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颊粘膜鳞癌颈淋巴转移的变化规律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通过目微测器精确测量 5 0例颊粘膜鳞癌的厚度及浸润层次。对颊粘膜鳞癌颈淋巴转移的三个主要因素分别作相关回归分析。结果 :发现肿瘤厚度≤2mm ,均未浸及肌层 ,无一例发生颈淋巴转移 ;>2mm ,浸及肌层 ,颈转率高达 6 6 .0 0 %;两者颈转率间存在显著性差异。结论 :颊粘膜鳞癌厚度与颈转率之间呈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2.
为探讨Fas抗原在颊粘膜鳞癌中的表达分布特点及其相关生物学意义,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分别对5例正常颊粘膜、34例颊粘膜鳞癌进行染色,观察Fas抗原表达分布情况。结果发现,颊粘膜上皮生发层中Fas抗原间断性弱表达,其它层细胞广泛表达;Fas抗原表达与颊炽膜鳞癌的分化程度有关(P<0.01),高分化颊癌中,Fas抗原连续强阳性表达于癌细胞膜,低分化颊癌则呈间断性表达。由此提示,Fas抗原不仅与颊粘膜上皮细胞的自然分化成熟衰老有关,而且还可能在颊粘膜鳞癌发生发展过程中参与分化与去分化的调节。  相似文献   

3.
为了探讨p53在口腔粘膜上皮癌变过程中的作用,本研究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了p53在口腔颊粘膜上皮的正常(5例)、乳头状瘤(5例)、白斑(5例)、鳞癌(27例)以及癌旁上皮(14例)中的表达情况,结果显示,p53在鳞癌中的表达率为55.6%;此外发现转移、复发及分化差的鳞癌表达率更高(66.7%)。在同一病变中分化差的肿瘤细胞阳性率明显高于分化好的细胞。在白斑和癌旁上皮中p53也有表达(36.8%)。结果显示,p53的表达与肿瘤细胞的分化及恶性程度密切相关,在口腔颊粘膜上皮的癌变早期及晚期均有p53的过表达,此外在癌前病变中的p53表达将有助于判断其癌变发展的可能。  相似文献   

4.
表皮生长因于受体(EGFR)是一单跨膜糖蛋白,与细胞的增殖、转化有关。本文采用免疫组化ABC法检测8例正常颊粘膜上皮及40例颊粘膜鳞癌中EGFR的表达状况,结果显示:EGFR在颊癌组织中呈异质性表达,其阳性率明显高于正常颊粘膜组织(P<0.05);EGFR表达状况与颈淋巴结转移及预后间存在相关关系(P<0.05)。EGFR(+)表达者多数伴有颈淋巴结转移,预后差。以上结果说明,EGFR在颊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可作为评估颊癌细胞增殖状态,颈淋巴结转移情况及患者预后的一项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口腔颌面癌瘤颈淋巴结转移的部分规律及其与颈淋巴清扫术间的关系。方法 对250例行颈淋巴清扫联合根治术的口腔颌面癌病例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 口腔颌面癌颈淋巴结转移率为18.8%,其中鳞癌的颈淋巴结转移率为23.4%,腺上皮源性癌颈淋巴结转移率为9.6%,颈淋巴结转移临床诊断与病理诊断符合率为58.4%,漏诊率为9.1%。结论 鳞状上皮细胞癌比腺上皮源性癌更易发生颈淋巴结转移;临床诊断阳性的颈淋巴结应实施颈淋巴清扫术,对N0期颈淋巴结应采取适时监测,当其转为阳性时可再行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6.
颊粘膜鳞癌血管生成与转移关系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免疫组化方法结合计算机图象分析,对48例颊粘膜鳞癌患者肿瘤内微血管与转移的关系进行了定量研究,结果显示:颊癌内微和因管密度明显高于正常人,且随着肿瘤局部淋巴结转移和全身转移的出现,颊癌内微血管密度也增加,当400倍视野内血管密度超过45条/mm^2时,100%的患者发生肿瘤转移,颊癌内微血管密度可以预测转移发生的危险性,指导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另外,本文对颊癌内血管生成与血道和淋巴道转移可能的  相似文献   

7.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是一单跨膜糖蛋白,与细胞的增殖、转化有关。本文采用免疫组化ABC检测8例正常颊粘膜上皮及40例颊粘膜鳞癌中EGFR的表达状况,结果显示:EGFR在颊癌组织中呈异质性表达,其阳性率明显高于正常颊粘膜组织(P〈0.05);EGFR表达状况与颈淋巴结转移及预后间存在相关关系(P〈0.05)。EGFR(+)表达者多数伴有颈淋巴结转移,预后差。以上结果说明,EGFR在颊癌组织中的  相似文献   

8.
为了探讨p53在口腔粘膜上皮癌变过程中的作用本研究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了p53在口腔颊粘膜上皮的正常、乳头状瘤、白斑、鳞癌以及癌旁上皮中的表达情况。结果显示,p53在鳞癌中的表达率为55.6%,此外发现转移、复发及分化差的鳞癌表达率更高。  相似文献   

9.
通过Northern斑点杂交技术研究52例颊癌及相关组织中肿瘤转移抑制基因nm23-H1和nm23-H2mRNA的表达。结果发现:颊癌组织中nm23-H1和nm23-H2mRNA表达比正常颊粘膜、白斑、癌旁粘膜均有不同程度增高。颊癌有转移组中nm23-H1mRNA表达比无转移组明显降低,转移灶中nm23-H1mRNA的表达更低(P<0.05)。11例有转移颊癌患者中有9例(81.8%)为nm23-H1低表达;而19例无转移颊癌,有15例(78.9%)为高表达(P<0.05)。nm23-H2mRNA表达在有无转移组患者中无明显差异(P>0.05)。结果提示,在颊癌的转移过程中,nm23-H1比nm23-H2起着更重要的作用。nm23-H1mRNA表达可作为预测有无颊癌淋巴结转移的一个有价值的指标。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估上颌鳞癌的颈淋巴转移情况并分析预后,探讨恰当的治疗方式。方法:回顾2002-1~2011-12间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口腔医院收治的67例硬腭及上颌牙龈鳞癌患者资料,研究颈淋巴转移和隐匿性转移的发生率及预后情况,分析临床病理因素对颈淋巴转移及预后的影响,然后提出治疗建议。结果:颈淋巴转移及隐匿性转移发生率分别为17.2%(11/64)和9.8%(5/51)。pT 分期和脉管侵犯显著影响颈转移发生率。pT4期患者的隐匿性转移风险较高。单因素与多因素生存分析发现颈淋巴转移显著降低患者的五年预期生存率。结论:上颌鳞癌的颈淋巴转移与 T 分期显著相关。建议对 T4期患者行选择性颈淋巴清扫(END),而 T1~T3期患者可以选择术后随访观察。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颊黏膜鳞癌隐匿性转移规律。方法:1992-01~2004-12月在南京大学口腔医院口腔颌面外科行颈淋巴清扫术的颊黏膜鳞癌cN0患者69例,男性31例,女性38例,年龄31~79岁,平均58.2岁。颈部的处理采用根治性颈淋巴清扫术、功能性颈淋巴清扫术或肩胛舌骨上颈淋巴清扫术。结果:颊黏膜鳞癌颈淋巴结隐匿性转移率为14.49%(10/69),转移到Ⅰ区为10.14%(7/69)、Ⅱ区为5.80%(4/69)、Ⅲ区为2.90%(2/69);T1颈部隐匿性转移率为9.52%(2/21)、T2为15.38%(6/39),T3、T4例数较少,其中4例T3中有1例转移,5例T4中有1例转移;高、中分化鳞癌颈部隐匿性转移率分别为14.89%(7/47)、10.00%(2/20),低分化鳞癌例数较少,2例中有1例转移。结论:认识颊黏膜鳞癌颈部淋巴结隐匿性转移特征,对制定颈部治疗方案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P16和P53在口腔颊癌中的表达特点及其与临床病理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和图像分析技术,检测32例颊粘膜白斑和扁平苔藓,30例颊癌和10例正常颊粘膜组织中P16和P53蛋白的表达水平。并将结果与病理分级、临床分期、癌转移等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正常颊粘膜、单纯性增生、不典型增生、颊癌中P16表达的阳性率分别为:100%、100%、90%、40%;P53表达的阳性率依次为:0、4,5%、25.5%、53.3%。颊癌P16的表达率比上皮不典型增生明显降低(P〈0.05)。颊癌P53的表达率比上皮单纯性增生明显升高(P〈0.05)。临床Ⅰ、Ⅱ期病例中P16蛋白表达水平高于Ⅲ、Ⅳ期的病例(P〈0.01)。无颈淋巴结转移病例中,P16蛋白表达水平高于有转移的病例(P〈0.05)。病理分级为Ⅰ级的病例,P53蛋白表达水平明显低于Ⅱ、Ⅲ级的病例(P〈0.01)。临床Ⅰ、Ⅱ期病例中,P53蛋白表达水平低于Ⅲ、Ⅳ期者(P〈0.05)。无颈淋巴结转移病例中,P53蛋白表达水平低于有转移的病例(P〈0.05)。P16阳性组中,P53的表达显著低于P16阴性组(P〈0.05)。结论颊癌早期P53蛋白有过度表达。P16低表达和P53高表达时提示颊癌预后较差。P16和P53蛋白的联合检测可作为临床评估颊癌浸润、转移和预后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评价口腔癌的发生部位和TNM分期对颈淋巴结转移及外科处理的影响。方法随访 30 1例首诊治疗口腔癌患者 ,计算颈淋巴结转移病理检出率、单纯原发灶切除后颈淋巴结复发率、颈淋巴清扫后颈淋巴结复发率。结果 病理转移检出率 41 6 % ,舌、口底、下龈、颊癌单纯原发灶切除后淋巴结复发率 32 1% ,功能性颈淋巴清扫术后复发率 14 7%。结论 TNM分期是临床判断淋巴结转移的有效依据 ,对发生于上述 4个部位的鳞癌应扩大选择性颈淋巴清扫的适应证 ,选择功能性颈淋巴清扫术需慎重  相似文献   

14.
口腔白斑和鳞癌中p53基因突变的免疫组化及PCR—SSCP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实验应用免疫组化-链霉素抗生物素蛋白过氧化酶连接法(SP)和聚合酶链反应单链构象多态性分析(PCRSSCP)对5例正常口腔粘膜,22例白斑(轻、中、重度异常增生各为8、8、6例)和30例鳞癌(有和无淋巴结转移各为16、14例)组织中p53突变进行检测。结果表明:轻、中、重度异常增生白斑和鳞癌p53蛋白表达率为12.5%,25.0%,33.3%和50.0%;p53基因突变率为12.5%,37.5%,50.0%和70.0%。正常粘膜无一例阳性。白斑和鳞癌p53变化有显著性差异。p53基因突变与蛋白表达间存在不一致性,且与鳞癌有否淋巴结转移无关。  相似文献   

15.
本实验应用聚合酶链反应-单链构象多态性(PCR-SSCP)分析技术对5例正常口腔粘膜、22例白斑和30例鳞癌中P53基因突变情况进行检测。结果表明,轻,中,重度异常增生白斑,无和有淋巴结转移鳞癌P53突变率为12.5%、37.5%,50.0%,64.3%和75.0%,正常粘膜无一例阳性,白斑和鳞癌间P53变化有显著性差异(P〈0.05),P53突变与鳞癌有否淋巴结转移无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口腔鳞状细胞癌(简称鳞癌)"瘤芽"的自噬活性变化及其与颈淋巴转移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染色检测34例口腔鳞癌组织及"瘤芽"中自噬启动基因Beclin1和自噬标记蛋白LC3的表达,结合临床病理资料分析其表达与颈淋巴转移的关系。数据分析采用SPSS 19.0统计软件,计数资料之间比较采用卡方检验。结果 Beclin1和LC3在癌旁非肿瘤上皮、癌组织和"瘤芽"中的表达呈递减趋势,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颈淋巴结转移和无颈淋巴结转移口腔鳞癌"瘤芽"的LC3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8),"瘤芽"中Beclin1和LC3表达水平较低的患者颈淋巴转移率较高;在TNM分期中,Ⅲ~Ⅳ期口腔鳞癌"瘤芽"的LC3表达水平显著低于Ⅰ~Ⅱ期口腔鳞癌"瘤芽"(P=0.002);但不同分化程度口腔鳞癌"瘤芽"的Beclin1和LC3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口腔鳞癌"瘤芽"自噬活性低于癌组织和癌旁非肿瘤上皮,"瘤芽"自噬水平越低,越容易发生颈淋巴转移,进一步证明降低自噬可以促进口腔鳞癌的颈淋巴转移。  相似文献   

17.
采用免疫组化ABC法检测P21和P185在正常颊粘膜上皮,慢性非特异性炎症病变、镤状细胞癌及其癌旁组织中的表达,并进行图像分析,结果显示,P21和P185在鳞癌和部分癌旁组织中的表达明显高于正常颊粘膜上皮和炎症病变,二者具有明显的相关性,提示P21和P18与颊粘膜上皮恶变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18.
血管密度对颊粘膜鳞癌转移的预测价值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收集65例颊癌手术标本及临床资料,正常人颊部组织作对照,通过免疫组化方法定量研究了颊癌内血管密度与其区域淋巴结转移和远处转移的关系。结果发现:颊癌内血管密度明显高于正常颊部,且随着局部淋巴结转移和全身转移的出现,其血管密度也明显增加;血管密度达到30条/mm2时,是颊癌转移发生的警界值,以此值预测颊癌转移的发生,敏感性达89.19%、特异性达82.14%、准确率为86.84%,具有良好的阳性预测价值,为临床上选择合理的治疗方案,提供可靠的依据。另外,本文对颊癌内血管生成与血道及淋巴道转移可能的机理进行了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PCNA和LN在口腔鳞状状细胞癌中的表达及与颈项淋巴结转移之间关系。方法 用PCNA和LN背地里克隆抗体ABC法行免疫组化染色。结果 PCNA阳性染色细胞分布于高分化鳞癌癌巢周围,低分化鳞癌呈密集无分布,LN在高分化鳞癌中九呈纤细线状阳性表达,侈分化鳞癌多数为阴性表达。结论 PCNA染色越强,其颈淋巴转移可能性越大,LN阴性表达者其颈淋巴转移率较阳性表达者为高。  相似文献   

20.
对40例颊粘膜鳞状细胞癌组织中的嗜酸粒细胞(TATE)的浸润程度进行了观察。发现:40例颊癌组织内均见到多少不等的嗜酸粒细胞浸润。其浸润程度与颈淋巴结转移及预后间存在相关关系(P〈0.05),高TATE者其颈淋巴结转移较少出现,预后好。以上结果提示颊癌肿瘤组织内嗜酸粒细胞的浸润程度可作为评估颊癌颈淋巴结转移情况及颊癌患者预后的一项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