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6 毫秒
1.
《诗经》中甲诗的某些诗句、句型与乙诗中的某些诗句、句型相同相近 ,因而构成了两诗之间的血缘联系 ,我们称之为“《诗》血缘句” ,通过对它的研究 ,对《诗》的创作形成 ,成诗的时间、诗的作者、流传、传授过程、分类 ,诗与音乐的关系 ,《诗经》时代人们对诗歌的理解、诗的创作手法、诗的注疏等一系列问题会有新的突破  相似文献   

2.
朱熹<诗集传>与吴械<诗补音>音叶差异颇大.从语音根据与韵段韵谐状况、古韵、审音几方面对47例韵异音叶考察后发现,朱熹重协韵,轻考古,对<诗补音>的改订有得有失,要具体分析.朱熹、吴械注音叶是一种程度不同的审音自觉行为.  相似文献   

3.
朱熹的《东归乱稿》表现了理学家的旅途体验及确证自身的努力。该诗集的整体综合意蕴可归纳为“归心”与“道心”。作为朱熹个性化体验的“归心”包容了道德伦理的内涵 ,客子的羁旅愁思表现了天伦中的深情 ;其以理学心性为主体的“道心”把心性体察和审美观照参融在一起 ,纯然是一派温润宁静的气象。朱熹诗歌语言的日常化是以理学为诗 ,以诗为讲学的结果。朱熹的理学诗在当时葆有着它的生命活力 ,它们不仅折射出朱熹的视境、朱熹的情思 ,显示了理学话语的形象特征 ,拓宽了宋诗的审美空间 ,强化了诗歌的致用功能 ,而且反映了朱熹日常生活的哲学化和哲学化的人生。朱熹在东归之行中 ,通过他的吟咏 ,为理学家的精神生活创造了一个理性思维、道德情感和人生趣味相和谐的神话  相似文献   

4.
用方法论来阐释《内经》的理论可使问题深入浅出,使《内经》的理论跟进当代人的思维,也是理论的与时俱进。科技发展时代的变迁使对事物的定义和看问题的角度都随之变化,因此我们对原来定义的事物也需要进行变化以适合于思维发展的要求。由于《内经》所使用方法的特殊性,使它在讲述临床时我们容易将其划为讲述理论的片段:多数情况下讲述道理或定义时都需要用具体现象来说明。  相似文献   

5.
梁万龙 《健康问答》2005,(11):64-64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这是《诗经》中的话。八个字就把桃花的姿态、色调、风韵写透了。  相似文献   

6.
<正>有首《空空诗》:"天也空,地也空,人生渺茫在其中。日也空,月也空,东升西沉为谁动?田也空,屋也空,换了多少主人翁!金也空,银也空,死后何曾握手中?妻也空,子也空,黄泉路上不相逢……"闭目沉思,浮想联翩。  相似文献   

7.
《资本论》是马克思的主要著作 ,是马克思主义的百科全书。《资本论》的科学理论永远是全人类最宝贵的文化科学遗产之一 ,不仅影响了 19世纪以来的人类历史 ,而且他的科学价值超越了时空的阻隔和跨越了学科的沟壑 ,不但在科学地认识复杂的社会经济运动规律的过程中 ,《资本论》永远是取之不尽的智慧源泉 ,而且 ,《资本论》的科学的方法论对我们进行科学研究同样起着指导作用。当然 ,这决不意味着我们只能把《资本论》当作“教条”来背诵 ,但它所提供的立场、理论、方法 ,永远是我们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是教育部规定的博士…  相似文献   

8.
朱熹认为,天地万物无非是气在理之主宰下的屈伸运动。这样,精神性的神帝失去了容身之处,鬼神无非是气的屈伸运动。这具有无神论倾向;气可以聚散。正因气的聚散,物质具有了多样性。朱熹看不到这一点,因而相信有“虹霓之气”一类鬼神、妖孽的存在;朱熹认为,万物由理气构成,天地间一气流通,因而人与万物可以感格,朱熹并用盛格思想来解释鬼神、卜筮、祭祀等,从而使其带上理学色彩。总之,朱熹的鬼神观暴露了朱熹理气观上的不足。  相似文献   

9.
通过分析<解读伊尹汤液经>,探讨<伊尹汤液经>,进一步对本草、汤液和经方加以深思,追源溯流,以便从学术沿革角度阐明中医临床治疗的发展过程,知晓各种学术流派的短长.  相似文献   

10.
一、以《诗》为教大纲的确立疑古思辨学风从北宋始已成为时代的主流,宋儒为了挣脱汉学藩篱,纷纷从方法论入手,倡导即文求义,涵咏本文的读书方法。朱熹的《诗经》研究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开展起来的。作为理学家和文学家,他既认为《诗经》是文学作品,要用文学方法去读它,更认为它是理学教材,是读者修身明性、格物穷理的工具,而如何将两者统一起  相似文献   

11.
《杂病源流犀烛》为清代沈金鳌所著,全书所涉消渴内容多为摘引前代医家观点,不同之处是沈氏不赞同张从正、张景岳消瘅者,众消之总名的观点,而将三消、瘅病,消瘅分立,并列出了类症鉴别。  相似文献   

12.
刘向编辑《楚辞》之说起自东汉王逸,宋代即有人对此提出不同见解,近世又有学者因《汉志》未录此书而提出质疑,因而刘向是否编纂《楚辞》就成了一桩学术疑案。考之史实,刘向编辑《楚辞》自有其得天独厚的条件机遇,且从汉至清历代典籍和名家对此都有明确的记载和评述;《汉志》未录《楚辞》是因其本于《七略》,而《楚辞》无论从体例还是从内容角度考量均无录入《七略》之必要,因此,虽然也许不是屈原作品最早的编纂者,但他编辑了在当时比较权威的十六卷本《楚辞》的史实不容置疑,也是他第一次把屈原所有作品以及西汉以前模拟屈原作品体式且为屈原立言的代表作品集名之为《楚辞》的。  相似文献   

13.
《活人书》是宋代著名伤寒学家朱肱的代表作,是书初名《伤寒百问》,经历了数次刊刻。二书现存较早的版本是元燕山活济堂刊本《伤寒百问经络图》与宋刊本《重校证活人书》。二者相对照,其间增补与删改之处甚多。这些改动一方面是考虑到读者检阅的方便,另一方面反映了朱肱伤寒观点的前后变化,同时也透露出北宋末年伤寒学术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14.
楚辞校勘文献是楚辞学文献的基础。楚辞校勘文献可分三类:一是善本,包括写本,刻本(影印本)、批校本等;二是校勘著述,包括专著、笔记、札记等;三是四部典籍所引之楚辞正文及王逸注文。兹对上述一、二类文献略加整理。  相似文献   

15.
在中古史书中,《宋书》的语料价值很高,颇具代表性。东晋六朝时期是汉语双音词的一个重要的增长期,以《宋书》为专书进行双音词专题研究,可以深入探讨双音词在发展过程中的阶段性特点,为汉语词汇史的研究提供重要的依据。据初步考察发现,除了与中古文献共同的词汇特征外,《宋书》双音词还有七个方面的显著特点。  相似文献   

16.
针对近年来中医史界依据滑寿《麻疹全书》的记载而提出:元代已经确立麻疹病名,明确地将“痘”(天花)与“疹”(麻疹)区分开来,并撰成专书的认识,对该书详加考证。结果发现书中大量引述明清以后医书的内容;书中所列省名,及“十九行省”之数;使用的药物,如西河柳、樱桃核等均为明代中晚期以后才见记载,因此认为所谓元·滑寿撰《麻疹全书》实为后人假托的伪书,作伪时间可确定在光绪九年至三十一年之间,并提出因而据该书所  相似文献   

17.
作为先秦保存神话资料最丰富的两部典籍,《山海经》《楚辞》对洪水神话中鲧的记载有较大差异,其爱憎情感可以说是截然不同。《山海经》对鲧极尽贬抑之能事,而《楚辞》则对鲧全面肯定乃至极度推崇。从人类文化学角度考察,《山海经》的辗转相传,屡经修订,特别是儒家思想的浸染所造成的神化的历史化,使得鲧神话的原生品质受到影响,而作为文学作品的的楚辞,则为原生态神话的永久保存提供了可靠的保障。  相似文献   

18.
清·林云铭云:“一部(楚辞最难解者,莫如《天问》一篇”。《天问》之奇,复有柳宗元《天对》,耗费历代学者几多心血。楚辞研究史,有《楚辞》著作七百种,其中《天问》专著二十五种,专题探求,庶成专学。然歧义纷纭,至今莫辩。本文择其十二种,“解题”评说,以作诠释之助。  相似文献   

19.
关于《注解伤寒论》所据之祖本,一般认为其本于林亿等校定的宋本《伤寒论》,然通过对成注本与宋臣校定本《伤寒论》的对校,发现异文特多,难以均用误写来解释。且某些异文,成注本虽与林校本有异,然与《金匮玉函经》中相应的文字同,说明此等异文非成公任意改动所致。又宋代《伤寒论》传本众多,如将《伤寒补亡论》中引《伤寒论》文与林校本对校,发现郭氏引文所据之底本非为林校官定本,即宋代研究《伤寒论》者不一定均采用林亿等校定之官本,成注本之祖本亦非本于林校本。  相似文献   

20.
《易传》与《内经》之"神"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易传》与《内经》形成于同一历史时期而略早于《内经》,且两者皆与上古巫文化相关,有相似的文化背景。《易传》与《内经》之“神”在用法及意义上有很大的相似性,皆有表示大自然运动变化复杂奥妙莫测之意,皆有表示人的精神思维活动之意。只是《内经》主要论述人的生命运动规律,所以在此二义的基础上在医学领域做了进一步推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