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缺血修饰清蛋白(IMA)与血清肌钙蛋白 I(cTnI)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发病早期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11年2月至2013年1月来该院就诊的 ACS患者(ACS组)85例,经诊断为不稳定心绞痛(UAP)患者32例, 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STMI)患者37例,非 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NSTMI)患者16例;选取来该院健康体检者56例作为健康对照组,对各组患者的 IMA与血清 cTnI水平进行比较。结果 ACS组的 IMA值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ACS组血清cTnI水平也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在IMA水平上,ACS患者中UAP组、STMI组与NSTMI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血清cTnI水平上,STMI组、NSTMI组与UAP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MA与血清cTnI对 ACS发病早期的诊断有着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血浆纤维蛋白原(FB)、钠尿肽(BNP)、肌钙蛋白I(TNI)、C反应蛋白(CRP)浓度与急性冠脉综合征(ACS)之间的关系。方法将120例ACS患者作为研究组,39例稳定型心绞痛(SA)和41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根据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及是否发生心血管事件分组比较FB、BNP、TNI、CRP浓度变化。结果治疗组FB、BNP、TNI、CRP浓度高于对照组(P〈0.05);三支病变组高于双支、单支病变组(P〈0.05),双支病变组高于单支病变组(P〈0.05);Gensini评分≥20分组高于Gensini评分〈20分组(P〈0.05);发生心血管事件组高于未发生组(P〈0.05)。结论联合检测血浆FB、BNP、TNI及CRP浓度有助于ACS的诊断及预后评估。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浓度变化与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月-2012年2月间收治的经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CAG)证实为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的患者90例,其中不稳定型心绞痛(UAP)、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NSTEMI)及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各30例;90例患者中经CAG检查显示单支冠脉病变49例,双支冠脉病变24例,三支冠脉病变患者17例。并设同期经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冠脉检查显示正常者30例为对照组,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各组患者血浆HCY浓度,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ACS各亚组患者血浆HCY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冠脉三支病变组患者血浆HCY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及单、双支冠脉病变患者(P〈0.05);单、双支病变组血浆HCY水平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血浆HCY水平可反映冠脉病变程度,ACS患者血浆HCY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表明HCY升高是ACS的独立危险因素,且与冠脉病变支数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4.
郑雪静  马兰 《中外医疗》2010,29(3):34-34
目的观察不同类型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血清脑钠肽(BNP)浓度差异并探讨其意义。方法患者进行体检和心电检查,冠脉造影,急性心肌梗死组(AMI):包括ST段抬高性心梗(STEMI)50例,非ST段抬高性心梗(NSTEMI)60例。不稳定心绞痛(UAP)54例。胸痛6h内测定血清BNP。和对照组36例(冠脉造影狭窄〈50%)比较,各组间对照。结果STEMI,NSTEMI,UAP,对照组BNP浓度为403.2394±186.95,198.5560±75.5121,101.1079±38.4051,15.024±10.696。AMI组BNP高于UAP组(P〈0.05),UAP组BNP高于对照组(P〈0.05).STEMI组BNP高于NSTEMI组(P〈0.05),且AMI组BNP与肌钙蛋白相关。结论BNP能用于ACS早期诊断一个指标。  相似文献   

5.
李志华 《当代医学》2010,16(31):51-52
目的探讨血浆脑钠肽(BNP)测定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诊断和判断预后的重要意义。方法检测健康对照组26例,ACS患者116例,其中ACS组再分为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组45例和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STEMI)组31例,非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NSTEMI)组40例,应用化学发光法分别测定其BNP浓度。结果四组受检者BNP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AMI组BNP浓度高于UAP组(P〈0.05),STEMI组BNP浓度高于NSTEMI组P〈0.05,各疾病组血浆BNP浓度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结论 ACS患者血浆BNP浓度明显升高,检测ACS患者血浆BNP水平对疾病的预后观察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6.
李建军 《中原医刊》2009,(19):89-90
目的探讨血浆B型钠尿肽(BNP)、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诊断及疗效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ACS患者76例在行冠脉介入治疗(PCI)前后分别检测其血浆BNP及hs—CRP浓度,并与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ACS患者血浆BNP及hs—CRP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BNP及hs—CRP浓度在ACS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血浆BNP、hs—CRP浓度ACS密切相关,并可作为ACS疗效观察的一个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血清B型利钠肽(BNP)水平与AMI患者早期心功能及冠状动脉病变程度之间的关系。方法将2008年1月至12月住院的AMI患者80例按心功能分为KillipⅠ级组、KillipⅡ级组及KillipⅢ、Ⅳ级组,按冠状动脉病变范围分为单支组、多支组,选择同期住院冠状动脉造影正常者30例为对照组。入院后48h内采用ELISA法测定血清BNP浓度。结果 AMI各级心功能患者BNP浓度均高于对照组,且随Killip级别的升高,BNP浓度呈递增,各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AMI冠状动脉病变单支组及多支组BNP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多支组BNP浓度明显高于单支组(P〈0.01)。结论 AMI患者血清BNP水平与患者早期心功能和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血浆脑钠肽(BNP)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中的变化及与冠脉病变范围的关系。方法:66例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的ACS患者作为研究组,其中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35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P)17例,稳定型心绞痛(SAP)14例,32例冠脉造影阴性作为对照组。检测患者血浆BNP浓度,比较各组间BNP的差异。结果:AMI组平均BNP明显高于UAP组、SAP组和对照组(P〈0.01),STEMI组平均BNP明显高于STEMI组和对照组(P〈0.01),NSTEMI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不同临床类型冠心病患者的血浆BNP浓度存在差异,其水平高低与冠心病的病变范围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早期B型钠尿肽(BNP)水平的差异,评估BNP在早期诊断中的作用。方法:入选末次症状发作至就诊时间均〈6h的ACS患者221例.分为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组(n=83)、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NSTEMI)组(n=69)和不稳定性心绞痛(UA)组(n=69)。所有患者在入院即刻测定BNP水平,发病12h内测定肌钙蛋白Ⅰ(TnⅠ)。比较不同组间BNP的差别及BNP与TnⅠ的相关性。结果:UA、NSTEMI和STEMI患者基础血浆BNP浓度依次升高(分别为13.9pg/ml、34.9pg/ml和64.2pg/ml)(组间比较P〈0.01),且STEMI和NSTEMI患者BNP水平与TnⅠ正相关(叫分别为0.724和0.675,P均〈0.01)。BNP≥100pg/ml对NSTEMI诊断阳性预测值达83.3%。结论:ACS患者早期BNP水平升高.对早期鉴别NSTEMI和UA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超敏心肌钙蛋白I(cTnI)、脑钠肽(BNP)联合检测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早期诊治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将158例冠心病患者分为稳定型心绞痛(SAP组)31例和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组)127例,其中ACS组分为不稳定型心绞痛(UA组)53例、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组)33例、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STEMI组)41例,对照组选取同期住院健康者40例,采用酶联免疫法分别检测各组cTnI、BNP浓度。结果:UA组、STEMI组和NSTEMI组cTnI、BNP浓度明显高于SAP组和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血浆cTnI、BNP浓度检测可为ACS早期诊治提供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