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金窪七朗生卒年月不详,原名鳌城公观,后改名金窪七朗.著<素问考>,全四册,不分卷,日本武田科学振兴财团杏雨书屋藏书,大阪オリエント出版社影印出版,小曾户洋于书末撰解说.  相似文献   

2.
《素问考注》是日本江户末期著名的汉方医学家森立之研究《素问》的著作,全书汇集了清代以前以及江户时期中日两国学者对《素问》研究的优秀成果,并且运用清儒常用的考据学之法对《素问》进行了全面的研究。是书出版之后,受到中日两国学者的普遍青睐,被誉为对《素问》研究的集大成者。两国学者从版本学、文字学、音韵学、训诂学等方面对《素问考注》进行了研究,并出现了许多优秀的著作。但是,由于此书面世较晚等原因,对此书的研究尚处于初级阶段。  相似文献   

3.
《素问》新诂七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4.
5.
森立之《素问考注》之浅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森立之(1807~1885年),是江户后期日本杰出的医学家、文献学家与考据学家,主要著作尚存<素问考注>、<神农本草经考注>、<伤寒论考注>、<金匮要略考注>、<四时经考注>、<奇疾方考注>、<游相医话>;亡佚有<桂川诗集>、<灵枢考注>、<扁鹊仓公传考注>等,为中日两国传统医学界所推崇.  相似文献   

6.
《中医学报》2020,(1):214-217
《素问纠略》一书的作者及版本历来说法不一。《明史》记为杨慎,但考查杨慎文集《升庵全集》《升庵外集》均不见此书;丹波元胤《中国医籍考》认为此书应是朱丹溪所作。本文就此提出疑问,考查杨慎著述的主客观条件。首先,从史传及杨慎诗文中可知,他曾研习医籍,知晓医理,其医学著作《男女脉位图说》序文更反映了他欲纠辨古人的愿望,是为他著《素问纠略》的主观条件或内部条件;其次,杨慎晚年贬谪至西南地区,恶病缠身,曾学医自疗,且喜好上山采药,这为他创作《素问纠略》提供了外部条件;加之同僚何宇度、名医何时希的记载为旁证,杨慎著《素问纠略》三卷是成立的。而针对杨慎文集不见此书,一卷本著者题为朱丹溪、周木等人的事实,本文认为是版本不一所致。即:名为《素问纠略》的医书实有两个版本:其一为前述杨慎所著的三卷本,已经亡佚;其二为周木辑佚或假托元代朱震亨所作的《素问纠略》一卷本,现存抄本。由此,《素问纠略》作者及版本问题得以澄清。  相似文献   

7.
《素问纠略》一书的作者及版本历来说法不一。《明史》记为杨慎,但考查杨慎文集《升庵全集》《升庵外集》均不见此书;丹波元胤《中国医籍考》认为此书应是朱丹溪所作。本文就此提出疑问,考查杨慎著述的主客观条件。首先,从史传及杨慎诗文中可知,他曾研习医籍,知晓医理,其医学著作《男女脉位图说》序文更反映了他欲纠辨古人的愿望,是为他著《素问纠略》的主观条件或内部条件;其次,杨慎晚年贬谪至西南地区,恶病缠身,曾学医自疗,且喜好上山采药,这为他创作《素问纠略》提供了外部条件;加之同僚何宇度、名医何时希的记载为旁证,杨慎著《素问纠略》三卷是成立的。而针对杨慎文集不见此书,一卷本著者题为朱丹溪、周木等人的事实,本文认为是版本不一所致。即:名为《素问纠略》的医书实有两个版本:其一为前述杨慎所著的三卷本,已经亡佚;其二为周木辑佚或假托元代朱震亨所作的《素问纠略》一卷本,现存抄本。由此,《素问纠略》作者及版本问题得以澄清。  相似文献   

8.
9.
《新安名医考》歙县籍医农补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相似文献   

10.
王冰所见《素问》之“世本”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相似文献   

11.
12.
一般认为北宋校正医书局校订《素问》所用底本是王冰注《黄帝内经素问》。但是在《重广补注黄帝内经素问》中发现诸多疑点。其实在王冰之后、林亿等之前,宋政府曾两次组织对《素问》进行校勘,另外也有私人校勘者。经过对林亿等注文的深入考察,可知新校正并非采用王冰次注本原本,而是加注的次注本改易本。此加注的次注本改易本,理应为景事祐二年(1035)丁度等在天圣四年(1026)校勘基础上的《素问》再校本。  相似文献   

13.
阴阳者,万物之能始也 林校曰:详天地者至万物之能始,与天元纪大论同,被无阴阳者,血气之男女一句,又以金木者,生成之终始,代阴阳者,万物之能始。  相似文献   

14.
结合王冰注的具体内容,通过对王冰序所提到情况的分析,认为王冰整理《素问》的态度十分认真,处理问题也颇为审慎。今《素问》与《针灸甲乙经》、《太素》的大量异文,应是传本不同所致,而非王冰改动。  相似文献   

15.
“七篇大论”专事五运六气理论,篇卷浩大,内容与《素问》余篇略不相通,非早已亡失的《素问》第七卷;《阴阳大论》是张仲景撰著《伤寒杂病论》的参考书之一,王叔和《伤寒例》卷首名文相符地展现其相关内容千四百字,亦与篇卷浩大的“七篇大论”无论在内容上还是行文遣词用字的风格上略不相通,故认为“七篇大论”出于《阴阳大论》的结论难以得到支撑;通过唐代王冰以前相关医学文献的纵横比较后可以认为,“七篇大论”是自成体系,另有所本的别种古医籍。  相似文献   

16.
王冰次注《素问》的特点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中唐时期著名的医学大家王冰对《素问》进行了编次和注释,使《素问》这一中医理论的基石之作得以传承和发扬。王冰的编次共迁移原文85条,有分编类(5篇)、合并类(14篇)、补阙论(5篇)。其注解的特点是以经解经,全面注释,训诂方法多样,运用医学原理诠释经义,成为后世研究和诵读《素问》的典范。  相似文献   

17.
<黄帝内经>是一部历史悠久的医学巨著,内容博大,语言古朴,是后世人们研习中医的必读之书.但由于年代久远,书中存有诸多争议之处.这些争议之处,有的已为历代注家解决,有的却仍未能解疑.笔者在教学之余,研读<内经>,对其中<素问·宝命全形论篇>之"血气争黑"和<素问·诊要经终论篇>之"间者环也"两个语言文字问题,运用多种训诂方法,进行了语义上的考释与证明,祈请方家斧正.  相似文献   

18.
古往今来,任何学者,都不会没有缺点和错误,而是绝对正确的。祖国医学流传达数千年,自《灵》《素》而下,医籍汗牛充栋,医家不下数千或万家,也同样不是没有可议之处的。在专攻《内经》的学者中,自王冰、张景岳以及近代的学者们,也是一样,在日本的汉医中,也有不少值得称赞的人,如著《素问识》  相似文献   

19.
清代朴学的发展使得考据之学蔚然成风,此风传到日本之后,受到日本学者的极大关注,形成了汉学考据学派。考据学者们主要是以产生于秦汉时期的经学为研究对象,对同时期的子学以及史学也有所涉猎。《黄帝内经素问》作为子书中最为古老的典籍,正好产生于秦汉之际,受到两国考据学者的重视。他们从音韵、训诂、校勘等方面对此书进行了研究,从而产生了一批优秀的著作,极大地推动了《黄帝内经素问》研究的发展。由于两国当时所处环境不尽相同,所以他们对《黄帝内经素问》的研究结果也有着巨大的差异。  相似文献   

20.
〈素问吴注〉是新安理学大背景影响下的产物.吴崑注解〈素问〉功类朱熹注解儒家典籍.吴崑在注解〈素问〉时,仿效了〈四书集注〉的体例.〈素问吴注〉对汪昂和张介宾注解〈素问〉产生了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