳喂养和新生儿体重变化情况。结果:实验组的镇痛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术后48h床上活动及72h肛门通气均优于对照组(P均〈0.05);实验组72h下床活动和72h自解小便与对照组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实验组早吸吮、纯母乳喂养率均优于对照组(P均〈0.05),实验组新生儿体重回复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剖宫产术后采用硬膜外自控镇痛效果好,有利于提高母乳喂养成功率和新生儿体重回复率。  相似文献   

12.
2005年1月~2006年12月,我们对56例剖宫产产妇术后影响母乳喂养的因素进行分析,并给予精心护理,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剖宫产术是妇产科最常见的手术,是解决难产、产科并发症、合并症的主要手段。剖宫产的术式有子宫体部剖宫产术,子宫下段剖宫产术(包括经腹膜和腹膜外剖宫产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是经腹腔子宫下段剖宫产术。为了寻求一种有利于母乳喂养的剖宫产术,我院自2000年6月采用了新式剖宫产术,即采用腹壁横切口经腹腔子宫下段剖宫产术,钝性分离皮下组织,不缝合壁层腹膜,无外缝线的术式,至2001年10月共进行80例,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剖宫产术后硬膜外镇痛对母乳喂养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曹文  岳崇玉等 《现代护理》2002,8(9):678-678
通过对40例剖宫产术后硬膜外腔镇痛产妇母乳喂养的观察,结果显示:术后镇痛组新生儿出生后24小时内排便次数、排便量较对照组明显增多,产妇初乳量及哺乳次数较对照组明显增加,结论:提示剖宫产术后硬膜外腔镇痛较非镇痛性剖宫产更有利于和促进母乳喂养。  相似文献   

15.
WHO提出婴儿纯母乳成功率应达80%,剖宫产术后产妇由于切口疼痛、活动受限、焦虑等因素的影响。导致剖宫产术后母乳喂养的难度比正常产妇难度大,基于上述原因笔者对剖宫产术后的产妇采取了相应措施,提高了剖宫产术后母乳喂养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16.
剖宫产前后体位指导对提高母乳喂养成功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对剖宫产产妇进行产前喂奶体位模拟训练及产后母乳喂养指导对提高母乳喂养成功率的影响.方法 将120例剖宫产产妇随机分对照组、实验组各60例.对照组产前进行口头母乳喂养宣教,产后指导早吮、勤吸吮并给予哺乳方法、含接姿势及哺乳体位的指导;实验组除上述方法外,产前接受10 h喂奶体位的模拟训练,产后3 h有专业护士亲自进行母乳喂养的技术指导.结果 产后第3天实验组有效吸吮次数比对照组多,纯母乳喂养率高.结论 产前做好母乳喂养体位的模拟训练,产后协助产妇早期活动进行母乳喂养体位具体指导,能提高剖宫产婴儿的母乳喂养成功率.  相似文献   

17.
为了解决剖宫产后产妇母乳喂养困难的问题,本院自1999年以来将需要剖宫产孕妇随机分为新式剖产术组110例及纵式切口剖宫产术100例,进行对比分析、探讨有利于母乳喂养的剖宫产术式。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30 min内母乳喂养的技巧.方法:产妇保持仰卧位,喂奶侧的手臂略外展,在其腋下垫放物品,使新生儿侧睡就能吸吮到母乳.结果:200例剖宫产术后30 min内母乳喂养成功率100%.结论:传授好的、实用的母乳喂养技巧,可提高剖宫产术后纯母乳喂养率.  相似文献   

19.
持续母乳喂养指导对剖宫产术后喂养情况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持续母乳喂养指导对剖宫产术后喂养情况的影响。方法:选择2007年10月~2008年10月行剖宫产的本市产妇14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70例。在住院期间两组采用统一方式的母乳喂养指导,出院后,实验组和对照组均追访5次至产后4个月,实验组第1次访视时间是产后14d,第2次为满月,均为家庭访视,其余均为电话回访,根据回访情况调整为家庭访视;对照组第1次访视时间也是产后14d,为家庭访视,其余均为电话访视,不做回访调整。结果:两组产妇产后7d、14d、1个月纯母乳喂养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产后2、3、4个月实验组纯母乳喂养率高于对照组(P0.05)。针对访视中发现的导致母乳喂养率下降的原因,我们采取了相关的措施及心理干预,降低了混合喂养率,提高了纯母乳喂养率。结论:持续母乳喂养指导可提高剖宫产术后母乳喂养率并延长母乳喂养时间。  相似文献   

20.
蔡彩萍 《护理研究》2007,21(11):2972-2972
硬膜外腔阻滞麻醉是一种常用的椎管内麻醉方法,目前施行剖宫产术几乎均采用硬膜外腔麻醉,术后需去枕平卧6h~8h再改用其他体位,仍作为其护理常规,主要目的是防止麻醉并发症的发生。笔者经过多年临床观察实践,对205例硬膜外腔麻醉下行剖宫产术后病人进行提早翻身,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