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镫骨肌腱无论在耳硬化症镫骨切除术的哪一型中,通常都予以切断。但是,某些作者为了保证术后砧镫关节的完好,预防砧骨长脚及镫骨脚的坏死而保留镫骨肌腱。作者为了探讨保留镫骨肌腱究竟有无好处,以及保留镫骨肌手术失败的原因,观察了1959~1977年18年间所做的镫骨手术,共195耳。全部病例进行了纯音听阈测听,部分还测定了镫骨肌反射阈。195耳分为两组:一组(保留镫骨肌腱)101耳,平均年龄51.3岁,其中85耳检查了镫骨肌反射,50耳(59%)为阳性,随访时间为8.6年。另一组(切断镫骨肌腱)94耳,平均年龄50岁,25耳检查了镫骨肌反射,全部阴性。随访时间为5.7年。采用自体镫骨重建的病例中,70例保留镫骨肌,17例切断镫  相似文献   

2.
过去的很多资料已经证明,在正常人耳宽带噪声刺激所引起的镫骨肌反射阈约比纯音刺激引起的低20分贝,这一阈差与耳蜗接受声音的临界带宽有关:如为窄带噪声,其带宽在不超过耳蜗的临界带宽范围内变化时,其反射阈以声压级来表示基本上保持恒定;但当噪声的带宽超出该临界范围时,反射阈就将以5~6分贝/倍频程的速率随带宽的增加而下降。在感觉神经性聋的情况下,宽带噪声和纯音的反射阈差变小,有些作  相似文献   

3.
镫骨肌反射潜伏期试验方法简便,数据客观可靠。正常人数值上限(x+2SD)1KHz交叉反射力135.78ms,非交叉反射为149.76ms;2HHz交叉反射为169.44ms,非交叉反射为158.09ms。超过潜伏期上限时应考虑为蜗后病变。蜗后病变健耳给声的交叉反射潜伏期明显延长。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刺激时间对耳蜗植入病人对侧耳铝骨肌反射阈的影响。9名病人通过耳蜗植入给予单导电刺激,刺激频率125,500,1000,2000HZ,将其结果和正常耳组的声反射阈相比较。正常组:19人,用短声刺激,频率分别为500,1000,2000,4000HZ。以上每组的4个频率以及5个刺激时间(30‘50、100、300’500ms)决定了声反射阈的变化。二组刺激模式的比较使用同样装置和步骤。反射阈通过客观和主观二种试验测量,客观测量的标准建立在没有反射时阻抗函数的噪声分布基础上。发现刺激时间对声反射阈有较大的影响(P<0.001)。500ms和50ms所诱发的阈…  相似文献   

5.
一般认为镫骨肌反射最易在耳部疾患或累及听觉反射路的神经和肌肉病变时出现异常,因此它对这类疾病的诊断、估计其恢复过程和疗效有一定意义,但听力无障碍而镫骨肌反射异常者仅见于面神经麻痹患者。近年有人报告尚有多种疾  相似文献   

6.
利用声阻抗测定镫骨肌反射常用于各种神经源性疾病的研究。现探讨帕金森病患者镫骨肌反射的改变。选择27例无神经手术史的帕金森病患者(男15,女12;年龄33~76岁,平均56.7岁),根据病情分为轻(14例)、中(5例)、重(8例)三组。其中8例未经治疗;10例应用L-多巴,而未用抗胆碱能药;7例两药皆用;2例用抗胆碱能药,未用L-多巴。11例无任何神经科疾病者作为对照(男7,女4;年龄31~78岁,平均57.6岁)。测定结果发现,帕金森病患者镫骨肌反射阈比对照组降  相似文献   

7.
双相镫骨肌反射曲线又称起-止型曲线(即on-off反应)。文献报道双相曲线主要见于耳硬化症,且被认为是早期耳硬化症的特征性表现。本文通过以1dB步幅(step)降低刺激强度,发现正常青年人中30%存在双相镫骨肌反射曲线。1 材料与方法 耳科正常青年人20例共40耳,经耳镜检查,外耳道及鼓膜均未见异常。以MA-53听力计测试纯音听阈,听阈均≤20 dB HL。GSI-33-Ⅱ声导抗仪测试鼓室导抗图正常,以常规5dB步幅测试镫骨肌声反射阈正常,反射曲线形态正常。自反射阈开始,以1dB步幅逐渐降低刺激强度,…  相似文献   

8.
面神经麻痹的早期预后判断,不仅是患者所最关心的问题,也是医生在确定治疗方针上所要了解的重要问题。由于阻抗测听技术的发展,镫骨肌反射可以得到定量测定,这对于损伤定位、预后判断都有很大的参考价值。小池氏观察108例麻痹患者,发现镫骨肌反射出现时间与麻痹恢复率有明显相关关系,在3周以内出现镫骨肌反射者,麻痹多能完全治愈。Citron&Adour随访48例,认为3周镫骨肌反射不恢复者,可视为神经变性的有力根据。松居氏观察107例,40日以内出现镫骨肌反射者预后良好,40日以上无反射者预后不良。Exstrand&Glitterstam认为到10天出现反射预后良好,但无反射者也不能说预  相似文献   

9.
10.
本文回顾性调查 1994~ 1997年间施行的保护或切除镫肌腱激光镫骨足板造孔术的听力主客观对比 ,发放调查表 12 4例 ,79例回收 (6 4 % )其中 4 7例切断镫肌腱 (男 16 ,女 31,年龄 2 2~ 89岁 ,平均 58岁 ) ,为 1组 ;及 32例保留镫肌腱 (男 4 ,女 2 8,年龄 2 6~79岁 ,平均 59岁 )为 2组。有术前及 /或术后听力计测试包括纯音测听 [“噪声掩蔽听力 (hearing in noise)”与“不适响度级” (uncomfortable loudness level) ]、言语感受阈及鼓室测压与声反射 75例 ;另 4例未做听力学测试。根据调查表中 2 4个问题的回答 ,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 ;两…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声场下不同强度的白噪声刺激对镫骨肌声反射幅值的影响。方法观察80名听力正常受试者在声场方式下给予不同强度(30、40、50和60dBSL)的白噪声刺激时,1、2和4kHz频率的声反射幅值的变化。结果受试者在给予白噪声刺激时声反射幅值较未给予白噪声刺激时明显降低(P〈0.01),40dBSL强度的白噪声刺激时,声反射幅值降低最明显,2、4kHz的声反射幅值降低幅度较1kHz处明显(P〈0.01),而2、4kHz处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声场下白噪声刺激可致镫骨肌声反射幅值降低,临床上可以通过检测声场下白噪声刺激后镫骨肌声反射幅值的变化评估听觉传出神经的功能。  相似文献   

12.
本文作者试图发现电诱发镫骨肌反射(ESR)的临床作用而研究非声镫骨肌收缩对于梅尼埃病耳蜗或前庭系统的影响。非声镫骨肌反射可以用电皮肤刺激的方式引出,具体方法为将声阻抗探头与放置在外耳道中的表面电极紧密接触。电皮肤刺激产生声阻抗的变化,这种变化可以清楚地记录到,重复性好,且无身体移动的影响。经实验证实梅尼埃病患者和正常实验组之间的电诱发镫骨肌反射阳性率没有显著差异。为了观察静态躯体平衡的功能,  相似文献   

13.
镫骨肌声反射敏化作用的初步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14.
轻度传导性聋,不论是单独存在或与感觉神经性听力缺损并存,都易误认为感觉神经性聋,特别是听力曲线图仅有或主要为高频部分受累的病例易被误诊。作者在文中报告二例9岁儿童(男、女各一),均说  相似文献   

15.
听力损失的法医学鉴定,须采用客观、准确、定量的听力测验方法。镫骨肌声反射具有客观、所需设备简单、操作技术方便、快捷、检查费用低廉等优点。国外学者对此进行了较多研究,但结果差异较大,国内这方面研究甚少。本文按严格纳入标准,选择大样本运用逐步多元回归统计分析,建立了推算PTA的数学模型,经统计学显著性检验,新建方程具有较高准确性,且可信度均较过去推算方法为好,可作为纯医学鉴定中客观评定听力下降程度的常规筛选方法。  相似文献   

16.
镫骨肌反射试验已广泛用于面神经损害的定位诊断。但有人对其可靠性和作为预后指标的价值尚有怀疑。作者们在近十年内观察了700例以上特发性面瘫患者,去年还对其中一些病人的镫肌反射试验从三个不同的途径进行了研究。一、对120例患者(有糖尿病、妊娠、高血压及对侧镫肌反射消失或听力下降者不包括在内)分别于发病后3~8天内及最后作神经兴奋性试验(NET)和镫肌反射试验。比较患者的年龄,面瘫时间,上述两种试验结果以及面部运动的完全恢复率。结果:在有镫肌反射存在的42例中,92%患者面部运动完全恢复,其平均年龄27岁,平均面瘫持续时间42天,而在78例无镫肌反  相似文献   

17.
老年人感音神经性聋镫骨肌反射测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相似文献   

18.
儿童或少年患传导性聋而鼓膜完整可以活动者,可能为先天性听骨链问题、耳硬化症、先天性胆脂瘤或少见之内耳传导性听力损害。作者们回顾了34名此种患者的记录。  相似文献   

19.
人工耳蜗术后电诱发镫骨肌反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电诱发镫骨肌反射(electrically evoked stapedius reflex,ESR)的特性及其反应阈(electrically evoked stapedius reflex threshold,ESRT)与心理物理测量之间的关系,从而为心理物理难测人群人工耳蜗言语处理器的参数设定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开机至少3个月以上,具有一定响度辨别经验及言语交流能力的人工耳蜗植入者13名,年龄为6~39岁,平均18岁。其中Clarion S系列2名,CⅠ9名,CⅡ2名。用心理物理方法分别测试其T级(threshold level)、M级(most comforlable),然后测量ESRT,对以上测试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ESR的引出率为61.5%;耳蜗顶、中、底转各电极ESRT经秩和检验,x^2=0.519,df=2,P=0.77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ESRT远远高于T级,而低于M级,平均位于T级和M级之间动态范围的65.2%。结论 电诱发的镫骨肌反射可以为言语处理器的M级设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成骨不全症(简称 OI)是由于Ⅰ型胶原结合减少而引起的一种结缔组织疾病。1912年 AdairDight on 首先描述传导性聋为本病的一个病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