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调肝治百病探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认为肝为气化之发始,肝握气血之枢机,肝乃升降之根本,肝兼阴阳之体用,肝合刚柔之德性。故调肝可以宣气化,调肝可以畅气血,调肝可以理升降,调肝可以和阴阳,调肝可以调脏腑。因而调肝可以治百病。  相似文献   

2.
提出肝脏为"气血之脏""气机之脏",提倡从气、血、阴、阳四端以调肝,总结出调肝十五法,即疏肝法、镇肝法、泻肝法、化肝法、清肝法、平肝法、凉肝法、养肝法、散肝法、破肝法、软肝法、滋肝法、柔肝法、敛肝法、温肝法。调肝十五法是从肝论治病证的概要,充分体现了肝的生理、病理特点。并提出调理气血、调畅气机为调肝治法的核心。  相似文献   

3.
从肝论治慢性疲劳综合征理论浅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慢性疲劳综合征责之于肝失疏泄及肝血不足,应从肝论治。治宜调肝解郁,疏畅气机,养血柔肝,以期肝疏气调,气血平和。调肝至关重要,调肝法包括疏肝理气、养血柔肝。肝体阴而用阳,疏肝理气应掌握"理气还防伤阴"之旨。  相似文献   

4.
肝叶(段)切除术治疗肝内胆管结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肝叶(段)切除术治疗肝内管结石的疗效。方法:对肝内胆管结石采用肝叶切除术,手术方式包括:右半肝切除、肝方叶切除术、左肝外叶加右肝段切除术、左半肝切除术和右后叶切除术。结果:无手术死亡,肝内胆管结石残留12例,残留率约11%。结论:肝叶切除术是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的理想方法,结石残留率低,肝叶(段)切除术是目前治疗原发性肝内胆管结石症的理想术式。  相似文献   

5.
李佃贵  顾洁  李刚  李晓荟  孟宪鑫 《陕西中医》2007,28(8):1093-1095
目的:通过观察解毒软肝汤对免疫性肝纤维化大鼠整合素α6表达的影响,探讨本方治疗免疫性肝纤维化的疗效。方法:猪血清法建立免疫性肝纤维化大鼠模型,观察解毒软肝汤对肝纤维化大鼠光镜下肝组织病理学变化及对肝组织整合素α6表达的影响。结果:与模型组比较,解毒软肝汤能减轻模型大鼠肝组织纤维化,抑制模型大鼠肝组织整合素α6的表达。结论:解毒软肝汤可有效治疗大鼠肝纤维化,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肝纤维化组织通过抑制整合素α6,从而减少胶原在肝内的沉积,而实现的。  相似文献   

6.
《内经》云:“肝欲散,……用……酸泻之”。《金匮》云:“夫肝之病,补用酸”。尤在泾亦云:“肝之病补用酸者,肝不足,则益之以其本味也,……补用酸者,所以益其体”。指出酸味药能敛肝阴而补肝体。夫肝以血为体,若肝血虚,则肝体失充,故肝木疏泄无权而生郁。笔者用酸敛补肝法治肝郁(以下简称敛肝理郁),即取酸甘化阴药,滋养肝之阴血,充体柔肝而敛肝气,以复其条达之性。若肝阴亏耗,恣其肝阳偏旺,其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解毒软肝汤治疗免疫性肝纤维化的疗效。方法:猪血清法建立免疫性肝纤维化大鼠模型,观察解毒软肝汤对肝纤维化大鼠光镜下肝组织病理学变化及对肝组织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表达的影响。结果:与模型组比较,解毒软肝汤能减轻模型大鼠肝组织纤维化,抑制模型大鼠肝组织TGF-β1的表达。结论:解毒软肝汤可有效治疗大鼠肝纤维化,其作用机制之一为抑制肝纤维化组织TGF-β1的表达。  相似文献   

8.
肝纤康对大鼠肝纤维化的抑制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肝纤康对CCl4诱导的大鼠肝纤维化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用CCl4复制大鼠肝纤维化模型,同时予以肝纤康灌胃治疗,测定血清ALT、MDA、HA、LM及肝组织GSH、Hyp含量,并观察肝组织病理变化。结果模型组血清ALT、MDA、HA、LM及肝组织Hyp含量显著升高,肝组织GSH含量显著降低,肝纤维化病变明显;肝纤康治疗组血清ALT、MDA、HA、LM及肝组织Hyp含量明显降低,肝组织GSH含量明显升高,肝纤维化病变明显减轻。结论肝纤康对大鼠肝纤维化具有明显抑制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减轻肝细胞脂质过氧化损伤,减少细胞外基质在肝组织沉积有关。  相似文献   

9.
肝主血海,恶血所属,必归于肝。肝主疏泄,理肝化瘀,为疗伤之枢。临床凡损伤有气滞血瘀或损伤有肝系征象者,均当从肝论治。  相似文献   

10.
采用四氯化碳 (CCl4 )高脂低蛋白等复合因素诱导大鼠肝纤维化 ,以复方鳖甲软肝片作阳性对照 ,观察肝硬克颗粒对大鼠肝功能、肝纤维化相关指标、肝组织羟脯氨酸 (Hyp)及肝组织病理学的影响。结果 :肝硬克颗粒和复方鳖甲软肝片有良好的抗肝纤维化效果 ,其中肝硬克颗粒有显著改善肝功能、降低肝纤维化相关指标和Hyp含量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肝气郁结治以补肝,肝气郁滞治以疏肝,肝血虚证治以养肝,肝气郁热治以清肝,肝阴虚证治以柔肝,肝火上炎治以泻肝,肝阳虚证治以扶肝,肝脉寒滞治以暖肝,肝经湿热治以化肝,肝阳上亢治以平肝,肝风内动治以搜肝。  相似文献   

12.
总结《临证指南医案》叶天士治肝特点。滋水涵木,包括厚味滋补下焦、潜阳滋阴、温肾凉肝;肝胃同调,包括培土制肝、养胃阴治肝阳、养胃阴滋肝阴、通补厥阴阳明、甘以缓急、知肝传脾;佐金平木包括养金制肝、清金治肝;以及清肝泻肝、柔肝通络、熄风止痉。  相似文献   

13.
中医史上曾有“肝无补法”之说,王旭高不为其所缚,认为肝亦有虚证,可以补之。补肝之法可溯源至张仲景,王旭高将肝虚细分为气血阴阳不足诸证,补肝法有补肝气、补肝阳、补肝阴、补肝血之别。临床肝虚病机复杂多样,补肝法不可单一而行,抓住肝体阴用阳的特性,补气、补阳、补阴、补血可兼夹使用。举古今文献中著名医家的验案以佐证。  相似文献   

14.
介绍全国名老中医周常昆老师治疗月经不调经验。妇人以肝为先天,以血为本,以肝为用,周老师认为协调肝脾肾最为关键,常用疏肝解郁、凉血清肝、调肝健脾、暖肝行滞、滋补肝肾等调肝治肝之法,治疗多种月经不调病症疗效上佳。  相似文献   

15.
调肝     
肝主藏血,有贮藏和调节血液的功能,故有“肝主血海”之说。人卧则血归肝,肝开窍于目。肝主筋,其华在爪;主疏泄,助脾胃消食运化。肝气升发,气机舒畅;肝气郁结则躁动不安;肝主谋虑,肝郁多躁,谋虑不周。肝与胆相表里。肝正常与否的表象(一)肝养目,心明眼亮“肝开窍于目。”肝的精气充足,眼睛明亮,黑白清晰,炯炯有神,七、八十岁目不眩花。如果肝火上延,可见双目肿赤;肝虚,则双目干涩、视物不清,重则患青光眼、白内障、视网膜脱落等症。(二)肝养筋,指甲荣华肝的精气充足,方能养筋。筋壮,肢体灵活自如,指甲丰满、光洁、透明,呈粉色;肝虚,筋气不舒,…  相似文献   

16.
肝为五脏之一,肝病当有虚实。历代医家多认为肝病实多虚少,肝虚证亦是多阴虚、血虚而少气虚、阳虚。从脏腑辨证的角度而言,肝虚有肝气虚、肝血虚、肝阴虚、肝阳虚,其治疗遵循"虚则补之";从药味的角度而言,补肝大体以酸味药补肝体,以辛味药补肝用,辅以甘味、苦味药。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肝调节血量功能对阴茎勃起功能的影响。方法:通过浅析肝调节血量的历史源流,阐述肝调节血量的机理和方式,试述肝调节血量对阴茎勃起功能的影响,总结肝调节血量对阴茎勃起功能障碍的治疗意义。结果:中西医汇通学派首次明确提出藏血之肝具有调血之用。肝对循环血容量和阴茎局部血量均具有调节作用,而后者主要通过肝藏魂的激发作用、肝主神经的调控作用和肝主疏泄的促进作用发挥功能。肝对阴茎局部血量的调节方式主要为:输纳调节促勃起、应激调节适寒温。从肝调节血量论治阳痿,当重视疏肝敛肝并举,养血活血并重;通经脉、调冲任,以通为用;肝肾同治,调和气血阴阳。结论:阴茎的勃起与肝有着密切关系,肝调节血量功能的正常是阴茎勃起的重要保证。通过探讨肝调节血量对阴茎勃起功能的影响,可以为临床从肝论治勃起功能障碍拓展思路。  相似文献   

18.
总结中医脑病肝治的理论基础及从清肝、疏肝、养肝、抑肝论治脑病的思路。肝与脑的作用是双 向的,因此存在肝-脑轴,肝的合成及代谢产物通过血液循环、内分泌、神经系统影响大脑和行为,这与中医 脑病从肝论治理念相契合。结合现代医学分子生物学机制,阐明中医脑病从肝论治的现代分子机制,为中医脑 病肝治提供现代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9.
潘治平 《中医药导报》2002,8(6):321-322
目的 :验证健肝方 (自拟方 )抗肝纤维化的作用。方法 :运用健肝方与肝达康[1] 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肝纤维化各 6 0例进行临床对比研究。结果 :健肝方较肝达康在总有效率、主要症状改善、治疗前后肿大肝脾回缩、治疗前后肝功能改善、肝纤维化血清学指标变化等方面 ,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或P <0 .0 1)。结论 :健肝方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疗效优于肝达康 ,抗肝纤维化也优于肝达康  相似文献   

20.
积聚是指各种原因引起的腹部积块,如慢性肝炎并肝脾肿大,肝纤维化,肝硬化,肝恶性肿瘤等而无明显腹水、出血、肝昏迷等症者。张瑞霞认为肝体失养、肝用不足是积聚的病机关键,肝络不通是病理基础。其治疗当以补肝体、强肝用、通肝络相结合,根据症状及舌脉调整三者比例,从而达到恢复肝脏生理功能,缩小或软化积块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