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胃粘膜上皮分泌的粘液系一类糖蛋白,其中包括中性和酸性粘液,后者又分为硫酸和诞酸粘液,自Spicer等报道AB(pH2.5)—PAS方法以来,多采用该染色方法对中性和酸性粘液物质加以鉴别,并已广泛应用于肠化类型研究和病理诊断。以后又发明了高铁双胺(HID)—AB(pH2.5)法,可鉴别硫酸和诞酸粘液,tess等指出硫酸粘液 相似文献
3.
4.
在以往免疫组化染色中发现免疫活性弱的组织切片时 ,一般均会考虑可能是因固定不当所引起 ,或是免疫组化染色过程中所形成。而对经脱水透明后的组织在浸蜡时的温度及时间 ,以及组织切片烤片的温度及时间考虑很少 ,特别是将两者系统的结合考虑就更少。为此本文特进行了如下实验 ,现报道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 收集本院外科手术切除标本 10例 (其中乳腺癌 3例 ,直肠癌 3例 ,肺癌 2例 ,食管癌 2例 ) ,每例标本均切取 4片组织 ,按常规甲醛固定液固定 6h后 ,经常规脱水透明后 ,一片按常规石蜡包埋 ,其他 3片分别在6 5℃、80℃、90℃的温度下浸… 相似文献
5.
在以往免疫组化染色中发现免疫活性弱的组织切片时,一般均会考虑可能是因固定不当所引起,或是免疫组化染色过程中所形成。而对经脱水透明后的组织在浸蜡时的温度及时问,以及组织切片烤片的温度及时间考虑很少,特别是将两者系统的结合考虑就更少。为此本文特进行了如下实验,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7.
510例碱性磷酸酶染色结果分析滕秀兰,李善玉中性碱性磷酸酶活性测定(ALP染色)方法操作简便,结果可靠,现将我室510例ALP活性测定结果分析如下。材料与方法1.病例选择各种病人检测对象均为本院临床明确诊断的血液病、各种细菌感染以及脾功能亢进患者。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不同染色时间和试剂浓度对细胞形态测量结果的影响情况。方法以瑞氏一姬姆萨染色的红细胞为研究对象,采用不同染色时间(10、20、40min)和A、B液比例(1:1、1:2、1:4)对血涂片进行染色,应用图像分析软件分别测量红细胞的红、绿、蓝三基色和面积、平均直径、周长,并对测量结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不同染色时间和试剂浓度组红细胞红、绿、蓝三基色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红、绿、蓝基色值在短时间(10min)和低浓度(1:4)组最小,在长时间(40min)和高浓度(1:1)组最大(P〈0.05)。不同染色时间和试剂浓度组红细胞的面积、平均直径、周长差异均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染色时间和试剂浓度对细胞色度学参数影响明显,而对几何形态学参数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9.
近几年来,HE染色的切片中常有一种不整形、无结构的红染物质,时而影响诊断,为克服此种现象,我们进行了认真的探讨。材料和方法:国产伊红(曙红)3g、蒸馏水600ml,混合后,充分缓慢地搅拌2分钟,然后再加入10%醋酸水溶液3ml,再充分缓慢地搅拌2分钟,测定pH值为4时,用滤纸进行过滤后备用。 相似文献
10.
国内曾有学者报导:在8例白血病患者中竟有4例有急性乐果中毒的病史,为进一步深入探索乐果是否具有诱变作用本文作者采用姊妹染色单体互换法(Sister—chromatidexchange SCE)研究了乐果的诱变能力。 研究结果显示各实验组频率均高于对照组、阴性对照组是1.35SCE/细胞,与其作者报导的相符。5mg/kg组是1.95SCE/细 相似文献
11.
Ag—NOR嗜银染色技术是近十几年来受到国内外学者的重视,并被广泛用于肿瘤的研究。对于影响染色效果的因素,多数学者只是在组织固定处理方法上做了研究。本文则从染色温度、时间等方面进行探讨以观察对Ag—NOR嗜银染色技术的直接影响。 相似文献
12.
不同固定剂对PCNA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效果的影响青岛大学医学院(青岛市266021)牛兆山项锋刚邹伟郭成浩增殖细胞核抗原(Proliferatingcelnuclearantigen,PCNA)作为细胞增殖特性的指标已被广泛应用于肿瘤病理学的研究。有研... 相似文献
13.
在免疫组化染色过程中,常见到组织中存在各种不同类型的色素。黑色素是其中的一种,多见于眼、皮肤的黑色素细胞。在机体疾病中产生的异常黑色素,如恶性黑色素瘤,在免疫组化染色后,色素能清楚的显现出来与阳性细胞容易混淆,影响了诊断结果的判断。我们在免疫组化染色前先采用高锰酸钾或铬酸的方法去除黑色素,使切片的染色结果更具真实和可靠。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肥胖对直肠癌腹腔镜手术可行性、安全性和远期生存结果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0月-2009年12月间收治的147例腹腔镜直肠癌手术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international obesity task Force(IOTF)的标准将患者分为三组:非肥胖组(body mass index,BMI<25.0 kg/m2)101例、超重组(BMI 25.0~29.9 kg/m2)37例和肥胖组(BMI≥30.0 kg/m2)9例。对三组患者的人口学特征、临床资料、手术结果和长期生存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三组间性别、年龄、ASA分级、手术方式、肿瘤大小和肿瘤下缘距肛缘距离无差异,超重组和肥胖组患者的合并症多于非肥胖组(P=0.036)。非肥胖组、超重组和肥胖组的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术后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无差异、淋巴结清扫数目和腹腔镜直肠癌前切除或低位前切除术的下切缘距离三组间无差异。中转开腹率非肥胖组、超重组和肥胖组分别为4.0%、13.5%和0(P=0.112)。非肥胖组、超重组和肥胖组的3年无瘤生存率分别为78.5%、55.7%和1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Log rank值=0.993,P=0.319)。结论超重和肥胖患者直肠癌腹腔镜手术安全可行,不影响远期生存结果。 相似文献
15.
新等比较分析了高压氧联合化疗与单纯化疗时淋巴瘤的疗效。分析结果显示:联合高压氧组(HBO)较单纯化疗组的瘤体消迅速度快(P<0.01),诱导CR时间短(P<0.01),CR串高(P<0.05),CR持续时间均明显延长(P<0.01)。而6例高压氧治疗前后自身对照,上述差异更为明显。淋 相似文献
16.
17.
探讨和评价镜下卢戈氏液染色对食管癌的诊断价值。结果示,对121例符合规定条件患者的食管染色后,有碘不染色者67例,其中病检为食管癌的38例,其中手术证实为早期食管癌的4例,异型增生的23例,6例为慢性炎症,手术及放疗后碘染发现有跳跃病灶的5例。初步结果提示,内镜下碘染色技术是诊断早期食管癌的主要方法,能提高内镜下诊断食管癌的能力,能发现食管癌的多发跳跃灶,从而指导外科手术及放疗定位。对评价放疗后效果有重要意义,且方法简单实用。 相似文献
18.
探讨和评价镜下卢戈氏液染色对食管癌的诊断价值。结果示 ,对 12 1例符合规定条件患者的食管染色后 ,有碘不染色者 67例 ,其中病检为食管癌的 3 8例 ,其中手术证实为早期食管癌的 4例 ,异型增生的 2 3例 ,6例为慢性炎症 ,手术及放疗后碘染发现有跳跃病灶的 5例。初步结果提示 ,内镜下碘染色技术是诊断早期食管癌的主要方法 ,能提高内镜下诊断食管癌的能力 ,能发现食管癌的多发跳跃灶 ,从而指导外科手术及放疗定位。对评价放疗后效果有重要意义 ,且方法简单实用。 相似文献
19.
胸腹水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方法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胸腹水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方法探讨张素娟,陆药丹,赵彤胸、腹水免疫细胞化学染色对细胞病理学诊断有辅助意义[1],但常因内源酶和血浆蛋白的干扰使背景出现非特异性染色,影响对阳性结果的观察与分析。本文作者采用淋巴细胞分离液处理腹胸水后,再进行免疫细胞化学染色... 相似文献
20.
上皮和内皮基底膜的损坏是肿瘤达到成功的浸润和转移的一个必要的先决条件,目前已被公认。为了更进一步探讨良、恶性肿瘤基底膜的变化,本文总结了36例乳腺病变,利用多种组织化学方法探讨基底膜在病变当中的变化。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