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徐适 《贵阳中医学院学报》1982,(3)
对百合狐(或虫)阴阳毒病的认识,至今尚无定论。作者在临床中对百合等病进行了探讨,现提出自己一些看法,庶能抛砖引玉。 一、百合病 (一)百合病的一些主要脉证 根据张仲景《金匮要略·百合狐(或虫)阴阳毒病脉证治》(以下简称《金匮·百合等病篇》)的记载,百合病有四大主要脉证: 1、意欲食,复不能食,常默默,欲卧不 相似文献
2.
百合狐惑阴阳毒病出自《金匮要略》第三篇,本文以精津理论为主线,从百合病、狐惑病和阴阳毒病机特点等方面,辨析三者之间的关系和精津互化在疾病演变过程中的重要地位,发现三者均由伏邪致病,具有由实致虚,由热致寒的转变过程,基于如上探讨,可以扩大《金匮要略》本篇疾病谱和治疗范围,从免疫系统疾病、传染病到肿瘤乃至慢性退行性疾病,对进一步研究挖掘该篇疾病、方剂以及临床应用具有指导性意义。 相似文献
3.
百合狐惑阴阳毒病证治篇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连建伟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01,25(6):56-57
1 百合知母汤原文治百合病发汗后者.百合七枚(擘)知母三两(切)上先以水洗百合,渍一宿,当白沫出,去其水,更以泉水二升,煎取一升,去滓;别以泉水二升煎知母.取一升,去滓;后合和,煎取一升五合,分温再眼.方议仲景云:"百合病者,百脉一宗,悉致其病也."人之百脉朝宗于肺,故百脉不可治,而可治其肺.百合病,若津液受伤,虚热较甚,可用百合知母汤清而润之.方中百合甘苦微寒,色白入肺,清热补虚;知母苦寒,润燥生津,清热除烦. 相似文献
4.
对《金匮》百合病的理论初探胡文军,李芳,何美玲(河南省原阳县卫校,河南450003)主题词《全匮要略》,百合病/病理生理学对百台病的病机探讨,历代注解不一,今就个人临证体会,结合先贤所论浅谈如1百合病的阴阳观“百合病者,百脉一宗,悉致其病也”。心主血... 相似文献
5.
《金匮》百合病及其方证研究之解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金匮》百合病的发病原因、临床表现及其治疗方法,结合后世医家有关证治实践展开讨论。认为该病与脏躁、癫狂发病机制迥然有异,应属发生于热病之后,由阴虚内热而引起的,以饮食、睡眠、行动异常为特征的机能失调性常见病,治疗应以养阴补虚、清心安神为基础原则。 相似文献
6.
张朝卿 《黔南民族医专学报》1998,(3)
狐惑一病,见于《金匮要略》“百合狐惑阴阳毒病症治第三”,论病症三条,即百合病,狐惑病,阴阳毒。原文谓:“狐惑之为病,状如伤寒、默默欲眠,目不得闭,卧起不安。蚀于喉为惑,蚀于阴为狐,不欲饮食,恶闻食臭,其面目乍赤、乍黑、乍、白;蚀于上部则声喝,甘草泻心汤主之。蚀于下部则咽干,苦参汤洗之。”是说狐惑病的症状类似伤寒,想睡眠但又不能闭目入寐,不论是躺下或起床,都表现精神不安。狐与惑的区别是:咽喉部蚀烂的为惑,前后阴蚀烂的为狐。病人不想进食而且怕闻到饮食的气味,面目一阵红、一 相似文献
7.
沈继泽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1995,(3)
谈谈有关《金匮》狐域病的几个问题沈继泽(南京中医药大学金匮教研室210029)关键词《金匮要略》,狐,白寒氏综合征对《金匮》中狐病的认识曾有一度时期展开过讨论,认识似乎基本一致,今据本人长期从事《金匮》教学与临床体验,认为有些问题仍有再讨论的必要,现... 相似文献
8.
9.
王全志 《贵阳中医学院学报》1981,(2)
《内经》的阴阳学说在哲学思想及医学的运用上,就当时的时代来说都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巨大成就,这是应当充分肯定的。但是,“每一时代的理论思维,从而我们时代的理论思维,都是一种历史的产物”(《自然辩证法》1971年版第27页)。评价《内经》阴阳学说也不能脱离历史时代所给予的条件。诚然,如上 相似文献
10.
11.
陈仁旭 《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1984,(2)
原文云:“伤寒八九日,风湿相搏,身体疼烦,不能自转侧,不呕不渴,脉浮虚而涩者,桂枝附子汤主之;若大便坚,小便自利者,去桂加白术汤主之”。历代医家对本病病机及证治等问题有不同的认识。以魏念庭为代表的医家认为证属表里阳气俱虚,寒湿内外皆盛,“大便坚,小便自 相似文献
12.
匡萃璋 《江西中医学院学报》2007,19(2):3-5
《金匮要略·百合狐惑阴阳毒病脉证治第三》关于“阴阳毒”病证的描述仅两条:“十四条:阳毒之为病,面赤斑斑如锦纹,咽喉痛,唾脓血,五日可治,七日不可治,升麻鳖甲汤主之”(后世称此方为“阳毒汤”)。“十五条:阴毒之为病,面目青,身痛如被杖,咽喉痛,五日可治,七日不可治,升麻鳖甲汤去雄黄、蜀椒主之”(后世称此方为“阴毒汤”)。40多年前学习《金匮》时不知“阴阳毒”为何病,经过40多年的临证,今天笔者仍难确指其为何病,亦未见中医界哪位能实指“阴阳毒”为何病。然而,重要的是此病仲景出有方治:升麻鳖甲汤(升麻二两,当归一两,蜀椒炒去汗一两,… 相似文献
13.
耿义勤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1989,13(5):57-59
认为辨病是对疾病的整体考察,它对疾病的诊断、鉴别诊断、治疗、预后等均具有整体性的指导意义,研究并发扬《金匮》中的辨病思想,对临床实践和中医学术的发展也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4.
15.
支饮乃属《金匮》痰饮病四大证型之一。《金匮·痰饮咳嗽病篇》中说 :“夫饮有四 ,……有痰饮 ,有悬饮 ,有溢饮 ,有支饮”。“支饮”是指痰饮停滞胸膈 ,阻碍肺气宣降而引起的以咳喘为主症的肺部疾患 ,即《金匮·痰饮咳嗽篇》原文所说 :“咳逆倚息 ,短气不得卧 ,谓之支饮。”常见于西医学的急、慢性支气管炎 ,支气管哮喘、肺炎、肺气肿、肺心病 ,肺结核等病。支饮是由于痰饮停留胸膈 ,其中以饮留为主 ,阻滞于肺 ,肺失宣降 ,气逆于上所致。而导致饮滞胸膈的因素又有很多 ,其中以肺、脾、肾三脏虚弱 ,功能失常为主要原因。肺主宣发肃降 ,能将水… 相似文献
16.
17.
《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1991,(1)
《对金匮要略·水气病脉证并治第十四》中“大气”一词的解释,历来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以五版教材为代表的一些著作,均将其释为“膻中之宗气”,本文从古文通假、水气病的致病原因、病理机制和治疗原则等多个方面作了论证,认为“大气”当作“秦气”,即阴阳调和之气来解释,而《水气篇》所说的“阴阳相得,其气乃行;大气一转,其气乃散”当是水气病总的治疗原则。 相似文献
18.
奔豚气是一种发作性疾病,在发作时先从少腹气撑作痛,继而自觉气从少腹上冲心胸、咽喉,此时病人极端痛苦,后则冲气渐平,病亦渐轻,终至平复如常.所以说:"发作欲死,复还止". 相似文献
19.
20.
杨晓贵 《贵阳中医学院学报》1994,16(4):7-9
本文以《金匮》水气病篇为主,结合痰饮及消渴小便不利等篇有关内容对水气病的治法,分为发汗法、利水法、攻下逐饮法进行了探讨,并就水气病的特点阐述了作者的体会。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