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研究并分析对新生儿母乳性黄疸患儿采用培菲康联合茵栀黄口服液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于2014年7月至2015年10月期间接收的120例新生儿母乳性黄疸患儿,随机将其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给予对照组患儿茵栀黄口服液治疗,给予观察组患儿培菲康与茵栀黄口服液联合治疗。对两组患儿治疗之后的黄疸消退时间和胆红素每日下降速度进行对比观察。结果观察组患儿的黄疸消退时间及日均胆红素下降速度均较对照组患儿有明显优势,两组间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培菲康联合茵栀黄口服液治疗新生儿母乳性黄疸患儿能取得非常明显的效果,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值得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茵栀黄口服液联合双歧杆菌三联活菌片治疗新生儿黄疸的疗效。方法:将120例新生儿黄疸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儿62例,给予口服茵栀黄口服液联合双歧杆菌三联活菌片(金双歧)治疗;对照组患儿58例,给予单纯口服双歧杆菌三联活菌片(金双歧)治疗,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前、治疗3 d、7 d胆红素降低水平。结果:观察组患儿治疗3 d、7 d经皮胆红素与对照组相比,明显下降(P<0.05)。结论:茵栀黄口服液联合双歧杆菌三联活菌片(金双歧)治疗降低胆红素的效果优于单纯双歧杆菌三联活菌片(金双歧)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3.
茵栀黄口服液对新生儿黄疸的早期干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茵栀黄口服液对新生儿黄疸的早期干预疗效并对用药安全性进行评价。方法:142例足月新生儿生理性黄疸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给予茵栀黄口服治疗6 d,对照组未进行任何治疗。根据胆红素值将黄疸程度分为低、中、高三个水平。观察患儿生后第6天经皮测胆红素值及黄疸消退时间。结果:治疗组黄疸消退时间缩短,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高胆红素水平组经治疗后高峰期经皮测胆红素值均较对照组低;低水平组则无明显差异。治疗组治疗后除患儿大便次数增多外,未发现任何不良反应。结论:口服茵栀黄口服液可以降低高胆红素血症高峰值,缩短黄疸消退时间,且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茵栀黄口服液治疗新生儿ABO溶血病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14年1月至2014年9月期间我院收治的52例ABO溶血病患儿。将全部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茵栀黄口服液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光疗时间与黄疽消退时间均显著少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治疗前两组患儿血清胆红素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治疗24h,72 h后复查,观察组血清胆红素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茵栀黄口服液治疗新生儿ABO溶血症,能显著减轻黄疸的程度,缩短黄疸的持续时间,缓解患儿的临床症状,降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茵栀黄口服液与蓝光照射治疗迟发型母乳性黄疸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7月—2014年2月我院门诊收治母乳性黄疸患儿164例。根据患儿家属意愿,治疗上分为单纯停止母乳改配方奶粉组(对照组)50例、茵栀黄口服液组(茵栀黄组)58例和蓝光照射组(蓝光组)56例。治疗后3 d和1周分别抽血复查总胆红素水平。结果对照组、茵栀黄组和蓝光组血清总胆红素水平在治疗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 d及1周时,茵栀黄组与蓝光组患儿血清总胆红素水平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茵栀黄组与蓝光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茵栀黄组和蓝光组黄疸消退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暂停母乳喂养的基础上,采用茵栀黄口服液和蓝光治疗新生儿迟发型母乳性黄疸疗效确切。由于蓝光治疗新生儿黄疸具有一定风险,推荐优先选用茵栀黄口服液。  相似文献   

6.
孙路巧 《大家健康》2013,(15):61-62
目的:观察茵栀黄口服液联合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黄疸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08例新生儿黄疸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及蓝光照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茵栀黄口服液,疗程7天。记录两组患儿每日胆红素下降值、胆红素降至正常所需时间及总体治疗效果。结果:治疗7天后观察组血清总胆红素明显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35.5±14.2)vs(174.9±18.5),P<0.05];且胆红素降至正常所需的时间观察组明显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2±0.6)vs(7.4±0.8),P<0.05];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92.6%vs70.3%,P<0.05)。结论:茵栀黄口服液联合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黄疸临床效果确切,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茵栀黄口服液联合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黄疸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08例新生儿黄疸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及蓝光照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茵栀黄口服液,疗程7天。记录两组患儿每日胆红素下降值、胆红素降至正常所需时间及总体治疗效果。结果:治疗7天后观察组血清总胆红素明显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35.5±14.2)vs(174.9±18.5),P0.05];且胆红素降至正常所需的时间观察组明显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2±0.6)vs(7.4±0.8),P0.05];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92.6%vs70.3%,P0.05)。结论:茵栀黄口服液联合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黄疸临床效果确切,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比较茵栀黄颗粒、茵栀黄注射液辅助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疗效.方法 新生儿黄疸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分为茵栀黄注射液组53例和茵栀黄颗粒组59例,测定患儿肝功能,观察两组治疗后总胆红素下降水平.结果 茵栀黄注射液组治疗3d及5d胆红素下降幅度分别为(105.7±48.4)umol/L和(150.7±30.3umol/L,茵栀黄颗粒组治疗3d及5d胆红素下降分别为(119.6±45.8)umol/L和(139.6±35.6)umol/L,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茵栀黄颗粒与茵栀黄注射剂辅助治疗新生儿黄疸疗效无明显差异,可以用口服制剂代替注射剂辅助治疗新生儿黄疸.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联合茵栀黄治疗新生儿黄疸疗效.方法 将经皮胆红素≥226μmol/L的足月新生儿120例,随机分成两组.实验组予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和茵栀黄口服液口服,对照组予茵栀黄口服液口服,连服4 d.观察两组患儿经皮胆红素的变化.结果 实验组治疗1 d后经皮胆红素开始下降,对照组2 d后开始下降,同一天两组值相比实验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联合茵栀黄口服液治疗新生儿黄疸疗效优于单纯服用茵栀黄者.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茵栀黄口服液辅助治疗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疗效.方法将新生儿病理性黄疸160例,按入院次序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0例,两组均给予抗感染、保温、营养支持等基础治疗.对照组在基础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蓝光照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茵栀黄治疗.茵栀黄口服液,每次3 mL,每日3次,观察患儿黄疸消退时间及胆红素下降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达100%,高于对照组82.5%;黄疸消退时间(5.2±1.5)d,短于对照组(7.6±2.3)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茵栀黄口服液是治疗新生儿病理性黄疸安全、有效的辅助药物,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茵栀黄口服液联合间隙蓝光治疗佐以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肠溶胶囊新生儿黄疸的临床疗效。方法 新生儿黄疸患儿11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56例、观察组56例,对照组行间隙蓝光治疗佐以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肠溶胶囊退黄治疗,观察组予茵栀黄口服液联合间隙蓝光治疗佐以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肠溶胶囊退黄治疗,比较2组患儿经皮胆红素值下降情况、黄疸消退时间、疗效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经皮胆红素值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黄疸消退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2组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无差异(P>0.05)。结论 茵栀黄口服液联合间隙蓝光治疗佐以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治疗新生儿黄疸,能明显降低患儿的胆红素水平,且不会增加不良反应率。  相似文献   

12.
张朝辉 《当代医学》2016,(13):151-152
目的 分析茵栀黄口服液联合培菲康、思密达治疗病理性新生儿黄疸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120例新生儿黄疸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给予对照组采用光照疗法外加控制感染、酶诱导剂、维生素C等常规的方法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口服茵栀黄口服液联合培菲康、思密达的方法治疗,比较2组患儿黄疸消失的时间、治疗前后血中胆红素浓度水平及2组患儿治疗后的有效率.结果 观察组的黄疸消退时间(4.3±1.2)d明显短于对照组(8.3±2.1)d;观察组治疗后血中胆红素浓度明显低于治疗前;观察组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8.33%)明显高于对照组(51.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茵栀黄口服液联合培菲康、思密达治疗新生儿黄疸的临床效果优于其他常规的方法治疗,建议广泛使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茵栀黄口服液结合蓝光照射对病理性黄疸新生儿排便功能的改善情况.方法 选择我院治疗的80例病理性黄疸新生儿,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使用蓝光照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茵栀黄口服液.观察2组患儿的排便情况、黄疸消退时间、住院时间以及治疗前后血清总胆红素的变化,并比较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组初次排便时间、粪便转黄时间、黄疸消退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血清胆红素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0%,高于对照组的72.5% (P <0.05).结论 在病理性黄疸新生儿中应用茵栀黄口服液结合蓝光照射疗效显著,可促进患儿的排便功能得到快速的恢复.  相似文献   

14.
普丽萍 《中外医疗》2013,32(4):135-136
目的探讨茵栀黄口服液在辅佐治疗新生儿病理性黄疸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60例新生儿病理性黄疸患者均口服茵栀黄口服液3mL,3次/d,治疗时间为7~10d。治疗后,对整体疗效以及胆红素下降情况、不良反应情况进行评定。结果治疗7d后,治疗总有效为58例,占96.67%。其中,有效5例,占8.33%;显效53例,占88.34%;无效2例,占3.33%。在治疗的第1~7天中,胆红素降低速度极为明显。另外,治疗中仅有少数患者出现腹泻现象,经简单治疗后症状消失,其他不良反应均未出现。结论茵栀黄口服液佐治新生儿病理性黄疸临床效果明显,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5.
黄栀花口服液治疗疱疹性咽峡炎66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们自 1999年 1月~ 1999年 8月 ,应用黄栀花口服液治疗疱疹性咽峡炎 66例 ,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全部病例均为门诊患儿 ,设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 66例 ,男 2 9例 ,女 37例 ,发病年龄 1~ 7岁 ,平均年龄 3.5岁。发病后 1d内就诊者 2 4例 ,2d内就诊者 2 9例 ,3d内就诊者 13例。对照组 68例 ,男33例 ,女 35例 ,其发病年龄、病程、体温、症状等与观察组病例无明显差异。全部病例按照《实用儿科学》的标准均符合疱疹性咽峡炎诊断。临床表现为发热、咽痛 ,体温 37.5~ 38.8℃ ,在发热的同时 ,咽峡部出现米粒大小…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茵栀黄口服液联合金双歧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3月至2014年6月就诊的68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34例患儿仅给予蓝光照射等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34例患儿在蓝光照射的基础上,同时进行茵栀黄口服液联合金双歧口服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疗效。结果:治疗7 d后经皮黄疸仪测定胆红素(TBIL)水平,对照组为(154.37±15.53)μmol/L,治疗组为(112.81±13.42)μ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1.18%,高于对照组73.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茵栀黄口服液联合金双歧对于辅助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疗效明显。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茵栀黄口服液联合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临床疗效。方法本次研究从2015年1-12月期间我科室收治的病理性黄疸新生儿中选取了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入选的100例患儿按照入院顺序奇偶性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患儿。两组新生儿在入院后均给予常规蓝光照射治疗,观察组新生儿在此治疗基础上加用口服菌栀黄口服液进行治疗。结果观察组新生儿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6.0%,与对照组患者的88.0%相比,显著较低,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新生儿治疗后1d、3d和7d后的血清总胆素水平均得到了显著降低,与对照组新生儿相比,显著较低,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菌栀黄口服液联合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病理性黄疸,可显著改善患儿的血清胆红素水平,从而促使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得到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茵栀黄口服液联合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辅助冷光源照射治疗新生儿黄疸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6年1月-12月我院收治的100例新生儿黄疸患儿,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联合组,对照组50例患儿采用常规冷光源照射治疗;联合组50例患儿给予茵栀黄口服液联合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辅助冷光源照射治疗,观察2组患儿治疗有效率、经皮胆红素水平、胆红素复常时间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治疗5d后,联合组患儿的治疗有效率为94.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8.00%(P<0.05);治疗后2组患儿的胆红素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联合组在治疗1d,3d,5d的胆红素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联合组患儿胆红素复常时间(5.02±1.86)d,明显短于对照组的(9.36±1.29)d(P<0.05);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6.00%,明显高于联合组的8.00%(P<0.05).结论 茵栀黄口服液联合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辅助冷光源照射治疗新生儿黄疸可明显降低患儿胆红素水平,显著缩短胆红素复常时间,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效果显著,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9.
易冬兰 《当代医学》2016,(29):126-127
目的:分析茵栀黄口服液联合妈咪爱早期干预新生儿黄疸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次研究对象为产科出生的200例新生儿黄疸患儿,按照1∶1配对比例法分为2组,对照组100例患儿选择的治疗药物为苯巴比妥,观察组100例患儿选择的治疗药物为茵栀黄口服液联合妈咪爱,对比分析不同用药方法治疗后效果。结果出生后第4、5天观察组患儿的额、胸、腿经皮胆红素水平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黄疸消退时间、再住院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前后的大便次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茵栀黄口服液联合妈咪爱早期干预治疗新生儿黄疸,应用安全,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20.
孙浩 《中国医疗前沿》2010,(11):46-46,29
目的比较茵栀黄颗粒、茵栀黄注射液辅助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疗效。方法新生儿黄疸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分为茵栀黄注射液组53例和茵栀黄颗粒组59例,测定患儿肝功能,观察两组治疗后总胆红素下降水平。结果茵栀黄注射液组治疗3d及5d胆红素下降幅度分别为(105.7±48.4)umol/L和(150.7±30.3umol/L,茵栀黄颗粒组治疗3d及5d胆红素下降分别为(119.6±45.8)umol/L和(139.6±35.6)umol/L,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茵栀黄颗粒与茵栀黄注射剂辅助治疗新生儿黄疸疗效无明显差异,可以用口服制剂代替注射剂辅助治疗新生儿黄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