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中图法分类号R223.14中气这一术语散见于中医文献。根据《简明中医辞典》(人民卫生出版社1979年版)的解释,中气大约有以下几种含义:一泛指中焦脾胃之气和脾胃等脏腑对饮食物的消化运输、升清降浊等生理功能;二指脾气;三为运气学术语,即中见之气;四为病...  相似文献   

2.
试述从肝论治中气下陷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探讨从肝论治中气下陷证。认为中气下陷证虽为脾胃虚弱、气相不调、升降失常所致,但“肝为脾之主”、“肝内升降发始之根”,其制在肝,肝气不能疏达升发是脾气不升的病机关键。临床治疗证明从肝论治中气下陷证,可取得更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3.
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是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一种特殊类型,易误诊误治,中西医结合治疗本病有独特疗效。就其发病机理及其临床表现,列举临床典型病例,探讨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的证治。  相似文献   

4.
绪言 颜面神经麻痹,中医称为“口眼喎斜”。该病发病原因较为复杂,有外伤性、感染性、肿瘤性和特发性等。根据Adour对1221例面瘫的统计,属于贝尔(Bell)氏麻痹888例(73%)。贝尔氏麻痹是贝尔氏于1821年描述的病因不明单侧性特发性末梢神经麻痹,其发病诱因是寒冷刺激、感冒、疲劳、紧张等。针灸门诊就诊的颜面神经麻  相似文献   

5.
黄元御(约1705~1758年),一名玉路,字坤载,号研农,山东昌邑人。黄氏少负奇才,聪明过人,诸子百家,“过目冰消,入耳瓦解”,一生勤奋好学。约40岁时,医名大著,山东一时有“南臧(诸城臧枚吉)北黄”之说。著有《四圣心源》、《四圣悬解》等11种医书...  相似文献   

6.
面神经麻痹中医证治体会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面神经麻痹是由于面神经炎引起的周围性面瘫,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认为治疗上以养血祛风法用于正气不足证,以驱邪祛风法用于风邪入络证,并提出内外合治,针药并用。  相似文献   

7.
从六经标本中气理论的渊源、六经标本中气分配规律及其从化规律等方面探讨六经标本中气理论的实质,认为六经标本中气理论肇始于《内经》中专论五运六气的7篇大论,《伤寒论》继承并发展了《内经》的标本中气理论,创造性地将其贯穿到伤寒外感病和内伤杂病辨证施治的全过程。六经标本中气理论的实质是阴阳气的内外出入运动。探讨六经标本中气理论的实质,有望为《伤寒论》的理论研究开辟一条新思路,从而指导《伤寒论》的现代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8.
脏器下垂类疾病与中气下陷小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脏器下垂类疾病,从祖国医学理论分析,多由中气下陷所致,以补中益气汤治之也确有疗效,此为众所公认。然脏器下垂类疾病与中气下陷证毕竟是两个不同理论体系的概念,因而虽有所同,亦有所异。脏器下垂类疾病与中气下陷证都有“向下”的一面,后者亦可出现脏器下垂,二者都可益气升提,但脏器下垂类疾病并非都由中气下陷所致,有血瘀者,亦有胃下垂反表现为胃气上逆者。反之,中气下陷者也并不都只见于脏器下垂,如慢性肠炎和低血压者亦可出现中  相似文献   

9.
中气为阴阳交感之气,影响气机升降及阴阳变化.消渴由中气亏虚引起的水火不济、火邪内生、煎熬阴液所致,治疗上以健运中气为主,并注重调理脾胃升降、扶助阳气、清上温下、调畅气血.从中气角度治疗消渴,执简驭繁,有助于为临床诊疗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0.
“中气下陷”虽是引起“内脏下垂”的常见病机,“内脏下垂”固然也属“中气下陷”证的主症之一。然而,它们这种密切的联系并不能掩饰或代替二者之间的一种易被临床忽视的特殊表现形式。如“中气下陷”可不表现有“内脏下垂”,“内脏下垂”也可与“中气下陷”无缘。本文从临床证治角度对这种特殊情况的现实存在进行了论证,以期告诫临床同仁对这种特殊表现形式予以足够重视。  相似文献   

11.
黄元御尤重中气,中气的正常升降流转是保证人身“一气周流”的根本,而中气本原在脾胃,己土之左旋,戊土之右转,此为气机之有序,逆则百病丛生,处方用药也多应从脾胃入手,调畅中气,却病延年。  相似文献   

12.
155例周围性面瘫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155例周围性面瘫。Hunt’s面瘫36例,Bel’s面瘫33例,中耳手术伴面瘫28例,慢性胆脂瘤型和骨疡型中耳炎21例及颞骨骨折15例,急性中耳炎伴面瘫7例。并针对不同病因,分别采用了不同的治疗方法,均取得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3.
14.
<正> 黄元御精研《内经》、《难经》、《伤寒论》、《金匮要略》,著有《黄氏医书八种》,其中多有创见,而学术重点,在于中气及其升降之说,笔者就此作一浅析,质诸高明。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估周围性面神经断裂损伤患者手术治疗后的效果,分析影响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自1999年至2009年因周围性面神经断裂在我院接受手术修复的患者104例,男75例,女29例,年龄2~77岁,中位年龄30岁。单纯面神经吻合术72例,随访至最终恢复的65例(90.2%)。自体神经移植术32例,随访至最终恢复的24例(75.0%)。面神经功能评价采用了整体及分区House-Brackmann(HB)评价方法,以卡方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单纯面神经吻合术后总体恢复程度为HBⅠ级者37例(56.9%),Ⅱ级者11例(16.9%),Ⅲ级者15例(23.1%),Ⅳ级者2例(3.1%);各分区恢复至HBⅠ、Ⅱ级的比例分别为:眼部97.6%、面中部97.9%、口角78.6%、额部27.3%(P<0.001)。自体神经移植术后总体恢复程度为HBⅠ级者4例(16.7%),Ⅱ级者5例(20.8%),Ⅲ级者7例(29.2%),Ⅳ级者8例(33.3%);各分区恢复程度达HBⅠ、Ⅱ级的分别为:眼部73.7%、面中部72.7%、口角44.4%、额部37.5%。神经吻合术后面神经功能恢复程度优于自体神经移植术(P=0.002)。结论:面神经吻合术和自体神经移植是修复周围性面神经断裂损伤的有效方法;面神经受损分支、损伤范围、手术修复距离损伤的时间和患者年龄均对手术预后有所影响。  相似文献   

16.
面神经麻痹,中医称面瘫,俗称口眼歪斜,笔者近几年按中医分型论治,采用手法按摩治疗8例,疗效满意,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8例,其中男性3例,女性5例;年龄最大者61岁,最小者2O岁;病程1周以内者2例,6周以上者3例,半年以上者2例,1年以上者互例。2治疗方法采用中医辨证分型治疗,现将各型临床表现及按摩手法分述之:2.1风寒外袭型:证见:口眼向患侧歪斜,面部运动丧失,患侧耳后明显压痛,尤以翳风穴处为甚,下关至顿车线中点有条索状隆起并有明显压痛,面部发紧、流泪、舌质淡,苔白,脉沉弦而迟。按摩手法:点、揉、推、运。…  相似文献   

17.
18.
本文报告1957~1987年间治疗的中耳乳突手术面瘫33例,经对治疗处理结果作回顾分析,认为发现面瘫后应立即行手术探查,并作相应处理效果较好.对面瘫发生的主要原因及预防措施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19.
通过查证《内经》、《伤寒杂病论》等古典中医文献中关于中气的论述,总结中气学说的源流概要,探讨黄元御在《四圣心源》中所呈现的独特的中气理论.黄元御阐述人体生理病理,以中气升降立论,认为中气之浮沉是阴阳升降之枢纽,阴升为阳,阳降为阴,中土斡旋,土枢四象.中气旺盛,升降有序,为人生命之根本;中气虚衰,升降窒塞,则百病丛生.临证运用多种方法健运中气使中土斡旋,左升右降形成一气周流,以达到祛病延年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贝尔氏面瘫又称特发性面神经麻痹。临床治疗多以扩张血管、激素、维生素、细胞活性药物等治疗,并以局部理疗、针灸、按摩等,往往疗程长,显效慢,笔者于1983年以来对贝尔氏面瘫病人做面神经刺挑,并随机用常规疗法进行对比,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全部病例为1983年以来在我科门诊或住院的贝尔氏面瘫病人,共50例。我们将50例随机分为两组。面神经刺挑组25例,男1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