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鳄鱼,是地球上最古老的生命之一,它们的历史远比人类还要漫长。作为历史的“活化石”,这些古老的生命是人类不可缺少的朋友,了解一下“朋友”们的情况,是我们应该具备的知识,或许,我们还能从中得到一些有关人类生存的“真谛”。  相似文献   

2.
生命在延续,血液在绵延,——获得健康、长寿是我们不灭的梦想几千年来人类孜孜以求一代又一代人在探索生命的无穷奥秘和神奇一段文字承接着梦想与生活,表达了亘古未变的健康愿望让养生理念和养生实践完美结合一次刻骨铭心的养生体验,一段持久的养生历程,一个感动的养生故事,一幅温馨的养生画面……你我共同品味这一切,或是其中的一个截面,就是我们期待的  相似文献   

3.
磁是人类生存的要素之一。地球本身就是一个磁场,由于地球自身运动导致的两极缩短、赤道拉长、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等原因,地球的磁场强度正逐渐衰减。外加高楼林立、高压电网增多,人为地对地球磁力线造成干扰和破坏。所以,现在地球的磁场强度只有500年前的50%了,许多人出现种种缺磁症状。科学家研究证实,远离地球的宇航员在太空中所患的“太空综合症”就是因缺磁而造成的。由此可见磁对于生命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4.
癌症可称得上是个超级杀手,常常令人谈之色变。白血病俗称“血癌”,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生命的恶性疾病。 从白血病发病来看,男女有别,男性发病率略高于女性;年龄有别,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发病高峰年龄是10岁以下的儿童期,而其他类型的白血病的发病高峰  相似文献   

5.
被认为具有致命危险的鳄鱼如今将扮演拯救者角色。美国一项最新研究表明,鳄鱼血液蛋白质中可能带有能够对抗“超级病菌”的抗生物质。  相似文献   

6.
“神”一词涵义复杂。《黄帝内经》摈弃了它虚幻,诡谲的唯心方面,引用到医学领域,形成了中医理论体系的框架结构一一整体观、系统论、信息论。人为万物之灵,《素问·宝命全形论》:“天覆地载,万物悉备,莫贵于人。”人类的生命活动是非常复杂的,其中的精神活动史是人类有别于其它生命的特有的生命现  相似文献   

7.
疾病似乎是人类永远无法豁免的痛苦。在漫长的生命演进的历程中,那些不期而遇的入侵者和隐藏在身体内的病菌、病毒,像魔鬼一样从来就与人类形影不离,纠缠不休。它们以不同的面目一次又一次地聚众而来,凶残地袭击并吞噬着人类的生命之树。而在同疾病搏击的过程中,人类在自己的身体内建立了一套奇妙的防御体系——人体免疫系统。只要充分利用好这套美妙的自我防御系统,我们每个人都可以进入令人憧憬的“无病时代”。怎样才能远离病苦?人类经历了现代科技带来的医学革命,经历了滥用抗生素带来的惊人药害,目睹了现代医学在各种慢性病面前表现出…  相似文献   

8.
中医与阿育吠陀同为东方古老的医学体系,在漫漫历史长河中为中印人民的生命认知、健康医疗、养生哲理,乃至全人类文明作出了巨大贡献。中医和阿育吠陀同为数千年来人民和医家的集体智慧大成,经过长期对人类生命的探索和实践,形成了风格各异但理论相似的两种医学体系。通过比较中医与阿育吠陀对宇宙和人类生命的认知,梳理两者在生命存在观、生命特质观、生命价值观、生命超越观4个层面的观点,并形成互鉴和类比,力求为中印传统文化的对话尽绵薄之力。  相似文献   

9.
正何谓"低温养生"?指的是让人体保持一个相对低温的状态,以达到降低细胞代谢速度,进而延缓衰老之目的。人类的生命活动是遵循"生命能"的消耗规律而运作的,一个人的"生命能"有限,消耗完了生命也就画上了句号,所以消耗越快,寿命越短。"低温养生"则能调控"生命能"的消耗速度,使其慢些再慢些,做到细水长流,健康便得到了保  相似文献   

10.
正"养生"中的养为调养、保养之意,而生则指生命。对于生命来说,从出生到死亡,都处在"外环境与内环境"这两大系统之中。外环境自然是我们生存的外界因素,天气、环境、饮食,甚至我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而内环境则是人类体内的环境,在生理学家眼中,内环境是包含营养物质及化学分子的液体状态,对于普通人来说,内环境就是我们体内可见的器官、组织以及不可见物质的平衡。人体为生存和适应,在不断进化,形成稳定的运行规律和代谢机理。在这个平衡的整体中,人体在尽可能的维持健康和平衡的状态。这也许就是中国古代思想中"天人合一"法则和中医所说的"致中和"。  相似文献   

11.
“生命”,是人类普遍关注的永恒主题。祖国医学对生命寿限、生命规律、生命本质及保养生命的问题极为重视,二千多年前的经典著作《黄帝内经》即详尽地论述了该专题,确定了“天年”的概念及期限,并强调先天禀赋是决定人类寿夭的主要因素,从而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中医寿限学说。既往由于历史的局限,对此缺乏微观的科学解释。随着时代的发展,现代生物学、遗传学、老年病学的研究成果已  相似文献   

12.
早在十八世纪,法国著名的启蒙思想家、哲学家、作家伏尔泰就科学地指出:"生命在于运动"。这一名言代表了人类对运动与健康、人类对运动与生命关系的共识。此后,歌德亦认识到:"生命在于矛盾,在于运动,一旦矛盾消除,运动停止,生命也就结束了。"达·芬奇指出:"运动是一切生命的源泉,生命在于运动。  相似文献   

13.
营养是生命的源泉,只有摄取均衡充足的营养,生命才能存在和发展。人们获得身体所需营养的主要途径就是食物。通过长期实践和总结,人们发现,虽然世界上可以吃的东西有很多种,但是没有一种天然食物可以包含人体所需要的所有营养素。  相似文献   

14.
人类几乎本能地具有一种改变自身命运、给在人海中颠簸的生命之船寻找一处能安然栖息的幸福港湾的心愿。但是,许多人却缺乏一种驾驭生命之船直的方法和知识。尤其是许多人虽有求乐之心,行为却往往自毁其乐。 这种行为和愿望背道而驰的原因,也就是智慧的对立面——无明。无明就像黑暗,消除黑暗的一种有效方法就是通过禅定点燃智慧的明  相似文献   

15.
刘晓梅 《科学养生》2014,(11):36-36
<正>古罗马哲学家塞涅卡曾有一句名言:"如能善于利用,生命乃悠长。"如今,英国剑桥大学大卫·斯皮格霍尔特博士对于生命的阐述又提出了一个新概念——"微命"。斯皮格霍尔特认为,人类平均寿命里的每30分钟就是一个"微命",生活中的每个坏习惯都能够换算成N个微命的消耗,相反,一些好习惯会为我们赚到N个微命。斯皮格霍尔特分析了多个国家的死亡率发现,人们衰老的快慢与微命的消耗密切相关。微命消耗得越快,人也就衰老得越快。以吸烟为例,假设每天吸20支香烟,你会消耗29小时的微命,而别人才消耗了24  相似文献   

16.
中医学理论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为治未病,中医学是以阴阳五行理论为指导,从动态、整体角度对人体病理生理和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进行阐释与研究,进而寻找一种科学合理的方式来有效防治疾病。中医学的一个核心理念为天人相应,也就是人类生存不仅需要依赖自然,同时还需要和自然之间达到相互协调的状态,才能确保健康,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天人合一"。五运六气理论主要针对气象周期性变化对各项生命活动产生的影响进行探究,六气和五运气化偏性变化对人体先天胎孕禀赋以及后天体质均会产生一定影响。本研究主要针对五运六气理论对中医治未病的指导进行探究。  相似文献   

17.
陈思 《家庭中医药》2006,13(11):70-71
人类把“海鲜”作为食物,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了。不过对于早期人类来说,海鲜只是一种用于充饥的食品,维持生命而已。但对于现代人类,海鲜的美味和营养价值,已经使之成为人们最良好最健康的食物之一。不过,人们虽然爱吃海鲜,海鲜也确实既好吃又有营养,然而,人们却很少了解海鲜,只知美滋味,不知潜危害。因此,了解海鲜,科学、合理地食用海鲜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18.
同是自然界的生物,不少动物却世代为人类的生活、生长和生命服务,有的成为人类的朋友,有的干脆就是为人的生存而生而死。在不同的发展时期,随着人类生存状态的变化,动物群体也在不断地转换角色。现如今,于人类而言,动物有了更为广泛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人类并不是脱离社会而孤立地生活在自然界中,因此生命活动除受自然因素的影响外,也时时受到社会因素的影响。社会因素虽然可通过多种渠道影响人体,但主要还是体现在精神活动方面。情志活动是精神活动的重要内容,而“七情”就是指人类情志活动所产生的怒、喜、思、忧、悲、恐、惊七种不同的感情变化。人类的情志活动十分复杂,诸如周围环境的变动、社会影响、语言文字等,都能成为特有的刺激因子,使人无时不随之产生感情的波动。但这种感情的变化,并不只表现为此七种简单的形式。因常  相似文献   

20.
<正>屠呦呦发现青蒿素,为人类带来一种全新结构的抗疟新药,为人类抗击疟疾提供了有效的"武器",挽救了全球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数百万人的生命,产生了巨大的社会效益,是中医药学对世界医药学的重要贡献。屠呦呦也因此获得了2015年度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这是中国科学家的本土研究成果首次获诺贝尔科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