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作者于1991~1997年采用原皮肤中厚皮片回植法和超薄皮瓣覆盖法治疗了四肢脱套伤18例,其中手部脱套伤9例,取得较好的效果。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18例,男6例,女12例,年龄16~26岁,部位:手9例,上肢4例,下肢5例,原因:机器挫伤13例,车祸5例,皮片回植10例,超薄皮瓣覆盖8例。半年~2年随访15例,效果满意,局部功能恢复理想。1.2方法;①原皮肤中厚皮片国植法(A法):常规清创,将原皮肤切取修成中厚皮片,回植覆盖创面上,加压包扎,②超薄皮瓣覆盖法(B法):常规清创,将残余较完好皮肤制成保留真皮下血管网超薄皮瓣,…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筛孔状中厚皮片反植联合封闭式负压引流术(VSD)对四肢皮肤撕脱伤患者的疗效以及预后影响。方法:选择佛山市顺德区龙江医院2014年2月至2016年2月收治的68例四肢皮肤撕脱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每组34例。其中对照组患者进行撕脱皮片原位回植和加压包扎治疗,观察组患者则采用筛孔状中厚皮片反植与VSD的联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1周后,观察组患者的疗效优良率为88.2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7.6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换药次数、抗生素费用、不良反应发生率、住院时间均显著少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患者创面缩小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筛孔状中厚皮片反植与VSD联合治疗四肢严重皮肤撕脱伤患者的效果更好,换药次数少,有效降低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缩短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3.
随着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汽车捻挫伤和机器绞轧伤的增多,四肢皮肤片状撕脱伤及潜在性大面积皮肤套脱伤的病例日渐增多。其特点是创面大、污染重,常合并有深部组织,如肌肉、神经、血管及骨关节的损伤或合并其他重要器官损伤,治疗上有一定困难。自2009年1月-2011年1月,本科共收治下肢皮肤脱套伤患者12例,均采用中厚皮片原位回植覆盖,急诊修复创面,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  相似文献   

4.
我们用自体全厚游离皮片移植治疗小腿大面积皮肤撕脱缺损1例,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大面积组织缺损主要见于严重挫裂伤及撕脱伤等.由于深部组织损伤大,清创后软组织缺损较严重,甚至出现神经、肌肉、肌腱及骨骼等组织外露,部分组织渐进性坏死,彻底清创较困难.大面积组织缺损的治疗,多采用皮瓣修复重建、吻合血管皮瓣移植、保存真皮下血管网的复合皮片游离移植等方法.然而,单纯植皮或皮瓣转移治疗常发生感染及坏死组织积聚,导致皮片或皮瓣坏死,往往需多次手术.笔者采用生肌象皮纱条换药联合负压闭式引流(VSD)治疗车祸后大面积组织缺损.现将治疗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四肢大面积皮肤剥脱伤脱套伤的治疗体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近年来,随着汽车捻挫伤和机器绞轧伤的增多,四肢皮肤片状、脱套伤及潜在性大面积皮肤剥脱伤的病例日渐增多。肢体的皮下组织比较疏松,并有一定的移动性。当肢体的皮肤受到强烈捻挫和撕裂时,皮肤连同其下的皮下组织容易发生潜行脱套或被撕脱。其特点是创面大、常合并有深部组织,如肌肉、神经血管及骨关节的损伤或合并其他重要器官损伤和休克,治疗上有一定困难。本院自2001~2005年,共收治该病种患者27例,均采用全厚皮片原位回植覆盖,急诊修复创面,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应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小腿下段软组织陈旧性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根据小腿下段软组织缺损的形状、面积,设计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损伤创面。结果:术后7例皮瓣全部成活,其中2例皮瓣远端部分表皮坏死,经换药切痂后用中厚皮片植皮愈合。结论: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皮肤质量好,切取简便,供皮面积较大,成活率高且不牺牲主干血管,是修复小腿下段部较大面积皮肤缺损的理想供区。  相似文献   

8.
皮肤游离撕脱伤较常见,且常合并肌腱、血管、神经、甚至骨的外露与损伤。若修复方法不当,易造成创面一期修复失败,增加病员的精神和经济负担。1994~1997年,7例皮肤游离撕脱伤急诊原位缝合均未成功,而此期间另15例将游离撕脱组织制成厚中厚皮片,急诊或延期植皮.获得良好效果。治疗体会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治疗组15例,男9例,女6例,均为车祸伤。年龄4岁~51岁。伤后时间半小时~14小时(有 3例超过 8 小时)。撕脱面积3cm ×2.5cm~ 12cm× 4cm。合并血管、神经或肌腱外露4例…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以腹部袋状皮瓣修复全手套状皮肤撕脱伤的治疗效果。方法:自2006年1月至2009年2月,我院根据手损伤的情况设计应用腹部袋状皮瓣修复了全手套状皮肤撕脱伤36例,并于术后予1-2年随访。结果:皮瓣全部成活,断蒂后手功能恢复满意,部分病例后期行皮瓣修薄术,外形恢复满意。结论:腹部袋状皮瓣供区皮瓣来源丰富,且较为隐蔽,皮瓣血运安全可靠,移植后术后治疗及护理相对容易,是临床修复全手套状皮肤撕脱伤有效的手术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0.
<正>足背及踝关节前侧、外侧皮肤松弛,皮下组织薄弱,碾压等外力极易造成皮肤撕脱或潜行剥脱而导致肌腱及骨组织外露,是临床治疗的棘手问题之一。应用腓肠肌皮瓣修复软组织缺损,具有对供区影响小、切取范围灵活、成活相对更有保障、外观更加美观等优点,带肌肉的肌皮瓣还具有抗感染力强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吻合静脉血管在修复手部皮肤逆行撕脱伤中的应用效果及价值。方法:2008年1月至2013年1月,对23例手部皮肤逆行撕脱伤进行修复时采用吻合静脉血管的方法,观察治疗效果,探讨其应有价值。结果:23例中18例皮瓣成活率在90%以上,不需植皮痊愈,70~90%之间4例,采用二期植皮后痊愈;低于70%1例。结论:吻合静脉血管改善手部皮肤撕脱伤的回流,减轻静脉淤血,有利于皮肤成活。  相似文献   

12.
手背皮肤撕脱伤是较难处理的一种外伤 ,并发症多 ,功能恢复差。自 1997~ 2 0 0 0年 ,作者采用皮瓣移植治疗手背皮肤断脱伤 10例 ,收到良好的疗效。现总结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 10例中男 8例 ,女 2例。年龄 17~ 6 5岁 ,平均 36岁。绞伤 7例 ,压伤 3例。均为全手背皮肤撕脱伤 ,肌腱、骨外露 ,伤口污染重 ,撕脱皮肤坏死 ,血液循环差 ,皮肤感觉丧失。伤后至手术时间为 4~ 8小时。1.2 治疗方法 下腹壁皮瓣移位术 6例 ,术后 6周断蒂 ;1例入院时已做游离植皮 ,入院后皮肤坏死 ,二期处理 ;股前外侧皮瓣移植 1例 ;前臂背侧…  相似文献   

13.
小型皮瓣修复手指皮肤缺损应用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手指损伤并皮肤软组织缺损是手外科的常见创伤 ,除采用传统方法外 ,可选用显微外科的方法修复 ,以获得满意疗效。作者自 1996年 6月~ 2 0 0 2年 6月 ,对 32 6例手指皮肤缺损采用不同类型的小皮瓣进行修复 ,收到了满意的效果 ,现总结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32 6例 ,男 196例 ,女 130例。年龄 2~ 6 2岁。压砸挤压伤 118例 ,电刨电锯伤 15 3例 ,撕脱伤 19例。伤后感染骨肌腱外露 36例。皮肤缺损面积最大 5cm× 7cm ,最小 1.5cm×2 .5cm。修复部位指腹 192例 ,手指侧方 5 2例 ,指背 70例 ,手指皮肤套状撕脱 12例。小型皮瓣种类指腹推进皮…  相似文献   

14.
皮瓣移植术是将某一部位带有血供的皮肤及皮下组织的皮瓣转移到另一部分,达到消灭创面,整复畸形和缺损的目的.由于皮瓣有自身血液供应,又含皮下脂肪等组织,对恢复受皮的外形和生理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有积极作用,皮瓣移植术的护理工作是促进患者顺利康复的重要环节.现将笔者对1例左足内侧背岛状皮瓣移植术的围手术期的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5.
<正>笔者对2000年4月—2007年5月本院收治的9例完全头皮撕脱伤患者应用整张中厚皮原位移植进行修复,疗效满意,总结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9例均为女性,年龄20~45岁;受伤原因均为工作时头发卷入转动的机器内,造成完全头皮撕脱伤;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脱细胞异体真皮在深度烧伤整形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2008年7月至2011年7月收治的30例深II度以上的烧伤患者不同功能部位的创面共42处,采用早期手术削痂,自体刃厚皮与脱细胞异体真皮移植修复.结果:30例患者均手术顺利,其中39处部位植皮区外观完整,皮片富有光泽,移植皮片完全成活;3处部位皮片边缘滑脱,经换药后创面愈合,遗留色素沉着,随访6-12月后,各部位皮肤颜色、外观与正常接近,功能恢复良好.结论:应用脱细胞异体真皮与自体刃厚皮移植可代替自体中厚皮移植,在深度烧伤整形中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有限内/外固定结合封闭负压引流技术治疗胫腓骨骨折伴皮肤撕脱伤临床疗效。方法:对本院2008年3月-2012年3月间收治的35例胫腓骨骨折伴皮肤撕脱伤病例进行回顾性研究,其中有限内/外固定结合封闭负压引流技术(负压引流组)19例,传统敷料加压包扎(敷料加压组)16例。观察两组术后皮片成活率、创面感染率、平均住院时间。结果:负压引流组中各指标均优于敷料加压组(P<0.05)。结论:有限内/外固定结合负压引流技术治疗胫腓骨骨折伴皮肤撕脱伤能在Ⅰ期关闭创面的同时更好地引流创面,降低感染率,缩短住院时间,是治疗胫腓骨开放性骨折伴皮肤撕脱伤较好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前臂内侧皮神经营养皮瓣修复手部皮肤缺损的临床应用。方法:根据前臂内侧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血供来源及其与前臂筋膜皮肤血供的相互关系,设计前臂内侧皮神经营养皮瓣,转位修复手部皮肤缺损10例。结果:术后lO例皮瓣完全成活,皮瓣外形与手部功能恢复满意。结论:前臂内侧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解剖位置恒定、血液供应良好,手术方法简单,适用于修复手部皮肤缺损,该供区较前臂其它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部位隐蔽。  相似文献   

19.
临床上目前采用尺动脉腕上皮支皮瓣对机器绞伤、撕脱伤、热压伤、电烧伤等造成的外源性皮肤神经功能的损害,进行皮肤改良及功能修复已较为普遍,我院急诊自从1996年11月至2010年12月已收治手部外伤毁行和虎口皮肤缺损的病人共计20余例,  相似文献   

20.
龙血竭对大鼠撕脱皮瓣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龙血竭对大鼠撕脱皮瓣的保护作用及机制。 方法: 实验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龙血竭灌胃组、龙血竭外用组。在大鼠背部制作一个蒂在尾部的3 cm×9 cm大小的撕脱伤皮瓣,皮瓣碾压撕脱后原位缝合。分别于术后1,12,24 h取皮瓣近、中、远段组织检测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髓过氧化物酶(MPO)活性,术后7 d计算皮瓣成活率。 结果: 龙血竭能降低MDA含量和MPO活性,增加SOD活性。术后7 d皮瓣成活率龙血竭组明显升高。 结论: 龙血竭可提高撕脱皮瓣组织的抗氧化能力,减轻中性粒细胞在皮瓣中的聚集,从而发挥对撕脱皮瓣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